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殡葬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棺材。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殡葬的改革,在世界范围内采用火化的国家已很普遍,目前用于盛放骨灰的骨灰盒的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多。实际上,逝去的人在火化后会多多少少地留下一部分骨头,但是由于现在的殡葬用品多为骨灰盒,而骨灰盒一般比较小,只能盛放骨灰,因此如果想将骨头放入骨灰,必须需要将逝去的人的骨头敲碎后才能放入骨灰盒中,这既不有利于存放完整的骨头,也使得亲属的心里很不舒服。同时,现有的骨灰盒都是密闭的容器,存放易飘的骨灰比较合适,而骨头存放在密闭的空间内反而变坏。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存放火化逝者后遗留的骨头的棺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棺材,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用料,实现了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棺材,它包括棺盖、棺身,棺盖与棺身之间可以相互分离,棺身从其上面往下设置有一个槽,棺盖从其底面往上设置有另一个槽,此两个槽的位置相对应、尺寸相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棺身的底面上开有若干个小通气孔;棺盖槽的左侧面与棺盖的左端面之间开有一个横向的通孔;棺身底面上的孔为七个,其形状与北斗七星的形状相同;棺盖的左右端面均为圆的一小部分,棺身的左右端面为上面的圆的一部分与下面的梯形支撑的结合;棺盖盖在棺身上形成的整体形状为:左端面高右端面低、左右端面的最高点之间通过弧线光滑连接,左右端面均为上部的大半个圆与下部的梯形支撑的结合,左端面的尺寸大于右端面,且两者圆形相对应的点之间光滑过渡;棺材整体左右端面的最高点之间的弧线为内凹的弧线,左右端面两者圆形相对应的点之间通过内凹的圆弧过渡。
本新型棺材的棺盖和棺身两者中间的空间用于盛放逝者的骨头,棺身底面上的孔为七个,其形状与北斗七星的形状相同;北斗七星的造型布局,寓意藉七星以接地气;棺盖的通孔则寓意接地气而助生者,福荫子孙;棺盖的左右端 面均为圆的一小部分,棺身的左右端面为上面的圆的一部分与下面的梯形支撑的结合;棺盖盖在棺身上形成的整体形状为:左端面高右端面低、左右端面的最高点之间通过弧线光滑连接,左右端面均为上部的大半个圆与下部的梯形支撑的结合,左端面的尺寸大于右端面,且两者圆形相对应的点之间光滑过渡。本新型棺材整体的形状左高右低,加之光滑过渡的弧线,使得整个棺材的形状更加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观点,满足亲属对逝去的人的缅怀之情;棺材整体左右端面的最高点之间的弧线为内凹的弧线,左右端面两者圆形相对应的点之间通过内凹的圆弧过渡;棺材整体左右端面从其最高点到其下部的支撑之间均通过圆弧过渡。内凹的圆弧结构使得本新型棺材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用料,实现了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棺材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大自然创造了一切,同时给予这一切以不同形式、形态而延续发展的生命。世界万物的生命都来之不易,然而,生命也是有限的,总有终结时。我们人类以一种特殊的形式来说明生命的可贵——置棺安葬,就是对死者的尸体进行安置,藉此将这种对死者怀念之情的心灵感受以有形的形式把予以表达。我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火化,在火化后会多多少少地留下逝者的一部分骨头,因此,需要棺材旋转骨头。
从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棺材,它包括棺盖1、棺身2,棺盖1与棺身2之间可以相互分离,棺身2从其上面往下设置有一个槽,棺盖1从其底面往上设置有另一个槽,此两个槽的位置相对应、尺寸相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棺身2的底面上开有若干个小通气孔;棺盖1槽的左侧面与棺盖的左端面之间开有一个横向的通孔;棺身2底面上的孔为七个,其形状与北斗七星的形状相同;棺盖1的左右端面均为圆的一小部分,棺身2的左右端面为上面的圆的一部分与下面的梯形支撑的结合;棺盖1盖在棺身2上形成的整体形状为:左端面高右端面低、左右端面的最高点之间通过弧线光滑连接,左右端面均为上部 的大半个圆与下部的梯形支撑的结合,左端面的尺寸大于右端面,且两者圆形相对应的点之间光滑过渡;棺材整体左右端面的最高点之间的弧线为内凹的弧线,左右端面两者圆形相对应的点之间通过内凹的圆弧过渡。
本新型棺材的棺盖和棺身两者中间的空间用于盛放逝者的骨头;棺身2底面上的孔为七个,其形状与北斗七星的形状相同;北斗七星的造型布局,寓意藉七星以接地气;棺盖1的通孔则寓意接地气而助生者,福荫子孙;棺盖1的左右端面均为圆的一小部分,棺身2的左右端面为上面的圆的一部分与下面的梯形支撑的结合;棺盖1盖在棺身2上形成的整体形状为:左端面高右端面低、左右端面的最高点之间通过弧线光滑连接,左右端面均为上部的大半个圆与下部的梯形支撑的结合,左端面的尺寸大于右端面,且两者圆形相对应的点之间光滑过渡。本新型棺材整体的形状左高右低,加之光滑过渡的弧线,使得整个棺材的形状更加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观点,满足亲属对逝去的人的缅怀之情;棺材整体左右端面的最高点之间的弧线为内凹的弧线,左右端面两者圆形相对应的点之间通过内凹的圆弧过渡;棺材整体左右端面从其最高点到其下部的支撑之间均通过圆弧过渡。内凹的圆弧结构使得本新型棺材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用料,实现了环保的目的。
本新型中,棺盖1与棺身2之间可以相互分离,两者之间配合的形成有以下几种:一、棺盖1与棺身2之间沿长度方向上铰链连接,即棺盖可以相对于棺身向后翻起,此种结构适合于材料比较轻、体积比较小的棺材,一个人就可以方便地掀起棺盖;二、棺盖1与棺身2之间两者相对的平面之间可以通过凸点和凹孔相接触,此种结构既可适合于材料比较轻、体积比较小的棺材,一个人即可盖好棺盖,又可以适合于材料比较重、体积比较大的棺材,几个人一起盖好棺盖;三、棺盖1与棺身2之间两者相对的平面之间可以通过凸条和凹槽孔相接触,此种结构适合于材料比较重、体积比较大的棺材,盖棺盖时,先在一端将凸条插进凹槽孔中,然后推动棺盖即可。
做为本新型的一种改进方式,本新型棺材整体的六个面中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代表吉祥祈福的图案:即在棺材的前后面、左右端面上及上盖、底面上均可以刻以不同的纹饰,按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风水文化及不同宗教信仰中寓意吉祥的“福”、“寿”、“龙”、“凤”、“莲花”、“星相”、“卍”等吉祥符号,以此表达对亡者的怀念追思和对生者的祈福祝愿。
本新型棺材的前后两端为圆,底部平整近方,中段略细,总体形状为如意之变形,寓意“万事顺利,吉祥如意”。按照中国传统棺材制作方法,前段高于 后端。底部平整,适于摆放;两端为圆,用于配上吉祥纹饰,按使用者民族、信仰、风俗、身份等不同,赋以不同寓意满足其心理及精神需求。本新型棺材设计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备。
在国内乃至世界华人圈内,棺材不仅仅用于安葬亡者,更有制作工艺历史悠久、精良、艺术化成为艺术品,用于收藏或摆放以冀长交吉利之运。即按使用者需求不同,可制作大小尺寸不同的产品:大尺寸产品可以盛放骸骨、骨灰用于安葬,小尺寸的可盛放印章、金银珠宝或少量骨灰用于摆放。
本新型棺材的材质可以为水晶、玻璃、玉、石材、翡翠、黄金、木质等各种材质,只要其做出的产品结构与本新型棺材相似,都应该在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