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用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9676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喉用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喉用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咽喉疾病占耳鼻喉科疾病的1/3以上,且有相当一部分咽喉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支撑喉镜因其能直接暴露声门,详细了解喉部结构的异常,明确病变的部位及范围,曾一度被作为声带疾病手术的首选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总能碰到一些“小下颌”、“喉位高”、“颈脖粗”等困难气道患者,普通支撑喉镜无法顺利对其进行暴露而影响手术完成。以往遇到这些情况,医生多采用“喉裂开”、或“纤维喉镜下手术”进行补救,然而这样做会使得患者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角度都会受到更大的创伤。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弧形喉镜技术应运而生。弧形喉镜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口—喉咽腔的生理弧度,在辅助影像设备的帮助下,能够更好地暴露声门并能减轻口咽粘膜的副损伤。相比于支撑喉镜,弧形可视喉镜手术对器械和设备的依赖度更高,精良的器械和设备是手术成功的保证。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喉用手术器械均是为支撑喉镜手术设计的,均为直线型,无法满足弧形可视喉镜下声带手术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喉用手术器械,解决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这一问题,保障弧形可视喉镜手术的顺利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喉用手术器械,该喉用手术器械包括活动手柄、固定手柄、中间杆、拉线和工作头,所述中间杆为中空管状杆,所述固定手柄固定连接在所述中间杆的一端,所述工作头铰接在所述中间杆的另一端,所述活动手柄与固定手柄相互铰接,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手柄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中间杆的空腔以与所述工作头连接,所述中间杆包括与所述固定手柄固定连接的水平部和与所述工作头连接的上翘部。

可选地,所述中间杆靠近所述工作头的端部具有摄像头,所述中间杆靠近固定手柄的端部具有视频传输接口,所述摄像头通过位于中间杆的空腔内的光纤与所述视频传输接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间杆靠近所述工作头的端部还具有光源,所述中间杆靠近固定手柄的端部相应的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光源的开关。

可选地,所述水平部和上翘部的夹角为120°-150°。

可选地,所述上翘部的长度为5-8cm。

可选地,所述固定手柄以所述固定手柄与所述水平部的连接点为弯折点向远离所述上翘部的方向弯折。

可选地,所述水平部的长度为15-20cm。

可选地,所述水平部和上翘部圆滑过渡。

可选地,所述工作头包括固定头和活动头,所述固定头和活动头相互铰接,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手柄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中间杆的空腔以与所述活动头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头和活动头为相互配合的钳头。

可选地,所述固定头和活动头为相互配合的剪刀头。

可选地,所述固定头和活动头之间的最大夹角为30°-75°。

可选地,所述工作头为刀头。

可选地,所述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之间设有夹角锁定结构,以用于锁定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之间的夹角。

可选地,所述夹角锁定结构包括限位杆,所述活动手柄开有长孔,所述限位杆一端铰接在固定手柄上,另一端穿过所述长孔,所述限位杆表面设置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长孔中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锁定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喉用手术器械与弧形可视喉镜的结构相适应,解决了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这一问题,具有弧形结构的中间杆的弧形曲度和人体气道自然解剖一致,减少患者术中软组织损伤及术后的异物感,提升手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喉用手术器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喉用手术器械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喉用手术器械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活动手柄 12固定手柄 2中间杆

21水平部 22上翘部 23拉线

3工作头 31固定头 32活动头

4摄像头 5视频传输接口 6光源

7开关 8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喉用手术器械,如图1所示,该喉用手术器械包括活动手柄11、固定手柄12、中间杆2、拉线23和工作头3,中间杆2为中空管状杆,固定手柄12固定连接在中间杆2的一端,工作头3铰接在中间杆2的另一端,拉线23的一端与活动手柄11连接,另一端穿过中间杆2的空腔以与工作头3连接。活动手柄11可以前后活动进而拉动拉线23带动工作头3活动。活动手柄11与固定手柄12相互铰接,其铰接方式可以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例如可以通过连接螺母相互铰接。

如图1所示,为了配合弧形可视喉镜的弧形结构,解决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的问题,中间杆2可以包括与固定手柄12固定连接的水平部21和与工作头连接的上翘部22。拉线23可以为钢丝等具有一定硬度且可以弯折的金属丝,其曲度与中间杆2相同。

为了在手术过程中更直观地观察到患处的情况,不因手术器械的遮挡造成视野受阻,中间杆2靠近工作头3的端部具有摄像头4,相应地,中间杆2靠近固定手柄12的端部具有视频传输接口5,摄像头4通过位于中间杆2的空腔内的光纤与视频传输接口5连接,视频传输接口5可以与视频监控器连接。手术情况可以实时地通过摄像头4进行拍摄,进而通过光纤传导至视频传输接口5,最终显示在视频监控器上,手术精确度更高。

为了进一步方便手术的进行,中间杆2靠近工作头3的端部还具有光源6,中间杆2靠近固定手柄12的端部相应的设置有用于控制光源6的开关7。开关7对光源6的控制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等方式。在患者喉部情况复杂导致无影灯无法照射或照射困难时仍可通过该光源顺利进行手术。

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水平部21和上翘部22的夹角可以为120°-150°。上翘部22的长度可以为5-8cm。水平部21的长度可以为15-20cm,。水平部21与上翘部22形成的弧形曲度和人体气道自然解剖一致,弯折角度和探入长度相互配合,可以减少患者术中软组织损伤及术后的异物感,提升手术效果。

固定手柄12以固定手柄12与水平部21的连接点为弯折点向远离上翘部22的方向弯折,更加贴合施术者用手习惯,更加利于提升手术效果。

水平部21和上翘部22圆滑过渡,使拉线23在中间杆2内腔内的运动更为平滑,带动工作头3的动作更为顺畅,避免因为手柄处突然用力使工作头3大幅运动使喉部产生的异物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工作头3可以包括固定头31和活动头32,固定头31和活动头32相互铰接,拉线23的一端与活动手柄11连接,另一端穿过中间杆2的空腔以与活动头32连接。活动手柄11向固定手柄12进行远近拉伸活动时牵拉拉线23并带动活动头32活动,活动手柄11远离固定手柄12时活动头32打开,活动手柄11靠近固定手柄12时拉线23牵动使得活动头32闭合。固定头31和活动头32之间的最大夹角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手术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其最大夹角可以为30°-7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固定头31和活动头32可以为相互配合的钳头。通过活动手柄11牵动拉线23可以使两片钳头开合以完成钳夹的动作。钳头的形状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例如可以为三角形、镂空三角形、杯口形、圆形、镂空圆形、鳄鱼嘴形等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固定头31和活动头32也可以为相互配合的剪刀头。通过活动手柄11牵动拉线23可以使两片剪刀头开合以完成剪切的动作。剪刀头的形状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例如可以为三角形等形状。所述剪刀头可以具有弧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工作头3还可以为刀头。通过活动手柄11牵动拉线23可以使刀头运动完成切割的动作。刀头的形状可以为菱形、月牙形、三角形等。所述刀头可以具有弧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操作的稳定性,所述固定手柄12和活动手柄11之间设有夹角锁定结构,以用于锁定固定手柄12和活动手柄11之间的夹角。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夹角锁定结构包括限位杆8,所述活动手柄11开有长孔,所述限位杆8一端铰接在固定手柄12上,另一端穿过所述长孔,所述限位杆8表面设置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长孔中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锁定块。当工作头为相互配合的钳头时,钳头钳夹住目标组织后,使限位杆8表面的限位槽与活动手柄11的长孔中的锁定块相互锁定,可以固定活动手柄11与固定手柄12之间的夹角,提高钳头加持的牢固性,防止加持的目标组织脱落。

在遇到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的患者,采用弧形可视喉镜暴露声门后,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术器械进行声带病变的处理,从而保障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手术治疗,减少患者由于声门显露不满意而暂停手术的发生率。手术过程中可以通过摄像头更直观地观察到患处的情况,不因手术器械的遮挡造成视野受阻,在患者喉部情况复杂导致无影灯无法照射或照射困难时仍可通过该手术器械自带的光源顺利进行手术。

本实用新型的喉用手术器械的使用过程如下:该喉用手术器械的工作头和中间杆从患者口角进入口腔,沿口腔、咽喉的生理弯曲缓慢逐步深入到达声带水平,鉴于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和长度可轻易到达病变部位,将声带病变进行活检或切除,病变组织不会随意脱落。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