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1993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剖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物实验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剖板。



背景技术:

解剖板是进行动物实验时常用的一种实验用具,通常的解剖板只是由一块简单的木板或塑料板做成,进行动物解剖实验时,解剖动物的血液、体液、尿液等往往混杂在一起,四处乱流,这不但会污染环境、发出难闻的气味,而且还可能会影响实验的操作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需要一种解剖板,在进行动物解剖实验时,每当解剖完一只实验动物后,能方便、快捷的对解剖板进行清洁,然后进行下一只动物的解剖实验,从而提高实验的效率,同时还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剖板,可以快捷的在实验动物解剖结束后进行清洁,接着进行第二只动物的解剖实验,从而减少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解剖板,包括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泄孔的板体,还包括设置在板体上用于挡住液体四处流淌的围挡和滑动设置在所述围挡上用于清扫并将所述围挡内异物从排泄孔排出的清洁装置。

进一步,所述清洁装置为刮刀。

进一步,所述刮刀包括刀体和连接轴,所述刀体与连接轴采用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围挡为方形。

进一步,所述围挡上设置有便于连接轴滑动的滑槽。

进一步,所述连接轴伸出围挡一端设置有便于滑动刮刀的滑块,所述滑块与连接轴采用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滑槽的长度等于所在边的围挡内腔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排泄孔设置有螺纹,并设置在所述围挡的一个内顶角内。

进一步,所述围挡的四个顶点均设置有便于固定动物的固定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剖板在进行动物解剖实验时,通过在板体上设置的围挡能有效的防止各种血液、尿液、体液等废液四处流淌,可通过在围挡内设有排泄孔的下端连接软管,便于对各种异物集中收集,再进行统一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在围挡上设置有刮刀,当解剖实验结束时,通过移动与板体紧密接触的刮刀,再加上流水的冲洗,可以方便的对解剖板进行清洁处理。

第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剖板,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便于携带,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外场实验时,都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动物解剖实验。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一种解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刮刀示意图;

1-板体;2-围挡;21-挡块Ⅰ;211-滑槽;22-挡块Ⅱ;23-挡块Ⅲ;231-条形通孔滑槽;24-挡块Ⅳ;3-刮刀;31-刀体;32-连接轴;4-固定柱;5-排泄孔;6-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种解剖板,包括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泄孔5的板体1,还包括设置在板体1上用于挡住液体四处流淌的围挡2和滑动设置在所述围挡2上用于清扫并将所述围挡2内异物从排泄孔5排出的清洁装置。

本实施例中,清洁装置为刮刀3。实施例中的刮刀3与板体1表面紧密接触,在实验结束后,通过滑动滑块6用刮刀3将遗留在围挡2内的异物清扫到排泄孔5附近,再加上清洁水的冲洗,可以很方便的将异物从排泄孔5中排出。

本实施例中,刮刀3包括刀体31和连接轴32,所述刀体31与连接轴32采用过盈配合连接。实施例中的刀体31和连接轴32采用可拆卸的过盈配合连接,方便安装刮刀3和刀体31磨损后更换刀体31。

本实施例中,围挡2为方形。实施例中的围挡2是由挡块Ⅰ21、挡块Ⅱ22、挡块Ⅲ23和挡块Ⅳ24构成的方形框体,围挡2底部与板体1和挡块与挡块之间均采用密封固定,用于在进行动物解剖实验时,防止各种血液、尿液、体液等废液四处流淌。

本实施例中,围挡2上设置有便于连接轴32滑动的滑槽。实施例中的滑槽包括挡块Ⅰ21上的滑槽211和挡块Ⅲ23上的条形通孔滑槽231,便于连接轴32在其中滑动。

本实施例中,连接轴32伸出围挡2一端设置有便于滑动刮刀3的滑块6,所述滑块6与连接轴32采用过盈配合连接。实施例中的滑块6与连接轴32采用过盈配合连接,方便安装刮刀3和刀体31磨损后更换刀体31。

本实施例中,滑槽的长度等于所在边的围挡2内腔的长度。实施例中的滑槽的长度等于所在边的围挡2内腔的长度,便于刮刀3能清洁整个内腔。

本实施例中,排泄孔5设置有螺纹,并设置在所述围挡的一个内顶角内。实施例中的排泄孔5在板体1的下端部分设置有螺纹孔,方便连接排泄管,将异物排到集中收集箱,再进行统一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该排泄孔5位于挡块Ⅰ21和挡块Ⅱ22连接处的顶角内。

本实施例中,围挡2的四个顶点均设置有便于固定动物的固定柱4。实施例中的四个固定柱4方便在做实验时将动物的四肢固定住,防止动物乱动,影响解剖人员操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