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式心肺复苏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5199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式心肺复苏机。



背景技术:

心肺复苏术是当今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心脏起搏器的设想出现于1928年,孕育了32年,于1960年正式问世,其后,各种起搏器、呼吸机和复苏机应运而生,其结构、性能、功效各不相同。心脏复苏机主要用于抢救心脏骤停、呼吸骤止以及急慢性疾病和意外事故引起临床休克、窒息而面临死亡的患者。因而,能否尽快投入抢救对于复苏机是至关重要的。就集按摩、呼吸为一体的心肺复苏机而言,以前有以高压氧气为能源的,如以西德的HLR850型及国产的XFFS.JH-I型为例,各有两个储气瓶,充满气后,一次仅可连续使用半小时左右。这类心脏复苏机不能满足连续抢救的需要,且能源外补充有一定的局限性,价格较贵。

由于不同患者的心率不一,抢救中按压频率需因人而异,有时同一患者在不同阶段(起始、持续、延续)也需适当改变频率。气动式心肺复苏机的按压频率一般固定在60次/分钟,若需不同频率,要由生产厂家调节,因而在使用时只有一种频率,对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患者不尽适用。

目前,我国的许多中小型医院(尤其在农村)仍然采用人工操作(双手按压、口对口呼吸)的办法抢救病人。部分大中型医院虽备有药品或器械(如起搏器、去颤器,呼吸器等),但在采取上述措施后仍无反应,需进行长时间人工复苏时仍需采用电动复苏机。因为人的精力有限,要以几十公斤的力反复多次按压,医护人员极易疲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式心肺复苏机,遇到紧急抢救,只需一人就能很快地以选定的频率、力量、潮气量稳定又准确地工作,按压时间可长可短,数据可靠,对局部疼痛按摩也有一定的疗效,可以一机多用,工作效率高。

一种电动式心肺复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驱动系统、按压系统、供气系统,所述电源与所述驱动系统连接,所述驱动系统分别与所述按压系统、所述供气系统连接;

所述驱动系统包括调速器、电机、稳速器、传动变速箱、离合器,所述调速器、所述稳速器分别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变速箱连接,所述传动变速箱与所述离合器连接;

所述电源与所述调速器、所述稳速器连接;

所述按压系统包括导柱、按摩臂、按摩头、压力调节阀,所述离合器与所述导柱连接,所述导柱与所述按摩臂连接,所述按摩臂与所述按摩头连接,所述按摩臂与所述按摩头之间设有所述压力调节阀;

所述供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囊、气量调节阀、输气管,所述气囊与所述传动变速箱连接。

还包括显示系统,所述显示系统包括显示电路、同时与显示电路连接的气量指示灯、频率显示屏和计时钟,所述输气管与所述气量指示灯连接,所述按摩头与所述频率显示屏连接,所述显示电路分别与气量调节阀所述导柱连接。

所述按摩臂与三通阀连接,所述三通阀与呼吸导管连接,所述呼吸导管与面罩连接,所述按摩臂内部设有调力弹簧,所述调力弹簧与设置在所述按摩臂顶端的手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按压深度可以通过调力弹簧进行调节,对不同年龄、体质的病人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按压,按压效果好;按压过程由设备自动完成,节省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本实用新型只要接通电源即可立即启动,设备的准备工作只需1~2人在一两分钟内便可完成。遇到紧急抢救,只需一人就能很快地以选定的频率、力量、潮气量稳定又准确地工作,时间可长可短,数据可靠;此机对局部疼痛可以进行按摩,并能产生相应的疗效。对于心脏没有停跳而呼吸停止或换气不足的病人,通过对手轮的调节,心肺复苏机就成了一台呼吸机;减少了震动和噪音,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心肺复苏可以一机多用,便于携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2、调速器,3、电机,4、稳速器,5、传动变速箱,6、离合器,7、导柱,8、按摩臂,9、按摩头,10、压力调节阀,11、气囊,12、气量调节阀,13、输气管,14、显示电路,15、气量指示灯,16、频率显示屏,17、计时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式心肺复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1、驱动系统、按压系统、供气系统,所述电源1与所述驱动系统连接,所述驱动系统分别与所述按压系统、所述供气系统连接;

所述驱动系统包括调速器2、电机3、稳速器4、传动变速箱5、离合器6,所述调速器2、所述稳速器4分别与所述电机3连接,所述电机3与所述传动变速箱5连接,所述传动变速箱5与所述离合器6连接;

所述电源1与所述调速器2、所述稳速器4连接;

所述按压系统包括导柱7、按摩臂8、按摩头9、压力调节阀10,所述离合器6与所述导柱7连接,所述导柱7与所述按摩臂8连接,所述按摩臂8与所述按摩头9连接,所述按摩臂8与所述按摩头9之间设有压力调节阀10;按摩臂8松紧随意,在三维空间运转伸缩自如,可使按摩头9迅速而又准确地到达方位。按摩臂8上的按压力刻度醒目,调节简单,呼吸导管带三通阀,与面罩相连,十分方便。

所述供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囊11、气量调节阀12、输气管13,所述气囊11与所述传动变速箱5连接。

还包括显示系统,所述显示系统包括显示电路14、同时与显示电路14连接的气量指示灯15、频率显示屏16和计时钟17,所述计时钟17控制输气管13的输气时间及按摩头9的按摩频率,所述输气管13与所述气量指示灯15连接,所述按摩头9与所述频率显示屏16连接,所述显示电路14分别与气量调节阀12所述导柱7连接。

所述按摩臂8与三通阀连接,所述三通阀与呼吸导管连接,呼吸导管与面罩连接,所述按摩臂8内部设有调力弹簧,所述调力弹簧与设置在所述按摩臂8顶端的手轮连接。

还包括报警器,当仪器工作时出现异常时,报警器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正在抢救的人突然死亡。

蜗轮蜗杆、齿轮和离合器6设置于同一个传动变速箱5内。

该电动式心肺复苏机只要一接通电源1,立刻就可以启动。但一切准备就绪的投入时间必须短于“安全时限”(人死亡4分钟后则无法抢救)。为了在安全时限内完成病人的抢救,可在机器底部设计四只带刹脚轮,既能灵活移动,又可到位刹车,安放稳固。

该设备的准备只需1~2人在一两分钟内便可完成。至于按摩频率、潮气量以及计时等通过显示电路14,在显示屏上即可出示准确数据,机器随即投入抢救。

西安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心血管病理生理研究室应用本机进行了动物实验:猎犬15条,体重14.4+-3.7kg,窒息27次,窒息时间平均6.4分钟+-1.3分钟;心肺复转率66.9%(18/27),心肺复转率71%(19/27),未成功的部分因室颤去除不掉的占77.8%(按压仍有效果)。故排除不可挽救的室颤因素,复转成功率可高达92.6%,若窒息时间缩短到两三分钟左右便可开始抢救,则成功率更高。

又据《电动式体外心脏按摩呼吸复苏综合治疗机临床应用报告》指导:经29例(男21例,女8例)患者使用,在停止按摩后,该组病人心电图上60.1%均有自主跳动曲线(一般持续3~10分钟,如加用注射“三联针”或出现室性心动过速使用利多卡因,其效果更为明显,但由于多数病例抢救或运转不及时,心、肺、脑重要器发生严重缺血、缺氧或超过“安全时限”,出现不可逆的损害,故完全恢复非常困难。本实用新型的心肺复苏机投入抢救的准备时间缩短到仅为“安全时限”的一半,增加了患者“起死回生”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按压力、按压频率、潮气量均可调节,适用各类病人。

由于急救对象涉及男女老幼,各种对象,病情病因复杂,故抢救设备的主要医疗指标,不仅要因人而异,而且调节要十分方便,本机可调节的指标较多,现列举主要者分析如下:

1.利用调力弹簧改变按压力及按压深度

据考证,儿童及身材较小者,胸部压缩深度为2.5~3.5cm,按压力需27~36kg;成人及强健者,其胸部压缩深度为3.5~5cm,按压力需36~54kg。经我们研究,压缩深度不仅与按摩头9的行程、按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病人胸部结构的弹性或阻力有关。为达到调节目的,按摩头9的最大行程设计为6cm,并在其纵臂内安装一根符合变力范围要求的调力弹簧,通过旋转按摩臂8顶端手轮,使压缩杆压缩或释放弹簧来实现变力。本机力的调节范围为15~60kg。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实现按压深度的可调,可在按摩臂8下部设计一个键槽,并附加按摩头9行程调节弹簧,使按摩头9有4cm的自由行程,以适应不同的胸部弹性或阻力,确保按压深度控制在2~6cm内可调。

2.利用变速电路及稳速保护解决按压频率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式心肺复苏机可通过按键开关来改变电机3转速,经传动机构驱动执行机构,包括每秒20次、40次、60次、80次、100次、120次、140次七档(有级调速);还设有0~150次/分钟的无级调速。在此宽于抢救所需的范围内(常用60~80次/分钟),不但转换速度快(只需1秒钟),而且工作频率稳定,并可同步显示处理。这是到目前为止的其它类型心肺复苏机所不及的。

3.用气量调节阀12与气量指示灯15相连来调节与显示潮气量

潮气量是恢复病人正常呼吸的重要医疗指标。由于各人的肺活量不同,抢救中给病人的通气量也必须不同(通气量大约是静止状态下肺活量的两倍再加机器无效空间的体积)。常用潮气量为500~800ml/次,我们利用压缩进入箱式气囊11里的氧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气量调节阀12分流(一部分泄漏,一部分通入肺部),经测量,本机的潮气量在200~1000ml/次内可调。为明显反映潮气量的大小,我们把气量指示灯15与气量调节阀12有机相连。气量调节阀12的开启程度、进气多少可由气量指示灯15亮灭的数量来反映。这一设计是独特的。

4.断电通电均可报警,并有数字计时钟17,可自动显示工作时间

为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我们采用音乐报警,每当开机、转换频率或突然断电、停机时,机内均能发出悦耳的音乐声,以便及时提醒医护人员注意。

为掌握抢救时间,我们设计了数字式计时钟17。该钟随时可以“清零”,工作中可以“暂停”误差<=1秒/日,为单次或累加计时,记录、收费等工作带来便利。

5.按压、呼吸既可按比例同时进行,也可按需单独进行

对于少数心脏停跳、呼吸停止或换气不足的病人,正确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交叉给排气,使患者保持一定水平的血液循环和足够的氧合作用,这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实用新型集蜗轮蜗杆传动、齿轮传动和离合器6于一个传动变速箱5内,按压、呼吸可分可合。每按压四次,完成一次受迫呼吸,并能严格按此比例同步进行。这是用人工操作时,不熟练者所无法达到的。

对于心脏没有停跳而呼吸停止或换气不足的病人,只要把按摩部分的离合手柄拨向“停止”一端,心肺复苏机就成了一台呼吸机,从而减少了震动和噪音。

此外,此机对局部疼痛按摩也有一定的疗效。可见,心肺复苏可以一机多用,提高工作效率。

6.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目前,我国的许多中小型医院(尤其在农村)仍然采用人工操作(双手按压、口对口呼吸)的办法抢救病人。部分大中型医院虽备有药品或器械(如起搏器、去颤器,呼吸器等),但在采取上述措施后仍无反应,需进行长时间人工复苏时仍需采用电动复苏机。因为人的精力有限,要以几十公斤的力反复多次按压,医护人员极易疲累。采用本实用新型电动式复苏机,一遇紧急抢救,只需一人就能很快地以选定的频率、力量、潮气量稳定又准确地工作,时间可长可短,数据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涉及程序及系统软件的改进。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