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砂五行艾灸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248阅读:2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紫砂五行艾灸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艾灸器具领域,涉及一种紫砂五行艾灸炉。



背景技术:

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传统的艾灸消耗艾灸师的体力,温度不易掌握,易烫伤,不能直达脏腑。另外传统艾灸是局部施灸,不能整体调理。并且现有的一些艾灸器具如木质艾灸盒、金属艾灸盒、金属艾灸棒、陶罐等的效果不够理想,一方面不好操作,另一方面温度不易控制,易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砂五行艾灸炉,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艾灸消耗艾灸师的体力,温度不易掌握,易烫伤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紫砂五行艾灸炉,至少包括:炉体、炉盖、隔层,所述隔层可放置在所述炉体的上端口与所述炉盖之间,所述炉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透热孔。

优选地,紫砂五行艾灸炉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放置在所述炉体的底部,所述托盘上设置有第二透热孔。

优选地,所述托盘包括底盘、从所述底盘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和从所述侧壁上端向外延伸的盘沿。

优选地,所述第二透热孔设置在所述底盘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热孔以及第二透热孔均为多个,且分布在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热孔以及第二透热孔的个数均为9的倍数。

优选地,所述隔层上端面的中部设置有凸台,所述炉盖包括盖体和设置在所述盖体边缘的盖沿,所述盖沿可抵接在所述凸台的外围端面上;所述隔层下端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可插接在所述炉体的上端口内表面;所述炉盖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所述隔层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炉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三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炉体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凸起为环形体。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紫砂五行艾灸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炉可以解放人力,方便操作,恒温施灸,整体调理,艾绒燃烧后本身产生的短红外线能量,激活紫砂能量,两者相互叠加,穿透身体表层直达脏腑,平衡阴阳。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炉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炉的炉体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炉的炉体俯视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炉的炉体底面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炉的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炉的托盘俯视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炉的隔层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炉的隔层下端面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炉的炉盖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炉的炉盖内侧俯视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炉体

2 炉盖

21 盖体

22 盖沿

3 隔层

31 凸台

32 外围端面

33 凸起

4 第一透热孔

5 托盘

51 底盘

52 侧壁

53 盘沿

6 第二透热孔

7 第一散热孔

8 第二散热孔

9 第三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10。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紫砂五行艾灸炉,至少包括:炉体1、炉盖2、隔层3,隔层3可放置在炉体1的上端口与炉盖2之间,炉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透热孔4。紫砂五行艾灸炉还包括托盘5,托盘5放置在炉体1的底部,托盘5上设置有第二透热孔6。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炉,通过在炉体1中放入艾绒并点燃后,盖上隔层3以及炉盖2,并将炉体1置于托盘5上,再将托盘5放置在人体理疗部位后,艾绒燃烧释放的能量通过第一透热孔4以及第二透热孔6作用于人体,渗入体内,并直达脏腑,达到施灸调和的作用。

如图5所示,托盘5包括底盘51、从底盘51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52和从侧壁52上端向外延伸的盘沿53。由此,可将炉体1的底部放置于底盘51上,侧壁52包围在炉体1的外侧面,施灸时,将托盘底部放置在人体理疗部位即可。由此形成的紫砂五行艾灸炉,一方面可方便施灸,减少人力,另一方面可实现恒温施灸,达到较好的理疗效果。

如图6所示,第二透热孔6设置在所述底盘51上。如图3、图4、图6所示,第一透热孔4以及第二透热孔6均为多个,且分布在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上。优选地,第一透热孔4以及第二透热孔6的个数均为9的倍数。并且,第一透热孔4、第二透热孔6的数量可以不同,位置也可以不相对应,这样通过两透热孔重合度的调整,可实现烟气从炉内向外部流通的透热量的调整,进而实现对作用于人体的热量大小的控制。

如图7-图10所示,隔层3上端面的中部设置有凸台31,炉盖2包括盖体21和设置在盖体21边缘的盖沿22,盖沿22可抵接在凸台31的外围端面32上;隔层3下端面上设置有凸起33,凸起33可插接在炉体1的上端口内表面;炉盖2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7,隔层3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孔8。如图1、图2所示,炉体1的侧壁设置有第三散热孔9。第一散热孔7、第二散热孔8均优选为2个,第三散热孔9可设置为多个,优选为9的倍数。散热孔的设置能够确保艾绒在炉内的充分燃烧,并且有利于控制炉内温度,以实现恒温施灸。此外,通过调整第一散热孔7与第二散热孔8的重合度,可实现散热量大小的控制,进而实现对炉内温度的调节,避免炉内温度过高而导致烫伤的现象。

如图1-图10所示,第一透热孔4、第二透热孔6、第一散热孔7、第二散热孔8以及第三散热孔9优选为圆形孔。炉体1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炉盖2、隔层3、托盘5也优选为圆形结构。如图8所示,凸起33为环形体,可方便将隔层3插接在炉体1的上端。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紫砂五行艾灸炉采用紫砂材质。紫砂本身是一种五色土,是双气孔的材料,一方面能量能渗透到体内,直达脏腑,另外一方面浊气和病邪可以通过紫砂五行艾灸炉排除体外。用加入川芎、红花等中药的秘制三年以上的陈艾绒点燃投入炉中,艾绒燃烧后本身产生的短红外线能量,激活紫砂能量,两者能量相互叠加,穿透身体表层直达脏腑,平衡阴阳,以实现整体调理。同时,在艾灸的过程中,通过发现不同的经络不同部位的不同表现,诊断出客户没有告知甚至自己没有觉察到的疾病,再对需理疗部位进行施灸,可达到灵活调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紫砂五行艾灸炉,对应中医的五行木火土金水。最上面的一层炉盖对应五行中的金,具有杀伐作用;紧接着隔层对应五行中的木,具有助燃、生发阳气的作用;第三层就是紫砂五行艾灸炉中放入的艾绒对应五行中的火,把能量激活;第四层是盛艾绒的炉体,对应五行中的土,可以容纳能量和体内的浊气、邪气;最下面的一层是托盘,对应五行中的水,可以化解和存储能量,渗入体内,直达脏腑。紫砂五行艾灸炉在施灸过程中,采用循经灸,通过打通任督二脉,调理脏腑平衡,达到治病和养生的目的。并且,通过相应穴位的施灸,还有利于减肥、美容,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养生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