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0589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解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



背景技术:

解剖台是用于盛放尸体,共医学教学、法医解剖用。一般待解剖的存放时尸体需冰冻冷藏,使用时抬出进行化冻、清洗,方可使用。

现有的医学教研解剖室设有太平柜、浸尸缸、清洗池、解剖工作台等,设备较多,占用空间。进行解剖讲学时,须将尸体从太平柜内抬出,放入浸尸缸内进行化冻,再放入清洗池中清洗,完成上述工序后再放在解剖台上。工序繁多,操作繁重,搬运尸体时人手浸入池内,难免易使皮肤接触尸体病毒细菌感染,对人体容易产生伤害,而且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自动化的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具有升降、浸泡、清洗、冷藏功能。

一种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包括上下两端开放的外框体、位于所述外框体上端的盖板和位于所述外框体下端的底架,所述底架上固定有制冷压缩机,所述外框体的内部固定有一端开放的内胆,所述内胆与所述外框体之间设置有一根盘绕所述内胆上的铜管,所述铜管的两端口连接所述制冷压缩机,所述内胆的内部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与驱动其升降的升降装置相连,所述底架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制冷控制电路和升降装置控制电路,所述制冷控制电路与所述制冷压缩机及设置于所述内胆内部的温度传感器电性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将检测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制冷控制电路进行比较,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高于预设冷藏温度时,控制所述制冷压缩机启动,所述升降装置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升降装置的启动和关闭,所述控制电路板还电性连接了所述底架外侧的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触控操作和信息显示。

本实用新型合理利用空间,在框体的底部设置升降装置、制冷压缩机,使该解剖台具有升降和冷藏功能,通过设置智能控制电路系统,将升降装置、制冷压缩机、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智能控制该解剖台的冷藏、化冻、清洗、解剖等多道工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稳定。极大地缩短了解剖操作时间,减化工序,操作一步到位,减轻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其中,所述升降装置为固定在所述底架上的蜗杆升降机,所述蜗杆升降机的蜗杆穿过所述内胆的底部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相连。

上述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其中,所述内胆的四个角设置有导柱,所述工作台的四角上设有与所述导柱相匹配的滑动承轴。

上述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其中,所述外框体的两侧设有滑道,所述盖板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滑道相匹配的凸轨。

上述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其中,所述盖板与所述框体盖合的一侧边缘设有密封圈。

上述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其中,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多个漏水孔。

上述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其中,所述内胆的底部开设水槽,所述水槽的底部设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水槽的顶部设有滤网。

上述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其中,所述内胆的底部设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供水管上设有阀门。

上述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其中,所述外框体与所述内胆之间设有负压抽风管道,所述外框体的顶部设有多个通风孔。

上述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其中,所述内胆上还设有加热电阻,所述控制电路板还设有加热控制电路,所述加热控制电路与所述加热电阻及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将检测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加热控制电路进行比较,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低于预设的加热温度时控制加热电阻启动。

上述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其中,所述外框体的下方还设有臭氧灭菌装置,所述臭氧灭菌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内胆的内部,所述电路板还设有臭氧灭菌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臭氧灭菌装置的启动和关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内胆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中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中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包括上下两端开放的外框体1、位于外框体1上端的盖板2和位于外框体1下端的底架3。外框体1的两侧设有滑道,盖板2两侧设有与该滑道相匹配的凸轨,通过滑道与凸轨的配合作用,盖板2与外框体1实现滑动连接。外框体1的下方设有制冷压缩机4,该制冷压缩机4固定在底架3上。外框体1的内部固定有一端开放的内胆5,该内胆5用于盛放液体和尸体。盖板2与外框体1盖合的一侧边缘设有密封圈,用于对内胆5进行密封。

内胆5与外框体1之间设置有一根盘绕的铜管,铜管盘绕在内胆5表面并与外框体1装配铆接,铜管的两端口连接制冷压缩机4。通过制冷压缩机4和铜管对内胆5进行制冷,冰冻尸体。

所述内胆5的内部设置有承载尸体的工作台6,工作台6与升降装置相连,该升降装置例如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蜗杆升降机7,用于驱动工作台6上升和下降。工作台6包括担架62和固定在担架62上的台面61,蜗杆升降机7的蜗杆71穿过内胆5的底部与担架62中部的横档相连,启动蜗杆升降机7时,蜗杆71带动工作台6升降。内胆5的四个角固定有导柱8,担架62的四角上设有与该导柱相匹配的滑动承轴,该滑动承轴套设在导柱8上。随着工作台6的升降,该滑动承轴沿着导柱8上下滑动。工作台6的台面61上开设有多个漏水孔,工作台6上的液体从漏水孔流出。

内胆5的底部开设水槽51,水槽51的底部设有下水管52,下水管52上设有阀门。下水管52的阀门,例如为球形闸阀,用于控制该下水管52的开合。打开阀门,内胆5内的液体流入水槽51中,再从水槽51底部的下水管52流出。该水槽51的顶部设有滤网,用于过滤内胆内的杂物。内胆5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内胆5的内部与外部水源的供水管53,通过该供水管53对内胆5进行加液。所述供水管53上设有控制供水管53开合的阀门,例如为球形闸阀。

外框体1与内胆5之间设有负压抽风管道9,外框体1的顶部设有多个通风孔。负压抽风管道9产生的负压将工作台上的刺鼻和有毒气体从通风孔吸入抽风管道9内,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框图,底架3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板10,该控制电路板10包括制冷控制电路11和升降装置控制电路12。制冷控制电路11与制冷压缩机4及设置于内胆5内部的温度传感器13电性相连。温度传感器13将检测的温度信息发送至制冷控制电路11进行比较,当温度传感器13检测到内胆5内部的温度高于预设冷藏温度时,控制所述制冷压缩机4启动,使内胆5内部的温度降低至预设冷藏温度值,并保持恒定的冷藏温度。升降装置控制电路12用于控制蜗杆升降机7的启动和关闭。控制电路板10与底架3外侧的触控显示面板14电性连接,所述触控显示面板14用于控制电路板10的触控操作和信息显示。触控显示面板14上设有温度设定按键和蜗杆升降机7、制冷压缩机4的开关按键,以及温度显示屏。

该控制电路板10与制冷压缩机4、温度传感器13、蜗杆升降机7及触控显示面板14一起构成一整套智能型电路控制系统。进行解剖工作时,关闭制冷压缩机4,启动蜗杆升降机7,将工作台6及工作台6上的尸体上升到与外框体1的上端持平,在室温下解冻,解冻后便可实施解剖工作,解冻过程和实施解剖工作中进行抽风处理。

请参阅图6和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的结构框体和内胆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与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结构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内胆5’上还设有加热电阻15,控制电路板10还设有加热控制电路16,触控显示面板14上还设有加热电阻开关。加热控制电路16与加热电阻15及温度传感器13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13将检测的温度信息发送至加热控制电路16进行比较,当温度传感器13检测的温度低于预设的加热温度时控制加热电阻15启动,对内胆5’内的液体进行加热,达到预设温度时,保持恒温。本实施例中可将尸浸泡在加热的液体中进行解冻,加快解冻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8和图9,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的结构框图和底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与第二实施例中种提供的医学教研多功能解剖台结构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底架3’上还设有臭氧灭菌装置17,该臭氧灭菌装置17通过管道连接内胆5’的内部,对内胆5’内部的环境进行灭菌。控制电路板10上还设有臭氧灭菌控制电路18,触控显示面板14相应地设置有臭氧灭菌装置开关。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