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约束衣,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儿约束衣。
背景技术:
小儿在接受治疗,输液过程中,在没监护的情况下,为防止小儿乱动而扎伤或拔管等危及情况,常使用约束带对小儿进行捆绑,但是由于小儿躯体及四肢柔软,皮肤娇嫩,约束带容易滑脱起不到防护作用,还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或者非医疗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可拆卸的小儿约束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儿约束衣,包括衣服本体和手腕约束装置,所述衣服本体的腰部两侧固接有耳仔,所述手腕约束装置通过耳仔与衣服本体连接于一体。
进一步,所述手腕约束装置包括手腕约束带、连接带和手腕约束带固定装置,所述连接带与耳仔连接。
进一步,所述手腕约束带固定装置为绑带、粘贴块、纽扣或隐形扣。
进一步,所述绑带固接于手腕约束带背面。
进一步,所述绑带优选2条,分别固接于手腕约束带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带设于手腕约束带的中部。
进一步,所述手腕约束带的长度大于手腕的周长。
进一步,所述手腕约束带的宽度大于5cm。
进一步,所述粘贴块、纽扣或隐形扣设于手腕约束带的两连接端。
进一步,所述衣服本体优选马甲,所述马甲的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带6,马甲1通过固定带6扣合好保暖。
进一步,所述马甲的一侧开有与马甲固定带6相适配的穿绳孔7,对侧的马甲固定带的穿过穿绳孔7与另一马甲固定带6连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全部采用绑带式,操作便捷;安全系数高,可有效避免小儿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手臂乱动造成不能正常输液或者拔管的现象;适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治疗过程的小儿,还可平时穿,衣服本体和手腕约束装置为可拆卸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手腕约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手腕约束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手腕约束装置的佩戴顺序图;
图5为图2所示手腕约束装置的佩戴完成图。
图6为图1所示衣服本体的背面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衣服本体的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包括衣服本体1和手腕约束装置,衣服本体1的腰部两侧固接有耳仔2,手腕约束装置通过耳仔2与衣服本体1连接于一体。
手腕约束装置包括手腕约束带5、连接带3和手腕约束带固定装置,连接带3与耳仔2连接。
手腕约束带固定装置为绑带4。
绑带4固接于手腕约束带5背面。
绑带4为2条,分别固接于手腕约束带5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带3设于手腕约束带5的中部;为了避免在捆绑时,让中间的针头部位受到压力。
手腕约束带5的长度大于手腕的周长。
手腕约束带5的宽度大于5cm。
衣服本体1为马甲,马甲1的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带6,马甲1通过固定带6扣合好保暖。
马甲1的一侧开有与马甲固定带6相适配的穿绳孔7,对侧的马甲固定带的穿过穿绳孔7与另一马甲固定带6连结,更牢固的控制马甲松紧。
若不需要和马甲1形成约束作用时,连接带3可以和旁边任意一个根带子一起,形成捆绑打结,同样美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为,手腕约束带固定装置为粘贴块,粘贴块设于手腕约束带的两连接端。
其余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为,手腕约束带固定装置为纽扣,纽扣设于手腕约束带的两连接端。
其余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为,手腕约束带固定装置为隐形扣,隐形扣设于手腕约束带的两连接端。
其余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