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摔奶瓶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7932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防摔奶瓶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摔奶瓶筒,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奶瓶作为一种婴儿的使用工具,其使用范围较广。现今市面上销售的奶瓶主要由玻璃和塑料奶瓶。玻璃材质作为一种无毒害的材料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玻璃奶瓶的价格往往较高,但由于玻璃奶瓶材质较脆已损坏。而婴儿往往在吃完奶瓶中的奶液后,往往喜欢随地一扔,会直接造成玻璃奶瓶破损,而散落的玻璃碎片会刺伤人体,存在一定的风险。故现有的玻璃奶瓶只是适合较小的婴儿,一旦婴儿自己能握住奶瓶时,往往都会将其换成塑料奶瓶,但塑料奶瓶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出一些有害物质,故人们在选择不同年龄的婴儿的奶瓶时,往往需要买多各材质不同的奶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人们的开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有效防摔、防烫伤和保温的防摔奶瓶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摔奶瓶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包括左筒体、右筒体和底板,左筒体、右筒体和底板合围形成上端开口的筒体;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燕尾槽,左筒体和右筒体下端设置有适配的滑块,所述左筒体和右筒体均与底板滑动连接;还包括弹性带,弹性带两端分别与左筒体和右筒体的对应侧连接。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左筒体和右筒体上端设置有橡胶层。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左筒体和右筒体内壁设置有海绵层。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弹性带两端分别与左筒体和右筒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弹性带两端设置有插头,左筒体和右筒体上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上端开口,且下端封口,所述弹性带分别与左筒体和右筒体插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的左筒体和右筒体底端均与底板滑动连接,而上部则通过弹性带连接,由于弹性带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使得本装置的筒体适合不同的大小的奶瓶放置,使得奶瓶固定与筒体内,能够实现防摔和防烫伤,同时占用空间小,便于外出携带。同时不使用时,只需将弹性带拆下,并将左筒体和右筒体从底板上移除即可,使其占用空间小,适合外出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是右筒体,2是左筒体,3是底板,4是弹性带,41是插头,5是橡胶层,6是保温层,7是滑块,8是燕尾槽,9是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摔奶瓶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包括左筒体2、右筒体1和底板3,左筒体2、右筒体1和底板3合围形成上端开口的筒体;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燕尾槽8,左筒体2和右筒体1下端设置有适配的滑块7,所述左筒体2和右筒体1均与底板3滑动连接;还包括弹性带4,弹性带4两端分别与左筒体2和右筒体1的对应侧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左筒体2和右筒体1对称设置,上述对应侧应为左筒体2和右筒体1凹口两端的侧壁的正对侧,也即是左筒体2和右筒体1前后的间隙正对的两侧。本装置在底板3上设置有燕尾槽8,而左筒体2和右筒体1底端设有滑块7,使得左筒体2和右筒体1可相互滑动,而左筒体2和右筒体1上部则通过弹性带4连接,由于弹性带4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使其可以放置大小的奶瓶。使得奶瓶外壁与筒体内壁固定,筒体能够有效进行隔热防烫和防摔。而不使用时,只需将左筒体2和右筒体1从底板3上移除即可,使其占用空间小,适合外出携带。可进一步优选燕尾槽8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止左筒体2和右筒体1滑落出来的挡块,使得左筒体2和右筒体1在放置奶瓶时,由于弹性带4的伸缩,左筒体2和右筒体1会左右滑动,挡块就会保证左筒体2和右筒体1不会滑落出去,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且所述弹性带4可以是多根也可以是一根。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左筒体2和右筒体1上端设置有橡胶层5。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由于左筒体2和右筒体1上端为防止奶瓶和取出奶瓶时,都需接触的部位。故本装置进一步优选此处设有橡胶层5,可进一步优选橡胶层5表面不平整,增大摩擦。同时左筒体2和右筒体1的上部正对处形成横截面为梯形状,方便人们取放奶瓶。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左筒体2和右筒体1内壁设置有海绵层6。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只是进一步优选左筒体2和右筒体1内壁设有海绵层6,海绵层6能够有效防震,同时也可保温。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弹性带4两端分别与左筒体2和右筒体1可拆卸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只是进一步优选弹性带4与左筒体2和右筒体1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损坏部件,降低成本,同时不使用时,可将左筒体2、右筒体1、弹性带4和底板3拆除,便于携带和存放。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弹性带4两端设置有插头41,左筒体2和右筒体1上设置有插槽9,所述插槽9上端开口,且下端封口,所述弹性带4分别与左筒体2和右筒体1插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只是进一步优选左筒体2和右筒体1与弹性带4的连接方式,在左筒体2和右筒体1上设置有插槽9,而弹性带4两端设置有插头41,实际使用中只需将插头41插入插槽9中即可,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弹性带4的数量,这种连接方式十分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