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DR成像板或IP板的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1959阅读:1710来源:国知局
用于装DR成像板或IP板的保护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装DR 成像板或IP板的保护套。



背景技术:

床旁移动的DR成像板及CR成像所用IP板常常因为移动,导致物理损坏、灰尘、划伤等,从而使其成像时出现光晕或残影、使用寿命缩短等。且拍摄好的片,需要从放射科到相应的病床才能完成检查,若是遇到下雨天,技师拿的移动DR成像板会被雨水淋湿,而有可能影响成像板的使用或影响成像效果。同时科室存放DR成像板或IP 板的地方若受潮,也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划伤和防水的用于装DR成像板或IP板的保护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装DR成像板或IP 板的保护套,所述用于装DR成像板或IP板的保护套包括套体和遮挡盖,所述套体由内至外包括柔软层、防撞层、缓冲层以及防水层,所述缓冲层和防水层之间设有磁体,所述遮挡盖上设有铁块,铁块通过磁性与磁体连接,使其遮挡盖套设在防水层上;所述柔软层包括填充棉和第一防水布,所述第一防水布设有内腔和容纳腔,所述填充棉设在内腔内,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DR成像板或IP板,所述容纳腔端口与防撞层固定;所述防水层为第二防水布,所述第二防水布与防撞层连接形成缓冲腔,所述缓冲层为填充棉,填充棉填充于缓冲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用于装DR成像板或IP板的保护套还包括手提带,所述套体的两侧设有扣环,所述手提带通过卡扣扣接在扣环上。

进一步的,所述手提带可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套体上设有置物袋。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层为防撞板。

本实用新型用于装DR成像板或IP板的保护套设有柔软层,柔软层可防止放置在容纳腔内的DR成像板或IP板刮伤,有效避免物理伤害;还设有防撞层和缓冲层,有效避免撞击对DR成像板或IP 板造成伤害;设有防水层,有效防水,且便于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装DR成像板或IP板的保护套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套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装DR成像板或IP板的保护套包括两根手提带3、套体1和遮挡盖2。所述套体1上设有不同规格的置物袋4,置物袋4可用于放申请单和笔等物品。所述套体1的两侧还设有四个扣环5;所述两根手提带3通过卡扣6扣接在扣环5上,所述手提带3可伸缩,便于调节手提带3的长度,当需要提保护套时,将手提带3的两端扣接在套体1两侧扣环5上,即可手提;若需要被时,将手提带3的两端扣接在同侧的扣环5上,且一上一下,即可背保护套。

所述套体1由内至外包括柔软层、防撞层13、缓冲层以及防水层,所述缓冲层和防水层之间设有磁体15,所述遮挡盖2上设有铁块(图未示出),铁块通过磁性与磁体15连接,使其遮挡盖2套设在防水层上。所述柔软层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19,用于放置DR成像板或IP板。所述柔软层包括填充棉12和第一防水布11,所述第一防水布11设有内腔和容纳腔19,所述填充棉12设在内腔内,所述容纳腔19用于放置DR成像板或IP板,所述容纳腔19端口与防撞层 13固定。所述防水层为第二防水布14,所述第二防水布14与防撞层 13连接形成缓冲腔,所述缓冲层为填充棉12,填充棉12填充于缓冲腔内。所述防撞层13为防撞板。

柔软层可防止放置在容纳腔19内的DR成像板或IP板刮伤,有效避免物理伤害;将柔软层表面用第一防水布11,便于清洗容纳腔 19;防撞层13和缓冲层,有效避免撞击对DR成像板或IP板造成伤害;设有防水层,有效防水,且便于清洗。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