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5419阅读:1803来源:国知局
吸痰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吸痰器。



背景技术:

如附图1a-1c为常见的吸痰器,第一接头21连接吸痰管,第二接头22连接负压源的管道。痰液被吸入吸痰管后经由盖体20上的接头21流入罐体10中。但是,对于较为黏稠的痰液,其经常聚在接头21的下端而不会滴下,这时候,痰液受到第二接头的吸力,会向第二接头流动而进入第二接头,进而流到负压源中,一是堵塞负压源,二是收集不到痰液标本。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能够防止痰液直接被吸入负压源的吸痰器。

一种吸痰器,其包括罐体和盖体,盖体设置在罐体上端的开口处;盖体包括用于连接吸痰管的第一接头和用于连接负压源的管路的第二接头;第二接头包括横向管和竖向管;其中竖向管部包围第一接头的中部;盖体中部设置有盖板,盖板横向设置在盖体的整个内周上,将盖体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第二接头的下端位于所述上部空间;第一接头穿过所述盖板而向下延伸,使得第一接头的下端位于所述下部空间;盖板上以竖向管为中心对称地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将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连通。

优选地,所述竖向管位于所述盖体的几何中心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位于所述第二接头的竖向管的中心处。

优选地,所述多个通气孔为偶数个。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的形状为圆形。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吸痰器在盖体中部设置盖板,盖板上的通气孔围绕所述第一接头是对称的,而且该多个通气孔关于竖向管中心对称,使得第一接头中滴下的痰液受到每个通气孔的吸力是均衡的,不会向任意一个方向偏离,因此,痰液不会被吸到负压源中。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的吸痰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1b为现有的吸痰器的盖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1c为现有的吸痰器的盖体的仰视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痰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痰器的盖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痰器的盖体的仰视示意图;

图2d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痰器的盖体的在A-A线出的截面示意图;

图2e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痰器的盖体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吸痰器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吸痰器,其包括罐体10和盖体20。

盖体20设置在罐体10上端的开口处。

盖体20包括用于连接吸痰管的第一接头21和用于连接负压源的管路的第二接头22。

第二接头22包括彼此连通的横向管和竖向管25;其中竖向管部25包围第一接头21的中部。

盖体20中部设置有盖板23,盖板23横向设置在盖体20的整个内周上,将盖体20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

第二接头22的下端位于上部空间,可以是如图2b所示抵接在上部空间的上端,也可以是延伸进入上部空间中。

第一接头21穿过盖板23而向下延伸,使得第一接头21的下端位于下部空间。具体地,可以是抵接在上部空间的上端,也可以是如图2b所示延伸进入上部空间中。

盖板23上以竖向管25为中心对称地开设有多个通气孔24,将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连通。

竖向管25可以位于盖体20的几何中心位置,如图2d所示,也可以不是在盖体20的几何中心。

第一接头21位于第二接头22的竖向管25的中心处。

多个通气孔24最好为偶数个,例如4、6、8个,这样,它们彼此以竖向管为中心而中心对称,使得第一接头中滴下的痰液受到的力在对称的两侧相互抵消,所以痰液只会往下滴而不会被吸入到负压源中。

通气孔的形状可以是如图2c所示的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矩形等其他形状。

使用时,将吸痰管与第一接头连接,将负压源的管路与第二接头连接,负压源启动后,吸力经由第二接头的竖向管、上部空间、通气孔、然后作用到第一接头的下端,从而将痰液自吸痰管中吸出。由于第一接头周围的通气孔中心对称且每个通气孔与竖向管的距离相等且中心对称,所以每个通气孔处的吸力相同,第一接头下端滴下的痰液受到两侧的通气孔的吸力平衡,不会向任何一个通气孔偏离,由此保证痰液不会被吸入负压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