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理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5980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理疗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理疗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理疗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理疗床升降机构复杂,需要庞大的设备来对理疗台升降,庞大的设备占用了较大的底面空间,留给医务人员手法治疗时站立位及姿势带来空间的限制。而且在升降过程中,由于构件过多,零部件越多损坏的几率越大,其中任何一个零件在中途损坏都容易造成治疗的延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节省占地空间、给医务人员站立位保留充足空间、保证理疗台稳定升降的理疗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升降理疗床,包括理疗台和底架,所述的底架中部竖直设置有立杆,立杆与理疗台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底架上设置有推杆电机,升降机构包括竖直升降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竖直升降杆、立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构成平行四边形,第二连杆侧面对称设置有驱动连杆,驱动连杆的两端与第二连杆的两端同轴铰接,推杆电机的自由端铰接有传动连杆,传动连杆远离推杆电机的一端与驱动连杆中部固定相连。底架中不设置立杆,在立杆与理疗台之间设置升降机构,利用立杆对升降机构支撑,升降机构架设在立杆上,能够有效地节省底部空间。升降机构包括竖直升降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竖直升降杆、立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构成平行四边形,即升降机构位于竖直面内,水平方向的宽度有效降低,进一步节省空间。第二连杆侧面对称设置有驱动连杆,驱动连杆的两端与第二连杆的两端同轴铰接,当推杆电机推动传动连杆时,传动连杆带动驱动连杆,驱动连杆带动第二连杆旋转,而竖直升降杆和立杆始终保持竖直状态,通过第二连杆的旋转改变第二连杆与立杆和竖直升降杆的夹角,进而改变升降机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同时使竖直升降杆升降,实现理疗台的升降。由于升降机构采用平行设置的竖直升降杆和立杆以及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保证升降机构的稳定性,同时将升降机构设置在竖直面上,减小横向宽度,给医务人员保留较大的站立位。同时,利用推杆电机推动传动杆,再利用传动杆推动驱动连杆,利用驱动连杆带动升降机构升降,使升降机构中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无需直接受力,保证升降机构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竖直升降杆下端铰接、另一端与立杆下端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竖直升降杆的上端铰接、另一端与立杆上端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同一个竖直面内平行。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竖直升降杆和立杆,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竖直升降杆和立杆,而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同一个竖直面内,使升降机构的竖直升降杆、第一连杆、立杆和第二连杆均位于同一个竖直面内,整个升降机构的横向宽度取决于四个杆的厚度,有效地节省了横向占地空间,同时保证升降机构所受的竖直重力与整个升降机构位于同一个竖直面内,避免升降机构收到倾斜的扭矩,保证升降机构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架呈“工”字形,底架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柱,底架边角处设置有脚轮,脚轮通过连接柱与底架相连,连接柱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连接柱竖直长度的旋转手柄。底架呈“工”字形,底架的两端支撑,中部保留较大的空间供医务人员站立。底架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柱,当旋转手柄旋转使脚轮低于支撑柱时,此时支撑柱悬空,利用脚轮改变整个理疗床的位置。当旋转手柄旋转使脚轮高于支撑柱时,支撑柱接触地面,实现理疗床的定位,同时能够对底架支撑。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升降理疗床具备下述优点:第二连杆侧面对称设置有驱动连杆,驱动连杆的两端与第二连杆的两端同轴铰接,当推杆电机推动传动连杆时,传动连杆带动驱动连杆,驱动连杆带动第二连杆旋转,而竖直升降杆和立杆始终保持竖直状态,通过第二连杆的旋转改变第二连杆与立杆和竖直升降杆的夹角,进而改变升降机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同时使竖直升降杆升降,实现理疗台的升降。由于升降机构采用平行设置的竖直升降杆和立杆以及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保证升降机构的稳定性,同时将升降机构设置在竖直面上,减小横向宽度,给医务人员保留较大的站立位。同时,利用推杆电机推动传动杆,再利用传动杆推动驱动连杆,利用驱动连杆带动升降机构升降,使升降机构中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无需直接受力,保证升降机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底架,2-理疗台,3-立杆,4-推杆电机,5-传动连杆,6-驱动连杆,7-竖直升降杆,8-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脚轮,11-连接柱,12-旋转手柄,13-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升降理疗床,包括理疗台2和底架1,底架中部竖直设置有立杆3,立杆与理疗台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底架上设置有推杆电机4,升降机构包括竖直升降杆7、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9,竖直升降杆、立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构成平行四边形,第二连杆侧面对称设置有驱动连杆6,驱动连杆的两端与第二连杆的两端同轴铰接,推杆电机的自由端铰接有传动连杆5,传动连杆远离推杆电机的一端与驱动连杆中部固定相连。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竖直升降杆下端铰接、另一端与立杆下端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竖直升降杆的上端铰接、另一端与立杆上端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同一个竖直面内平行。底架呈“工”字形,底架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柱13,底架边角处设置有脚轮10,脚轮通过连接柱11与底架相连,连接柱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连接柱竖直长度的旋转手柄12。

底架中不设置立杆,在立杆与理疗台之间设置升降机构,利用立杆对升降机构支撑,升降机构架设在立杆上,能够有效地节省底部空间。升降机构包括竖直升降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竖直升降杆、立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构成平行四边形,即升降机构位于竖直面内,水平方向的宽度有效降低,进一步节省空间。第二连杆侧面对称设置有驱动连杆,驱动连杆的两端与第二连杆的两端同轴铰接,当推杆电机推动传动连杆时,传动连杆带动驱动连杆,驱动连杆带动第二连杆旋转,而竖直升降杆和立杆始终保持竖直状态,通过第二连杆的旋转改变第二连杆与立杆和竖直升降杆的夹角,进而改变升降机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同时使竖直升降杆升降,实现理疗台的升降。由于升降机构采用平行设置的竖直升降杆和立杆以及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保证升降机构的稳定性,同时将升降机构设置在竖直面上,减小横向宽度,给医务人员保留较大的站立位。同时,利用推杆电机推动传动杆,再利用传动杆推动驱动连杆,利用驱动连杆带动升降机构升降,使升降机构中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无需直接受力,保证升降机构的稳定性。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竖直升降杆和立杆,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竖直升降杆和立杆,而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同一个竖直面内,使升降机构的竖直升降杆、第一连杆、立杆和第二连杆均位于同一个竖直面内,整个升降机构的横向宽度取决于四个杆的厚度,有效地节省了横向占地空间,同时保证升降机构所受的竖直重力与整个升降机构位于同一个竖直面内,避免升降机构收到倾斜的扭矩,保证升降机构的稳定性。底架呈“工”字形,底架的两端支撑,中部保留较大的空间供医务人员站立。底架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柱,当旋转手柄旋转使脚轮低于支撑柱时,此时支撑柱悬空,利用脚轮改变整个理疗床的位置。当旋转手柄旋转使脚轮高于支撑柱时,支撑柱接触地面,实现理疗床的定位,同时能够对底架支撑。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