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污液吸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7993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鼻腔污液吸纳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鼻腔污液吸纳器。



背景技术:

在鼻内镜手术、经鼻颅底手术中,术腔出血、鼻腔粘膜渗血、鼻腔分泌物、外溢药液、冲洗液等常常污染术野,模糊内窥镜镜头,需要不定时用吸引管清理才能继续手术。

目前的吸引管大体结构为两端相通的管腔结构,一端连接负压装置,一端作为吸引头。具有如下不足;第一,目前吸引管吸引头清理范围较小,需要单手操作不停移动清理污液,而内窥镜手术中,医者一只手始终掌镜,另一只手单手操作,污液清理时必须暂停其他手术操作,延长手术时间,同时,由于污液清理和手术不能同时进行,如果污液产生较快,就算清理后马上更换其它手术器械,也常常不能获得较好的术野;第二,在内窥镜下进行鼻腔清理时,刚插入鼻腔的吸引管由于瞬间负压会造成污液飞溅,污染镜头,另外前、后、左、右移动的吸引管也常常会触碰、模糊镜头,医生不定时的擦拭镜头不但降低了手术效率,并造成器械不必要的损耗;第三,在局麻鼻内镜手术中患者采用仰卧位,由于重力作用,相当部分污液会经后鼻孔流向咽喉部,造成患者呛咳,影响手术进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在手术进行同时持续发挥鼻腔术野清理的鼻腔污液吸纳器。

鼻腔污液吸纳器,包括中空软管体、海绵罩,中空软管体一端连接负压装置,另一端做成有多个吸引孔的球体,球体外套以海绵罩。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软管体采用抗压材料制成,可避免负压装置负压较大时吸瘪管体,并在术毕留置鼻腔避免填塞的材料压扁,发挥其兼顾鼻腔通气,或连接氧气装置进行供氧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海绵罩由医用聚乙烯醇海绵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的中空管体吸引孔端设置气囊,中空管体为双腔管,吸引管腔与吸引孔相通,另一管腔与气囊相通,为气囊充气。气囊充气后封闭后鼻孔,减少鼻腔污液向咽喉部的渗漏,并在术后留置,发挥后鼻孔填塞止血作用。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海绵头放置在后鼻孔位置,或者根据术腔位置精确的放置在后下侧,比如下鼻道开窗术中,海绵头放置在下鼻道中段,管体的另一端连接负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腔污液吸纳器与现有吸引管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作,并且可以在鼻内镜手术、经鼻颅底手术中放置鼻腔后鼻孔位置,持续吸引、收纳术腔渗血、溢出药液、冲洗液等污液,可清洁术野,减少污液污染内窥镜镜头及污液向咽喉的渗漏,从而有效提升手术的效率,节省手术时间。同时,术毕,鼻腔污液吸纳器可留置在后鼻孔位置并利用中空管体固定在鼻腔,避免鼻腔填塞物向后脱落入咽喉部,发挥后鼻孔填塞止血作用,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还可兼顾鼻腔通气,或连接氧气装置进行供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鼻腔污液吸纳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鼻腔污液吸纳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鼻腔污液吸纳器,包括海绵罩1、中空软管体2。海绵罩1是一种多孔结构的白色泡沫塑料,本实用新型海绵罩采用的是医用聚乙烯醇海绵在干燥状态下软化膨胀后的结构,具有优良的亲水性,并能快速吸水,其吸收能力远高于一般的吸水材料,如:棉纱、纸张等,可快速吸收高达自身重量20倍的水,吸水后,在湿态下,变成柔软、强韧、耐磨并有回弹性的弹性海绵。本实用新型中空软管体采用抗压材料制成,可在术毕留置鼻腔避免填塞的材料压扁,发挥其兼顾鼻腔通气,或连接氧气装置进行供氧的作用。海绵罩1安装固定在管体2的一端,管体2的另一端装置3用于连接负压装置。具体实施例1主要应用在后鼻孔位置吸引。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鼻腔污液吸纳器,包括海绵罩1'、气囊2'、吸引管腔3'、充气管腔4。与具体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具体实施例2中,中空管体为包括吸引管腔3'、充气管腔4的双腔管,吸引管腔3'一端与吸引孔相通,另一端装置5连接负压装置。中空管体吸引孔端设置气囊2',充气管腔4与气囊2'相通,另一端为橡胶阀门6,不带针头的空注射器可插入阀门6,通过充气管腔4为气囊2'充气,充气完毕拔出注射器,橡胶阀门自动密封堵塞管腔。海绵罩1'套在吸引孔及气囊上。气囊充气后封闭后鼻孔,减少鼻腔污液向咽喉部的渗漏,并在术后留置,发挥后鼻孔填塞止血作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作出的非实质性改变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