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于角膜的切开部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762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形成于角膜的切开部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为去除在视力矫正手术中切除的透镜而形成于角膜的切开部加强结构,即,在通过投射到角膜表面来从角膜基质切除并分离出作为矫正量程度的角膜基质块的透镜的视力矫正手术中,为去除在视力矫正手术中切除的透镜而在角膜形成切开部加强结构,以使为去除所分离的透镜而形成于角膜的切开部达到最小化。



背景技术:

首先,以下的背景技术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内容无需被定义为现有技术。

通常,角膜(cornea)位于眼球的最外侧表面,是眼睛中光线最先透射的部分,透明的角膜是通过折射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的眼睛的前方组织,视网膜则是从形成于视网膜上的图像检测光线并向大脑传递图像信号的眼睛的后方组织。

角膜的表面可通过眼泪维持湿润状态,眼泪起到使一定程度的光线透射并使光线折射的作用,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可维持1.0以上的视力。

与皮肤相同,角膜表面也由上皮组成,虽略微粗糙,但细胞排列均匀,由5~6个层形成,从前端依次由角膜上皮、前弹力层、角膜基质、角膜内皮形成。

角膜上皮(epithelium)由5~6个层形成,与结膜的上皮相连接,从基底细胞层开始逐渐形成扁平状,并推移到表层,7日后脱落。角膜具有损伤时迅速再生的特征。

前弹力层(Bowman's membrane)是由没有细胞的无色透明的胶原纤维构成的膜,被视为角膜基质变形而成的一部分,一旦受损则无法再生,并形成斑痕。

角膜基质(stroma)为占角膜厚度的约90%的结缔组织,由约200层的I型胶原纤维构成,因其大小和方向整齐而透明。

后弹力层(Descemet's membrane)被推断为内皮的基底膜,由3~4个层的细胞组成。

角膜内皮(endothelium)由单层的扁平六边形细胞组成,对维持角膜的脱水状态起到重要作用。与上皮不同,角膜内皮一旦受损则无法再生。

另一方面,眼球的不完全视力矫正方法有改变眼球的角膜厚度来进行不完全视力矫正的视力矫正手术,最具代表性的视力矫正手术有准分子激光原地角膜消除术(LASIK)、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全飞秒激光微小切开入口基质透镜切除术(SMILE)。

首先,准分子激光原地角膜消除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为在制备角膜切片后向角膜基质照射激光来切削角膜而矫正视力的手术,现有的通常被称为准分子激光术的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PRK,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在术后引起严重的疼痛及切削部位的浑浊,视力恢复需消耗6个月左右的时间,与之相比,准分子激光原地角膜消除术为了弥补如上所述的缺点,在通过形成微细角膜切开度或利用激光分离包括上皮及前弹力层在内的角膜前部来制备切片后,通过向角膜基质照射激光达经术前检查确定的目标程度来切削角膜,之后重新盖上角膜切片,从而可减少疼痛及角膜浑浊,可缩短视力恢复时间。

而且,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为在使用稀释的酒精来制备角膜上皮片或利用仅刮削角膜上皮的角膜上皮切割刀来制备上皮片后通过向角膜基质照射激光来切削角膜而矫正视力的手术,虽然为了弥补利用准分子激光所进行的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的缺点而开发的准分子激光原地角膜消除术具有减少疼痛及角膜浑浊并缩短视力恢复时间的优点,但在角膜切片相关方面,有可能在手术过程中或术后产生有可能引起严重的视力障碍的并发症,若在角膜切削后所剩的基质的厚度不足,则有可能产生角膜扩张症,由此引起严重的视力障碍,因此,切除角膜表层基质的手术重新受到关注,在此过程中,由意大利的眼科医生马西莫卡美琳(Massimo Camellin)于1999年开发了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与准分子激光原地角膜消除术相比,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不存在角膜切片引起的并发症,即角膜片褶皱、上皮眼内增殖、不规则切片等,具有耐物理冲击性强的优点。并且,与准分子激光原地角膜消除术相比,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所引起的眼球干燥症少、恢复快。

最后,全飞秒激光微小切开入口基质透镜切除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为通过激光切除角膜表面内侧的角膜基质的一部分来对折射异常进行矫正的手术,与准分子激光原地角膜消除术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不同,不制备角膜切片,通过精致的VisuMax全飞秒激光以透镜形状在角膜内部的需矫正的基质部位切开角膜矫正量程度的角膜,去除通过形成于角膜的切开部切除的角膜基质块,从而具有对周边组织的损伤少、精确度高、可有效减少近视回退、充血、眼球干燥症等副作用的优点。

这种形态的手术即使根据激光种类、制造公司来改变名称,也被视作相同类型的手术。

简单察看全飞秒激光微小切开入口基质透镜切除术的过程便知,全飞秒激光微小切开入口基质透镜切除术为如下的手术,即,若从全飞秒激光照射的激光束透射角膜的表面并照射到内侧角膜基质,则按矫正量大小的透镜状从角膜基质切除作为角膜基质块的透镜,之后利用激光束在角膜形成切开部,之后通过如上所述的切开部去除所切除的透镜。

其中,切开部包括:切开入口,形成于角膜表面;以及切开通道,从上述切开入口朝向透镜延伸而成,透镜通过如上所述的切开通道和切开入口向角膜外部排出并去除。

另一方面,在通过激光束从角膜基质切除透镜方面,随着激光束形成圆形点形状,形成作为点与点之间的未被切除的区域的组织桥(Tissue Bridge)。

因此,即使借助激光束以立体形态从角膜基质切除透镜,作为透镜的上侧分离面的扁平面和作为透镜的下侧分离面的透镜面并不从角膜基质完全分离,而是形成组织桥区域一直粘连的状态,因此需使长针等的分离工具经切开入口和切开通道整体经过扁平面和透镜面来使透镜从角膜基质完全分离,之后将镊子等的夹取工具放入切开入口和切开通道,在夹住分离的透镜后向切开入口外部取出并去除。

但是,以往切开入口和切开通道的横向长度为约2mm~4mm,在通过切开入口和切开通道向角膜的中心侧插入分离工具后使透镜面和扁平面双向旋转来使借助组织桥相连接的角膜基质和透镜互相分离的过程中,切开入口及切开通道的左右两侧面将在与分离工具相接触的过程中受到外力。

此时,在使切开入口和切开通道的横向长度达到约2mm的情况下,由于切开入口和切开通道内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受到随着分离工具的移动而产生的外力,因此切开入口和切开通道内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容易被撕裂,因而以往在使切开入口和切开通道的横向长度达到约3.5mm以上后进行手术,以使切开入口和切开通道内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不易被撕裂。

并且,折射异常越多,从角膜基质切除的透镜的厚度越厚,因而在使切开部的横向长度达到2mm以下后,即使小心地移动分离工具来使透镜从角膜基质分离,也因通过切开通道和切开入口引出的透镜的大小而不得不使切开入口和切开通道内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重新被撕裂。

但是,切开入口和切开通道的横向长度越短,越有利于避免感染,并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以及实现组织的稳定化,因此迫切需要既使切开入口和切开通道的横向长度达到约2mm以下又可防止切开入口和切开通道内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容易被撕裂的现象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为去除在视力矫正手术中切除的透镜而形成于角膜的切开部加强结构,达到可使为去除在角膜内部切除的透镜而形成于角膜的切开部的大小最小化,可有效防止切开部两侧面被撕裂。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局限于以上技术问题,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可由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以下记载明确理解。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一实施例的为去除在视力矫正手术中切除的透镜而形成于角膜的切开部加强结构,在对折射异常进行校正的视力矫正手术中立体地改变激光束的焦点位置来向角膜的中心侧或从角膜的中心向外侧画出稠密的螺线,在角膜基质内部隔开地形成具有连续的螺旋形切开线的扁平面和透镜面,通过使透镜面的外周部与扁平面的外周部内侧的一个部位交叉,以立体形态从上述角膜基质切除透镜,在本实用新型的为去除在视力矫正手术中切除的透镜而形成于角膜的切开部加强结构中,切开部包括:切开入口,通过激光束形成于靠近扁平面的外周部的角膜表面;以及切开通道,从切开入口朝向角膜基质延伸而成,前端部与扁平面相连接,在切开线上切开通道的长度方向的相向的外侧面对称形成有作为未照射激光束的区域的加强部。

更优选地,切开入口和切开通道的横向切开长度为0.5mm至2mm。

更优选地,加强部的突出部之间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上述切开通道的前端部的长度。

更优选地,切开通道的前端部与扁平面外周部的切开线相连接。

更优选地,切开通道的前端部与从扁平面的外周部朝向中心位于内侧的切开线相连接。

更优选地,切开入口形成于和与扁平面的外周部形成直角的线相交的角膜的表面。

更优选地,切开入口形成于和与扁平面的外周部形成锐角或钝角的线相交的角膜的表面。

更优选地,加强部呈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更优选地,加强部呈圆形或椭圆形。

更优选地,在加强部形成一部分朝向前端部突出的突出部。

更优选地,切开部在以扁平面的中心部为基准的角膜表面的两侧形成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即,在通过全飞秒激光切除角膜表面内侧的角膜基质的一部分来对折射异常进行矫正的全飞秒激光微小切开入口基质透镜切除术中,使为向角膜外部去除在角膜基质内部切除的作为角膜基质块的透镜而切开形成于角膜的切开部达到最小长度,使切开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不易被撕裂,从而可减少因切开部的长度过长而导致的角膜感染的危险性、可缩短治疗时、可使组织达到稳定化。

并且,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属于与实用新型人是否知晓本实用新型无关地根据所记载的内容中的结构必然起到的效果,上述效果仅属于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所带来的几种效果,不应被认定为所有实用新型人所掌握或实际存在的效果。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应根据本说明书全文中的记载来追加进行了解掌握,即使未以文章的形式进行记载,但只要是由所记载的内容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认定为可通过本说明书得到的效果,则应视为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内容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为例示性地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透镜和具有加强部的切开部的眼球角膜的俯视图。

图1b为图1a的剖视图。

图2a为例示性地示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透镜和具有加强部的切开部的眼球角膜的俯视图。

图2b为图2a的剖视图。

图3为例示性地示出本实用新型还一实施例的透镜和具有加强部的切开部的眼球角膜的俯视图。

图4为例示性地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透镜和具有加强部的切开部的眼球角膜的俯视图。

图5a为例示性地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利用分离工具从角膜基质分离透镜的扁平面和透镜面的过程的俯视图。

图5b为例示性地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利用分离工具从角膜基质分离透镜的扁平面和透镜面的过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这用于通过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来使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范围受此限定。

并且,附图中的结构要素的大小或形状等可为了说明的明确性和方便性而夸张表示,考虑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作用而特别定义的术语可根据使用人员、应用人员的意图或惯例而变得不同,对这些术语的定义应基于本说明书全文内容来定义。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为去除在视力矫正手术中在角膜基质内部切除的透镜而形成于角膜的切开部的结构大体包括:切开入口,形成于角膜表面;以及切开通道,从切开入口向透镜所在的角膜基质内部延伸而成,使前端部和扁平面相连接,以下,通过附图具体察看本实用新型。

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切开部之前,全飞秒激光采用如下原理,即,若脉冲形激光束照射到角膜组织,则角膜组织转换为气体等离子,来产生极度微细的气泡,通过连续形成上述过程来对角膜组织准确地进行所需程度的切除,利用这种全飞秒激光使激光束透射角膜表面来切除并分离矫正量程度的作为角膜基质块的透镜,从而对远视、散光、近视、老花眼或混合型散光等进行矫正,这种手术被称为全飞秒激光微小切开入口基质透镜切除术。

并且,即使使用能够呈现出类似效果的其他激光、在不同公司使用相同激光或名称不同,也被视作相同类型的手术。

上述激光束可由各个点在角膜基质内生成光学贯通部,这种贯通将形成等离子沫,最终使作为角膜基质块的透镜从角膜基质分离。

为了切除透镜,激光束的焦点从上皮组织、前弹力层下部、后弹力层及内皮组织上部区域被引向角膜内的目标点。为此,全飞秒激光具有用于在角膜内改变激光束的焦点位置的设备,将省略对这种设备的具体说明。

如图1a、图1b、图2a、图2b图3及图4所示,通过改变焦点位置以螺旋形态向角膜100的中心或从角膜100的中心向外侧将激光束照射到角膜基质150内,从而上下隔开地形成可从上侧角膜基质150分离的作为上侧分离面的扁平面110和具有与扁平面110相同的中心点并可从下侧角膜基质150分离的作为下侧分离面的透镜面120,此时,扁平面110大于透镜面120,透镜面120的外周部与从扁平面110的外周部朝向中心的一个部位交叉,从而从角膜基质150切除透镜形状的立体状透镜130。

其中,透镜面120的外周部可不与从扁平面110的外周部朝向中心的一个部位交叉,而是能够以隔开的状态形成,此时,透镜面120的外周部与从扁平面110的外周部朝向中心的一个部位通过借助改变焦点位置的激光束的照射形成的额外的切开面(未图示)相连接,从而也可从角膜基质150切除不是透镜形状的其他立体状透镜。

如上所述,若在角膜基质150的内部切除透镜130,则向角膜100的外部引出并去除所切除的透镜130。

此时,在角膜100形成由切开入口141和切开通道142组成的开口部140,以可使为了向角膜100的外部引出透镜130而使透镜130从角膜基质150完全分离的分离工具200或可向角膜100的外部引出完全分离的透镜130的夹取工具进行出入。

通过图1a、图1b、图2a、图2b图3及图4说明构成切开部140的切开入口141和切开通道142。

首先,切开入口141通过向角膜100的表面以弯曲的方式横向照射利用全飞秒激光的激光束而成,通常,横向长度为约2mm至4mm,纵向宽度为约0.11mm左右。

其中,若具有后述的加强部111,则切开入口141的横向长度可以为约0.5mm至2mm。

作为一例,切开入口141可形成于和与在角膜基质150的内部所形成的扁平面110的外周部向上侧形成直角的线相交的角膜100的表面。

作为其他例,切开入口141还可形成于和与在角膜基质150的内部所形成的扁平面110的外周部向上侧形成锐角或钝角的线相交的角膜100的表面。

切开入口141可形成于以扁平面110的中心为基准的上下左右及放射状形态的多种位置,可根据实施手术的手术方向或眼球固定装置的位置来改变切开入口141的位置。

切开入口141可在以扁平面110的中心为基准的上下左右及放射状形态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

切开通道142为从切开入口141朝向角膜基质150内部的透镜130延伸而成的通道,通过上述切开入口141和如上所述的切开通道142使分离工具200或夹取工具插入,从而使透镜130从角膜基质150完全分离,并利用夹取工具通过切开通道142和切开入口141向外部引出并去除分离的透镜130。

切开通道142在通过激光束照射来在角膜100表面形成上述切开入口141的过程中具有规定深度,并使激光束照射到透镜130所在的角膜基质150内部,优选地,朝向角膜基质150内部的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143与扁平面110相连接。

切开通道142也可在形成切开入口141后借助通过切开入口141向透镜130所在的角膜基质150插入的切开工具形成,并使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143与扁平面110相连接。

切开通道142具有与上述切开入口141的横向长度相对应的长度,纵向宽度也与上述切开入口141的纵向宽度相对应。

在使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143与扁平面110相连接方面,如图1b所示,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143可与扁平面110的外周部相连接,根据需要,如图2b所示,前端部143也可与从扁平面110的外周部朝向中心的内侧的一个部位相连接。

因此,切开通道142可根据其前端部143的位置和上述切开入口141的位置而具有多种变化。

即,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143可与扁平面110的外周部相连接,切开入口141可形成于和与扁平面110的外周部形成直角的线相交的角膜100的表面,从而形成切开部140。

而且,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143也可与扁平面110的外周部相连接,切开入口141也可形成于和与扁平面110的外周部形成锐角或钝角的线相交的角膜100的表面,从而形成切开部140。

并且,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143还可与从扁平面110的外周部朝向中心部的内侧的一个部位相连接,切开入口141还可形成于和与扁平面110的外周部形成直角的线相交的角膜100的表面,从而形成切开部140。

并且,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143还可与从扁平面110的外周部朝向中心部的内侧的一个部位相连接,切开入口141还可形成于和与扁平面110的外周部形成锐角或钝角的线相交的角膜100的表面,从而形成切开部140。

另一方面,在扁平面110中,从角膜100的中心开始的激光束的点画出稠密的螺线来向外侧连续形成,由此由连续的多个点形成的稠密的螺线即成为切开线,可借助这种切开线从角膜基质150切开扁平面110。

因此,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143与扁平面110的外周部相连接是指前端部143位于形成扁平面110的外周部的最后一个切开线部位来相连接,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143与从扁平面110的外周部朝向中心的内侧的一个部位相连接是指前端部143位于从扁平面110的外周部朝向中心的内侧的一个部位的切开线部位来互相连接。

其中,在角膜基质150与作为透镜130的上部分离面的扁平面110之间以及角膜基质150与作为透镜130的下部分离面的透镜面120之间通过以点形状的激光束的点画出稠密的螺线的方式照射激光束来使立体形态的透镜130从角膜基质150分离,但因作为激光束的点与点之间的区域的组织桥,形成透镜130无法从角膜基质150完全分离的状态。

因此,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通过上述切开入口141和切开通道142插入针等的分离工具200后,使分离工具200整体经过透镜面120,并整体经过扁平面110,从而借助分离工具200切割上述组织桥,使透镜130从角膜基质150完全分离,之后取出分离工具200,通过切开入口141和切开通道142插入镊子等的夹取工具,之后通过切开通道142和切开入口141箱外部引出并去除从角膜基质150完全分离的透镜130。

此时,在向切开入口141和切开通道142插入的分离工具200沿着透镜面120和扁平面110左右移动来切割组织桥的过程中,因分离工具200的移动而产生的外力将施加于切开入口141及切开通道142的长度方向的内侧面。

如上所述,若因分离工具200的移动而产生的外力施加于切开入口141及切开通道142内部的长度方向的内侧面,则在切开通道142中,前端部143位于由借助激光束按螺旋形连续形成的点构成的切开线部位,使切开通道142在结构上无法承受向切开通道142内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的外力,导致分离工具200经切开通道142的内部内侧面沿着切开线轻易移动,最终致使切开通道142内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被撕裂,这对切开入口141的内部方向的两侧面也造成影响,最终造成切开入口141也一同被撕裂的结果。

这种切开入口141和切开通道142被撕裂将成为增加受外部感染的危险性、治疗时间变长、有碍于组织稳定化的原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为了防止切开入口141和切开通道142内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轻易被分离工具200撕开的现象,在位于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143两侧的切开线部位形成处于未切开状态的加强部111。

为了形成如上所述的加强部111,在以借助激光束形成的稠密的螺旋形切开线形成扁平面110时,在与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143相连接的切开线上的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143的相向的两侧形成作为未照射激光束的规定性状的非照射区域部。

因此,当通过切开入口141和切开通道142插入的分离工具200左右旋转时,即使向切开通道142内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施加因分离工具200而产生的外力,加强部111也充分承受上述外力,从而可防止切开通道142内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轻易被撕裂的现象。

当为形成扁平面110而在以点形态画出稠密的螺线的方式照射激光束时,可通过改变与全飞秒激光的激光束照射及非照射相关的程序来以在加强部111的形状相对应的区域不照射激光束的方式形成加强部111,可通过上述程序的多种应用来以多种方式改变加强部111的形状。

或者,还可使用如下方法,即,在借助激光束形成的位于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两侧的切开线上以不使激光束照射到角膜基质的方式放上具有加强部111形状的激光束阻隔部件。

如上所述,通过借助加强部111防止切开通道142内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被撕裂的现象,最终可一并防止切开入口141内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被撕裂,由此,可使所切开的切开入口141和切开通道142的横向长度达到约0.5mm至小于2mm来实现最小化。

另一方面,加强部111在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143所在的扁平面110的切开线上分别位于前端部143的相向的两侧外侧,如图1a所示,在加强部111位于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143在扁平面110中处在外周部中的最后切开线上的情况下,加强部111以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143为中心在两侧互相对称而成,此时,加强部111的形状大致呈半圆形或半椭圆形,其形状也可呈不规则的非圆形,可呈半锥形、半水滴形等多种。

优选地,如图3所示,形成由靠近前端部143的加强部111的一部分朝向前端部143突出而成的突出部112,突出部112以不受切开通道142的通道的干扰的方式构成。

并且,在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143在扁平面110上位于比外周部更靠内侧的切开线上的情况下,加强部111的形状可大致呈圆形或椭圆形,不仅可呈不规则的非圆形,还可呈锥形、水滴形等多种,并且优选地,如图4所示,形成由靠近前端部143的加强部111的一部分朝向前端部143突出而成的突出部112,突出部112以不受切开通道142的通道的干扰的方式构成。

简单察看利用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具有加强部111的切开部140进行的全飞秒激光微小切开入口基质透镜切除术如下。

首先,在使局部麻醉的接受手术的人员躺到设置有全飞秒激光的床后考虑到瞳孔轴心与视轴之间的误差,进行三重对中。

其中,对中是指对准角膜的中心来进行手术的技法,可提高手术的准确度,可防止散光、刺眼、复视、视力下降。

三重对中可包括:考虑到瞳孔中心与视轴之间的误差而用标记笔对中的步骤;使标记点与全飞秒激光的中心对齐的步骤;以及对准标记点照射全飞秒激光的激光束的步骤。

在结束三重对中之后,从已根据接受手术的人员的角膜矫正量程序化的全飞秒激光向角膜100照射激光束,从外侧朝向角膜100的中心画出螺线并由多个点连续形成,从而首先形成从角膜基质150分离的透镜面120。

之后,如图1b和图2b所示,全飞秒激光的激光束的焦点位置发生变化,在上述透镜面120的上侧形成焦点,从角膜100的中心向外侧画出螺线来由多个点连续形成,从而形成从角膜基质150分离的扁平面110,此时如图1a和图1b所示,扁平面110的大小大于透镜面120,透镜面120的外周部在扁平面110的外周部的内侧交叉,从而如图1b和图2b所示,从角膜基质150切除上下由扁平面110和透镜面120构成的立体形态的透镜130。

其中,在借助激光束照射来形成扁平面110的过程中,形成加强部111的部位,例如如图3所示,切开部140的切开通道142与扁平面110的外周部的切开线相连接的情况下,当形成位于扁平面110外周部的切开线时,考虑到切开通道142的前端部143的位置和所要形成的加强部111的形状,在切开线上的与前端部143的相向的外侧面相对应的部位分别形成有作为不照射激光束的非照射区域的加强部111。

而且,为了在使上述透镜130从角膜基质150完全分离后向角膜100外部引出,在靠近扁平面110的外周部的角膜100的表面形成具有弯曲的横向长度的切开入口141和横向长度与上述切开入口141相同并与加强部111之间的扁平面110的切开线相连通的切开通道142。

若以如上所述的扁平面110形成加强部111,则切开入口141和切开通道142大致在2mm,当分离工具200旋转及移动时,分离工具200与加强部111的突出部112相接触,从而可防止切开通道142级切开入口被撕裂,此时,切开入口141和切开通道142的间隔无需限定在约2mm,可形成可使分离工具200进入的最小长度,长度可在约0.5mm至2mm之间。

在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形成加强部111、切开通道142及切开入口141之后,通过切开入口141和切开通道142放入分离工具200,之后是借助组织桥未完全分离的透镜面120和扁平面110从角膜基质150完全分离,如图5a和图5b所示,其方法为通过切开入口141和切开通道142向形成扁平面110的外周部的切开线放入分离工具200,并首先沿着透镜面120使分离工具200整体双向旋转,从而使透镜面120从角膜基质150完全分离。

此时,优选地,以没有眼球固定装置的方式进行手术,从而将出血、充血、疼痛等最小化。

而且,在透镜面120的分离作业结束后,从切开入口141完全取出分离工具200,之后重新想切开入口141插入分离工具200来执行扁平面110的分离作业,但也可在未从切开入口141向外部完全取出分离工具200而是通过在切开通道142内细微抬起的动作使分离工具200直接向扁平面110侧移动,之后使分离工具200沿着扁平面110整体双向旋转,来使扁平面110从角膜基质150完全分离,使用这种技术可将最大限度缩短手术时间。

其中,为了使透镜面120和扁平面110从角膜基质150完全分离而使向切开入口141和切开通道142插入的分离工具200双向旋转的过程中,当因分离工具200的移动而产生的外力施加于切开通道142内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时,分离工具200首先与加强部111的突出部112相接触,从而可防止切开通道142内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被撕裂的现象,这也可防止切开入口141内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被撕裂的现象。

因此,随着借助加强部111增加对施加于切开通道142内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外力的承受强度,即使将切开入口141和切开通道142的横向切开长度最小化到0.5mm至2mm,也可防止因分离工具200而导致的切开通道142和切开入口141被撕裂的现象,通过使切开通道142和切开入口141的切开长度达到最小化,不仅有利于预防不必要的外部感染,而且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使组织稳定化。

如上所述,在通过分离工具200使透镜130从角膜基质150完全分离之后,通过切开入口141和切开通道142向透镜130所在的角膜基质150的内部放入夹取工具夹住分离的透镜130,之后从切开入口141取出并去除分离的透镜130,之后通过切开入口141放入眼药,利用分离工具取出浮游物并进行整理结束步骤即可。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为去除在视力矫正手术中切除的透镜而形成于角膜的切开部加强结构的技术思想如下,在通过改变全飞秒激光的激光束的立体焦点来切除在角膜基质150的内部由透镜面120和扁平面110形成的透镜130并通过由切开入口141和切开通道142构成的切开部140向角膜100的外部去除所切除的透镜130方面,在切开通道142和扁平面110的连接部位设置加强部111,并通过上述加强部111防止因向切开通道142插入的分离工具200的移动所产生的外力而导致切开通道142及切开入口141被撕裂的现象,从而可使切开通道142和切开入口141的横向切开长度最小化到0.5mm至2mm,由此减少外部因素所造成的感染危险性,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可减少接受手术的人员的负担,可通过提高组织的迅速再生及稳定化来可提高手术的准确度和接受手术的人员的满意度。

如上所述,在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当然,在不脱离所记载的内容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多种变形。因此,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的范围不应局限于实施例,应根据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及与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等同的内容来定义。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通过改变全飞秒激光的激光束的立体焦点来切除在角膜基质的内部由透镜面和扁平面形成的透镜并通过由切开入口和切开通道构成的切开部向角膜的外部去除所切除的透镜方面,在切开通道和扁平面的连接部位设置加强部,并通过上述加强部防止因向切开通道插入的分离工具的移动所产生的外力而导致切开通道及切开入口被撕裂的现象,从而可使切开通道和切开入口的横向切开长度最小化到0.5mm至2mm,由此减少外部因素所造成的感染危险性,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可减少接受手术的人员的负担,可通过提高组织的迅速再生及稳定化来可提高手术的准确度和接受手术的人员的满意度,因此在产业上非常有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