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扣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364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扣纸尿裤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环扣纸尿裤。



背景技术:

纸尿裤是一次性使用的产品,更换方便,吸收良好等特点。目前市面上纸尿裤的设计主要分为两种。一,纸尿裤包括前腰、裆部和后腰一体连接而成,在前腰和后腰的两个端部都设置魔术贴,前腰和后腰通过两端的魔术贴围成圆筒状结构,魔术贴位于端部,构成的圆筒状结构直径有限,必须分为大小婴幼儿使用等多个规格,给生产和使用带来不便;另外,前腰和后腰部用于粘合魔术贴的侧翼都不具有弹性,前腰和后腰的连接区也不具有弹性,容易造成受力不均匀,不利于儿童。二,纸尿裤设计为短裤状,圆周状的腰部具有弹性,受力均匀,但是在穿着时必须脱掉外裤,这对于在寒冷的冬天是极为不利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各阶段婴幼儿、穿戴更加方便的环扣纸尿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环扣纸尿裤,包括前腰、裆部和后腰构成的纸尿裤本体,前腰底面设有公魔术贴,后腰底面附着有透气亲肤的弹性无纺布,弹性无纺布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后腰外部构成后腰的弹性侧翼,在弹性侧翼的端部表面设置有母魔术贴,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粘合使前腰和后腰围成圆筒状结构。

优选的,弹性无纺布横向编有多根橡筋,多条橡筋沿纵向等距分布。

优选的,公魔术为长条状且贴粘合于前腰底面的中部;弹性侧翼常态下的长度至少为前腰横向长度的1/2。

优选的,公魔术贴水平横跨粘结于前腰底面。

优选的,纸尿裤本体自上而下设置亲肤表层、导流层、吸收层和防漏层。

优选的,纸尿裤本体亲肤表层的两侧连接有立体护围,立体护围侧缘设有橡胶线。

优选的,防漏层比亲肤表层、导流层和或吸收层的宽,防漏层外缘中部设置有橡筋线。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纸尿裤后腰的侧翼可自由伸缩,腰部受力均匀,利于婴幼儿健康成长,且能够适用于各阶段婴各体型的幼儿,还能紧密贴合于婴幼儿腰部防止掉落。

本结构中后腰弹性侧翼采用附着后腰底面的透气性弹性无纺布两端分别延伸至后腰外部构成,较于传统弹性后腰与弹性侧翼相互独立的纸尿裤,本纸尿裤的加工简单,加工工序减少,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侧翼与后腰的弹性材料为一体,可以有效减少侧翼断裂或掉落的风险,提高成品的合格率;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纸尿裤层状结构示意图;

(11、亲肤表层;12、导流层;13、吸收层;14、防漏层;21、前腰;22、裆部;23、后腰;31、弹性无纺布;32、橡筋;4、侧翼;51、公魔术贴;52、母魔术贴;6、橡筋线;7、立体护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环扣纸尿裤,由纸尿裤本体构成,纸尿裤本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复合的亲肤表层11、导流层12、吸收层13和防漏层14。防漏层14的宽度大于亲肤表层11、导流层12和或吸收层13,在防漏层14中部的两侧边缘设有橡筋线6,从而构成外护围,外护围的材质较为粗糙,婴幼儿幼嫩的皮肤易被割伤。为此,在纸尿裤本体亲肤表层11表面的两侧连接有立体护围7,立体护围7采用柔软的亲肤无纺布制成,在立体护围7的侧缘设有橡筋线6,纸尿裤穿戴时,立体护围7立起,其边缘紧密地贴合于婴幼儿皮肤。

纸尿裤本体自前往后依次分为前腰21、裆部22和后腰23三个部位,在后腰23底面附着有透气亲肤的弹性无纺布31,弹性无纺布3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后腰23外部构成后腰23的弹性侧翼4,在弹性无纺布31上纵向等间距编织有多条橡筋32。在弹性侧翼4的端部有一母魔术贴52,前腰21的前端底面中部设有公魔术贴51,公魔术贴51和母魔术贴52粘合将前腰21和后腰23围成圆筒状结构,弹性侧翼4伸缩自由,腰部受力更加均匀,利于婴幼儿健康成长,且能够适用于各阶段婴各体型的幼儿,紧密贴合于婴幼儿腰部防止掉落。为扩大本纸尿裤适用范围,弹性侧翼4的长度不小于前腰21的1/2,方便适用于各阶段大龄儿童甚至成人使用,公魔术贴51可选择为长条状水平横跨粘结于前腰的21底面。弹性侧翼4与后腰23的松紧带为一体的结构,相较于单独符合松紧带并粘合侧翼的传统制作工艺,本纸尿裤的生产工序简单、工序少,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成品率。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