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动单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3696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电动单人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家用电动单人床。



背景技术:

目前,护理床一般是医院的必备护理器械,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和由突发事故引起行动不便患者的护理已成为当今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已有越来越多的家居护理床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目前的家居护理床大都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完全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

通过检索,发现如下一篇与本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一种电动单人床(CN201948472U),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床架,床架包括有底架和活动架,活动架包括有床头部、床尾部以及位于床头部和床尾部之间的床中主架,床中主架固定于底架,床头部由床头顶架、床头中架以及床头支架依次铰接而成;床尾部由床尾顶架和床尾支架依次铰接而成;床头部通过床头驱动装置与床头调节装置相互配合来实现床头部调节,床尾部通过床尾驱动装置与床尾调节装置相互配合来实现床尾部调节。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床头调节装置调节床头顶架以及床头中架的位置,床尾调节装置调节床尾顶架和床尾支架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可以随意调整床架位置,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而调整床架以使自身达到良好睡眠状态。

通过对比,本专利申请与上述专利公开文献存在本质的不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家用电动单人床,该单人床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功能较多、能够同时调节使用者的背部、臀部或腿部,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和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家用电动单人床,所述单人床包括床架、床板和床板驱动机构,所述床架内设置床板驱动机构,该床板驱动机构的上方设置与其相连接的床板,该床板设置于床架上方;

所述床板包括背部床板、腰部床板、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所述腰部床板固装于床架上;

所述床板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床架上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能够带动背部床板倾斜抬起或向下放平,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能够同时带动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向二者的连接接处抬起或向下放平;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能够同时动作。

而且,所述床板驱动机构还包括电机固装支架、第一铰轴、第一滑动轴、第一固接板、第一摆臂连杆、第二铰轴、第二滑动轴、第二固接板和摆臂连杆;

所述电机固装支架沿纵向固装于腰部床板下方的床架的纵向两端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一端固装于该电机固装支架的两侧上,所述第一铰轴沿纵向铰装于背部床板下方的床架的纵向两端上,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铰轴固装在一起,第一滑动轴与第一铰轴平行间隔设置,第一滑动轴与第一铰轴之间通过第一固接板固装在一起,第一滑动轴设置于远离第一铰轴的床架外的背部床板的下方,第一滑动轴的纵向两端同轴设置第一滚轮,与两个第一滚轮相对应的背部床板的下表面上沿水平方向制有两个第一滚动凹槽,两个第一滚轮在第一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能够沿第一滚动凹槽来回滚动;靠近腰部床板的背部床板的下底面通过第一摆臂连杆与床架连接在一起,该第一摆臂连杆的一端与背部床板的下底面固装在一起,该第一摆臂连杆的另一端与床架铰装在一起;

所述腰部床板、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均分别通过合页连接设置在一起,靠近大腿床板的小腿床板的下底面通过摆臂连杆与床架连接在一起,该摆臂连杆的一端与小腿床板的下底面固装在一起,该摆臂连杆的另一端与床架铰装在一起;所述第二铰轴沿纵向铰装于大腿床板下方的床架的纵向两端上,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铰轴固装在一起,第二滑动轴与第二铰轴平行间隔设置,第二滑动轴与第二铰轴之间通过第二固接板固装在一起,第二滑动轴设置于远离第二铰轴的床架外的大腿床板的下方,第二滑动轴的纵向两端同轴设置第二滚轮,与两个第二滚轮相对应的大腿床板的下表面上沿水平方向制有两个第二滚动凹槽,两个第二滚轮在第二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能够沿第二滚动凹槽来回滚动。

而且,所述第一摆臂连杆包括背板连接部、垂直部和摆臂,所述背板连接部的一侧与垂直部的一侧垂直连接在一起,所述背板连接部上均布间隔制有多个背板连接螺纹通孔,该背板连接部通过螺纹啮合安装于背板连接螺纹通孔内的螺栓与背部床板固装在一起,所述垂直部的两端均铰装一摆臂的一端,该摆臂的另一端上制有床架连接螺纹通孔,该摆臂通过螺纹啮合安装于床架连接螺纹通孔内的螺栓与床架固装在一起。

而且,所述第一滚动凹槽、第二滚动凹槽的下底面上均设置一塑料层。

而且,所述背部床板、腰部床板、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均为木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单人床包括床架、床板和床板驱动机构,床板包括背部床板、腰部床板、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床板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床架上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能够带动背部床板倾斜抬起或向下放平,第二驱动电机能够同时带动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向二者的连接接处抬起或向下放平,该床板和床板驱动机构的设置,使得该单人床在使用时可以调节使用者的背部和大腿、小腿,使使用者使用起来更加舒适,背部可调节利于使用者的背部健康,促进脑供血,同时,大腿、小腿可调节,使得使用者的腿部能够弯曲,能够促进使用者的血液循环,提高了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丰富了该单人床的功能,扩大了其使用范围,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满足了使用需求。

2、本单人床的床板驱动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该床板驱动机构能够实现背部床板的倾斜抬起或向下放平、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的倾斜抬起或向下放平,进而能够实现使用者的背部、大腿和小腿的倾斜抬起或向下放平,该机构的动作较为柔和,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较低,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3、本单人床的第一摆臂连杆结构简单,制作及使用均极为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安装效率。

4、本单人床的第一滚动凹槽、第二滚动凹槽的下底面上均设置一塑料层,该塑料层的设置,使得第一滚轮在使用时不会磨损背部床板,第二滚轮在使用时不会磨损大腿床板,提高了背部床板的使用寿命,节约了使用成本。

5、本单人床的背部床板、腰部床板、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均为木质材料,由于背部床板、腰部床板、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均为木质材料,进一步减轻了该单人床的整体重量,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结构连接立体图;

图3为图2的结构连接主视示意图(省略背部床板、腰部床板、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

图4为图2中第一摆臂连杆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家用电动单人床,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单人床包括床架1、床板和床板驱动机构,所述床架内设置床板驱动机构,该床板驱动机构的上方设置与其相连接的床板,该床板设置于床架上方;

所述床板包括背部床板2、腰部床板3、大腿床板4和小腿床板5,所述腰部床板固装于床架上;

所述床板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床架上的第一驱动电机15和第二驱动电机1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能够带动背部床板倾斜抬起或向下放平,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能够同时带动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向二者的连接接处抬起或向下放平;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能够同时动作。

本单人床包括床架、床板和床板驱动机构,床板包括背部床板、腰部床板、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床板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床架上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能够带动背部床板倾斜抬起或向下放平,第二驱动电机能够同时带动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向二者的连接接处抬起或向下放平,该床板和床板驱动机构的设置,使得该单人床在使用时可以调节使用者的背部和大腿、小腿,使使用者使用起来更加舒适,背部可调节利于使用者的背部健康,促进脑供血,同时,大腿、小腿可调节,使得使用者的腿部能够弯曲,能够促进使用者的血液循环,提高了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丰富了该单人床的功能,扩大了其使用范围,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满足了使用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板驱动机构还包括电机固装支架13、第一铰轴16、第一滑动轴20、第一固接板17、第一摆臂连杆14、第二铰轴11、第二滑动轴26、第二固接板10和摆臂连杆6;

所述电机固装支架沿纵向固装于腰部床板下方的床架的纵向两端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一端固装于该电机固装支架的两侧上,所述第一铰轴沿纵向铰装于背部床板下方的床架的纵向两端上,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铰轴固装在一起,第一滑动轴与第一铰轴平行间隔设置,第一滑动轴与第一铰轴之间通过第一固接板固装在一起,第一滑动轴设置于远离第一铰轴的床架外的背部床板的下方,第一滑动轴的纵向两端同轴设置第一滚轮19,与两个第一滚轮相对应的背部床板的下表面上沿水平方向制有两个第一滚动凹槽18,两个第一滚轮在第一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能够沿第一滚动凹槽来回滚动,从而带动背部床板倾斜抬起或向下放平;靠近腰部床板的背部床板的下底面通过第一摆臂连杆与床架连接在一起,该第一摆臂连杆的一端与背部床板的下底面固装在一起,该第一摆臂连杆的另一端与床架铰装在一起;

所述腰部床板、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均分别通过合页8连接设置在一起,靠近大腿床板的小腿床板的下底面通过摆臂连杆与床架连接在一起,该摆臂连杆的一端与小腿床板的下底面固装在一起,该摆臂连杆的另一端与床架铰装在一起;所述第二铰轴沿纵向铰装于大腿床板下方的床架的纵向两端上,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铰轴固装在一起,第二滑动轴与第二铰轴平行间隔设置,第二滑动轴与第二铰轴之间通过第二固接板固装在一起,第二滑动轴设置于远离第二铰轴的床架外的大腿床板的下方,第二滑动轴的纵向两端同轴设置第二滚轮9,与两个第二滚轮相对应的大腿床板的下表面上沿水平方向制有两个第二滚动凹槽7,两个第二滚轮在第二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能够沿第二滚动凹槽来回滚动,从而带动大腿床板倾斜抬起或向下放平,进而带动小腿床板倾斜抬起或向下放平。

本单人床的床板驱动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该床板驱动机构能够实现背部床板的倾斜抬起或向下放平、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的倾斜抬起或向下放平,进而能够实现使用者的背部、大腿和小腿的倾斜抬起或向下放平,该机构的动作较为柔和,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较低,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摆臂连杆包括背板连接部23、垂直部25和摆臂22,所述背板连接部的一侧与垂直部的一侧垂直连接在一起,所述背板连接部上均布间隔制有多个背板连接螺纹通孔24,该背板连接部通过螺纹啮合安装于背板连接螺纹通孔内的螺栓与背部床板固装在一起,所述垂直部的两端均铰装一摆臂的一端,该摆臂的另一端上制有床架连接螺纹通孔21,该摆臂通过螺纹啮合安装于床架连接螺纹通孔内的螺栓与床架固装在一起。本单人床的第一摆臂连杆结构简单,制作及使用均极为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安装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动凹槽、第二滚动凹槽的下底面上均设置一塑料层,该塑料层的设置,使得第一滚轮在使用时不会磨损背部床板,第二滚轮在使用时不会磨损大腿床板,提高了背部床板的使用寿命,节约了使用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部床板、腰部床板、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均为木质材料,由于背部床板、腰部床板、大腿床板和小腿床板均为木质材料,进一步减轻了该单人床的整体重量,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