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盖上设有易撕封贴的无菌采血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1831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盖上设有易撕封贴的无菌采血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血管,具体是一种管盖上设有易撕封贴的无菌采血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采血管主要由试管、胶塞和管盖组成,通过管盖将胶塞压入试管的管口形成密封,采血管在使用时,需要用采血针从管盖上方刺穿胶塞进入试管中,因此管盖的顶面设有通孔,使胶塞顶部的凹槽能够露出,供采血针进行穿刺。采血管在出厂前都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目前的采血管都是一盒一盒进行封装,每盒内都有几十上百支,医院中有些部门的医护人员往往不能一次用完一盒,经常是打开包装盒以后,需要使用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才用完。在包装盒打开期间,不用的采血管会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有时还会受到医护人员的经常性触碰,由于采血管的胶塞顶面是直接暴露的,因此很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胶塞顶面的凹槽受到细菌污染后,当使用采血针从其上方往管内穿刺时,会将细菌带入试管内,使试管内的血液受到细菌的污染,从而对血液检验结果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使血液变质,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检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盖上设有易撕封贴的无菌采血管,该采血管在管盖上敷设一层易撕封贴,使用时再将其撕开,从而避免了胶塞顶面的凹槽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细菌污染进而造成血液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盖上设有易撕封贴的无菌采血管,包括试管、胶塞和管盖,其中胶塞下部塞封在试管管口上,管盖扣盖在试管管口的上方并将胶塞上部包裹在盖体内;胶塞的顶面设有凹槽,管盖顶面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和凹槽的位置相对应;在管盖的顶面上还敷设有一层用医用包装材料制成的易撕封贴,易撕封贴将管盖顶面的通孔完全封闭。

所述易撕封贴采用医用透析纸或医用塑料膜制成。当易撕封贴采用医用透析纸制成时,易撕封贴可采用胶粘的方式粘合在管盖顶面,当易撕封贴采用医用塑料膜制成时,易撕封贴可采用胶粘或热熔的方式粘合在管盖顶面。

为了方便手撕,所述易撕封贴的侧边还设有手撕把。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常规的采血管顶面设置一层易撕封贴将管盖顶面的通孔完全封闭,使用时再将易撕封贴撕开,这样就可以在保证采血管在使用前其胶塞顶面不会被细菌污染,也不会进一步对血液造成污染,从而达到真正的无菌采血。因此,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效果明显,非常值得向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易撕封贴的示意图。

图中:1-试管,2-胶塞,3-管盖,4-易撕封贴,4.1-手撕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无菌采血管包括试管1、胶塞2和管盖3,其中胶塞2下部塞封在试管1管口上,管盖3扣盖在试管1管口的上方并将胶塞2上部包裹在盖体内;胶塞2的顶面设有凹槽,管盖3顶面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和凹槽的位置相对应;在管盖3的顶面上还敷设有一层用医用包装材料制成的易撕封贴4,易撕封贴4将管盖3顶面的通孔完全封闭。为了方便手撕,所述易撕封贴4的侧边还设有手撕把4.1,手撕把4.1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如图1-2所示为只设有一个手撕把4.1时的示意图。

所述易撕封贴4采用医用透析纸或医用塑料膜制成。当易撕封贴4采用医用透析纸制成时,易撕封贴4可采用胶粘的方式粘合在管盖3顶面,当易撕封贴4采用医用塑料膜制成时,易撕封贴4可采用胶粘或热熔的方式粘合在管盖3顶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于在每支采血管的管盖3顶面设有一层易撕封贴4,在采血管的包装盒打开后但还未使用时,易撕封贴4可以将管盖3顶面的通孔完全封闭,防止细菌污染胶塞2的顶面,直至采血管使用时才将易撕封贴4撕掉,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采血管的胶塞2顶面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细菌污染进而造成血液污染的问题。

上述图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