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点止血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630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穿刺点止血工具。



背景技术:

临床应用中,患者经抽血化验或注射给药后会在皮肤上留下穿刺点,一般情况下需要患者自己手持医用一次性棉签按压一段时间,用于止血及防治交叉感染。但在部分年龄较大或较小以及无自主活动能力的重症患者身上并不适用,在抽血或注射后,需要专门安排护士针对穿刺孔按压,浪费了有效人力,且可能因压迫力不均匀导致止血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局部血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穿刺点止血工具,套装在患者穿刺点的躯干上即可压迫穿刺点达到止血及防止交叉感染,有效解放了人力资源。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穿刺点止血工具,包括条状充气囊以及分别固定在充气囊两端的两根腕带,两根腕带的自由端通过搭扣连接,充气囊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穿刺点相接触的止血部,充气囊上相背于止血部的一侧通过充气管和三通接头连接有充气球及压力表,充气球上设置有放气阀以及单向进气阀。

优选的,所述止血部包括四层医用纱布以及包裹在医用纱布间的止血粉。

优选的,所述止血部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放气阀设置在充气球和充气管的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搭扣包括铰接在一根腕带自由端上的扣环和搭针以及沿另一根腕带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设的多个搭孔。

优选的,所述充气球采用硅胶材质制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套装在患者穿刺点处的躯干上,通过向充气囊中充气即可实现止血部对穿刺的压迫,从而止血及防止交叉感染。压力表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对于穿刺点的压迫力更加均匀,也更加直观,护士可根据压力表中读数向充气囊中充气,避免了因护士经验不足而对穿刺点压迫过紧或过松导致的止血效果不佳,压迫位移甚至局部血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充气囊,2、腕带,3、止血部,4、充气球,5、压力表,6、放气阀,7、单向进气阀,8、充气管,9、三通接头,10、扣环,11、搭针,12、搭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穿刺点止血工具,包括条状充气囊1以及分别固定在充气囊1两端的两根腕带2,两根腕带2的自由端通过搭扣连接,一根腕带2自由端铰接有扣环10和搭针11,从另一根腕带2的自由端起始,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开设的多个搭孔12,可通过该搭扣初步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患者穿刺点处的躯干上,并可根据穿刺处躯干的粗细灵活调节。充气囊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压迫在穿刺点处的止血部3,该止血部3为圆形,包括四层医用纱布以及包裹在医用纱布间的止血粉,可以在压迫穿刺点状态下有效止血,并防止交叉感染。充气囊1上相背于止血部3的一侧设置有充气球4及压力表5,用于进一步使止血部3压迫穿刺点,并将压迫压力量化,使压迫压力一目了然,有效的避免了因护士经验不足而对穿刺点压迫过紧或过松导致的止血效果不佳,压迫位移甚至局部血肿。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球4及压力表5通过充气管8和三通接头9连接在充气囊1上。充气球4上设置有放气阀6以及单向进气阀7,放气阀6用于止血完成后将充气囊1中的快速空气放出,方便压缩本实用新型体积,减小占地空间,本实施例中的放气阀6设置在充气球4和充气管8的连接部;单项进气阀用于快速向充气囊1中充气,并有效防止空气逸出。本实施例中的充气球4采用硅胶材质制成,硅胶材质质地温和柔软,性能稳定不刺激无毒性,广泛适用于医疗器材领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