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403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输液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便于病人携带的护理输液架。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用的输液架有的固定在病床或座椅的上方,有的是带有较重的固定支腿,可以直接立在床或座椅旁边的地面上,这类输液架的缺点是移动不方便,输液的病人如果要上卫生间,则需要另外一个人帮忙,从输液架上取下吊瓶,高高举起,一直跟在病人的旁边,造成不便,其他的可移动的输液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移动不便的情况,在出门或者高度限制的位置需要倾斜才能通过,造成使用不便,目前有一些便携式的输液架,需要病人背着,但是在固定的时候不稳定,在病人移动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输液瓶的晃动甚至掉落,引发突发状况,影响输液治疗,而且在病人移动的过程中,输液的胳膊或者手臂容易与其它物体发生碰撞,没有保护措施,只能依靠病人的小心,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不同情况,很难保证输液的安全,因此,需要一种安全性能高,使用方便而且携带稳定的输液架,满足医院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理输液架,该输液架不仅能够实现便携,而且稳定性高,在使用中有效保证了病人输液手臂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护理输液架,包括右侧支架、左侧支架和悬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之间通过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连接,所述的上固定架为中间弧形设置,所述的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之间均设置有固定套圈,所述的悬挂支架通过固定套圈与右侧支架或者左侧支架连接,所述的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背带,所述的背带上设置有子母贴,所述的左侧支架或者右侧支架上设置有扶手支架,所述的扶手支架上设置有护手套筒,所述的护手套筒为椭圆形套筒,套筒为上下两层组成,并且上下两层铰接。

作为优化,所述的悬挂支架的上端设置有挂钩。

作为优化,所述的上固定架的一端与左侧支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右侧支架活动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的背带为松紧带,长度可调。

作为优化,所述的护手套筒为透明材质,内部设置有可拆卸的保温夹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护理输液架,通过两个左右设置的支架,放置在病人的肩膀上,这样保持输液架的左右平衡,有效防止左右晃动,同时在左右支架上设置有背带,通过背带交叉连接,实现输液架整体在病人身体上的固定,而且稳定性高,在左右支架上均可安装悬挂支架和扶手支架,悬挂支架可悬挂输液瓶,扶手支架上设置护手套筒,护手套筒为椭圆形套筒,分为上下两层,病人将输液的手渗入套筒内部,形成有效保护,而且在护手套筒内部设置有保温夹层,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保温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状态图;

其中,1右侧支架、2左侧支架、3悬挂支架、4扶手支架、5护手套筒、6下固定架、7上固定架、8背带、9子母贴、10挂钩、11固定套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实施例中,一种护理输液架,包括右侧支架1、左侧支架2和悬挂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支架2和右侧支架1之间通过上固定架7和下固定架6连接,所述的上固定架7为中间弧形设置,所述的左侧支架2和右侧支架1之间均设置有固定套圈11,所述的悬挂支架3通过固定套圈11与右侧支架1或者左侧支架2连接,所述的左侧支架2和右侧支架1的两端均设置有背带8,所述的背带8上设置有子母贴9,所述的左侧支架2或者右侧支架1上设置有扶手支架4,所述的扶手支架4上设置有护手套筒5,所述的护手套筒5为椭圆形套筒,套筒为上下两层组成,并且上下两层铰接。

作为优化,所述的悬挂支架3的上端设置有挂钩10。

作为优化,所述的上固定架7的一端与左侧支架2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右侧支架1活动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的背带8为松紧带,长度可调。

作为优化,所述的护手套筒5为透明材质,内部设置有可拆卸的保温夹层。

图1中为病人左手进行输液的实施例,图2中为病人右手进行输液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护理输液架,通过两个左右设置的支架,放置在病人的肩膀上,这样保持输液架的左右平衡,有效防止左右晃动,同时在左右支架上设置有背带,通过背带交叉连接,实现输液架整体在病人身体上的固定,而且稳定性高,在左右支架上均可安装悬挂支架和扶手支架,悬挂支架可悬挂输液瓶,扶手支架上设置护手套筒,护手套筒为椭圆形套筒,分为上下两层,病人将输液的手渗入套筒内部,形成有效保护,而且在护手套筒内部设置有保温夹层,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保温功能。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一种护理输液架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