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压疮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673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预防压疮护理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防压疮护理床,主要应用于长期卧床病人或者老人的护理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或者年长的老人,由于需要长期卧床或者坐着,长时间的卧床使局部皮肤在受压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压疮,为避免患者或者老人压疮的产生,就需要护理人员经常给患者或者老人翻身、擦洗,来使局部受压的皮肤与空气充气接触,从而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爽和清洁,特别是在较热的夏季,一般需要护理人员频繁的为患者或者老人擦洗身体,以保持皮肤的清洁,由于目前没有专用的清洗床,给护理人员增加了难度,虽然现有的有个别床上装有可以漏水的网面,可以直接在床上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水集中处理,但是依旧需要护理人员先将患者或者老人搬至其它地方,再将床上原有的被褥取下,最后将患者或者老人再搬至床上露出的网面上,过程繁琐,容易造成患者不舒服。洗完之后,需要将网面晾干或者外力吹干后,将被褥放至床上,最后将患者放至被褥,劳动强度很大,给护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且长期卧床的患者往往生活不便,喝水都是由护理人员定时端至患者跟前,不能根据患者自己的需求随时喝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便于清洁患者或者老人皮肤,可以不挪动原有被褥及护理工具即可完成清洗工作,可以降低护理强度,避免患者生压疮,且便于随时取水的预防压疮护理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防压疮护理床,包括床体,床体底部边角处设置支腿,床体中间位置设有中空内腔,中空内腔内安装中间层床板,中间层床板底部设置滑轨,中空内腔对应滑轨设置相配合的滑槽,中间层床板包括矩形的边框,滑轨设置在边框左、右侧底部,边框外侧底部横向设置内凹的凹槽,凹槽内分布有支撑杆,支撑杆端部分别通过转轴与凹槽侧壁铰接,转轴两端安装在凹槽侧壁内,边框内部设置横向杆和纵向杆,横向杆和纵向杆上设置网面,网面下方设置塑料的接水袋,接水袋底部设置出水管,接水袋的边角固定在中间层床板的边框上,纵向杆上设置弹性的拉绳,边框外侧面设置把手,支腿上横向设置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护栏,护栏内放置保温壶,保温壶内设有吸管,吸管从保温壶内伸出,吸管末端通过卡箍固定在床体一侧。滑轨、滑槽采用现有常用结构即可,容易实现,且节约成本。

位于床体内的中间层床板可以在床体内抽拉,需要给患者或者老人清洗时,手拉把手,将中间层床板拉出,将中间层床板边框外侧底部凹槽内的支撑杆都打开,中间层床板内侧由床体支撑,外侧由支撑杆支撑,直接将老人或者患者水平移至中间层床板上的网面上即可,原来床体上的被褥及其它护理用品都不需移动位置,即可实现对患者的清洗,由于网面下方有接水袋,清洗后的水直接流入接水袋内,接水袋为软性接水袋,由于水的重力,会流至接水袋的最低点,下落的水最后经出水管流出,流出的水可集中处理,洗完成后,直接将患者移回原来床体,不需要等着网面干燥后再将患者挪会,减少等待时间,使患者更舒服,等到网面及接水袋干燥后,可通过弹性的拉绳将接水袋绑至横杆或者纵杆上,并将支撑杆移回凹槽内,将中间层床板推回床体内,完成清洗工作。整个过程可轻松完成,降低护理强度,提高患者或者老人的舒适度。护理人员在护理时,可一次性将温水倒入保温壶中,患者通过吸管随时可以吸取。支撑板可以安装在位于床体两端的支腿上,或者安装在不需要拉出中间层床板的一侧的支腿上,以免影响中间层床板的使用。

所述的支撑杆设置为2~3个,接水袋的外边沿包裹网面边缘。2~3个支撑杆足以保证中间层床板的稳定度,接水袋的外边沿包裹网面边缘,可以确保从网面漏下的水全部进入接水袋内,保证清洗过程中的清洁。

所述的网面设置为钢丝网,钢丝网中钢丝的外周包裹有橡胶。提高患者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的不舒适感。

所述的床体上表面设置横向防压疮垫,横向防压疮垫平行设置为两条,两条横向防压疮垫端部设置纵向防压疮垫,横向防压疮垫和纵向防压疮垫均设置为充气垫,且横向防压疮垫和纵向防压疮垫上均设置充气口。使用过程中,可经常定期给横向防压疮垫、纵向防压疮垫充气,使患者皮肤可以经常换气,避免压疮的产生。

所述的支腿上安装有电暖气。如果环境温度较低,可在为病人清洗时,打开电暖气,达到取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合理,便于清洁患者或者老人皮肤,可以不挪动原有被褥及护理工具即可完成清洗工作,可以降低护理强度,避免患者生压疮,且接水袋可以在完全晾干后再收起,不会影响患者正常使用。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喝水,提高生活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将中间层床板拉开后支撑杆支起及接水袋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体;2、横向防压疮垫;3、中间层床板;4、把手;5、吸管;6、纵向防压疮垫;7、保温壶;8、护栏;9、支撑板;10、电暖气;11、支腿;12、滑轨;13、充气口;14、转轴;15、横向杆;16、支撑杆;17、凹槽;18、纵向杆;19、网面;20、拉绳;21、接水袋;2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防压疮护理床,包括床体1,床体1底部边角处设置支腿11,床体1中间位置设有中空内腔,中空内腔内安装中间层床板3,中间层床板3底部设置滑轨12,中空内腔对应滑轨12设置相配合的滑槽,中间层床板3包括矩形的边框,滑轨12设置在边框左、右侧底部,边框外侧底部横向设置内凹的凹槽17,凹槽17内分布有支撑杆16,支撑杆16分别通过转轴14与凹槽17侧壁铰接,转轴14两端安装在凹槽17侧壁内,边框内部设置横向杆15和纵向杆18,横向杆15和纵向杆18上设置网面19,网面19下方设置塑料的接水袋21,接水袋21底部设置出水管22,接水袋21的边角固定在中间层床板3的边框上,纵向杆18上设置弹性的拉绳20,边框外侧面设置把手4,支腿11上横向设置支撑板9,支撑板9上设置护栏8,护栏8内放置保温壶7,保温壶7内设有吸管5,吸管5从保温壶7内伸出,吸管5末端通过卡箍固定在床体1一侧。支撑杆16设置为2~3个,接水袋21的外边沿包裹网面19边缘。网面19设置为钢丝网,钢丝网中钢丝的外周包裹有橡胶。床体1上表面设置横向防压疮垫2,横向防压疮垫2平行设置为两条,两条横向防压疮垫端部设置纵向防压疮垫6,横向防压疮垫和纵向防压疮垫6均设置为充气垫,且横向防压疮垫和纵向防压疮垫6上均设置充气口13。支腿11上安装有电暖气10。

位于床体内的中间层床板3可以在床体1内抽拉,需要给患者或者老人清洗时,手拉把手4,将中间层床板3拉出,将中间层床板3边框外侧底部凹槽17内的支撑杆16都打开,中间层床板3内侧由床体1支撑,另一端由支撑杆16支撑,直接将老人或者患者水平移至中间层床板3上的网面19上即可,原来床体1上的被褥及其它护理用品都不需移动位置,即可实现对患者的清洗,由于网面19下方有接水袋21,清洗后的水直接流入接水袋21内,接水袋21为软性接水袋,由于水的重力,会流至接水袋21的最低点,下落的水最后经出水管22流出,流出的水可集中处理,洗完成后,直接将患者移回原来床体1,不需要等着网面19干燥后再将患者挪会,减少等待时间,使患者更舒服,等到网面19及接水袋21干燥后,可通过弹性的拉绳20将接水袋21绑至横杆或者纵杆上,并将支撑杆16移回凹槽17内,将中间层床板3推回床体1内,完成清洗工作。整个过程可轻松完成,降低护理强度,提高患者或者老人的舒适度。护理人员在护理时,可一次性将温水倒入保温壶7中,患者通过吸管5随时可以吸取。支撑板9可以安装在位于床体1两端的支腿11上,或者安装在不需要拉出中间层床板3的一侧的支腿11上,以免影响中间层床板3的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