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给药功能的心脏急救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3866阅读:9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给药功能的心脏急救手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给药功能的心脏急救手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近来来,由其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数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心脏猝死人数每年高达50余万人,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3 秒钟之后,人就会因脑缺氧感到头晕;10至20秒钟后,人会意识丧失;1分钟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由于心脏骤停,病人立刻失去知觉,黄金抢救时间为4分钟至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病人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极为渺茫。

心脏疾病的发作往往是因为心脏血管堵塞,血液无法进行循环引起的,此时必需尽快打通堵塞的动脉;当前,有不少心脏病病人会随身自备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等药品,突发心脏病时,及时服用以缓解病发症状,但在现实中,很多老年人忘记携带这类药物,或者虽然携带,但当时没法及时拿取服用,直至意识丧失,亦无法自行取服,造成生命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给药功能的心脏急救手表,它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和急救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具有自动给药功能的心脏急救手表,它包括表体以及连接在表体两侧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紧贴手腕的一面设有心律传感器,该表体内设有与所述心律传感器电连接的处理器,所述表体内还设有硝酸甘油注射组件以及与处理器控制连接的用于驱动硝酸甘油注射组件完成注射的气动组件。

所述硝酸甘油注射组件包括硝酸甘油液腔以及连通在硝酸甘油液腔下部的针管。所述气动组件包括位于硝酸甘油液腔上部用于驱动硝酸甘油注射组件动作的气囊,以及和该气囊连通的并与处理器控制连接的气泵。

优选的是:所述表体正对针管下端处设有过针孔,该针管的下端设有用于密封的软胶囊。

所述表体的上部设有用于显示时间和心律的显示屏,表体的侧部设有控制调节键和放置有心脏病急救含片的药槽;所述表体内置有电池,电池上方为电池保护盖。

优选的是:所述电池与电池保护盖作为一个整体盖合在硝酸甘油注射组件的上方。

所述表体内还设有与处理器相连的定位模块、语音告警模块以及无线发送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地解决心脏病突发意识丧失的紧急救治问题,不仅结构简单实用,轻便可靠,还将心律监测预防、心脏病突发救治等功能组件与手表进行了结构整合,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高,安全稳定,有效提高了心脏病患者的生还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表体内部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针管和软胶囊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表体 2、显示屏 3、控制调节键 4、电池 5、电池保护盖 6、表带 7、心律传感器 8、处理器 9、气囊 10、硝酸甘油液腔 11、过针孔 12、针管 13、气泵 14、软胶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心脏急救手表包括表体1以及连接在表体1两侧的表带6,其结构特点是,所述表带6紧贴手腕的一面设有心律传感器7,该表体1内设有与所述心律传感器7电连接的处理器8,所述表体1内还设有硝酸甘油注射组件以及与处理器8控制连接的用于驱动硝酸甘油注射组件完成注射的气动组件;在使用时,穿戴好该手表后,表带6上的心律传感器7正对手腕处的动脉,能够准确检测血管搏动,从而精确测得心律信号,并将该信号实时传递给处理器8;一旦使用者突发心脏疾病,心律信号就会停止或异常,若使用者因心脏病患发作,无法控制肢体动作,则处理器 8就会及时通过气动组件驱动硝酸甘油注射组件,由硝酸甘油注射组件在患者手腕皮下注射硝酸甘油,能够快速缓解心绞痛等疾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且安全可靠,能够有效解决突发心脏疾病意识丧失后的应急救治问题。

本实用新型对各个关键组件进行了设计,使其更加可靠实用,其中所述硝酸甘油注射组件包括硝酸甘油液腔10以及连通在硝酸甘油液腔10下部的针管12;所述气动组件包括位于硝酸甘油液腔10上部用于驱动硝酸甘油注射组件动作的气囊9,以及和该气囊9连通的并与处理器8控制连接的气泵13;这样一旦突发心脏疾病,心律衰竭,患者也无法动弹,在处理器8的控制下,气泵13启动为气囊9充气,气囊9的体积随着充气不断增大,进而挤压硝酸甘油液腔10,推动硝酸甘油液腔10向下移动,而位于针管12则刺入皮肤,通过设置硝酸甘油液腔10的最大位移量可准确设定针管12刺入皮下的深度,一般为0.5cm左右较为适宜,当硝酸甘油液腔10处于最大位移时,气囊9仍然不断增大,挤压压硝酸甘油液腔10使其变形,其内的硝酸甘油通过刺入皮下的针管12下端进入人体,直到适合药量的硝酸甘油注射完成;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囊9充气增大,不仅可靠实用,还避免了机械挤压的冲击,使得药液注射较为平顺稳定,保证药液顺利进入人体。

为了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对细节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如图3所示,所述表体1正对针管12下端处设有过针孔11,该针管12的下端设有用于密封的软胶囊14;设计过针孔11可以很好地限定针管12的刺入移动轨迹,它与针管12下端的软胶囊14 配合,既避免了针管2意外伸出,刺伤皮肤,又能使药液处于密封状态,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在使用时,随着针管12的下移,针头穿过软胶囊14,从过针孔11伸出,从而在刺入皮肤之前解除密封状态。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更加可靠使用的设计结构,在所述表体1的上部设有用于显示时间和心律的显示屏2,这样使用者可实时查看心律变化和时间,表体1的侧部设有控制调节键3和放置有心脏病急救含片的药槽,通过控制调节键3设定显示屏2显示内容,使用者若出现心脏病发作的前期症状,在意识丧失之前,可自行从手表的药槽中取出心脏病急救含片,口服缓解相应的症状。当然手表中设置有相应为耗电器件供电的电池,在实际使用可在表体1内置电池4,电池4上方为电池保护盖5,为了更好地保护硝酸甘油注射组件,可将所述电池4与电池保护盖5作为一个整体盖合在硝酸甘油注射组件的上方,这样及时在口服心脏病急救含片仍无法缓解症状的情况下,可在意识丧失之前,手动打开电池4 与电池保护盖5,按压位于下面的硝酸甘油注射组件,从而完成手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的操作,确保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这样能够极大提高适用性,降低心脏疾病的发病几率。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更加智能化的结构模块,在所述表体1内还设有与处理器8相连的定位模块、语音告警模块以及无线发送模块,这样当处理器8异常信号时,还可通过语音告警模块进行语音呼救,并及时将患者位置信息通过无线发送模块发给急救人员,提高患者的生还几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