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镜口咬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3272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胃镜口咬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胃镜口咬器。



背景技术:

做胃镜检查时,患者嘴里需要含一口咬器,以使嘴巴保持张开,方便胃镜操作。检查过程中,患者口腔会不自觉地流出较多唾液或呕吐物,故需侧卧在治疗床上,并在患者口侧垫以一次性医用毛巾,在毛巾上放置弯盘,以承接口腔内流出的唾液或呕吐物。

现有的胃镜口咬器一般由一挡片和一咬合部组成。使用时,患者口内的唾液或呕吐物常会顺着患者嘴角流下,并沿着患者脸部皮肤流到患者衣服上,弄脏患者衣服,严重降低患者的舒适感。另外,如果患者做胃镜时反应强烈,唾液或呕吐物会喷射而出,溅落在患者和医务人员身上,造成二次污染。此外,胃镜检查完毕后,医护人员还需处理弯盘内的收集物,并对弯盘进行消毒,增加了医疗用品的清洗和消毒次数,这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医疗垃圾的数量和种类。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唾液和呕吐物收集的胃镜口咬器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完全收集唾液和呕吐物的胃镜口咬器,防止唾液或呕吐物落到患者和医护人员身上,减少二次污染,同时,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胃镜口咬器,包括挡片,所述挡片中间设有开孔,所述挡片后侧的开孔处接有一中空的咬合部,挡片前侧设有收集管,该收集管与挡片后侧贯通,收集管上接有收集袋。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管位于开孔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管位于开孔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挡片左、右两侧均设有一束紧孔。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束紧孔之间设有束紧带。

进一步地,所述咬合部尾端外周设有环状凸缘,可以防止口咬器从患者口内脱落,并提高患者咬合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袋底部设有排液管。

进一步地,所述排液管上设有排液阀,可在胃镜检查后,方便地排出收集袋内的液体,以便后续的医疗垃圾分类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挡片由弹性材料制成,使用时,在束紧带的配合下,可使挡片产生变形,使之与患者嘴巴部位形状匹配,同时紧贴患者嘴巴部位,防止唾液沿着患者嘴角直接流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胃镜口咬器可以实现唾液和呕吐物的收集,防止唾液流落到患者和医护人员身上,造成二次污染,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同时,减少了胃镜检查的后续操作步骤,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胃镜口咬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胃镜口咬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胃镜口咬器的结构示意图。该胃镜口咬器,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挡片1,该挡片1中间设有开孔3,挡片1后侧的开孔3处接有一中空的咬合部2,挡片1前侧设有两根收集管6,所述收集管6对称分布在开孔3左、右两侧,所述收集管6上接有一收集袋7。

其中,挡片1长度方向两侧均设有一束紧孔5,两个束紧孔5间连接有一根束紧带 (图1中省略,未画出);咬合部2尾端设有环状凸缘4;收集袋7底部设有排液管8,排液管8上设有排液阀9。

使用时,患者轻咬口咬器的咬合部2,将束紧带套在患者脖子上,可以适当调整口咬器的位置,使得收集管6覆盖在患者侧卧方向的嘴角上,这样胃镜检查时,患者口腔内分泌的唾液通过嘴角直接流入收集管6,并进入收集袋7中。胃镜检查完毕后,打开排液阀9,待收集袋7内液体流尽后,进行下一步处理即可。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胃镜口咬器的结构示意图,该胃镜口咬器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胃镜口咬器的唯一区别在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胃镜口咬器的仅在开孔3的一侧设有一收集管6。

使用时,患者侧卧,患者轻咬口咬器的咬合部2,保持收集管6在患者侧卧的一侧,并将束紧带套在患者脖子上,可以适当调整口咬器的位置,使得收集管6覆盖在患者侧卧方向的嘴角上,这样胃镜检查时,患者口腔内分泌的唾液通过嘴角直接流入收集管6,并进入收集袋7中。胃镜检查完毕后,打开排液阀9,待收集袋7内液体流尽后,进行下一步处理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将收集管改成弯曲形状的等,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