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9057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艾灸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是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艾灸作用途径包括艾燃烧过程对穴位的温热刺激、艾燃时的挥发物的药理作用等多个环节。传统的艾灸主要分为两类:艾炷灸和艾条灸。但是不论是艾炷灸还是艾条灸,施灸时烟非常大,污染环境,为病人和医生所难以接受,严重制约了艾灸的运用,同时艾绒和火力大部分浪费;而且艾灸过程中温度不稳定,影响疗效,操作也不方便,因此出现了无烟艾灸。

通过这种艾灸装置可以实现无烟艾灸,利用这种艾灸装置进行艾灸时只需将艾炷粘贴在穴位上,不仅可以保持艾灸时的各种固有特性,而且不会产生浓烟,施灸时温度均匀、且温度可根据个体对温热的敏感程度进行调节,不易产生烫伤、起泡,无浪费,使用起来简单方便,而且安全有效。但是,上述艾灸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艾炷在燃烧时温度无法控制,虽然上述艾灸装置设置有调温装置,但是调温装置是靠患者的感觉进行手动调整的,这种调整方式不能及时的调整艾灸时的温度,而且也无法实现精确调整,不能保证在最合适的温度下进行艾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包括灸筒,所述灸筒上顶端设置有灸顶,所述灸顶上方间隙配合连接有灸帽螺母,所述灸帽螺母通过下方螺母与螺纹连接有艾柱,所述艾柱下底端通过焊接固定有艾粒托盘,所述艾粒托盘上方设置有艾粒,所述灸筒左侧上方设置有出气孔,所述灸筒右上方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灸筒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与艾粒托盘之间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左侧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灸筒右下方设置有进气孔,所述温度感应器下方的导线通过进气孔将导线接出。

优选的,所述出气孔内部安装有排气扇。

优选的,所述挡板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进气孔上方。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均匀间隙设置有透气孔,且透气孔形状设置为网格状。

优选的,所述底座下方安装有透热垫。

优选的,所述艾粒通过进气孔将引火索从外界接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通过在出气孔内部安装有排气扇,达到将灸筒内的气体快速排出的目的;通过在底座内部均匀间隙设置有透气孔,且透气孔形状设置为网格状,实现将艾灸气体均匀散发到透热垫上;通过在挡板左侧安装有温度感应器,实现该艾灸装置能够保持恒定常温;通过将挡板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进气孔上方,防止艾粒托盘下降的高度低于进气孔,以及达到保护温度感应器不受损坏的目的。该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温控功能以及产生烟气小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气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透气孔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灸帽螺母、2灸顶、3出气孔、4灸筒、5底座、6透热垫、7艾柱、8透气孔、9显示屏、10控制面板、11艾粒、12艾粒托盘、13挡板、14温度感应器、15进气孔、16排气扇、17引火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灸筒4,所述灸筒4上顶端设置有灸顶2,所述灸顶2上方间隙配合连接有灸帽螺母1,通过灸帽螺母1实现艾粒托盘12上的艾粒11上下来回循环往复运动,所述灸帽螺母1通过下方螺母与螺纹连接有艾柱7,所述艾柱7下底端通过焊接固定有艾粒托盘12,所述艾粒托盘12上方设置有艾粒11,所述艾粒11通过进气孔15将引火索17从外界接入,所述灸筒4左侧上方设置有出气孔3,通过出气孔13将灸筒4内的气体排出,所述灸筒4右上方安装有显示屏9,所述显示屏9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10,根据需要,通过控制面板10实现对灸筒4内温度的控制,所述灸筒4下方设置有底座5,所述底座5下方安装有透热垫6,所述底座5与艾粒托盘12之间安装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左侧安装有温度感应器14,所述灸筒4右下方设置有进气孔15,通过进气孔15将空气鼓入,所述挡板13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进气孔15上方,所述温度感应器14下方的导线通过进气孔15将导线接出,将导线接到控制面板10上。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气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出气孔3内部安装有排气扇16,排气扇16加快灸筒4内部的烟气排出。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透气孔正面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底座5内部均匀间隙设置有透气孔8,且透气孔8形状设置为网格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