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囊提取和种植一体化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734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毛囊提取和种植一体化器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可以同时完成毛囊提取和种植一体化器械。



背景技术:

毛发移植手术是人们在脱发后选择最多的医疗手段,该手术通过从患者的特定部位取出毛囊组织,经过分离选择后移植于患者的脱发部位。传统的毛发移植手术采用的器械为种植孔或打孔刀和医用镊子,提取毛囊的方式一般先用器械将毛囊与头皮分离然后用医用镊子取出; 种植毛囊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毛囊置于种植针中,用种植针在种植区域打孔,同时按下种植针上的按键即可完成打孔种植,缺点是针头容易钝化使用寿命短,另外一种更常用的方式为先用打孔刀打孔,再用镊子将毛囊种于孔内,这种方法缺点在于操作步骤变多且打孔刀所打的孔较小,使操作变得困难。传统的毛发移植手术因为器械的限制,使得手术的效率低下且花费人力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囊提取和种植一体化器械,以解决现有技术提取和种植毛囊分别要使用不同的器械,步骤操作繁琐,容易损伤毛囊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毛囊提取和种植一体化器械,包括主体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主体支撑架、第一电机、传动架、第二电机、加紧部件、传动机构和推动针,第一电机固定在主体支撑架内部,第一电机与传动架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主体支撑架内部,第二电机的电机轴通过加紧部件与推动针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衬套和夹套,所述衬套与加紧部件连接,衬套和夹套之间传动配合同时衬套和夹套之间存在缝隙可上下相对运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头、固定头和刀头,所述连接头与主体支撑架连接,固定头与连接头连接,所述刀头内部中空,推动针设置在刀头内,所述刀头穿过连接头和固定头,刀头上部与夹套连接,所述传动架与夹套连接,第一电机控制刀头上下运动,第二电机控制推动针和刀头旋转运动。

本实用新型相当于毛囊移植笔,能够依次完成毛囊的提取和种植,第一电机通过传动架传动,控制刀头的上下移动,第二电机控制刀头内推动针的转动,并且通过加紧部件、传动机构的设计和连接,带动刀头的转动。提取毛囊时,启动第二电机,刀头旋转,钻入合适的深度停止运转,然后启动第一电机,推动刀头向下,刀头中空,毛囊被提取置于中空的刀头内,拔出刀头。种植毛囊时,启动第二电机,刀头旋转钻到合适深度停止运转,然后启动第一电机,刀头向上收,由于推动针不动,刀头相对于对推动针向上收,毛囊被推动针推出刀头,实现毛囊种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为步进电机,第二电机为直流无刷电机。步进电机可以通过改变旋转圈数量,改变刀头的上下移动距离。直流无刷电机稳定性好,控制比较精准,可控性也比普通电机强,可以实现变频控制,调速容易。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支撑架分为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两者相互连接,第一电机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第一支撑架内部,第二电机通过电机架固定在第二支撑架内,所述连接头与主体支撑架中的第二支撑架连接。第一支撑架在主体支撑架的上部,第二支撑架在主体支撑架的下部,两者通过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组件为两个对称的固定组件,两者将第一电机嵌合在内部,固定组件与第一支撑架连接。两个固定组件合拢后的内径比第一电机最大外径稍小,通过螺丝和螺母固定合拢,保证将第一电机固定,固定组件再通过螺丝与第一支撑架配合,将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撑架内部。

其中,所述固定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限位键,限位键卡在第二支撑架上使固定架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架垂直方向上镂空,限位键穿过镂空位置限制传动架做旋转运动。传动架为镂空圆柱状,位置在第二电机和第二支撑架中间,限位键装配时通过第二支撑架上相应的开孔插入,中部处于传动架镂空位置,限制传动架做旋转运动,顶部插入固定架相应开槽内。传动架能够上下移动,无法旋转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与主体支撑架的连接为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与主体机构可拆卸分离。

上述活动连接具体结构为,所述连接头包括上卡位、弹簧、卡键和下卡位,上卡位和下卡位配合固定在连接头内部,卡键套有弹簧,卡键固定在上下卡位之间并保持突出状态,主体支撑架外壁有开孔,卡键凸出部分卡在主体支撑架的开孔,卡接固定连接机构。弹簧一直处于压缩,在弹力作用下使得卡键保持突出状态,卡键可以相对于上下卡位之间移动,当连接机构要与主体机构分离时,按下卡键,弹簧压缩,卡键从主体支撑架外壁的开孔脱离,将连接机构与主体机构分离,分离完成后松开卡键,在弹簧作用下卡键恢复原来状态。连接机构通过卡键与第二支撑架活动连接,除了卡键与第二支撑架有活动连接外,连接机构其余部分和第二支撑架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外围有凹槽结构,凹槽设置与主体支撑架连接处。凹槽用于分离时候,器具可以夹在凹槽处,方便拆卸分离。连接机构与主体机构连接后,连接头一部分伸出主体支撑架,在伸出部分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还包括夹紧件,夹紧件设置在卡键与刀头之间,夹紧件连接卡键,卡键内缩时,夹紧件夹紧刀头。夹紧件与卡键通过螺纹连接,在分离时,卡键内缩同时挤压夹紧件,夹紧件夹紧刀头,整个连接机构包括刀头一起分离。

连接机构可以设置多个,连接机构可整体与主体机构分离,可在提取毛囊后,将刀头和毛囊随连接部分取出,进行储存,将没有毛囊的连接机构装上继续提取毛囊的工作。在种植毛囊工作完成后将连接机构取出,装上储存有毛囊的连接机构继续种植的工作。将毛囊提取和种植分步进行,提高工作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头内部为上宽下窄的倒圆锥中空结构,所述刀头下部分成若干片刀尖,刀尖往刀头内部折弯。固定头内部的倒圆锥设计使得刀头在向下移动的时,刀尖慢慢合拢切断毛囊,并保持合拢状态,防止毛囊掉出。随着刀头上下距离的变化,刀尖合紧程度不同,刀尖与刀头成一定角度,刀尖向内弯使其在提取毛囊时候以切割方式而非挤压方式,增加提取的成功率,刀头中空,合拢后可储存切割下来的毛囊,并提供给推动针移动的空间。推动针为上粗下细的实心圆柱体,推动针通过夹紧件与第二电机连接,当第一电机运作时,刀头作向上运动时推针固定不动,能将毛囊推出。

进一步地,所述衬套为外花键结构,夹套上部为内花键结构,夹套与衬套传动配合,夹套下部与刀头上部连接。衬套内部与加紧部件过盈配合,使加紧部件更加夹紧推动针,并且使其能将第二电机的旋转运动传递给衬套。夹套和衬套之间的花键结构,使得夹套可以随着衬套转动而转动,同时夹套上部与衬套之间存在缝隙,保证夹套可相对衬套作上下运动,夹套在跟随传动架上下运动改变位置后依然能通过衬套获取直流电机的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夹套与刀头上部通过齿轮套连接,齿轮套为内齿轮套,刀头上部为直齿轮,内齿轮套和直齿轮啮合连接 ,齿轮将夹套获得的旋转运动传递给刀头。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套为弹性材料,内齿轮套的内齿轮为倒三角形,齿顶为圆角。内齿轮的倒三角形结构使其在刀头进入时进行调整,保证与刀头之间的配合,并利用本身的弹性夹紧刀头,内齿轮套同时起到传动和夹紧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化机械还包括脚部开关和手部按键,脚部开关设置在主体机构外部,连接控制第二电机,手部按键设置在主体机构上,连接控制第二电机。手部按键包括上下两个贴片按键,上贴片按键控制第一电机向上,下贴片按键控制第一电机向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提取种植一体化操作,使毛囊种植的操作更加方便,刀头可以实现钻孔,切割毛囊,储存毛囊,与推动针配合实现种植毛囊,相对于传统毛囊提取种植其操作效果更好,对毛囊的伤害更小,种植成功率更高。也可以实现先提取储存再种植的分步模式,操作方式具有灵活性,能适合不同的操作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完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主体支撑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机构的横向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时的结构图和初始状态时刀头部分的局部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取毛囊时的结构图和提取毛囊时刀头部分的局部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种植毛囊时的结构图和种植毛囊时刀头部分的局部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刀头部分结构图,图11为图10的剖视图;

图12,图13和图1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机构分离时连接头的结构图,其中图12为连接机构分离时的主视图,图13为连接机构去掉上卡位后分离时的俯视图,图14为图13中夹紧件夹紧状态的俯视图;

图15,图16和图1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机构还原时连接头的结构图,其中图15为连接机构还原时的主视图,图16为连接机构去掉上卡位后还原时的俯视图,图17为图16夹紧紧件放松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器械外形和笔类似,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机构和连接机构,主体机构为握持部分,外壳为主体的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两者通过螺纹连接成笔筒状的主体支撑架,连接机构通过卡接连接固定于第二支撑架2上,该连接为活动连接,可以拆卸分离。如图2-4所示,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头3、固定头4和刀头5,固定头4与连接头3连接,连接头3和第二支撑架2活动连接,使得整个连接机构和主体机构可以分离,连接头3包括上卡位31、弹簧32、卡键33、下卡位34和夹紧件35,上卡位31和下卡位34配合固定在连接头3内部,卡键33套有弹簧32,卡键33固定在上下卡位之间并保持突出状态,第二支撑架2外壁有开孔,卡键33凸出部分卡在第二支撑架2的开孔上固定连接机构。夹紧件35设置在卡键33与刀头5之间,夹紧件35与卡键33通过螺纹连接。如图12-17所示,在分离时,卡键33内缩同时挤压夹紧件35,夹紧件35夹紧刀头5,整个连接机构2包括刀头5一起分离。连接头3外围有凹槽结构36,凹槽设置36与第二支撑架2连接处。如图2、图10、11所示,固定头4内部为上宽下窄的倒圆锥中空结构,刀头5中空,刀头5上部为直齿轮51,刀头5下部分成若干片刀尖,刀尖往刀头内部折弯,刀头5相对于固定头4向下运动时,刀头5受挤压合拢。

如图2所示,主体支撑架内部1包括步进电机6、传动架7、直流无刷电机8、加紧部件9、衬套10、夹套11、推动针12、贴片按键13。直流无刷电机8固定于固定架14上,固定架14通过固定键15固定于第二支撑架2上,如图2和图6所示,直流无刷电机8和推动针连接通过两个加紧部件夹紧,推动针12设置在刀头5内,加紧部件16外围套了衬套10,两个加紧部件16合拢需要通过衬套10过盈配合,使两个合拢的加紧部件16收紧,才能夹紧推动针12和电机轴。衬套10使加紧部件16更加夹紧推动针12,并且使其能将直流无刷电机8的旋转运动传递给衬套10。衬套10为外花键结构,夹套11上部为内花键结构,夹套11与衬套10传动配合,同时夹套11上部与衬套10之间存在缝隙,保证夹套11可相对衬套10作上下运动。直流无刷电机8外围为传动架7,传动架7与第二支撑架2无任何连接和接触,步进电机6通过固定组件17固定在第一支撑架1内部,固定组件17由两个对称的固定组件17成,两个固定组件17合拢后的内径比步进电机6最大外径稍小,两者将步进电机6嵌合在内部,通过螺丝和螺母固定合拢,固定组件17再通过螺丝与第一支撑架1配合,将步进电机6固定在第一支撑架1内部。步进电机6通过传动架7与夹套11连接,控制刀头5的上下运动。夹套11的下部和刀头5上部的直齿轮51之间通过齿轮套18连接,齿轮套18为内齿轮套,内齿轮为倒三角形,齿顶为圆角,内齿轮套18和直齿轮51啮合连接 。内齿轮套18为弹性材料,分离时,夹紧件35夹紧刀头5,刀头5随着连接构件分离出来。

贴片按键13设置在第二支撑架2上,与电机连接,用于控制机械的运作。贴片按键13有上下两个贴片按键,上方的贴片按键控制步进电机6向上,下方的贴片按键控制步进电机6向下。为了方便控制,还设置了脚踏开关,脚踏开关设置在主体机构外部,连接控制直流无刷电机8。

以下结合附图简述本器械的工作原理。

提取毛囊时,操作人员将器械握于手中,将器械放到合适位置,利用脚踏开关启动直流无刷电机,若器械处于种植完状态,步进电机6会先自动启动,使器械回到初始状态然后再启动直流无刷电机8,接着将刀头5钻入到合适深度,按下处于下方的贴片按键16,直流无刷电机8停止运动,然后步进电机6启动,推动传动架7前进,传动架7带动夹套11向下移动,夹套11上固定有刀头5,刀头5向下,固定头4固定不动,刀头5相对固定头向下运动,固定头内部为上宽下窄结构,刀头5在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后因固定头4内部的直径变小而合拢,刀头5的刀尖部分随之合拢,以一定角度斜着切除毛囊,并将其储存于合拢后的刀头5内部。

种植毛囊时,操作人员将器械握于手中,将器械放到合适位置,利用脚部开关启动直流无刷电机8,接着将刀头5钻入到合适深度,按下处于上方的贴片按键13,直流无刷电机8停止运动,然后步进电机6启动,带动传动架7后退,传动架7带动夹套11向上移动,夹套11上固定有刀头5,由此刀头5向下运动,固定头4固定,刀头5相对固定头4向上运动,固定头4内部为上宽下窄结构,刀头5在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后因固定头4内部的直径变大而松开,刀头5合拢的刀尖部分随之打开,推动针12间接地固定于直流无刷电机8的电机轴上,不随传动架7运动,在刀头5后退打开合拢的刀尖后,推动针12将储存于刀头5内部的毛囊推出,提高毛囊种植的成功率。

分离连接机构时,先用器具夹紧连接头3下方的凹槽36,然后用器具卡住突出的地方旋转下连接头,使卡键33收缩,同时卡键夹紧件35收缩夹紧刀头5,然后往下拔出整个连接机构,在连接机构离开主体机构之后,弹簧32将卡键33推出使其恢复原位,同时卡键33带动夹紧件35回到原来位置,在连接机构从器械分离后,主体机构自动启动步进电机,使得主体机构回到初始状态。

连接机构还原时,先使主体机构回到与连接相同的状态,若连接机构为提取完成后的状态即刀头5合拢,先按下处于下方的贴片按键13;若连接机构为种植完成后的状态即刀头5打开,先按下处于上方的贴片按键13;若连接机构为初始状态,无需按任何按键。接着用器具夹紧连接头3下方的槽,然后塞进主体机构,使卡键33收缩的同时让夹紧件35夹紧刀头5,到达合适位置后,用器具卡住突出的地方旋转连接头3,使卡键33对准第二支撑架的孔位,卡键33在弹簧32的作用下弹出,使连接机构重新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