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针灸康复推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4834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针灸康复推拿器。



背景技术:

目前,推拿按摩是当今医学领域进行康复治疗时经常使用到的手段,在一些,推拿康复治疗之中也经常会配合使用针灸进行康复治疗,但是当今的针灸康复和推拿康复往往是两种分开的治疗手段,无法同时进行,在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医务人员长时间的护理,造成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4092523 U,发明名称为仿针灸推拿按摩器,存在着结构不便于调节、操作不便、不便携带、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4890524 U,发明名称为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仍然存在着仪器体积大、操作不方便、使用者不能单独完成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针灸康复推拿器,患者可独自使用该针灸康复推拿器,即可完成推拿操作,操作方便,并且智能化程度高,同时存在着结构简单的优点,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针灸康复推拿器,包括:

推拿构件,其包括罩体、设置在所述罩体内并延伸出所述罩体的导热连接柱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导热连接柱的自由端的推拿滚轮和按摩磁石,且所述罩体的内罩面贴设有加热板;

驱动构件,其包括与所述罩体的外罩面枢接且可相对于所述罩体旋转的第一支撑臂、伸缩柱、套筒以及液压马达,所述第一支撑臂具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端开设有一通过孔,所述液压马达容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液压马达的转轴穿过所述通过孔并抵顶所述罩体的外罩面,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上端开设一螺纹孔,所述伸缩柱的一端旋入所述螺纹孔,另一端容置在所述套筒内且可在所述套筒内移动;

控制构件,其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侧壁上的第二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自由端枢接的中空状的操作柱以及设置在所述操作柱上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液压马达和所述加热板连接。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针灸康复推拿器时,将推拿构件置于患者的头部患处或者需要推拿的部位,并使得推拿滚轮和按摩磁石接触患者的头皮,通过控制面板启动液压马达,使得液压马达带动罩体运动,进而带动推拿滚轮和按摩磁石在患者的头部进行按摩和推拿,调节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位置,使得第二支撑臂位于患者的前方,患者通过操作第二支撑臂上的控制面板控制马达的运动以及调节加热板的加热情况,从而实现了患者在头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按摩和推拿的康复操作,为了固定整个装置,可以在控制面板的底部或者侧壁设置吸盘,使得控制面板固定在墙壁、桌面等固定装置上,同时还可调节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长度,从而为患者提供一种舒适的康复推拿环境。并且各构件的连接关系大大缩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便于携带。

优选的是,所述的便携式针灸康复推拿器中,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屏、控制芯片和电源,所述控制芯片和所述电源均容置在所述操作柱的容纳腔内,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操作柱的外侧壁且与所述控制芯片和所述电源电连接。这种设置方式大大节省了装置的占有面积,设计更合理。

优选的是,所述的便携式针灸康复推拿器中,所述控制芯片采用AT89S52单片机芯片。

优选的是,所述的便携式针灸康复推拿器中,所述套筒的内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伸缩柱的外侧壁容置在所述滑槽内,以使得所述伸缩柱可相对于所述套筒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便携式针灸康复推拿器中,所述罩体的厚度为0.8~1.0mm,且为有机玻璃板材质。

优选的是,所述的便携式针灸康复推拿器中,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操作柱的长度之比为1:2。

优选的是,所述的便携式针灸康复推拿器中,所述导热连接柱延伸出所述罩体,其延伸长度为1~10mm。

优选的是,所述的便携式针灸康复推拿器中,所述罩体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罩体内的温度,该温度显示在控制面板上,从而便于患者调节适宜针灸康复推拿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针灸康复推拿器具有结构简单和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并且具有体积小和方便携带的优点,同时由于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与罩体的连接关系,能够方便患者将控制面板调节到位于自己的正前方,便于控制推拿器的运动和调节推拿器中罩体内的温度,这样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也给患者提供了一种舒适和康复效果好的推拿环境。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针灸康复推拿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罩体的大小、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操作柱的大小,使其在微型化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推拿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便携式针灸康复推拿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针灸康复推拿器,包括:

推拿构件1,其包括罩体110、设置在所述罩体110内并延伸出所述罩体110的导热连接柱120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导热连接柱120的自由端的推拿滚轮130和按摩磁石140,且所述罩体110的内罩面贴设有加热板150;

驱动构件2,其包括与所述罩体110的外罩面枢接且可相对于所述罩体110旋转的第一支撑臂210、伸缩柱220、套筒230以及液压马达240,所述第一支撑臂210具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端开设有一通过孔,所述液压马达240容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液压马达240的转轴穿过所述通过孔并抵顶所述罩体110的外罩面,所述第一支撑臂210的上端开设一螺纹孔,所述伸缩柱220的一端旋入所述螺纹孔,另一端容置在所述套筒230内且可在所述套筒230内移动;

控制构件3,其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套筒230的侧壁上的第二支撑臂310、与所述第二支撑臂310的自由端枢接的中空状的操作柱320以及设置在所述操作柱320上的控制面板330,所述控制面板330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液压马达240和所述加热板150连接。

在使用该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针灸康复推拿器时,将推拿构件1置于患者的头部患处或者需要推拿的部位,并使得推拿滚轮130和按摩磁石140接触患者的头皮,通过控制面板330启动液压马达240,使得液压马达240带动罩体110运动,进而带动推拿滚轮130和按摩磁石140在患者的头部进行按摩和推拿,调节第一支撑臂210和第二支撑臂310的位置,使得第二支撑臂310位于患者的前方,患者通过操作第二支撑臂310上的控制面板330控制液压马达240的运动以及调节加热板150的加热情况,从而实现了患者在头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按摩和推拿的康复操作,为了固定整个装置,可以在控制面板330的底部或者侧壁设置吸盘,使得控制面板330固定在墙壁、桌面等固定装置上,同时还可调节第一支撑臂210和第二支撑臂310的长度,从而为患者提供一种舒适的康复推拿环境。并且各构件的连接关系大大缩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便于携带。所述导热连接柱120延伸出所述罩体110,其延伸长度为1~10mm。

如图1所示,为了避免罩体110的边缘刮碰到患者的头部,将罩体的边缘作成弯边设计,增大罩体110与患者的接触面积。

其中,所述控制面板330包括显示屏331、控制芯片332和电源333,所述控制芯片332和所述电源333均容置在所述操作柱320的容纳腔内,所述显示屏331设置在所述操作柱320的外侧壁且与所述控制芯片332和所述电源333电连接。这种设置方式大大节省了装置的占有面积,设计更合理。例如,所述控制芯片332采用AT89S52单片机芯片。

所述伸缩柱220可相对于所述套筒230移动具体为:所述套筒230的内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伸缩柱220的外侧壁容置在所述滑槽内。

为了在具有一定强度的基础上减轻便携式针灸康复推拿器的重量,所述罩体110的厚度为0.8~1.0mm,且为有机玻璃板材质。

还可调节第一支撑臂210、第二支撑臂220和操作柱320的长度,例如所述第一支撑臂210和所述操作柱320的长度之比为1:2。

所述罩体110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所述温度传感器4与所述控制面板330电连接。温度传感器4用于检测罩体110内的温度,该温度显示在控制面板330上,从而便于患者调节适宜针灸康复推拿的温度。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