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输液吊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217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输液吊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输液吊架装置其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天轨上,下端设有挂钩用于悬挂输液袋或输液瓶。输液袋或输液瓶中的药液通过自身重力产生压力进入人体。传统的大部分输液吊架装置由于其挂钩所在高度固定,无法达到自动调节高度的效果。若需调节挂钩高度来适应不同的液体和输液人时,则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手动调节,给医护人员带来额外的工作量;同时当医护人员身高较矮时,操作多有不便,操作效率低,并且存在安全隐患。市场上现有少量的自动调节挂钩高度的输液装置,但是其结构复杂,制作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输液吊架装置,其可达到自动调节挂钩高度的效果,满足临床输液需求,其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同时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输液吊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输液挂钩组件、支撑套筒、设于所述支撑套筒顶部的天轨连接件、设于所述支撑套筒内的丝杆和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的螺母,所述支撑套筒的侧壁开设有沿其轴向布置的滑槽,所述输液挂钩组件穿过所述滑槽并与所述螺母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驱动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液挂钩组件包括第一紧固件、套设于所述支撑套筒上的滑套和固定于所述滑套上的至少一个挂钩本体,所述滑套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螺母连接,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滑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套筒开设有两个所述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相对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以对所述丝杆进行轴向限位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二紧固件和卡设于所述丝杆外周的内侧固定套,所述内侧固定套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支撑套筒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孔螺纹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一卡簧,所述丝杆包括螺纹段和位于所述螺纹段上方的第一光杆段,所述螺纹段和所述第一光杆段之间配合形成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卡簧卡设于所述第一光杆段,所述内侧固定套套设于所述第一光杆段,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一卡簧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所述支撑套筒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二卡簧,所述丝杆包括螺纹段和位于所述螺纹段下方的第二光杆段,所述螺纹段和所述第二光杆段之间配合形成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卡簧卡设于所述第二光杆段,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外壳,所述控制外壳设有插孔,所述第二光杆段穿过所述插孔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控制外壳一侧与所述第二台阶部相抵,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卡簧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设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用以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正转或反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电池与控制电路板,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驱动机构供电,所述控制按键、所述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为可拆卸电池。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输液吊架装置,丝杆与螺母螺纹配合,在驱动机构带动丝杆转动的过程中,螺母可直线运动,从而带动输液挂钩组件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机构、丝杆和螺母等实现了输液挂钩组件的自动升降,使得输液挂钩组件高度调节方便且可控,满足临床输液需求,减少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由于其无须手动调节,因为对医护人员的身高无要求,使得医护人员操作简便。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挂钩组件直接固定于螺母,其结构简单、紧凑,易于装配,设计合理有效,制作成本低廉,有利于推广使用。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挂钩组件的滑动行程均位于滑槽内,滑槽对输液挂钩组件起着导向和限位的作用,有利于增强输液挂钩组件升降时的稳定性。

所述支撑套筒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滑槽,用以使得滑套两侧均可与螺母连接,使得滑套受力均衡,保证滑套升降过程中稳定。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通过第一限位结构来对丝杆进行上下限位,从而保证丝杆仅可转动,不可上下移动,进而保证在丝杆转动的过程中可驱动螺母升降。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台阶部和第一卡簧对内侧固定套进行限位固定,使得内侧固定套套设于丝杆上,同时保证丝杆与内侧固定套之间可相对转动。

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所述支撑套筒的底部,有利于医护人员或患者自身直接操作,医护人员或患者只要直接在控制装置上操作即可达到控制输液的效果,其操作简便,同时也省去了配套使用的遥控器,降低了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用以实现丝杆与控制装置之间紧凑装配。

所述控制装置还设有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正转和反转的控制按键。通过相应的控制按键可以控制驱动机构正转和反转,从而相应控制输液挂钩组件上升或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动输液吊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支撑套筒,110、滑槽,200、控制装置,210、控制外壳,220、电机,230、传动齿轮,240、控制按键,250、电池,260、控制电路板,300、输液挂钩组件,310、挂钩本体,320、滑套,330、第一紧固件,400、丝杆,410、螺纹段,420、第一光杆段,430、第二光杆段,500、螺母,610、内侧固定套,620、外侧固定套,630、第二紧固件,640、第一卡簧,650、垫片,710、第二卡簧,720、垫片,800、天轨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输液吊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200、输液挂钩组件300、支撑套筒100(即输液杆)、设于所述支撑套筒100顶部的天轨连接件800(天轨挂钩)、设于所述支撑套筒100内的丝杆400和与所述丝杆400螺纹配合的螺母500。所述支撑套筒100的侧壁开设有沿其轴向布置的的滑槽110。所述输液挂钩组件300穿过所述滑槽110并与所述螺母500连接。所述控制装置200设有驱动所述丝杆400转动的驱动机构。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丝杆400与所述螺母500之间螺纹配合,在驱动机构带动丝杆400转动的过程中,螺母500可直线运动,从而带动输液挂钩组件300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机构、丝杆400和螺母500等实现了输液挂钩组件300的自动升降,使得输液挂钩组件300高度调节方便且可控,满足临床输液需求,减少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由于其无须手动调节,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身高无要求,使得医护人员操作简便。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挂钩组件300直接固定于螺母500,其结构简单、紧凑,易于装配,设计合理有效,制作成本低廉,有利于推广使用。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挂钩组件300的滑动行程均位于滑槽110内,滑槽110对输液挂钩组件300起着导向和限位的作用,有利于增强输液挂钩组件300升降时的稳定性。

所述输液挂钩组件300具体包括第一紧固件330(螺钉或螺栓等)、套设于所述支撑套筒100上的滑套320和固定于所述滑套320上的至少一个挂钩本体310。所述滑套320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330与所述螺母500连接。所述第一紧固件330穿过所述滑槽1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110优选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槽110相对布置于所述支撑套筒100上,用以使得滑套320两侧均可与螺母400连接,使得滑套320受力均衡,保证滑套320升降过程中稳定。本实用新型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其他数量的滑槽110。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以对丝杆400进行轴向限位的第一限位结构,具体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二紧固件630(螺钉或螺栓等)和套设于所述丝杆400外周的内侧固定套610。所述内侧固定套610卡设于丝杆400的外周,且丝杆400可在内侧固定套610内转动。所述内侧固定套610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支撑套筒100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紧固件630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孔螺纹配合。

所述内侧固定套610的固定方式如下: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一卡簧640。所述丝杆400包括螺纹段410和位于所述螺纹段410上方的第一光杆段420。所述螺纹段410和所述第一光杆段420之间配合形成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卡簧640卡设于所述第一光杆段420。所述内侧固定套610套设于所述第一光杆段420,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卡簧相抵。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台阶部和第一卡簧640对内侧固定套610进行限位固定,使得内侧固定套610套设于丝杆400上,同时保证丝杆400与内侧固定套610之间可相对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卡簧640与所述内侧固定套610之间的垫片650。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支撑套筒100上的外侧固定套620。所述外侧固定套620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设置的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二紧固件630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孔螺纹配合。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限位结构来对丝杆400进行上下限位,从而保证丝杆400仅可转动,不可上下移动,进而保证在丝杆400转动的过程中可驱动螺母500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200设于所述支撑套筒100(丝杆400)的底部。所述控制装置200设有控制外壳210,所述控制外壳210套接在支撑套筒100上,之间通过粘胶粘合。控制外壳210的顶部开设有插孔,所述丝杆400的底端穿过所述插孔与所述传动齿轮230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以连接丝杆400和控制装置200的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第二卡簧710和两个垫片720。丝杆400、控制装置200以及第二限位机构三者之间的装配关系具体如下:所述丝杆400还包括位于所述螺纹段410下方的第二光杆段430,所述螺纹段410和所述第二光杆段430之间配合形成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卡簧710卡设于所述第二光杆段430上。所述第二光杆段430穿过所述插孔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使得所述控制外壳210一侧与所述第二台阶部相抵,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卡簧710相抵。所述垫片720设于所述控制外壳210与所述第二台阶部之间以及所述控制外壳210与所述第二卡簧710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以实现丝杆400与控制装置200之间紧凑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220和传动齿轮230,传动齿轮230与电机22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丝杆400的第二光杆段430穿过所述插孔与所述传动齿轮230连接。所述控制装置200还设有控制所述电机220正转和反转的控制按键240,控制按键240可设置一个,也可设置两个,用以分别对应控制电机220正转和反转。所述控制装置200还包括设于所述控制外壳210内的电池250与控制电路板260。所述电池250用于为所述控制电路板260、所述驱动机构供电。所述电池250优选为可拆卸电池250,方便电池250更换。所述控制按键240、所述电机220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260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装置200设于所述支撑套筒100的底部,有利于医护人员或患者自身直接操作,医护人员或患者只要在控制装置200上操作即可达到控制输液的效果,其操作简便,同时也省去了配套使用的遥控器,降低了制作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