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9453发布日期:2018-07-17 22:13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椎间盘手术中的一种对术野的精准显露和对周围其它正常组织结构完全的遮挡和有效的保护的装置,即一种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



背景技术:

与所有外科手术一样,脊柱手术是迄今为止解决脊柱疾病,尤其是结构性病理变化唯一有效的技术手段。任何手术实施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关键之关键,是准确、充分对术野的精准显露和对周围其它正常组织结构完全的遮挡和有效的保护,尤其在颈椎这一狭小的致命部位。

自从人类开始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自身疾病,手术成功的首要关键步骤就是充分显露深藏体内的病灶部位。但覆盖人体表面的皮肤、皮下筋膜、脂肪、肌肉、深筋膜等软组织,除极富弹性外,还具有顽强的自主张力,如肌肉组织强大的自主收缩力。因此,总是切开、解剖、分离,产生间隙到达术野后,一旦取出器械,间隙立即自动合拢,重新覆盖病灶,而使术野彻底消失。为此,有史以来至今,人类制作了各种牵拉、遮挡装置,力求保持住术野使病灶得以在手术期间持续显露,才有可能完成病灶切除、结构修复、功能重建。

迄今为止,全球外科的多种各类术野显露装置,统称“牵开器(Retractor)”,俗称“拉钩”。虽然形状、尺寸各异,但只有一个基本形态、两种施加牵引力的模式,分别为:

一个基本形态:即L型,前端为伸入切口的形状、角度、深浅、宽窄各异的叶片,后端为施加牵引力的手柄。

两种施加牵引力模式:A人力,用人工手握手柄持续牵拉,对抗软组织的回缩弹性和肌肉的自主张力;B机械力,通过连接于手柄上的外置各种机械框架结构,通过螺纹螺齿间相对运动产生的位移及框架的钢度,对抗软组织的回缩弹力及自主张力。

显然,对术野尤其是对特殊部位,如颈部解剖结构复杂、腰部肌肉力量强大及其它深部术野,清晰、稳定的显露,是手术成功的必须关键步骤,甚至可以说成于显露,败于显露。

然而,迄今为止,所有手术的这一关键步骤,始终是一个困难重重、费时费力、充满现实风险和后续潜在问题的过程。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外科手术,尤其是椎间盘手术中,难以获得范围稳定的术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即一种用于手术的中撑开人体组织的撑开器,以解决外科手术中难以获得范围稳定的术野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所述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包括:

固定片和连接在所述固定片上的活动片,所述活动片能够相对所述固定片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所述活动片与所述固定片之间围成显露术野的周向上封闭空间;并且所述封闭空间能够随所述活动片的位置变换而发生形状变化;

锁紧装置,连接在所述活动片与所述固定片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片至少包括:依次首尾连接并相互铰接的第一活动片、第二活动片和第三活动片,并且第一活动片、第二活动片和第三活动片均为直形的片状;

所述第一活动片铰接在所述固定片的首端,所述第三活动片铰接在所述固定片的尾端。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片包括:依次首尾连接并相互铰接的第一活动片、第二活动片、第三活动片、第四活动片和第五活动片,所述第一活动片、第二活动片、第三活动片、第四活动片和第五活动片、以及所述固定片均为直形的片状;

所述第一活动片铰接在所述固定片的首端,所述第五活动片铰接在所述固定片的尾端;

各所述活动片展开后,第一活动片、第二活动片、第三活动片、第四活动片和第五活动片、以及所述固定片连接形成周向封闭的长方体形筒状结构;其中,各所述活动片以及所述固定片连接形成长方体形筒状结构的侧面,所述固定片与所述第三活动片相对并且平行,所述第一活动片和第二活动片形成180度夹角并且垂直所述固定片,所述第四活动片和第五活动片形成180度夹角并且垂直所述固定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片和第二活动片之间、以及所述第四活动片和第五活动片之间分别通过空心铰链连接,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能够插入所述空心铰链的导杆、以及同时固定所述第一活动片和第二活动片或所述第四活动片和第五活动片的锁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片、第二活动片、所述第四活动片和第五活动片的结构相同,厚度相等;

所述锁钥具有套设在所述导杆上的穿孔,在所述锁钥的主视和俯视方向的投影上,所述穿孔位于所述锁钥的中间;

所述锁钥的侧视方向投影为n形,所述n形的开口的尺寸大于等于第一活动片的厚度,所述锁钥的两端同时盖设并卡住所述第一活动片和第二活动片或所述第四活动片和第五活动片。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片为直形的片状,所述活动片为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活动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活动片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片上;所述活动片的第二端能够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片上;在所述活动片的第二端向所述活动片的第一端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活动片与所述固定片形成由曲面和直面围成的周向封闭的空间;

所述锁紧装置,能活动的卡接在所述活动片与所述固定片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片的顶面上设有齿条;

筒状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片的第二端,并且,所述筒状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从动齿、以及连接在所述筒状体和固定片之间的连接部;

旋转手柄,能够插入到所述筒状体中并且能够相对所述筒状体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装置设置在所述活动片的第二端并且与所述筒状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片的侧面设有锁紧槽,所述锁紧装置为连接在所述筒状体外侧并能卡紧所述锁紧槽的锁钮。

进一步的,所述筒状体具有内六角形内壁,所述旋转手柄包括外六角形的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活动片能够相对所述固定片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所述活动片与所述固定片之间围成显露术野的周向上封闭空间;并且所述封闭空间能够随所述活动片的位置变换而发生形状变化,因此,在手术初始时,该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体积较小,能够十分方便的送入并内藏于已完成切割分离的切口间隙内,其长度、高度及膨胀开后固定的面积可呈步进状态系列化,满足不同部位及个体的需要。通过活动片相对所述固定片的活动,该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即可完成自我膨胀,即生成四周360°无缝屏蔽、中空、干净、稳定的术野,就好比在一个球场,周围筑起无缝高墙,将四周与手术无关的正常组织结构完全遮挡在手术操作空间之外。

本实用新型彻底消除了术野四周正常组织及某些重要结构从传统拉钩两片或数片叶片间的空隙疝入,挤入术野的现象。因此,术中误伤周围正常结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具备了可靠的安全性。

进而,由相互分离的侧面围成360°全封闭的板块,其面积大大增加,对周围软组织的单位面积压强必然减小;同时使软组织的自身弹性得到均匀的释放,使软组织在均匀的压力下获得更好的耐受性,从而使局部重压造成缺血、坏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进而,由于完全内藏的低于切口平面的低侧面,故再无因人力拉钩在手术切口四周多只手及术者身边多人占位的拥挤,以及机械拉钩在术野上空占据的空间而造成对视线的遮挡和增加操作的距离的问题,而使视线开阔,操作自如;同时由于无切口外界延伸的金属,彻底消除了因反光眩目对术者造成的影响,反而因术野内光滑四壁360°的反光,完全消除了术野内的阴影,而使术野底部更加明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活动片尚未完全展开;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的活动片完全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的活动片完全展开后、插入的锁紧装置但尚未锁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锁紧装置锁紧活动片与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锁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锁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锁钥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锁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在手术中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活动片尚未移动;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活动片已经移动;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旋转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椎间盘手术中脊柱腰椎后路正中切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切口处的椎旁肌群自动合拢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中切口处放入图1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8为图10中切口处的放大结构。

附图标号说明:

100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

1固定片 2活动片 3切口 5锁紧装置 7空心铰链 9旋转手柄

12封闭空间 17齿条

21第一活动片 22第二活动片 23第三活动片 24第四活动片 25第五活动片

27筒状体 270内六角形内壁 28连接部

31椎旁肌群

51导杆 53锁钥 530穿孔 531开口

55锁紧槽 57锁钮

91外六角形的扳手 93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图5、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100,所述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100包括:

固定片1和连接在所述固定片上的活动片2,所述活动片2能够相对所述固定片1活动,固定片1可以自身不动或不伸展、不折叠,活动片2则可以自身移动或伸展或折叠,并在活动过程中,所述活动片2与所述固定片之间围成显露术野的周向上封闭空间12;该封闭空间12在周向上封闭,但在端部方向是通透的,即封闭空间12为筒状,形状包括不规则形、多边形、三角形、矩形、梭形、椭圆形等等,并且所述封闭空间12能够随所述活动片2的位置变换而发生形状变化;为了适应手术的需要,活动片2与固定片1要做的薄一些,以便放入图10、图14、图15、图16和图17的手术的切口3中;活动片2与固定片1可以选用金属材质做成,以具有较强的硬度和较大的强度,挡住图10和图17中切口3中的椎旁肌群31的自动合拢;

锁紧装置5,连接在所述活动片2与所述固定片1之间,通过锁紧装置5,能够调整活动片2与所述固定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调整封闭空间12的大小和形状。

进一步的,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活动片至少包括:依次首尾连接并相互铰接的第一活动片、第二活动片和第三活动片,并且第一活动片、第二活动片和第三活动片均为直形的片状;所述第一活动片铰接在所述固定片的首端,所述第三活动片铰接在所述固定片的尾端。至少有3个活动片和一个固定片,通过3个活动片的铰接连接和移动,即可实现3个活动片和一个固定片之间形成可变的封闭空间12。

进一步的,在图1至图10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片2包括:依次首尾连接并相互铰接的第一活动片21、第二活动片22、第三活动片23、第四活动片24和第五活动片25,第一活动片21、第二活动片22、第三活动片23、第四活动片24和第五活动片25、以及所述固定片1均为直形的片状;例如为矩形的片状,以便形成手术需要的长方体形四周360°无缝屏蔽、中空、干净、稳定的术野;

所述第一活动片21铰接在所述固定片1的首端,所述第五活动片25铰接在所述固定片1的尾端;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各所述活动片展开后,第一活动片、第二活动片、第三活动片、第四活动片和第五活动片、以及所述固定片连接形成周向封闭的长方体形筒状结构;其中,各所述活动片以及所述固定片连接形成长方体形筒状结构的侧面,所述固定片1与所述第三活动片23相对并且平行,所述第一活动片21和第二活动片22形成180度夹角并且垂直所述固定片1,所述第四活动片24和第五活动片25形成180度夹角并且垂直所述固定片1,这样,第一活动片21和第二活动片22完全展开,第四活动片24和第五活动片25完全展开,封闭空间12的空间最大,以形成手术需要的长方体形四周3600无缝屏蔽、中空、干净、稳定的术野。

进一步的,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活动片21和第二活动片22之间、以及所述第四活动片24和第五活动片25之间分别通过空心铰链7(轴套式铰链)连接,所述锁紧装置5包括:能够插入所述空心铰链7的导杆51、以及同时固定所述第一活动片和第二活动片或所述第四活动片和第五活动片的锁钥5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片、第二活动片、所述第四活动片和第五活动片的结构相同,厚度相等;以便制作和手术中使用;

如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所述锁钥53例如为扣件或小型的盖板,锁钥53具有套设在所述导杆上的穿孔530,在所述锁钥的主视和俯视方向的投影上,所述穿孔530位于所述锁钥53的中间;

所述锁钥53的侧视方向投影为n形,锁钥53实际上可以看做两片平行的直板或直片通过一段弯曲的板状或片状连接起来,所述n形的开口531的尺寸(图8中,开口531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一活动片或其他各活动篇的厚度,所述锁钥53的两端同时盖设并卡住所述第一活动片和第二活动片或所述第四活动片和第五活动片,阻止上述各活动片的展开,也阻止上述各活动片的收拢,使上述各活动片的保持状态固定。各活动片用铰链关节连接、收拢、展开扩张,适当部位用锁钥锁定后,均有可能被用于身体其它部位各科手术而取代拉钩。

图1至图10、以及图18中,第一实施例的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可以看做是一个长方体,无底面、无顶面、中空、仅有边框(和/或侧面)、四角为铰链关节相接,长方形两短边中点再有各一个铰链关节相接,共6个铰链关节组合,四角铰链关节自0°到90°限位,两短边第一活动片和第二活动片或所述第四活动片和第五活动片)铰链关节90°至0°限位。由于铰链关节综合作用,长方形两长边固定片1和第三活动片23)可实现平行靠拢和分开,两短边中心点铰链为中空形式(即为空心铰链),可插入导杆,两长边(固定片1和第三活动片23)分离展开后,在外力挤压下,由于两短边(第一活动片和第二活动片或所述第四活动片和第五活动片)中部的铰链存在,又可自行合拢。因此,展开后,各设置一锁钥53将导杆51插入短边铰链,以导杆为导轨,将锁钥导入,即可锁固短边铰链关节,使分开的两长边足够抵抗强大外力的挤压,有效维持中空的面积和体积。当然,固定片1和各活动片也可以长度相等,这样,可以围成正方体形术野。

进一步的,如图11至图17所示,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片1为直形的片状,所述活动片2为弹性材料制成,例如为弹簧钢制成,既具有弹性,又能弯曲;

所述活动片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活动片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片1上;所述活动片2的第二端能够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片上;在所述活动片2的第二端向所述活动片的第一端移动的过程中,活动片弯曲,所述活动片与所述固定片形成由曲面和直面围成的周向封闭的空间12;

所述锁紧装置5,能活动的卡接在所述活动片2与所述固定片1之间,这样,锁紧方便。

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活动片未弯曲时,活动片和固定片例如均为长度相等的矩形,如图12所示,所述固定片1的顶面上设有齿条17;

筒状体27,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片2的第二端,并且,所述筒状体27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齿条17啮合的从动齿、以及连接在所述筒状体27和固定片1之间的28连接部28,用于将所述筒状体27限位于只能相对于固定片1滑动或平动;连接部28可以为弯钩,也可以为弯板,固定片1被夹设在连接部28和活动片2之间;

旋转手柄9,能够插入到所述筒状体27中并且能够相对所述筒状体27转动。由于筒状体27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片2的第二端,旋转手柄9插入到所述筒状体27中并且相对所述筒状体27转动后,筒状体27限位于只能相对于固定片1滑动或平动,所以,筒状体27带动活动片2的第二端向活动片的第一端靠拢,这个过程中,活动片弯曲,所述活动片与所述固定片形成由曲面和直面围成的周向封闭的空间12;生成最佳状态中空椭圆后,按顶面锁紧装置即锁定,生成360°全屏蔽中空通透的空间,术毕,解除锁紧装置,反向旋转即复原回初始片状。这种方式,能够适应手术中狭窄的操作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装置5设置在所述活动片的第二端并且与所述筒状体连接,以便方便的锁紧或解除锁紧。

进一步的,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固定片1的侧面设有锁紧槽55,所述锁紧装置为连接在所述筒状体外侧并能卡紧所述锁紧槽的锁钮57或锁紧开关。这样,锁紧方便,占用空间小。

进一步的,所述筒状体27具有内六角形内壁270,所述旋转手柄9包括外六角形的扳手91,以用于拧动内六角形内壁270。旋转手柄9还包括连接在外六角形的扳手91上的旋钮93,以便增加力臂。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根据直线变成弧线,两端互接闭合,则形成一个圆,并圈定一片面积的原理,将两条平行等长的直线(活动片和固定片),其中一条沿另一条缩短两端的距离,就可形成一个闭合的半圆或半椭圆,引入公式:周长=直径×π,推导出长10cm的直线形成半圆后的半径接近3cm,如生成椭圆,则半径大于3cm,并由此生成一片半椭圆面积,足够满足本世纪开始流行的腰椎后路肌间隙入路,腰椎间盘摘除及椎间减压植骨融合精准手术术野的要求。

将旋转手柄插入活动片的筒状体的中空齿状螺栓并旋转,活动片和固定片的齿状突起相互咬合,活动片即以固定片为轨道活动,第二端向固定的第一端靠拢,使活动片向外凸起,生成最佳状态中空椭圆后,按顶面锁齿即锁定,生成360°全屏蔽中空通透的空间,术毕,解除锁钮,反向旋转即复原回初始片状。

手术前,选择现代精准脊柱减压、脊柱后路肌间隙入路(到达神经根管后壁、上下关节突及一侧椎间隙黄韧带部位),这一部位狭小局限,又隐藏在椎旁肌群中,该肌群厚实、强壮、有力,故而是显露中的难点,但却又是现代精准减压、椎间盘摘除及椎间植骨融合的理想的必经之路,体现着现代脊柱外科全新的观念进步和手术水平。

如图14所示,脊柱腰椎后路正中切口3,切开后以骨性棘突为中线,分离患侧(狭窄受压侧)皮下组织及筋膜后,即显露出一侧的椎旁肌群31。

如图15所示,沿自然解剖的肌间隙钝性分离,即打开肌间隙进入深部,但此时具有自发收缩力的椎旁肌群31又自动合拢。

如图16所示,将薄片状的内置式、自膨胀、360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的初始状态,一次性容易的置入已分开的椎间隙。

如图17所示,插入并旋转手柄,则在内藏及低平面的状态下实现自膨胀,以固定片抵住棘突为“背墙”,活动片均匀隆起膨胀,生成一个360°完全屏蔽的、中空的、清晰的、稳定的术野并锁定,术毕,解锁,反向旋转复原取出即可。

活动片弯曲片用优质弹簧钢制作,固定片用医用不锈钢制作,扩展地可以在长度、宽度上形成步进系列,用于适配更多的部位和不同的个体;再扩展地,底边可由直线变为各种解剖弧线,以适应脊柱不同节段的生理弯曲,整体结构可互为镜像,满足棘突中线左、右两侧入路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内置式、自膨胀、360°全屏蔽、净空术野显露装置的初始收拢体积瘦小,均为长条片状,仅相当于传统拉钩的一个叶片,可十分方便的送入并内藏于已完成切割分离的切口间隙内(其长度、高度及膨胀开后固定的面积可呈步进状态系列化,满足不同部位及个体的需要)。

2.完成自膨胀后,即生成四周360°无缝屏蔽、中空、干净、稳定的术野,就好比在一个球场,周围筑起无缝高墙,将四周与手术无关的正常组织结构完全遮挡在手术操作空间之外(第一实施例的铰链式连接结构用插入其间隙的撑开钳,第二实施例的半圆扩张式用旋转手柄)。

3.彻底消除了术野四周正常组织及某些重要结构从传统拉钩两片或数片叶片间的空隙疝入,挤入术野的现象。因此,术中误伤周围正常结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具备了可靠的安全性。

4.由相互分离的多面围成360°全封闭的板块,其面积大大增加,对周围软组织的单位面积压强必然减小;同时使软组织的自身弹性得到均匀的释放,使软组织在均匀的压力下获得更好的耐受性,从而使局部重压造成缺血、坏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5.由于完全内藏的低于切口平面的低侧面,故再无因人力拉钩在手术切口四周多只手及术者身边多人占位的拥挤,以及机械拉钩在术野上空占据的空间而造成对视线的遮挡和增加操作的距离的问题,而使视线开阔,操作自如;同时由于无切口外界延伸的金属,彻底消除了因反光眩目对术者造成的影响,反而因术野内光滑四壁360°的反光,完全消除了术野内的阴影,而使术野底部更加明亮。

6.其机械结构,在现代材料及精密机加工的条件下,具有明确的、直观的可实现性。

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虽然结构不复杂,但巧妙、简洁、可靠,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外科尤其是现代脊柱外科手术特殊部位高精尖手术操作所要求的干净、中空、稳定的术野,从而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为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在不冲突的条件下可以相互组合,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