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司机用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0020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司机用按摩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椅,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司机用按摩椅。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还没有专门为司机提供的按摩椅,司机在长途开车时容易疲劳,影响开车效率、存在安全隐患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使司机在长途开车时能缓解疲劳,提高开车效率、减少安全隐患的新能源汽车司机用按摩椅。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还没有专门为司机提供的按摩椅,司机在长途开车时容易疲劳,影响开车效率、存在安全隐患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司机在长途开车时能缓解疲劳,提高开车效率、减少安全隐患的新能源汽车司机用按摩椅。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新能源汽车司机用按摩椅,包括有座椅、靠背、腔体、固定板、电动凸轮Ⅰ、弹簧Ⅰ、L型支板、弹簧Ⅱ、支杆Ⅰ、电动凸轮Ⅱ、滚轴和肩部按摩装置,靠背内下部设有腔体,腔体内右侧壁上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固定板、弹簧Ⅱ和支杆Ⅰ,弹簧Ⅱ位于支杆Ⅰ的上下两侧,固定板的顶部中间设有电动凸轮Ⅰ,固定板的顶部左右两侧设有弹簧Ⅰ,弹簧Ⅰ的另一端连接有L型支板,电动凸轮Ⅰ与L型支板的底部接触,支杆Ⅰ上设有电动凸轮Ⅱ,电动凸轮Ⅱ与L型支板的右侧接触,L型支板的左侧设有滚轴,滚轴与靠背接触,靠背前后两侧的上部均设有肩部按摩装置,肩部按摩装置包括有伺服电机、上轴承座、下轴承座、丝杆、螺母、旋转电机Ⅰ、L型支杆、旋转电机Ⅱ和按摩球,肩部按摩装置前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伺服电机、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之间设有丝杆,丝杆的上端与伺服电机连接,丝杆上设有螺母,螺母的前侧安装有旋转电机Ⅰ,旋转电机Ⅰ上连接有L型支杆,L型支杆上安装有旋转电机Ⅱ,旋转电机Ⅱ上连接有按摩球。

工作原理:当司机坐在座椅上时,同时启动电动凸轮Ⅰ和电动凸轮Ⅱ转动,电动凸轮Ⅰ转动带动L型支板上下运动,弹簧Ⅰ伸缩,滚轴随之在靠背上上下滚动,对司机的背部进行上下滚动式的按摩。电动凸轮Ⅱ转动带动L型支板左右运动,弹簧Ⅱ伸缩,滚轴随之左右运动对司机的背部进行小幅度的击打,进一步提高了对司机背部的按摩效果。当司机要进行肩部按摩时,启动伺服电机顺时针转动,带动丝杆顺时针转动,螺母和按摩球随之在丝杆上向上移动,当螺母移动到丝杆的最上端时,关闭伺服电机。启动旋转电机Ⅰ逆时针旋转90°,带动L型支杆逆时针旋转90°,此时按摩球位于司机肩膀的正上方,然后启动伺服电机逆时针转动,螺母和按摩球随之在丝杆上向下移动,当按摩球压到司机的肩膀时,关闭伺服电机。启动旋转电机Ⅱ转动,带动按摩球转动,对司机的肩部进行按摩,使司机进行肩部的放松。当司机不需要肩部按摩时,关闭旋转电机Ⅱ,启动伺服电机顺时针转动,螺母和按摩球随之在丝杆上向上移动,当螺母移动到丝杆的最上端时,关闭伺服电机,启动旋转电机Ⅰ顺时针旋转90°,带动L型支杆顺时针旋转90°,使按摩球复位。当司机离开座椅时,关闭电动凸轮Ⅰ和电动凸轮Ⅱ。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能缓解疲劳,提高开车效率、减少安全隐患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部分放大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座椅,2-靠背,3-腔体,4-固定板,5-电动凸轮Ⅰ,6-弹簧Ⅰ,7-L型支板,8-弹簧Ⅱ,9-支杆Ⅰ,10-电动凸轮Ⅱ,11-滚轴,12-肩部按摩装置,121-伺服电机,122-上轴承座,123-下轴承座,124-丝杆,125-螺母,126-旋转电机Ⅰ,127-L型支杆,128-旋转电机Ⅱ,129-按摩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新能源汽车司机用按摩椅,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座椅1、靠背2、腔体3、固定板4、电动凸轮Ⅰ5、弹簧Ⅰ6、L型支板7、弹簧Ⅱ8、支杆Ⅰ9、电动凸轮Ⅱ10、滚轴11和肩部按摩装置12,靠背2内下部设有腔体3,腔体3内右侧壁上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固定板4、弹簧Ⅱ8和支杆Ⅰ9,弹簧Ⅱ8位于支杆Ⅰ9的上下两侧,固定板4的顶部中间设有电动凸轮Ⅰ5,固定板4的顶部左右两侧设有弹簧Ⅰ6,弹簧Ⅰ6的另一端连接有L型支板7,电动凸轮Ⅰ5与L型支板7的底部接触,支杆Ⅰ9上设有电动凸轮Ⅱ10,电动凸轮Ⅱ10与L型支板7的右侧接触,L型支板7的左侧设有滚轴11,滚轴11与靠背2接触,靠背2前后两侧的上部均设有肩部按摩装置12,肩部按摩装置12包括有伺服电机121、上轴承座122、下轴承座123、丝杆124、螺母125、旋转电机Ⅰ126、L型支杆127、旋转电机Ⅱ128和按摩球129,肩部按摩装置12前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伺服电机121、上轴承座122和下轴承座123,上轴承座122和下轴承座123之间设有丝杆124,丝杆124的上端与伺服电机121连接,丝杆124上设有螺母125,螺母125的前侧安装有旋转电机Ⅰ126,旋转电机Ⅰ126上连接有L型支杆127,L型支杆127上安装有旋转电机Ⅱ128,旋转电机Ⅱ128上连接有按摩球129。

工作原理:当司机坐在座椅1上时,同时启动电动凸轮Ⅰ5和电动凸轮Ⅱ10转动,电动凸轮Ⅰ5转动带动L型支板7上下运动,弹簧Ⅰ6伸缩,滚轴11随之在靠背2上上下滚动,对司机的背部进行上下滚动式的按摩。电动凸轮Ⅱ10转动带动L型支板7左右运动,弹簧Ⅱ8伸缩,滚轴11随之左右运动对司机的背部进行小幅度的击打,进一步提高了对司机背部的按摩效果。当司机要进行肩部按摩时,启动伺服电机121顺时针转动,带动丝杆124顺时针转动,螺母125和按摩球129随之在丝杆124上向上移动,当螺母125移动到丝杆124的最上端时,关闭伺服电机121。启动旋转电机Ⅰ126逆时针旋转90°,带动L型支杆127逆时针旋转90°,此时按摩球129位于司机肩膀的正上方,然后启动伺服电机121逆时针转动,螺母125和按摩球129随之在丝杆124上向下移动,当按摩球129压到司机的肩膀时,关闭伺服电机121。启动旋转电机Ⅱ128转动,带动按摩球129转动,对司机的肩部进行按摩,使司机进行肩部的放松。当司机不需要肩部按摩时,关闭旋转电机Ⅱ128,启动伺服电机121顺时针转动,螺母125和按摩球129随之在丝杆124上向上移动,当螺母125移动到丝杆124的最上端时,关闭伺服电机121,启动旋转电机Ⅰ126顺时针旋转90°,带动L型支杆127顺时针旋转90°,使按摩球129复位。当司机离开座椅1时,关闭电动凸轮Ⅰ5和电动凸轮Ⅱ1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