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床护理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5215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床护理垫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科护理用具,尤其涉及一种产床护理垫。



背景技术:

孕妇在分娩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分泌物,为保证孕妇下体的清洁,在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在孕妇的臀部下方垫入护理垫,以吸收孕妇的分泌物。孕妇分娩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此时,医护人员需要多次更换孕妇臀部下方的护理垫,这就造成孕妇在分娩过程中需要多次抬起臀部。

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更换护理垫时,需要先将旧的护理垫取出,然后,再垫入新的护理垫。护理垫的这种更换方式造成孕妇抬起臀部的时间增长,由于分娩过程是十分消耗孕妇体力的,在更换护理垫时还需要孕妇长时间抬起臀部,这进一步增大了孕妇的体力消耗,进而增大了孕妇的负担。并且,护理垫的更换需要对两张护理垫进行操作(用过的护理垫和新的护理垫),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产床护理垫,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护理垫的结构不合理,造成孕妇在分娩过程中需要长时间抬起臀部、过渡消耗孕妇体力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产床护理垫,包括卷绕呈筒状的护理垫本体,所述护理垫本体包括基层和沿基层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吸水层,所述基层上在相邻两个吸水层之间开设有便于撕断基层的通孔,所述基层上在对应通孔处设有撕口,所述吸水层上与孕妇接触的一个侧面上压制有网状纹,所述基层与吸水层之间设有隔水层,所述吸水层粘接在隔水层上,所述隔水层粘接在基层上,所述基层上在撕口边缘处一体式设有延伸边,所述吸水层上设有避免液体外泄的凹坑,所述凹坑凹入吸水层上与孕妇接触的一个侧面。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凹坑的形状为上大下小的棱台形。凹坑的底壁与侧壁平缓过渡,优化了护理垫的舒适性。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凹坑的深度为1毫米至5毫米。该深度范围提高了吸水层的吸液性能并且不会影响孕妇的使用体验,优化了护理的垫的舒适性。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延伸边远离基层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粘接在基层上,自由端粘接在基层上以后,所述基层位于延伸边与吸水层之间,所述延伸边上压制有便于延伸边翻折的折痕。延伸边粘接在基层上,可以避免延伸边与孕妇的分泌物接触,更换护理垫时,医护人员不需要更换手套,优化了护理垫的使用性能。拆痕的设置使得延伸边便于翻折,优化了护理垫的使用性能。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自由端与基层的粘接面积不大于1平方毫米。便于医护人员拆开延伸边,进而便于医护人员更换护理垫。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通孔为长条形,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毫米。基层便于撕断,缩短了护理垫的更换时间。

一种可选的方案,该产床护理垫还包括卷筒,所述护理垫本体卷绕在卷筒上。卷筒的设置可以避免位于最里层的吸水层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造成最里层的吸水层无法使用或铺平困难,优化了护理垫的使用性能。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卷筒上开设有孔体,所述孔体均布在卷筒上。减轻了卷筒的重量,节约了卷筒的制造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产床护理垫,具有如下优点:卷绕呈筒状的护理垫本体包括基层和吸水层,在基层与吸水层之间设有隔水层,在基层上相邻两个吸水层之间设有通孔,基层上正对通孔处还设有撕口,基层上还设有延伸边,在吸水层上还设有凹坑和网状纹;基层将至少两个吸水层连成一个整体,孕妇分娩过程中,将其中一个吸水层垫入孕妇的臀部下方,待该吸水层饱和后,拉动该饱和的吸水层,使一个新的吸水层移入孕妇的臀部下方,然后,然后通撕口将饱和后的吸水层连同部分基层撕下即可,在更换护理垫时只是一个拉动护理垫本体的过程中,采用该结构的护理垫可以大大减少护理垫的更换时间,进而使得更换护理垫时孕妇不需要长时间抬起臀部,有效地节约了孕妇体力,利于孕妇分娩。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床护理垫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床护理垫中护理垫本体展开后的示意图;

附图3是是附图2的后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床护理垫中护理垫本体的剖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床护理垫中卷筒的主视图;

附图6是附图2中延伸边展开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产床护理垫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分娩的时候,孕妇下体会分泌出大量的分泌物,医护人员接生时应避免直接接触孕妇的分泌物,以避免造成孕妇感染,另外,在分娩过程中,应保持孕妇下体清洁,以利于孕妇分娩;为此,医护人员在孕妇的臀部下方垫入护理垫,一方面可以避免孕妇感染,另一方面护理垫饱和后可以方便地更换,使用十分方便。医护人员在接生时需要戴上手套,以避免与孕妇的分泌物接触。这使得更换护理垫时,可能需要医护人员戴手套操作,为此,护理垫应便于铺放。

如图1、图5所示,一种产床护理垫,包括卷绕呈筒状的护理垫本体1,该产床护理垫还包括卷筒9,所述护理垫本体1卷绕在卷筒9上,所述卷筒9上开设有孔体10,所述孔体10均布在卷筒9上,孔体10的设置降低了卷筒9的制造成本,护理垫本体1卷绕在卷筒9上,位于最内侧的护理垫本体1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形,医护人员铺放时,可以方便地将护理铺平,缩短了护理垫的更换时间,减少了孕妇的体力消耗;

如图1、图2、图4所示,所述护理垫本体1包括基层2和沿基层2长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吸水层3,吸水层3应设置多个,其数量应至少可满足孕妇整个分娩过程的吸水层3使用量,具体设计时可合理增加,多个吸水层3由基层2连成一个整体,使用过程中将第一个吸水层3垫在孕妇的臀部下方,卷筒9放置在孕妇的一侧,待第一个吸水层3饱和后,拉动基层2即可使第二个吸水层3移至孕妇臀部的下方,从而缩短护理垫的更换时间进而减少孕妇的体力消耗;

如图2、图4所示,饱和后的吸水层3应从基层2上撕下,此过程可将饱和后的吸水层3连同一部分基体撕下,为此,所述基层2上在相邻两个吸水层3之间开设有便于撕断基层2的通孔4,所述通孔4为长条形,相邻两个通孔4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毫米,位于相邻两个吸水层3之间的通孔4形成一条撕裂线,医护人员在撕除饱和后的吸水层3时,操作方便,相邻两个通孔4之间的距离大于1毫米时,基层2连接部分过长,不利于医护人员的撕除操作,所述基层2上在对应通孔4处设有撕口5,护理垫容易撕开;

如图3、图6所示,位于孕妇臀部下方的吸水层3上会积聚大量的分泌物,医护人员的手套上也会粘有分泌物,更换新的吸水层3时,医护人员可能无法有效地对饱和后的吸水层3施力,造成饱和后的吸水层3撕除困难,为此,所述基层2上在撕口5边缘处一体式设有延伸边7,所述延伸边7远离基层2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粘接在基层2上,自由端粘接在基层2上以后,所述基层2位于延伸边7与吸水层3之间,所述延伸边7上压制有便于延伸边7翻折的折痕,所述自由端与基层2的粘接面积不大于1平方毫米,延伸边7的材质与基层2一样,延伸边7翻折后粘接在基层2上,吸水层3上的分泌物不会接触延伸边7,需要撕除饱和后的吸水层3时,可以将延伸边7拆开(使自由端与基层2脱离粘接),由于延伸边7上并没有分泌物,医护人员撕除操作时,施力方便,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自由端与基层2的粘接面积过大时,造成自由端与基层2脱离困难,自由端与基层2的粘接使得护理垫便于铺垫;

所述吸水层3上与孕妇接触的一个侧面上压制有网状纹,所述基层2与吸水层3之间设有隔水层6,所述吸水层3粘接在隔水层6上,所述隔水层6粘接在基层2上,网状纹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分泌物外泄,优化了护理垫的使用性能,隔水层6的设置可以避免分泌物渗至床单上,优化了护理垫的使用性能;

如图2、图4、图6所示,所述吸水层3上设有避免液体外泄的凹坑8,所述凹坑8凹入吸水层3上与孕妇接触的一个侧面,所述凹坑8的形状为上大下小的棱台形,所述凹坑8的深度为1毫米至5毫米。凹坑8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避免分泌物外泄,优化了护理垫的使用性能,孕妇的臀部与吸水层3直接接触,凹坑8的深度大于5毫米时,会造成孕妇不适。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吸水层3与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护理垫材质相同,隔水层6的材质参照普通护理垫中隔水层6的材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作了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得出其它实施例或附图,但这些实施例或附图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上述方案中的各种尺寸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造成限制。由于不同孕妇的臀部特征不同,在具体设计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这种改变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上述方案中的隔水层6起到的作用是避免分泌物渗至床单上,实际设计时也可使基层2位于隔水层6与吸水层3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