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活体化验打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4817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肤活体化验打孔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肤活体化验打孔器。



背景技术:

在医疗化验方面很多时候因为要保证化验的准确性,医生大多会选择活体来做化验,但是目前的皮肤活体化验打孔器的针头通常为旋转采集针或者菱形口采集针,普通旋转采集针因为采集细胞慢,导致了患者在采集活体细胞时承受了大量的痛苦,而且不管是菱形口采集针还是旋转采集针都会使皮肤产生较大的伤口不容易很快愈合,而且普通皮肤活体细胞打孔器针头通常为裸露在外的,在活体细胞采集时使患者产生较大的恐惧感,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皮肤活体化验打孔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活体化验打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肤活体化验打孔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贯穿有第一按压杆,所述第一按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内套针,所述内套针的外侧套接有外壳针,所述外壳针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外侧壁固定在壳体的内腔中部,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按压杆,所述第二按压杆的上端贯穿壳体的底面。

所述外壳针的内腔下端设有正锥形刀槽。

所述内套针的下端设有倒锥形刀槽。

所述壳体外部设有胶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使用时,将第二按压杆放置在采取活体细胞的位置,然后大拇指放在第一按压杆上,其余四根手指握住壳体,然后将第二按压杆按下,外壳针和内套针刺入皮肤内,之后大拇指按压第一按压杆使内套针继续刺入,内套针刺入后大拇指放开第一按压杆,使内套针弹回,正锥形刀槽和倒锥形刀槽闭合,将细胞组织取出,然后拔出外壳针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内套针和外壳针的应用,改变了以往菱形口采集针的创伤面积大的弊端,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按压杆的使用加快了取活体细胞的速度,避免了老式旋转采集针的采集速度慢的弊端,并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针头为隐藏针头,减小了患者在采取活体细胞的恐惧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体采集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皮肤活体化验打孔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端贯穿有第一按压杆2,所述第一按压杆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内套针3,所述内套针3的外侧套接有外壳针4,所述外壳针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且固定块5的外侧壁固定在壳体1的内腔中部,所述固定块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所述固定块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所述第二弹簧7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按压杆8,所述第二按压杆8的上端贯穿壳体1的底面,通过内套针3和外壳针4的使用,实现了取活体细胞的目的,并且超越了以往采集活体细胞的速度,通过内套针3下端的倒锥形槽10的使用减小了创伤面的面积,通过第二按压杆8的使用实现了针头的隐藏,减小了患者的恐惧感。

所述外壳针4的内腔下端设有正锥形刀槽9,实现了活体细胞采集时切割的目的。

所述内套针3的下端设有倒锥形刀槽10,实现了活体细胞切割收集的目的。

所述壳体1外部设有胶套11,防止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滑动,导致加重患者疼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第二按压杆8放置在采取活体细胞的位置,然后大拇指放在第一按压杆2上,其余四根手指握住壳体1,然后将第二按压杆8按下,外壳针4和内套针3刺入皮肤内,之后大拇指按压第一按压杆2使内套针3继续刺入,内套针3刺入后大拇指放开第一按压杆2,使内套针3弹回,正锥形刀槽9和倒锥形刀槽10闭合,将细胞组织取出,然后拔出外壳针4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