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上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3604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痔疮上药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痔疮上药器。



背景技术: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对于痔疮的治疗有时会采用膏剂,通常的做法是利用给药管通过肛门给药,由于给药管前端比较坚硬,因此给药管进入人体时会给病人带来不适,也会造成患病部位更加疼痛,而且施药的位置不能定位,施药量也不能控制,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另外,由于肛肠自然收缩,药物受到挤压,一方面限制药物的注射,另一方面,注药后部分药物被向外挤出,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效果好的痔疮上药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痔疮上药器,包括注射筒,注射筒内前后活动密闭连接有活塞,活塞后面固定连接有注射杆,其特征在于,注射筒的前壁边缘开设有出药孔,注射筒的前壁边缘铰接有挡板,挡板与注射筒的铰接点与出药孔的位置相对设置,出药孔被遮挡在挡板后面;注射筒的前壁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螺纹连接有顶杆,顶杆仅前部带有与螺孔相连接的螺纹,活塞和注射杆上开设有通透设置的穿孔,顶杆后部前后活动密闭穿入至穿孔内,顶杆后端从注射杆后端的穿孔穿出。

根据所述的痔疮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筒前端带有倒角,所述活塞的形状与注射筒前端相适应。

根据所述的痔疮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前面向前突出呈弧形面。

根据所述的痔疮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位于注射筒的前壁中心。

根据所述的痔疮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筒外壁带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注射装置给患有痔疮的病人上药,由于注射筒前端带有倒角,非常圆钝,因此进入人体时不会给病人带来不适。注射筒进入人体后,转动支杆,挡板被慢慢撑起,同时露出出药孔,人体的肛肠被挡板撑起,形成一定的空间,可以方便的将药物注入到该空间内,上药后退出注射筒,药物在挡板的遮挡下慢慢被肛肠壁收缩包裹留在人体内更好的作用于病患部位,因此治疗效果好。此外,通过注射筒外的刻度,既可以对药物定量,也可以对上药的位置定位,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注射筒;2、注射杆;3、顶杆;4、活塞;5、挡板;6、螺孔;7、出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痔疮上药器,包括注射筒1,注射筒1内前后活动密闭连接有活塞4,活塞4后面固定连接有注射杆2,注射筒1的前壁边缘开设有出药孔7,注射筒1的前壁边缘铰接有挡板5,挡板5与注射筒1的铰接点与出药孔7的位置相对设置,出药孔7被遮挡在挡板5后面;注射筒1的前壁开设有螺孔6,螺孔6内螺纹连接有顶杆3,顶杆3仅前部带有与螺孔6相连接的螺纹,活塞4和注射杆2上开设有通透设置的穿孔,顶杆3后部前后活动密闭穿入至穿孔内,顶杆3后端从注射杆2后端的穿孔穿出。

在本实施例中,注射筒1前端带有倒角,活塞4的形状与注射筒1前端相适应。挡板5前面向前突出呈弧形面。螺孔6位于注射筒1的前壁中心。注射筒1外壁带有刻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