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固定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847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固定枕,尤其是一种便于安置引流管的多功能固定枕。



背景技术:

临床护理工作中,脑外伤患者在脑手术后为引流出颅内残留的气体或液体,避免造成淤堵或血肿,其护理措施一般是让病人平躺或微侧,并在病人颅后的枕头底部或侧位放置引流管实施。而临床护理现有的平面枕头,病人枕后很容易将引流管压扁,造成引流不畅或医疗事故的发生。

另外,对于身体不便的流食患者,在用吸管进食时也经常出现将吸管压在枕头上而无法顺利进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如何提供一种便于在多个方向就近安置引流管的多功能固定枕。

为达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固定枕,包括具有弹性的内枕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内枕部四周的外围部,所述外围部在所述内枕部的四周方向上分别具有至少一条用以安置引流管的凹槽,所述凹槽沿各自走向从所述内枕部穿过所述外围部的边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枕部具有用以枕靠人体的接触表面和相对于所述接触表面的支撑底面,所述外围部上的凹槽与所述接触表面位于同侧。

进一步地,所述外围部包覆于所述内枕部的所述支撑底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枕部为凹形的硅胶体,且设置于所述外围部的中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围部在所述内枕部的四周各具有两条凹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外围部同一端的两条凹槽彼此平行地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多功能固定枕还包括枕套,所述枕套包裹于所述外围部和所述内枕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枕四面设置凹槽,便于为患者就近安置引流管,且保持了患者枕靠时的舒适度,大大提高了固定枕的多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多功能固定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多功能固定枕1的结构示意图。多功能固定枕1包括具有弹性的内枕部10以及设置于内枕部10四周的外围部20,外围部20在内枕部10的四周方向上分别具有至少一条用以安置引流管的凹槽22,凹槽22沿各自走向从内枕部10穿过外围部20的边缘24。

在一实施例中,内枕部10具有用以枕靠人体的接触表面12和相对于接触表面12的支撑底面(图未示),外围部20上的凹槽22与接触表面12位于同侧。优选地,外围部20包覆于内枕部10的所述支撑底面。

在一实施例中,内枕部10为凹形的硅胶体,且内枕部10设置于外围部20的中央。柔软的内枕部便于脑外伤术后患者体位的安置,减轻术后切口部位的压力。优选地,外围部可以选择不具有弹性的材质或其弹性可以弱于内枕部。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外围部20在内枕部10的四周各具有两条凹槽22,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外围部20同一端的两条凹槽22彼此平行地间隔设置,便于灵活选择引流管的安置位置。

为便于清洗,多功能固定枕还可以包括枕套,所述枕套包裹于外围部和内枕部。当不需要使用引流管时,套上枕套的固定枕相当于一个普通枕头。当需要使用引流管时,将枕套取下漏出凹槽。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身体不便的流食患者,凹槽也可以用于安置吸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枕四面设置凹槽,便于为患者就近安置引流管,且保持了患者枕靠时的舒适度,大大提高了固定枕的多功能性。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