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腕部膏药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8026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腕部膏药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腕部膏药贴。



背景技术:

膏药是中药外用的一种,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施于病者机体外表,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

使用膏药前需将表面覆盖的保护膜揭开,再通过膏药布表面的胶贴于患处,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发现现有膏药的两大缺陷,其一:大量的患者在用完膏药后出现皮肤瘙痒,经诊断一部分原因在于黏贴胶的过敏,其二:在膏药撕揭过程中,因黏贴胶的附着力较强,会对皮肤造成损伤,且黏贴胶会残留于皮肤,不易去除,裸露在外部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有效防止膏药胶过敏、避免膏药胶残留、保护皮肤的腕部膏药贴。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腕部膏药贴,包括球冠形的壳体,在壳体的敞口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按摩凸块,所述按摩凸块为圆弧形,围绕壳体敞口端的内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在壳体敞口端的外侧壁对称的设置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可拆连接,在壳体的敞口端设置有转动盖,在转动盖的边缘水平向外设置有至少两个侧翼,所述侧翼插入环形凹槽内,在环形凹槽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侧翼取出的开口,在转动盖上表面设置有辅助转动盖转动的手持凸块,在转动盖与壳体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膏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膏药固定在球冠形的壳体内,在壳体两侧设置固定带,使用前将膏药上方设置的转动盖旋转打开,并将膏药敷设在腕部患处,将两固定带固定连接,在壳体敞口上端面设置多个按摩凸块,一方面对患处周围进行按摩,另一方面可增大膏药贴与皮肤的摩擦,防止膏药任意移动。

优选地:所述手持凸块为箭头形状,所述箭头尖端指向任一侧翼。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采用粘扣连接方式。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采用针扣连接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转动盖;3、手持凸块;4、第一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6、侧翼;7、按摩凸块;8、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球冠形的壳体1,在壳体1的敞口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按摩凸块7,所述按摩凸块7为圆弧形,围绕壳体1敞口端的内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8,在壳体1敞口端的外侧壁对称的设置有第一固定带4和第二固定带5,所述第一固定带4与第二固定带5可拆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4与第二固定带5可采用粘扣连接方式,还可采用手表中惯常使用的针扣连接方式等,在壳体1的敞口端设置有转动盖2,在转动盖2的边缘水平向外设置有至少两个侧翼6,所述侧翼6插入环形凹槽8内,在环形凹槽8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侧翼6取出的开口,在转动盖2与壳体1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膏药。

本实用新型将膏药固定在球冠形的壳体1内,所述壳体1弧形外表面为软性材料,可进行按压,所述壳体1敞口端面亦具有一定弧度,与腕部曲线相配合,在壳体1的敞口端两侧对称的设置第一固定带4和第二固定带5,为防止膏药风干,在膏药上方设置有转动盖2,使用前将转动盖2旋转打开,并将膏药敷设在腕部患处,将两固定带固定连接,在壳体敞口上端面设置多个按摩凸块7,一方面对患处周围进行按摩,另一方面可增大膏药贴与皮肤的摩擦,防止膏药任意移动。

所述侧翼6可对称的设置有两个或多个,固定时,侧翼6插入至环形凹槽8内,在环形凹槽8的外侧壁对应的开设有多个开口,取出时,将转动盖2旋转一定角度,所述每个侧翼6分别对应一个开口。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侧壁6插入在凹槽内无法判断待转动方向且不易向转动盖2施力,在转动盖2上表面设置有辅助转动盖2转动的手持凸块3,所述手持凸块3为箭头形状,所述箭头尖端指向任一侧翼6。

相较于传统的使用胶黏剂贴于皮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有效避免胶黏剂对皮肤造成的伤害,且敷设摘取方便,在皮肤表面无任何残留,具有可观的使用发展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