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控温功能的面部艾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7807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具有自动控温功能的面部艾灸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部艾灸设备与设施,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控温功能的面部艾灸仪。



背景技术:

艾灸可以用于治疗疾病,尤其对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牙痛有很好额治疗。传统艾灸治疗方法有三种: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这三种灸法操作较为繁琐,耗时时长,借助于各种治疗器具实施的器械灸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便于推广。目前在进行按摩灸治疗时还存在许多缺点:手持艾条实行压灸,艾条反复点燃操作较麻烦;手持艾条实行压灸,平铺于穴位上的桑皮纸或纱布烧透后频繁更换,浪费资源,而且在对面部进行艾灸时需要进行高度集中注意力,一不小心经常会出现对面部进行烫伤的情况出现,所以现在有较少的人去做面部艾灸,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控温功能的面部艾灸仪,它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自动控温功能的面部艾灸仪,包括支架、转杆及转轴,支架与转杆一端通过转轴连接,转杆另一端与插头 连接,插头插入于插口内部,插口与面板连接,面板为中空人脸形状的面具,面板上设有艾灸盒,面板顶部与排烟口连接,面板底部与颈部板连接,颈部板上设有艾灸盒,颈部板底部与排灰箱连接,面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的艾灸盒的数量为五个,其中三个位于面板上,另两个位于颈部板上。

所述的艾灸盒包括盒盖、盒体、挡板、固定座、隔热板、滑块、滑腔、齿条、齿轮、电动机、固定架、电机箱、艾柱、固定针及旋转钮,所述的固定座固定在面板上,固定座与盒体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盒体另一端与盒盖通过螺纹连接,盒盖一端上设有固定针,固定针上插有艾柱,盒盖另一端与旋转钮连接,盒体外侧壁上设有电机箱,电机箱内部设有电动机且两者之间通过固定架连接,电动机输出轴与齿轮连接,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齿条与滑块连接,滑块位于滑腔内部,滑块与隔热板一端连接,隔热板另一端与挡板相接触。

所述的挡板为半圆形,所述的滑腔为中空的半圆形。

所述的电动机与插口通过导线连接,插口与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插口与插头连接,插头与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与电源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隔热板上设有通孔,通孔的数量不少于10个,且通孔均匀分布在隔热板上。

所述的排灰箱包括排灰管、箱体及抽板,所述的箱体顶部与颈部板通过排灰管连接,箱体内部设有抽板且两者之间为滑动连接。

所述的箱体为中空的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不利用手直接进行艾灸,能够有效避免艾柱对皮肤的烫伤,同时此装置还具备自动控温功能,在使用时无需担心由于温度过高烫伤皮肤,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面板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参照各图,一种具有自动控温功能的面部艾灸仪,包括支架7、转杆9及转轴8,支架7与转杆9一端通过转轴8连接,转杆9另一端与插头10连接,插头10插入于插口3内部,插口3与面板2连接,面板2为中空人脸形状的面具,面板2上设有艾灸盒5,面板2顶部与排烟口1连接,面板2底部与颈部板4连接,颈部板4上设有艾灸盒5,颈部板4底部与排灰箱6连接,面板2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1。

所述的艾灸盒5的数量为五个,其中三个位于面板2上,另两个位于颈 部板4上。

所述的艾灸盒5包括盒盖501、盒体502、挡板503、固定座504、隔热板505、滑块506、滑腔507、齿条508、齿轮509、电动机510、固定架511、电机箱512、艾柱513、固定针514及旋转钮515,所述的固定座504固定在面板2上,固定座504与盒体502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盒体502另一端与盒盖501通过螺纹连接,盒盖501一端上设有固定针514,固定针514上插有艾柱513,盒盖501另一端与旋转钮515连接,盒体502外侧壁上设有电机箱512,电机箱512内部设有电动机510且两者之间通过固定架511连接,电动机510输出轴与齿轮509连接,齿轮509与齿条508相啮合,齿条508与滑块506连接,滑块506位于滑腔507内部,滑块506与隔热板505一端连接,隔热板505另一端与挡板503相接触。

所述的挡板503为半圆形,所述的滑腔507为中空的半圆形。

所述的电动机510与插口3通过导线连接,插口3与温度传感器11通过导线连接,插口3与插头10连接,插头10与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与电源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隔热板505上设有通孔,通孔的数量不少于10个,且通孔均匀分布在隔热板505上。

所述的排灰箱6包括排灰管601、箱体602及抽板603,所述的箱体602顶部与颈部板4通过排灰管601连接,箱体602内部设有抽板603且两者之间为滑动连接。

所述的箱体602为中空的长方体。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使用前先将艾灸盒5内部的艾柱513进行点燃,然后将艾柱513放置到固定针514上,将盒盖501通过螺纹形式旋到盒体502上,通过手动将面板2拉至面部前方,但是不与面部相接触,同时颈部板4也会跟随面板2移动,此时就可以通过此装置对面部和颈部进行艾灸,将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一定的温度,此温度大约在40-50度之间,此温度可以随使用者的要求进行调节,当温度传感器11接收到的温度在设置的最大值时,温度传感器11会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动机510旋转,电动机510带动齿轮509旋转,齿轮509带动齿条508移动,齿条508带动滑块506在滑腔507内部移动,滑块506带动隔热板505,使隔热板505向挡板503方向移动,直到隔热板505与挡板503相接触,电动机510停止移动,此时隔热板505对艾柱513的热量进行阻隔,使作用在温度传感器11的温度降低,此时使用者可以利用余热继续艾灸,当温度降低到温度传感器11所设置的最小值时,温度传感器11发射控制信号,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电动机510反向旋转,使隔热板505从挡板503上脱离,使艾柱513的温度得到再次的散发热量,使温度进行升高,通过此装置可以自由的控制面板的热量,避免由于热量过高出现烫伤或热量过低达不到艾灸的目的,此装置还设置了排烟口1和排灰箱601,由于艾柱513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烟尘和燃烧之后会产生灰尘,故设置了排烟口1使产生的烟尘从排烟口1排出,产生的灰尘从排灰箱6排出,通过排灰箱6进行回收,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实现不利用手直接进行艾灸,能够有效避免艾柱513对皮肤的烫伤,同时此装置还具备自动控温功能,在使用时无需担心由于温度过高烫伤皮肤,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