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温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831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足底温灸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种足部的保健器材,特别是一种可以对足底的涌泉穴和大钟穴进行温灸的足底温灸器。



背景技术:

从中医的理论而言,人体有12条正经,8条奇经,其中6条正经,3条奇经从足部经过,双脚共有66个穴位,这些经络和穴位与人体各部器官相联系。传统中医曰:“人之有足如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足先衰。”除此之外,所以中医又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说。因此,适当的足部保养和护理对于人体健康应有帮助。

有关足部的养生保健的方法包括泡脚和蒸足,其中泡脚方法是将双足浸入温水再辅以中药浸泡,对于足部血液循环不好,容易脚冰冷的人,只要持续泡脚一段时间,就会逐渐获得改善,例如:已核准公告的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406564“脚掌浸水按摩桶”,提出了一种可以泡脚和按摩的按摩桶。

其中蒸足是利用蒸气对双足进行熏蒸,并且持续一段时间,一般以30分钟以内为佳,另外辅以中药产生的蒸气温热足部和小腿的末梢血管,对于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消除疲劳都有帮助。在已核准公告的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507753“蒸泡桶结构”、新型专利M399716“足蒸器及其足蒸桶”、新型专利M341515“多功能蒸浴装置”、新型专利M329438“足部蒸浴器”以及新型专利M447302“脚用蒸气浴桶”,都提出了一种利用蒸气对足部进行熏蒸的装置。

现有技术的蒸足桶是利用蒸气对整个足部以及小腿进行熏蒸,其作用在于利用蒸气的温度疏通足部和小腿的末梢血管,虽然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中医所谓疏通血路的效果,但是对于足部几个主要穴道的效果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足底的涌泉穴和大钟穴进行温灸的足底温灸器,相较于现有技术的足蒸桶,本实用新型可以针对足部的主要穴道进行温灸,增进对足部保养和护理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足底温灸器,包括:容器、隔板和加热装置;其中容器是一种开口向上的不透水的容器,用以盛装浴足用的药水;隔板置入容器中将容器的内部空间区隔为上下两个空间,隔板具有贯穿该隔板的第一组连通孔和第二组连通孔,第一组连通孔包含对应左足的涌泉穴和大钟穴位置的连通孔,该第二组连通孔包含对应右足的涌泉穴和大钟穴位置的连通孔;加热装置包含温度控制器和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和温度控制器电性连接,加热组件置入容器的隔板下方的空间用以加热浴足用的药水,其中温度控制器可以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的一实施例,其中的容器是一种木桶。

在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的一实施例,其中的隔板是一种木板。

在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的一实施例,其中的加热组件是电热加热器。

在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的一实施例,其中包括覆盖组件可以覆盖于容器的开口。

较佳地,其中的覆盖组件可以是木质盖板和透气布其中的任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的一实施例,其中容器的容器壁的内侧具有多个突出的支撑块,隔板置入容器并且被该些支撑块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的一实施例,其中容器的容器壁的内侧的支撑块可以调整高度位置,进而将隔板支撑成一倾斜状态,可以配合使用者的身材提供较舒适的踩踏姿势。

在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的一实施例,其中包括:塞孔盖、连接头、软管和喷气头;其中塞孔盖可以塞住第一组连通孔和第二组连通孔其中的任一个连通孔,但至少保留其中一个连通孔不要塞住;软管的两端分别和连接头以及喷气头连接,其中连接头可以插入第一组连通孔和第二组连通孔其中未被塞住的任一个连通孔,用以将热气经由软管引导至喷气头;因此、使用者可以手持喷气头对身体某一部位或穴道进行熏蒸或是艾灸。

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通过对浴足用的药水加温进而产生热气,并且通过第一组连通孔和第二组连通孔对左足和右足的涌泉穴和大钟穴产生温灸的作用;和现有技术的蒸足桶相较,本实用新型能够针对足部的主要穴道进行温灸,可以增进对足部保养和护理的效果。

关于本实用新型涉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它的优点与功效,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的构造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的构造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的构造断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的另一实施例的构造断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的另一实施例的构造断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的另一实施例的构造断面图。

符号说明

10 容器 11 底板

12 容器壁 121 插销孔

13 开口 14 上空间

15 下空间 16 支撑块

161 插销 20 隔板

21 第一组连通孔 22 第二组连通孔

211 第一连通孔 212 第二连通孔

221 第三连通孔 222 第四连通孔

30 温度控制器 31 加热组件

32 外部电源线 33 支撑组件

34 金属外壳 40 覆盖组件

50 塞孔盖 51 连接头

52 软管 53 喷气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及图式所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提及的方向(例如上、下、左、右、前和后)是依据图式显示的内容,用于说明实施例中各个组件或结构之间相对关系(例如位置关系、联接关系和动作关系)。原则上,当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提及的组件或结构和图式显示的位置相符时,所述的方向将会是合适的。如果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提及的组件或结构的位置发生改变,则所述的方向也应作相应的改变。

在说明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的实施例之前,首先说明足部的涌泉穴和大钟穴的相关知识。其中关于涌泉穴的功效,可参考维基百科的说明如下。以下内容引用于下列网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9%A7%E6%B3%89%E7%A9%B4。

涌泉穴位于脚底中间凹陷处,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处。主治头顶痛、两目昏花、喉痹、失音、小儿惊风、癫疾、昏厥等。苏东坡在《苏沈良方》中即提到按摩两脚心(涌泉穴),及脐下腰脊间,皆令热彻,“且试行二十日,精神自已不同,觉脐下实热,腰脚轻快,面目有光,久久不已。”宋代《扁鹊心书》指出:“涌泉二穴,在足心宛中,治长年脚气肿痛,或脚心连胫骨痛,或下肢腿肿,沉重少力。”清代《急救广生集》指出:“擦足,每晚上床时,用珠算握趾,一手擦足心,如多至千数,少至百数,觉足心热,将足趾微微转动,二足更番摩擦。盖涌泉穴在两足心内,摩热睡下,最能固精融血,康健延寿,益人之功甚多。”

涌泉穴是肾经的一个重要穴位,号称“长寿穴”,《灵枢·本输篇》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属于心肾两经的相接点,经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筋壮骨之功和安眠的效果。

关于大钟穴的功效,可参考因特网互动百科的说明如下。以下内容引用于下列网址:http://www.baike.com/wiki/%E5%A4%A7%E9%92%9F%E7%A9%B4。

大钟穴。出《灵枢·经脉》。属足少阴肾经,足少阴之络穴。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及胫后动脉的跟骨内侧支。主治咽痛,气喘,咳血、嗜卧,痴呆,足跟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请参阅图1至图3,绘示了本实用新型足部温灸器的一种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外观图和构造断面图。本实用新型足部温灸器的一种实施例构造,包括:容器10、隔板20和加热装置。

其中容器10是一种开口向上的不透水的容器10,用以盛装浴足用的药水,容器10包含底板11和围绕在底板11的周围的环形容器壁12,容器10的顶端具有开口13可供使用者的双足伸入容器10之中(见图3);较佳地,容器10是以天然原木制造的木桶。

隔板20置入容器10中将容器10的内部空间区隔为上下两个空间,其中上方为上空间14,下方为下空间15,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容器10的容器壁12的内侧具有多个突出的支撑块16,隔板20置入容器10并且被该些支撑块16支撑,在其它的实施方式,支撑块16也能以插销、木榫或是其它的等效组件代替。

隔板20具有贯穿隔板20的第一组连通孔21和第二组连通孔22,其中第一组连通孔21包含对应左足的涌泉穴位置的第一连通孔211,以及对应左足的大钟穴位置的第二连通孔212;第二组连通孔22包含对应右足的涌泉穴位置的第三连通孔221,以及对应右足的大钟穴位置的第四连通孔222;第一组连通孔21可以连通容器10的上空间14和下空间15,第二组连通孔22可以连通容器10的上空间14和下空间15;较佳地,隔板20也是以天然原木制成的一种木板。

加热装置是一种电热装置,加热装置包含:温度控制器30和加热组件31,其中加热组件31是电阻式加热器或陶瓷式加热器任一种,例如一般俗称的电汤匙就是电热加热器的一种,加热组件31的一种实施方式是环状的组件,加热组件31设置于容器10下空间15,较佳地是利用固定于底板11的多个支撑组件33支撑加热组件13,并将加热组件31固定在容器10之中,其中支撑组件33较佳地是具有隔热和耐热的陶瓷材质的组件;加热组件31的其它实施方式,还包括将加热组件31封装于一种扁平的金属外壳34之中(见图4),较佳地是圆形的不锈钢材质的金属外壳34,可以提加加热组件31的热交换面积;外部加热组件31和温度控制器30电性连接,温度控制器30具有外部电源线32用以电性连接外部电源,外部电源通常可以是市电,加热组件31置入容器10的下空间15(就是容器10的隔板20下方的空间)用以加热浴足用的药水,加热后的浴足用的药水可产生热气并且通过第一组连通孔21和第二组连通孔22对左足和右足的涌泉穴和大钟穴产生温灸的作用。

如图3所绘示,当使用者的双足置放于隔板20,并且将足部的涌泉穴和大钟穴分别对准第一组连通孔21和第二组连通孔22,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通过对浴足用的药水加热进而产生热气,并且通过第一组连通孔21和第二组连通孔22对左足和右足的涌泉穴和大钟穴产生温灸的作用;和现有的蒸足桶相较,本实用新型能够针对足部的主要穴道进行温灸,可以增进对足部保养和护理的效果。

请参阅图4,是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的另一实施例构造,其中还包括覆盖组件40,覆盖组件40可以覆盖于容器10的开口13。较佳地,其中的覆盖组件40可以是木质盖板和透气布其中的任一种,可以在部份的热气通过第一组连通孔21和第二组连通孔22之后,因为覆盖组件40的围堵而暂时停留在隔板20上方的上空间14之中,进而对使用者的足底和部分小腿提供熏蒸的功能,亦具有促进末梢血管的疏通的功效。

请参阅图5,是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的另一实施例构造,其中支撑块16具有多个插销161,而容器10的容器壁12的内侧在不同高度的位置具有多个可以供插销161插入的插销孔121,使用者可以自由地将支撑块16的插销161插入不同高度的插销孔121,利用不同位于不同高度的支撑块16将隔板20支撑成一倾斜状态,可以配合使用者的身材提供较舒适的踩踏姿势。

请参阅图6,是本实用新型足底温灸器的另一实施例构造,其中包含:若干塞孔盖50、连接头51、软管52和喷气头53;其中塞孔盖50可以塞住第一连通孔211、第二连通孔212、第三连通孔221和第四连通孔222其中的任一个,但至少保留其中一个不要塞住;软管52的两端分别和连接头51以及喷气头53连接,其中连接头51可以插入第一连通孔211、第二连通孔212、第三连通孔221和第四连通孔222其中未被塞住的任一个,用以将热气经由软管52引导至喷气头53,使用者可以手持喷气头53对身体某一部位或穴道进行熏蒸或是艾灸。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上述的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