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挂水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636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挂水固定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科挂水固定器。



背景技术:

儿童在挂水过程中一般由于手经常动,导致在静脉注射时,针头错位,需要重新戳针,带来不便,同时在冬天时,由于静脉注射导致儿童注射的手臂温度降低,导致手很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挂水固定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科挂水固定器,包括上盖,底板,所述的上盖一侧与底板连接,所述的上盖另一侧通过锁紧装置与底板连接,所述的上盖上设有开口槽,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锁紧带,搭扣,限位杆,回位弹簧,按钮,所述的锁紧带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的锁紧带穿入搭扣内,所述的搭扣上设有安装腔,所述的限位杆安装在安装腔内,所述的回位弹簧一端与按钮连接,所述的回位弹簧另一端与限位杆连接,所述的搭扣在底板一侧,所述的锁紧带在上盖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底板下方设有竹炭腔,所述的竹炭腔内可发热竹炭。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开口槽上设有可视窗。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限位杆一端设有限位块。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儿科挂水固定器的设置,实现了儿童挂水时候的手的固定,同时也实现了保暖的功能。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科挂水固定器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科挂水固定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科挂水固定器的锁紧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科挂水固定器的锁紧装置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科挂水固定器的锁紧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上盖,11、开口槽,111、可视窗,2、底板,21、竹炭腔,3、锁紧装置,31、锁紧带,311、限位凸起,32、搭扣,321、安装腔,33、限位杆,331、限位块,34、回位弹簧,35、按钮,4、可发热竹炭。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儿科挂水固定器,包括上盖1,底板2,所述的上盖1一侧与底板2连接,所述的上盖1另一侧通过锁紧装置3与底板2连接,所述的上盖1上设有开口槽11,所述的锁紧装置3包括锁紧带31,搭扣32,限位杆33,回位弹簧34,按钮35,所述的锁紧带31上设有限位凸起311,所述的锁紧带31穿入搭扣32内,所述的搭扣32上设有安装腔321,所述的限位杆33安装在安装腔321内,所述的回位弹簧34一端与按钮35连接,所述的回位弹簧34另一端与限位杆33连接,所述的搭扣32在底板2一侧,所述的锁紧带31在上盖1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2下方设有竹炭腔21,所述的竹炭腔21内可发热竹炭4,通过可发热竹炭4,实现了底板2的加温,避免的静脉注射时手的温度过低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的开口槽11上设有可视窗111,通过可视窗111的设置,方便观察注射针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杆33一端设有限位块331,通过限位块331的设置,实现了限位。

本实用新型中,上盖1的一侧与底板2连接,将锁紧带31插入到搭扣32内,通过限位杆33与回位弹簧34的配合,将限位杆33与限位凸起311锁紧,实现了上盖1的固定,通过底板2的拱形设计更加贴合手型,方便调节。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儿科挂水固定器的设置,实现了儿童挂水时候的手的固定,同时也实现了保暖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