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脊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7351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脊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替代人工用于对脊柱进行按压、牵伸、旋转复位的整脊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对脊柱进行按压、牵伸、旋转复位的整脊床。



背景技术:

人的坐姿变形等多种原因将导致人体脊柱发生组织病变和关节错位,上述原因将导致血液循环、神经传导等障碍。为了使脊柱恢复正常,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是中医整脊,即采用外力牵引结合人工手法来矫正错位的关节,该治疗的方法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可见,该方法依赖人的程度较大,无法大规模推广,即使能够大规模推广,治疗的效果也严重依赖医生的技术水平。

为此,市场上开发了一种用于整脊的整脊床,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925427Y公开的脊椎牵引整脊床,它包括床框、床面、治疗滚轮、链轮传动装置,床面安装在床框上,床面上开有一让治疗滚轮运动时伸出床面的通孔,治疗滚轮安装在链轮传动装置中的链条上,链轮传动装置安装在床面的下部,该整脊床可对脊柱牵引、整脊、推拿、按摩和热炎理疗同时进行,而彼此的治疗效果又相辅相成,具有痛苦小、治疗周期短、疗效好的特点。但该类的整脊床治疗手段无法适应不同的人群,即无法根据不同人群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调节,可根据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进行针对性有效治疗的整脊床。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整脊床,包括床框和床面,所述床框上设置有治疗装置,所述治疗装置设置在床面下,所述床面上设置有使治疗装置作用于人体的通孔,所述治疗装置包括水平安装架、竖向安装架和治疗滚轮,所述水平安装架通过水平移动装置活动地安装在床框上,所述水平安装架通过水平驱动装置的驱动在床框上运动;所述竖向安装架通过竖向移动装置活动地安装在水平安装架上,所述竖向安装架通过竖向驱动装置的驱动在水平安装架上运动,所述治疗滚轮安装在竖向安装架的顶部,所述治疗滚轮穿过床面上的通孔作用于人体。

水平安装架在水平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通过水平移动装置在床框上沿人体脊柱的方向上移动,从而竖向安装架上的治疗滚轮能够沿人体脊柱的方向上进行整脊治疗。竖向安装架在竖向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通过竖向移动装置调节在水平安装架上的位置,即用于调节治疗滚轮对人体整脊治疗时的压力。治疗滚轮则穿过床面上的通孔作用于人体的脊柱处。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包括水平行走轮和水平导轨,所述水平行走轮安装在水平安装架上,所述水平导轨安装在床框上,所述水平行走轮行走在水平导轨上。

作为优选,所述竖向移动装置包括竖向行走轮和竖向导轨,所述竖向行走轮安装在竖向安装架上,所述竖向导轨安装在水平安装架上,所述竖向行走轮行走在竖向导轨上。

作为优选,水平驱动装置包括链条、链轮和动力装置,所述链条安装在链轮上,链条与水平安装架固定,所述动力装置驱动链轮带动链条运动,从而带动水平安装架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竖向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力臂、转轴和第二力臂,所述转轴转动地固定在水平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分别固定在转轴的两端,所述第二力臂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构成,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依次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杆的端部与转轴固定,第四连杆的尾部与竖向安装架连接,第三连杆的中部通过支架活动地固定在水平安装架上,第一力臂的摆动通过转轴传导至第二力臂上,第二力臂带动竖向安装架运动。

为了控制第一力臂,所述第一力臂上设置有活动丝杆和与活动丝杆配合的螺母,所述活动丝杆通过电机驱动转动,电机驱动活动丝杆转动,使螺母在活动丝杆上运动,所述螺母上连接有配重块。电机转动,配重块实现在活动丝杆上位置的变化,从而给第一力臂施加不同的力度,从而可以减少竖向安装架急剧运动,确保与人体接触的治疗滚轮等部件安全地与人体接触,也确保了患者的体感。此时,为了使竖向安装架在竖向驱动装置动作后恢复状态,所述水平安装架上设置有电动推杆装置,电动推杆装置、电动推杆装置推杆的端部分别连接在竖向安装架和水平安装架上。

为了使治疗滚轮(以及安装在下述安装板上的治疗部件)与人体脊柱的形态匹配(如角度、位置等),所述竖向安装架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第一旋转轴安装在竖向安装架上,安装板通过第一旋转轴的转动变换与竖向安装架之间的角度,所述治疗滚轮安装在安装板上。同时,所述竖向安装架上设置有限制安装板转动角度的限位装置。

同时,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对称分布,所述按摩装置对人体脊椎两侧进行按摩。

作为优选,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按摩头安装板和按摩电机,按摩头安装在按摩头安装板上,按摩头安装板与按摩电机轴连接,按摩电机轴转动带动按摩头安装板转动,所述按摩头安装板上设置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按摩头。

同理,为了使按摩装置与人体脊柱的形态匹配(如角度、位置等)。所述按摩电机通过第二旋转轴安装在安装板上,按摩电机通过第二旋转轴的转动变换与安装板之间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整脊床替代人工,采用机器代替传统的中医人工治疗,可根据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进行针对性的调节,而且调节方便,从而可根据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脊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平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竖向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水平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竖向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动推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竖向安装架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按摩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整脊床,包括床框1和床面2,所述床面2设置在床框1上,床框1的两端或一端设置有牵引架3。床面2上设置有使治疗装置作用于人体的通孔,床面2上覆盖有布质或皮质的覆盖件,将床面2及通孔覆盖。

所述治疗装置设置在床面2下,如图2、3所示,所述治疗装置包括水平安装架7、竖向安装架8(如图6、7所示)和治疗滚轮37(如图7),所述水平安装架7通过水平移动装置活动地安装在床框1上,所述水平安装架7通过水平驱动装置的驱动在床框上运动;所述竖向安装架8通过竖向移动装置活动地安装在水平安装架7上,所述竖向安装架8通过竖向驱动装置的驱动在水平安装架7上运动,所述治疗滚轮安装在竖向安装架8的顶部,所述治疗滚轮37穿过床面2上的通孔作用于人体。

水平安装架7在水平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通过水平移动装置在床框1上沿人体脊柱的方向上移动,这样竖向安装架8上的治疗滚轮37能够沿人体脊柱的方向上进行整脊治疗。竖向安装架8在竖向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通过竖向移动装置调节在水平安装架7上的位置,即用于调节治疗滚轮37对人体整脊治疗时的压力。治疗滚轮37则穿过床面2上的通孔作用于人体的脊柱处。

具体地:

水平移动装置包括水平行走轮5和水平导轨6,所述水平行走轮5安装在水平安装架7上,所述水平导轨6安装在床框1上,所述水平行走轮5行走在水平导轨6上。

竖向移动装置包括竖向行走轮9和竖向导轨10,所述竖向行走轮9安装在竖向安装架8上,所述竖向导轨10安装在水平安装架7上,所述竖向行走轮9行走在竖向导轨10上。

如图4所示,水平驱动装置包括链条(图中未标出)、链轮和动力装置12,链轮包括主动链轮13和从动链轮14,所述链条安装在主动链轮13和从动链轮14上,链条通过固定螺钉11固定在水平安装架7上,动力装置采用电机,动力装置驱动主动链轮13带动链条在主动链轮13和从动链轮14上转动,从而带动与链条固定在一起的水平安装架7运动(沿人体脊柱方向移动)。

如图5所示,竖向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力臂15、转轴23和第二力臂,所述转轴23转动地固定在水平安装架7上,所述第一力臂15、第二力臂分别固定在转轴23的两端,所述第二力臂由第一连杆24、第二连杆25、第三连杆26和第四连杆29构成,第一连杆24、第二连杆25、第三连杆26和第四连杆29依次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杆24的端部与转轴23固定,第四连杆29的尾部与竖向安装架8连接,第三连杆26的中部通过轴27连接在支架28上,支架28固定在水平安装架7上,第三连杆26通过轴27可在支架28上转动。这样第三连杆26便活动地固定在水平安装架7上,第一力臂15的摆动通过转轴23传导至第二力臂上,第二力臂各连杆的传导、动作带动竖向安装架8运动。

为了控制第一力臂15,所述第一力臂15上设置有活动丝杆16和与活动丝杆16配合的螺母17,所述活动丝杆16通过电机20驱动转动,电机20驱动活动丝杆17转动,使螺母17在活动丝杆16上运动,所述螺母17上连接有配重块22(配重块可以增加或减少砝码的形式进行增减重量)。具体地,电机20转动,电机20驱动减速机21,减速机21带动第一驱动链轮19,第一驱动链轮19带动第二驱动链轮18,第二驱动链轮18连接在活动丝杆16上,电机20的转动,将动力传导至活动丝杆16,活动丝杆16转动带动螺母17运动,实现配重块22在活动丝杆16上位置的变化,从而给第一力臂15施加不同的力度。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少竖向安装架8急剧运动,确保与人体接触的治疗滚轮37等部件安全地与人体接触,也确保了患者的体感。此时,为了使竖向安装架8在竖向驱动装置动作后恢复状态,如图6所示,所述水平安装架7上设置有电动推杆装置30,电动推杆装置30、电动推杆装置30的推杆31的端部分别连接在竖向安装架8和水平安装架7上,即电动推杆装置30、推杆31一个安装在竖向安装架8上,一个安装在水平安装架7上。图6所示的是:电动推杆装置30的主体安装在竖向安装架8上,推杆31通过安装支架32安装在水平安装架7上(具体的连接关系是:推杆31安装在安装支架32上,安装支架32固定在水平安装架7上)。

为了使治疗滚轮37(以及安装在下述安装板33上的治疗部件)与人体脊柱的形态匹配(如角度、位置等),即跟随人体脊柱的形态变化,所述竖向安装架8顶部设置有安装板33,所述安装板33通过第一旋转轴34安装在竖向安装架8上,具体的,竖向安装架8顶端安装有安装板支架35,安装板33通过第一旋转轴34安装在安装板支架35上,安装板33通过第一旋转轴34的转动变换与竖向安装架8之间的角度,所述治疗滚轮37安装在安装板33上。同时,安装板支架35的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高度高于安装板33,所述凸台上设置有挡块36,挡块36用于限制安装板33的沿第一旋转轴34转动的角度,即本实用新型所述竖向安装架8上设置限制安装板33转动角度的限位装置。

同时,所述安装板33上安装有按摩装置,如图7、8所示,所述按摩装置对称分布,所述按摩装置对人体脊椎两侧进行按摩。

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按摩头安装板44和按摩电机38,按摩头安装在按摩头安装板44上,按摩头安装板44与按摩电机38的轴连接,按摩电机38的轴转动带动按摩头安装板44转动,所述按摩头安装板44上设置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按摩头(大按摩头42,小按摩头43)。

为了使按摩装置与人体脊柱的形态匹配(如角度、位置等)。所述按摩电机38安装在安装框架41上,安装框架41通过第二旋转轴39安装在按摩头安装板支架40上,按摩头安装板支架40安装在安装板33上,按摩电机通过第二旋转轴39的转动变换与安装板33之间的角度。所述两按摩电机38之间设置有挡板45可以限制按摩电机38摆动角度,同时按摩头安装板支架40位于安装板33上方,其摆动也受到安装板33的的限制,也起到限位作用。

工作时,动力装置12驱动主动链轮13和从动链轮14转动,从而带动与链条固定在一起的水平安装架7在人体脊柱方向移动。

同时(具体时间可调),电机20转动,通过减速机21将动力传导至活动丝杆16,活动丝杆16转动带动螺母17运动,实现配重块22在活动丝杆16上位置的变化,从而给第一力臂15施加不同的力度,第一力臂15的摆动通过转轴23传导至第二力臂上,第二力臂各连杆的传导、动作带动竖向安装架8运动,实现对安装板33上的治疗部件进行竖向调节,确保与人体接触的治疗滚轮37等部件安全地与人体接触,也确保了患者的体感,实现了根据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进行针对性的调节,从而可根据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安装板33随着人体脊柱的形状不断地变换与竖向安装架8(或水平安装架7)之间的角度,进一步确保与人体接触的治疗滚轮37等部件安全地与人体接触。同时,脊柱两端对称设置的按摩装置的大按摩头42、小按摩头43跟随按摩电机38转动,对脊柱两侧进行按摩,放松了软组织,优化了整脊效果,可起到治疗软组织的目的。

在治疗滚轮37上可以设置加热装置,或是直接设置加热装置对脊柱两侧进行加热,都可以起到放松软组织,优化整脊效果,起到治疗软组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对各种电机等电器设备可以集成进行控制,如统一通过控制板4进行控制,如图1所示,控制板4设置在整脊床上方,患者或医生可以随时进行控制调节。部件的运动,在运动轨迹处,均可以设置传感器进行位置检测,便于控制。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