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鼻器。
背景技术:
对于例如3岁以下的婴幼儿、高龄或重病缠身的普通人甚至包括一些出生不久的动物而言,通常不具备自主排出鼻腔分泌物的能力。鼻腔分泌物过多将堵塞鼻孔引起呼吸不畅、鼻腔溃烂,而因堵塞鼻孔导致鼻腔分泌物倒流进入肺部还可能引发肺部炎症,因此,为了清除鼻腔分泌物,人们发明了吸鼻器。
传统的吸鼻器通常包括一端开有进口的管道,管道中间设有用于存贮鼻涕的储液瓶,尾端留有出口。使用时,通过在出口抽气形成负压,使得鼻涕从进口进入管道内,并被留在储液瓶内。
为了获取吸力,在使用最简单的吸鼻器时,人们通常会用口部对着出口吸气,从而制造负压。使用口部吸气时,有时候鼻涕会被不小心吸入口部,十分恶心且不卫生。而即使鼻涕不会被吸入口部,对着可能患病的人使用吸鼻器依然会令人产生不适感。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人们也有采用电动真空泵连接到出口,作为负压的动力源。然而,引入大功率电气设备将带来成本上升、维护保养复杂、清洗不便等等诸多问题,不适合在普通家庭使用,引入小功率电器设备则吸力不足,泛用性不够。
基于非电动设备的思路,也有人给出了一种较为折衷的解决方案。他们采用在出口处连接抽气气囊的方式,利用抽气气囊向外抽气所产生的负压来提供吸力。但是,由于在使用吸鼻器时,使用者的一只手需要握住管道的端部并保持进口接入患者的鼻孔,只能通过另一只手单手操作吸鼻器,因此通常抽气气囊的体积不会超过单手握持的大小,其吸力十分有限,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鼻器,该吸鼻器可靠卫生的同时具有更大吸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鼻器,包括管道,设置在管道上阀门以及连接在管道上的负压件;
管道的一端开有进口,阀门位于进口与负压件之间;
管道上还设置有出口,负压件位于进口和出口之间,出口能够封闭并防止气体进入管道;
阀门关闭时,出口向外排气,负压件形成负压;出口在负压件形成负压后封闭;阀门打开,使进口向管道内吸气。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出口向外排气时的动力源并无限制,可以用口吸气,也可以用手摇吸气设备,甚至也可以用真空泵吸气。由于使用过程中无需持续吸气,因此不存在将鼻涕吸入动力源的风险,十分可靠卫生。
而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在出口连接抽气气囊的技术方案而言,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阀门,使用者仅需用手封堵出口可以将所需的负压缓存在负压件中,在需要时再打开阀门吸取鼻腔分泌物,因此相比于传统的抽气气囊而言,负压件采用更大的容积和弹性更强的材质,从而可以获得更强的吸力。
作为优选,出口上设置有单向阀。当出口上设置单向阀时,在获得所需的负压之后,无需封堵出口即可保持吸鼻器处于负压状态,不受单手操作的限制,使得使用更轻松方便。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吸鼻器还包括抽气气囊,抽气气囊连接在单向阀上。采用抽气气囊作为负压的动力源,其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其中,负压件的弹性比抽气气囊的弹性更强;或者,负压件的容积比抽气气囊的容积更大。此时,可以通过多次反复按压抽气气囊,从而使得负压件能够提供尽可能大的负压。
另外,作为优选,吸鼻器还包括电动抽气泵,电动抽气泵连接在单向阀上;
吸鼻器内还设置有负压传感器,负压传感器与电动抽气泵通信连接。
显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晓,负压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吸鼻器内单向阀之前的任意位置,并用于检测管道内的压力。
而且,负压传感器将压力信号发送给电动抽气泵后,当压力达到预设值时,可以令电动抽气泵自动停止抽气,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进而更方便单手操作。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阀门为电子阀门,负压传感器还和阀门通信连接,此时,负压传感器也将压力信号发送给电子阀门,当管道内的压力达到给定数值后,令阀门自动打开,即可实现对鼻腔分泌物的抽吸动作。
另外,作为优选,吸鼻器上设置有用于存贮鼻涕的储液瓶,储液瓶的瓶底还设有配重。当瓶底设有配重时,可以防止储液瓶翻转,从而更好地防止鼻腔分泌物倒流,降低清洗和清洁难度。
储液瓶上设有盖子,盖子上设置有盖孔,负压件通过盖孔与储液瓶相连通。当设置有储液瓶时,将负压件设置在储液瓶的上方,并通过设置在盖子上的盖孔与储液瓶相连通,可以有效防止鼻腔分泌物进入负压件内,而配合配重则更有效果。
或者,作为优选,储液瓶位于阀门与进口之间。将储液瓶设置在阀门与进口之间,鼻腔分泌物从进口进入后将直接进入储液瓶,无需经过阀门,因此更易于清洗,也更加清洁。
另外,作为优选,阀门包括开关、隔断板和转轴,隔断板与开关相连接,开关与转轴相连接,开关能够带动隔断板沿转轴翻转,从而打开和关闭阀门。利用转轴来控制隔断板的翻转,阀门的气密性更容易得到控制。
更进一步地,作为优选,阀门还包括扭簧,扭簧套在转轴上,推动隔断板并使得隔断板趋向于关闭状态。利用扭簧可以使得隔断板在未经操作时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减少对开关的操作,更加方便。
另外,作为优选,管道靠近进口的部分的内径小于远离进口的部分的内径。内径较大的部分其气体通过量较大,可以更快地得到足够的负压,而内径较小的部分形成的气流流速更快,吸力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吸鼻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吸鼻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吸鼻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吸鼻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吸鼻器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方式阀门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方式阀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管道;1a-进口;1b-出口;2-阀门;2a-开关;2b-隔断板;2c-转轴;2d-扭簧;3-负压件;4-单向阀;5-抽气气囊;6-储液瓶;7-电动抽气泵;8-负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吸鼻器,参见图1所示,包括管道1,设置在管道1上阀门2以及连接在管道1上的负压件3;
管道1的一端开有进口1a,阀门2位于进口1a与负压件3之间;
管道1上还设置有出口1b,负压件3位于进口1a和出口1b之间,出口1b能够封闭并防止气体进入管道1;
阀门2关闭时,出口1b向外排气,负压件3形成负压;出口1b在负压件3形成负压后封闭;阀门2打开,使进口1a向管道1内吸气。
其中,负压件3可以是负压球、负压瓶、各种形状气囊等等,在实际使用时,可遵循如下步骤:
1、关闭阀门2;
2、利用外部动力源从出口1b向外排气,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出口1b向外排气时的动力源并无限制,可以用口吸气,也可以用手摇吸气设备,甚至也可以用真空泵吸气。由于使用过程中无需持续吸气,因此不存在将鼻涕吸入动力源的风险,十分可靠卫生。
3、封住出口1b,使得负压件3保持在负压状态;
4、将管道1的进口1a接入患者鼻腔,打开阀门2,从进口1a向管道1内吸气,从而吸出鼻腔分泌物。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在出口1b连接抽气气囊5的技术方案而言,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阀门2,使用者仅需用手封堵出口1b可以将所需的负压缓存在负压件3中,在需要时再打开阀门2吸取鼻腔分泌物,因此相比于传统的抽气气囊5而言,负压件3采用更大的容积和弹性更强的材质,从而可以获得更强的吸力。
实施方式二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吸鼻器,第二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所示,出口1b上设置有单向阀4。
当出口1b上设置单向阀4时,在获得所需的负压之后,无需封堵出口1b的操作即可保持吸鼻器处于负压状态,不受单手操作的限制,使得使用更轻松方便。
参见图2所示,吸鼻器还包括抽气气囊5,抽气气囊5连接在单向阀4上。采用抽气气囊5作为负压的动力源,其成本低廉,易于操作。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负压件3的弹性比抽气气囊5的弹性更强;
或者,负压件3的容积比抽气气囊5的容积更大。此时,可以通过多次反复按压抽气气囊5,从而使得负压件3能够提供尽可能大的负压。
实施方式三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吸鼻器,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有所不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抽气气囊5作为负压的动力源;而,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所示,吸鼻器还包括电动抽气泵7,电动抽气泵7连接在单向阀4上;
吸鼻器内还设置有负压传感器8,负压传感器8与电动抽气泵7通信连接。
显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晓,负压传感器8可以设置在吸鼻器内单向阀4之前的任意位置,并用于检测管道1内的压力。图中,负压传感器8位于负压件3内。
而且,负压传感器8将压力信号发送给电动抽气泵7后,当压力达到预设值时,可以令电动抽气泵7自动停止抽气,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进而更方便单手操作。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阀门2为电子阀门,负压传感器8还和阀门2通信连接,此时,负压传感器8也将压力信号发送给电子阀门,当管道内的压力值达到给定数值后,令阀门2自动打开,即可实现对鼻腔分泌物的抽吸。
其中,通信连接可以采用无线通信连接的方式,从而使得管道的清洗更加方便。
由于采用电子阀门和负压传感器联合使用,因此在使用时,操作人员仅需握持吸鼻器即可开始抽吸,解放了操作人员的一只手,十分方便。
实施方式四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吸鼻器,第四实施方式是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任意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所示,吸鼻器上设置有用于存贮鼻涕的储液瓶6,储液瓶6的瓶底还设有配重。
当瓶底设有配重时,可以防止储液瓶6翻转,从而更好地防止鼻腔分泌物倒流,降低清洗和清洁难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储液瓶6上设有盖子,盖子上设置有盖孔,负压件3通过盖孔与储液瓶6相连通。当设置有储液瓶6时,将负压件3设置在储液瓶6的上方,并通过设置在盖子上的盖孔与储液瓶6相连通,可以有效防止鼻腔分泌物进入负压件3内,而配合配重则更有效果。
实施方式五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吸鼻器,第五实施方式与第四实施方式有所不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中,负压件3设置在储液瓶6的上方;而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中,负压件3和储液瓶6分开放置。
具体而言,参见图5所示,储液瓶6位于阀门2与进口1a之间。因此进口1a、储液瓶6阀门2、负压件3、出口1b是依次设置的。
将储液瓶6设置在阀门2与进口1a之间,鼻腔分泌物从进口1a进入后将直接进入储液瓶6,无需经过阀门2,因此更易于清洗,也更加清洁。
实施方式六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吸鼻器,第六实施方式是上述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任意一个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中,参见图6所示,阀门2包括开关2a、隔断板2b和转轴2c。
隔断板2b与开关2a相连接,开关2a与转轴2c相连接,开关2a能够带动隔断板2b沿转轴2c翻转,从而打开和关闭阀门2。利用转轴2c来控制隔断板2b的翻转,由于转轴2c部分的开孔很小,阀门2的气密性更容易得到控制。
当采用电动阀门时,可以利用电动机构控制转轴2c的旋转,从而实现阀门的开闭动作,也十分方便。
实施方式七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吸鼻器,第七实施方式是第六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式中,参见图7所示,阀门2还包括扭簧2d,扭簧2d套在转轴2c上,推动隔断板2b并使得隔断板2b趋向于关闭状态。
利用扭簧2d可以使得隔断板2b在未经操作时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减少对开关2a的操作,更加方便。
实施方式八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吸鼻器,第八实施方式是第一至第七实施方式中任意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方式中,管道1靠近一端的部分的内径小于远离一端的部分的内径。
内径较大的部分其气体通过量较大,可以更快地得到足够的负压,而内径较小的部分形成的气流流速更快,吸力更强。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基本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