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针道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9760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针道模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体式针道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肿瘤治疗领域,采用放射性粒子定向植入肿瘤部位对肿瘤进行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具体治疗过程中,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放射性粒子必须精确植入最合适的位置。

为了保证放射性粒子的精确植入,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采用3D打印的针道模板进行粒子的精准植入。具体就是采用计算机三维绘制肿瘤、皮肤和针道数据,将进针位置、针道角度、深度和植入方法均确定后采用3D打印技术制成针道模板,针道模板的板体上设置有各个不同角度的针道导柱,从而保证每根粒子植入针均能将放射性粒子精确植入人体最合适的位置。

但是,现有的针道模板的板体和针道导柱采用3D打印一体成型,一体式设计的针道导柱在使用完毕后和板体均会被废弃,这种情况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整体3D打印只能用比较便宜的树脂等材料,而树脂材料不能进入人体,不符合生物安全性规定;2、打印精度要求最高的是导柱的内壁,它决定了植入针能否顺利通过针道导柱。而现在整体打印的方法要求打印精度高,延长了打印时间;3、整体打印增加了每个模板的材料成本,造成打印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针道模板,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式的针道模板上的针道导柱无法重复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针道模板,包括:板体,板体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导柱,可拆卸地设置在多个定位孔内,每个导柱内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植入针穿孔,植入针穿孔用于使粒子植入针穿过并插入到预设位置。

进一步地,导柱包括:定位部,用于卡接在定位孔内以对导柱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导柱还包括:手持部,设置在定位部的一端,其中,植入针穿孔沿定位部和手持部的轴向延伸。

进一步地,定位部和手持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定位部和手持部采用PEEK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手持部为矩形块体。

进一步地,定位部为圆柱体,定位孔与定位部相适配。

进一步地,定位部靠近手持部的一端的直径大于定位部远离手持部的一端的直径。

进一步地,定位部靠近手持部的一端的直径至定位部远离手持部的一端的直径呈线性减小。

进一步地,定位部远离手持部的一端设置有锥形端头。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分体式针道模板,包括:板体和多个导柱,板体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导柱可拆卸地设置在多个定位孔内,每个导柱内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植入针穿孔,植入针穿孔用于使粒子植入针穿过并插入到预设位置。通过设置分体式的板体和导柱,从而在粒子植入手术完成后,导柱能够拆下重复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式的针道模板上的针道导柱无法重复使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分体式针道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分体式针道模板的导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板体;11、定位孔;20、导柱;21、植入针穿孔;22、定位部;23、手持部;24、锥形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针道模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板体10和多个导柱20,板体10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1;多个导柱20可拆卸地设置在多个定位孔11内,每个导柱20内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植入针穿孔21,植入针穿孔21用于使粒子植入针穿过并插入到预设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分体式针道模板,包括:板体10和多个导柱20,板体10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1;多个导柱20可拆卸地设置在多个定位孔11内,每个导柱20内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植入针穿孔21,植入针穿孔21用于使粒子植入针穿过并插入到预设位置。通过设置分体式的板体10和导柱20,从而在粒子植入手术完成后,导柱20能够拆下重复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式的针道模板上的针道导柱无法重复使用的技术问题。

具体实施时,为了使导柱20安装到板体10的定位孔11后位置唯一确定,不会发生脱落或晃动,进一步地,导柱20包括:定位部22,定位部22位于导柱20的下端,其整体呈圆柱体结构,相应地,定位孔11为柱状孔,且定位孔11的内径与定位部22的外径相适配,从而在定位部22插入定位孔11后将导柱20卡接并定位,避免导柱20发生晃动,保证位置的唯一性,从而确保粒子植入针能够精确地穿刺到人体内的预定部位。

为了便于用手或器械向板体10上安装导柱20或者将导柱20由板体10上拆下,可选地,如图2所示,导柱20还包括:手持部23,手持部23设置在定位部22的一端并位于导柱20的上部,植入针穿孔21沿定位部22和手持部23的轴向延伸。可选地,手持部23为矩形块体。

定位部22和手持部23采用PEEK(polyetheretherketone,中文名称:聚醚醚酮)材料一体成型,聚醚醚酮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特种工程塑料,与其他特种工程塑料相比具有很多显著优势,机械性能优异、自润滑性好、耐化学品腐蚀、阻燃、耐剥离性、耐磨性好。

为了使导柱20更容易插入板体10上的定位孔11内或者从定位孔11中将导柱20拆下,可选地,定位孔11和定位部22均具有一定的锥度。

具体地,定位部22靠近手持部23的一端的直径大于定位部22远离手持部23的一端的直径,进一步地,定位部22靠近手持部23的一端的直径至定位部22远离手持部23的一端的直径呈线性减小。即定位部22整体呈圆台形,相应地,定位孔11也为圆台形并与定位部22相适配,从而使定位部22能够方便插入定位孔11中或者从定位孔11中拔出。

进一步地,定位部22远离手持部23的一端,即定位部22的下端设置有锥形端头24,锥形端头24使导柱20整体更加圆滑,避免平面端头的棱角碰伤患者。

本实施例的分体式针道模板,成功地解决了目前3D打印针道模板存在的问题:1、重复使用的针道导柱可以使用生物可植入材料(如PEEK材料等),使针道模板符合医疗安全性要求;2、PEEK材料硬度大、耐高温,一次精细打印后严格消毒即可重复使用,避免了对整体模板打印精度的要求,可以大大缩短模板的打印时间;3、减轻了针道模板的重量,节省打印材料。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