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制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9110阅读:791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制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丸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全自动制丸机。



背景技术:

为使药品,食品便于吞服,方便携带,剂量准等特点,全自动制丸机它通过电机速动蜗轮减速机对物料进行推进挤压经过出条孔挤出直径大小相同的若干药条后经过导轮托带进入搓丸结构进行搓丸,搓丸结构由搓丸电机带动两根搓动轴通过凸轮来实现来回搓动,然后经调速电机来带动两根搓丸轴往中间相对转动来实现两搓丸模具来回搓动并对滚完成了食品药品成丸状的揉、搓等动作,使物料型成大小一致的球型颗粒,具有脱离人工,剂量准,工作效量高等优点。

目前现有制丸机存在以下缺陷:(1)物料推进电机转动,均采用普通电机带动蜗轮减速机用皮带轮传动方式,噪音大,皮带轮打滑功率损耗大,不环保节能;(2)由于物料流动性,阻力系数,摩擦力一致等因数,至使物料推进的速度不致,生产效率不同;(3)由于物料粘性效大,粘结模具,采用滴酒精防粘,粘结厉害时需停机清理,耗时工作效率低,对物料污染严重,对酒精产生浪费;(4)由于本机需出条后在进行搓丸动作,物料韧性不一至,容易产生断条,不能完美成条等,影响后续工作不能连续工作,或有些无条式直接搓丸清洗不方便,每次清洗都需拆下模具,不然无法拆下料嘴和拿出送料杆进行清洗,费时费力。(5)不同物料推进速度不一至,需调节制丸速度来匹配出条速度,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制丸机,其具有噪音低、功率损耗小、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制丸机,包括有箱体、第一搓丸调速电机、第二搓丸调速电机、料筒支架、料筒以及可调速齿轮减速电机;

该箱体内设置有两可轴向来回活动的搓动轴,两搓动轴左右间隔设置,每一搓动轴的前端均向前伸出箱体外,每一搓动轴的前端均套设有搓丸模具,两搓丸模具之间形成有搓丸间隙,该箱体内还设置有偏心传动轴和蜗杆传动轴,该偏心传动轴上套设有两偏心轮,两偏心轮分别抵于两搓动轴的后端面上并促使对应的搓动轴向前移动,且每一搓动轴上均套设有促使搓动轴复位的复位弹簧,该蜗杆传动轴带动其中一搓动轴转动,每一搓动轴上均套设有传动齿轮,两传动齿轮彼此啮合;该第一搓丸调速电机和第二搓丸调速电机均固定于箱体上,第一搓丸调速电机带动偏心传动轴,第二搓丸调速电机带动蜗杆传动轴转动;

该料筒安装于料筒支架上,料筒的一端安装有出条嘴,该出条嘴位于搓丸间隙的正上方并靠近两搓丸模具,料筒的另一端设置有料斗,料斗内设置有压料翻板,该压料翻板固定于翻板传动轴上,料筒内设置有变距变径送料螺旋杆,该变距变径送料螺旋杆通过齿轮组带动翻板传动轴转动;该可调速齿轮减速电机固定于料筒支架上,可调速齿轮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链轮,该变距变径送料螺旋杆的外端安装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之间连接有传动链条。

优选的,所述出条嘴内设置有用于侦测物料流动速度或出条速度的感应装置,感应装置连接控制系统,该第一搓丸调速电机和第二搓丸调速电机均连接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搓丸模具为经过防粘处理的食物级特氟龙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一搓丸调速电机和第二搓丸调速电机均安装于箱体的外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出条嘴的两侧面为弧面,该弧面的弧度与搓丸模具的弧度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物料推进采用可调速齿轮减速电机,并配合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传动链条带动变距变径送料螺旋杆转动,可有效降低噪音,链轮转动不打滑,功率损耗小,更加节能环保。

二、通过采用变距变径送料螺旋杆,可使物料快速均匀推进,采用变频调速使推进速度实现调节,最大化满足物料的推进力,实现物料最大的推出速度。

三、搓丸模具采用经过防粘处理的食物级特氟龙材质,可去掉滴酒精装置。

四、物料推进器出料口采用出条嘴直接90度进入搓丸模具,拆洗时无需拆装搓丸模。

五、通过设置有感应装置,利用感应装置侦测物料推进速度、物料流动速度或出条速度,然后通过感应装置自动控制搓丸调速电机实现自动匹配物料推出速度,实现真正无需人工干预完全自动化。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识说明:

11、箱体 12、第一搓丸调速电机

13、第二搓丸调速电机 14、料筒支架

15、料筒 16、可调速齿轮减速电机

17、搓动轴 18、搓丸模具

19、搓丸间隙 20、偏心传动轴

21、蜗杆传动轴 22、偏心轮

23、复位弹簧 24、传动齿轮

25、出条嘴 26、料斗

27、压料翻板 28、翻板传动轴

29、变距变径送料螺旋杆 30、齿轮组

31、第一链轮 32、第二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箱体11、第一搓丸调速电机12、第二搓丸调速电机13、料筒支架14、料筒15以及可调速齿轮减速电机16。

该箱体11内设置有两可轴向来回活动的搓动轴17,两搓动轴17左右间隔设置,每一搓动轴17的前端均向前伸出箱体11外,每一搓动轴17的前端均套设有搓丸模具18,两搓丸模具18之间形成有搓丸间隙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搓丸模具18为经过防粘处理的食物级特氟龙材质,无需滴酒精装置。

该箱体11内还设置有偏心传动轴20和蜗杆传动轴21,该偏心传动轴20 上套设有两偏心轮22,两偏心轮22分别抵于两搓动轴17的后端面上并促使对应的搓动轴17向前移动,且每一搓动轴17上均套设有促使搓动轴17复位的复位弹簧23,该蜗杆传动轴21带动其中一搓动轴17转动,每一搓动轴17 上均套设有传动齿轮24,两传动齿轮24彼此啮合;该第一搓丸调速电机12 和第二搓丸调速电机13均固定于箱体11上,第一搓丸调速电机12带动偏心传动轴20,第二搓丸调速电机13带动蜗杆传动轴2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搓丸调速电机12和第二搓丸调速电机13均安装于箱体11的外侧面上。

该料筒15安装于料筒支架14上,料筒15的一端安装有出条嘴25,该出条嘴25位于搓丸间隙19的正上方并靠近两搓丸模具18,料筒15的另一端设置有料斗26,料斗26内设置有压料翻板27,该压料翻板27固定于翻板传动轴28上,料筒15内设置有变距变径送料螺旋杆29,该变距变径送料螺旋杆 29通过齿轮组30带动翻板传动轴28转动;该可调速齿轮减速电机16固定于料筒支架14上,可调速齿轮减速电机1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链轮31,该变距变径送料螺旋杆29的外端安装有第二链轮32,第二链轮32与第一链轮 31之间连接有传动链条(图中未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条嘴25的两侧面为弧面,该弧面的弧度与搓丸模具18的弧度相适配。所述出条嘴25内设置有用于侦测物料流动速度或出条速度的感应装置(图中未示),感应装置连接控制系统(图中未示),该第一搓丸调速电机12和第二搓丸调速电机13 均连接控制系统。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将物料导入料斗26中,通过可调速齿轮减速电机16使用链条带动变距变径送料螺旋杆29转动,变距变径送料螺旋杆29通过齿轮组 30带动翻板传动轴28转动,使压料翻板27往变距变径送料螺旋杆29上压料,变距变径送料螺旋杆29将物料均匀推进,通过90度转角出口上若干相同大小的圆孔推出直接进入经特殊防粘处理的搓丸模具18,其中推进速度可根据物料摩擦系数、流动性进行相应调节,达到最佳出料或出条速度。感应装置感应到物料推出速度后,第一搓丸调速电机12和第二搓丸调速电机13自动开始工作,第一搓丸调速电机12工作带动偏心传动轴20运动,偏心传动轴20上装有相对应的两偏心轮22使搓动轴17轴向来回往返运动,同时第二搓丸调速电机13运转,带动蜗杆传动轴21运动,蜗杆传动轴21 带动其中一根搓动轴17运动,并通过两传动齿轮24带动另一搓动轴17运动,两根搓动轴17同时相对运动来切料,第一搓丸调速电机12和第二搓丸调速电机13同理工作实现切料和搓丸动作。同时感应装置感应到物料的推进速度和出条速度后自动匹配切料搓丸速度,真正实现自动化无需手动调节。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