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计算机控制呼吸频率大小的呼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5320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由计算机控制呼吸频率大小的呼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机,具体是一种由计算机控制呼吸频率大小的呼吸机,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

呼吸机主要通过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当婴幼儿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时,经过积极的保守治疗无效,呼吸减弱和痰多且稠,排痰困难,阻塞气道或发生肺不张,应考虑气管插管及呼吸机。

但是目前使用的呼吸机都是通过人工调节其呼吸频率,当病人呼吸困难的时候,由医护人员加大呼吸机的呼吸频率,使病人可以维持一个正常的状态,当病人稍渐好转的时候,就可以减小呼吸机的呼吸频率,该操作都是通过人工控制的,但是当医护人员不在病人身边的时候,就会出现危险事故发生,甚至对病人的寿命带来严重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计算机控制呼吸频率大小的呼吸机,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来调节呼吸机的频率大小,不需要医护人员实时进行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计算机控制呼吸频率大小的呼吸机,包括集气罐,集气罐通过吸气回路连接插管,插管的另一端连接出气端口,在集气罐与插管连接的吸气回路上由右向左依次设置有精气罐、吸气流、吸压器、湿化器,在精气罐与集气罐连通的吸气回路上设置有细菌过滤器,精气罐上设置有压力表、过压保护器,在吸气流与吸压器连通的吸气回路上设置有吸气阀,插管还连通有呼气回路,所述的呼气回路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除水瓶、呼压气、呼气流以及止回阀,在呼压气与呼气流连通的呼气回路上设置有呼气阀,在所述插管的上面设置频率控制电路模块,所述的频率控制电路模块包括变压器T、整流二极管UR、芯片IC1、芯片IC2、电阻R1-电阻R5、电位器RP、晶体管V1、晶体管V2、电容C1-C4、二极管VD、继电器K,变压器T的端口1、端口2接220V电压输入,变压器T的端口3与整流二极管UR的端口1连接,变压器T的端口4与整流二极管UR的端口3连接,整流二极管UR的端口4分别连接芯片IC2的管脚1、电容C3的一端,芯片IC2的管脚3分别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芯片IC1的管脚4、芯片IC1的管脚8、电阻R5的一端、晶体管V2的集电极,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芯片IC1的管脚7,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的可调端,电位器RP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管脚2、芯片IC1的管脚6、电容C1的一端,芯片IC1的管脚5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芯片IC1的管脚3通过电阻R3与晶体管V1的基极连接,晶体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晶体管V2的基极,晶体管V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的一端、继电器K的一端,整流二极管UR的端口2、电容C3的另一端、芯片IC2的端口2、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芯片IC1的管脚1、电容C2的另一端、晶体管V1的发射极、二极管VD的另一端、继电器K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芯片IC1为NE555型时基集成电路,芯片IC2为LM7809型三端稳压集成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继电器K选用JRX-13F型9V直流继电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呼吸机的插管上设置控制电路模块,该控制电路模块可以提供一种适宜的方式对病人的肺部进行有效通气,既保障病人生命需要,又要尽可能减少病发症,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当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的时候,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调整呼吸机的呼吸频率,机器可以根据病人的状态进行自动调整呼吸频率,该呼吸机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控制电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出气端口,2、插管,3、呼气回路,4、除水瓶,5、呼压气,6、呼气阀,7、呼气流,8、止回阀,9、吸气回路,10、湿化器,11、吸压器,12、吸气阀,13、吸气流,14、过压保护器,15、精气罐,16、压力表,17、细菌过滤器,18、集气罐,19、控制电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由计算机控制呼吸频率大小的呼吸机,包括集气罐18,集气罐18通过吸气回路9连接插管2,插管2的另一端连接出气端口1,在集气罐18与插管2连接的吸气回路9上由右向左依次设置有精气罐15、吸气流13、吸压器11、湿化器10,在精气罐15与集气罐18连通的吸气回路9上设置有细菌过滤器17,精气罐15上设置有压力表16、过压保护器14,在吸气流13与吸压器11连通的吸气回路9上设置有吸气阀12,插管2还连通有呼气回路3,所述的呼气回路3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除水瓶4、呼压气5、呼气流7以及止回阀8,在呼压气5与呼气流7连通的呼气回路3上设置有呼气阀6,在所述插管2的上面设置频率控制电路模块19,所述的频率控制电路模块19包括变压器T、整流二极管UR、芯片IC1、芯片IC2、电阻R1-电阻R5、电位器RP、晶体管V1、晶体管V2、电容C1-C4、二极管VD、继电器K,变压器T的端口1、端口2接220V电压输入,变压器T的端口3与整流二极管UR的端口1连接,变压器T的端口4与整流二极管UR的端口3连接,整流二极管UR的端口4分别连接芯片IC2的管脚1、电容C3的一端,芯片IC2的管脚3分别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芯片IC1的管脚4、芯片IC1的管脚8、电阻R5的一端、晶体管V2的集电极,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芯片IC1的管脚7,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的可调端,电位器RP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管脚2、芯片IC1的管脚6、电容C1的一端,芯片IC1的管脚5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芯片IC1的管脚3通过电阻R3与晶体管V1的基极连接,晶体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晶体管V2的基极,晶体管V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的一端、继电器K的一端,整流二极管UR的端口2、电容C3的另一端、芯片IC2的端口2、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芯片IC1的管脚1、电容C2的另一端、晶体管V1的发射极、二极管VD的另一端、继电器K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

进一步,芯片IC1为NE555型时基集成电路,芯片IC2为LM7809型三端稳压集成电路。

进一步,继电器K选用JRX-13F型9V直流继电器。

集气罐18中的有氧气体经细菌过滤器17进行优化后到达精气罐15,精气罐15上的压力表16、过压保护器14对精气罐15进一步进行保护,吸气流13、吸压器11以及吸气阀12对吸气回路9上的有氧气体进行传输控制,由湿化器10对有氧气体进行加温、加湿后由吸气回路9送到插管2中,插管2中的气体送入到出气端口1到达病人肺部,控制电路模块19可以控制呼吸机频率的大小,芯片IC1的3脚输出高电平时,晶体管V1和晶体管V2饱和导通,继电器K通电吸合,其常开触头接通,呼吸机的电动机M通电工作,在芯片IC1的3脚输出低电平时,晶体管V1和晶体管V2截止,继电器K释放,电动机M断电停止工作,调节电位器RP的阻值,可以改变无稳态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从而改变呼吸机的工作频率,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来进行调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