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热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7787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热灸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拟传统医学中的艾灸疗法的便携热灸仪。



背景技术:

灸疗是我国传统的一种中医疗法,广泛用于医疗和康复治疗领域。艾灸是灸疗的一种,其方法是在穴位表面、穴位上方或者在穴位上间隔放置药物,燃烧采用艾绒制成的艾条,利用艾条燃烧产生热量与药物的综合作用,达到防病保健的效果。由于艾条在燃烧时容易产生烟雾和灰尘,而且温度也不好控制,容易灼伤皮肤,因此为了改善上述情况,部分商家开发出了无烟无尘、温度可控的红外电子热灸仪。但是现有的红外电子热灸仪,其整体面积大,因而其不方便随身携带,而且一般功率都很高,能效比极低,同时使用效果也不太理想,使用后使用者无法自由走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体面积小、携带方便,使用后使用者可正常行走的便携热灸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热灸仪,包括有灸头,还包括有环绕所述灸头的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灸头上,所述灸头内置电子发热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灸头的热灸面与所述吸附装置的吸附面之间存在高度差,且所述热灸面低于所述吸附面。

进一步,所述吸附装置包括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吸附盘、安装在所述吸附盘上方的形变碗。

进一步,所述吸附盘采用玻璃或竹筒制成,所述形变碗采用硅胶制成。

进一步,所述吸附装置的数量至少为3个且围绕所述灸头周向均布。

进一步,所述电子发热件为红外辐射发热装置。

进一步,所述灸头内置锂电池和调节热灸功率的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类似于八爪鱼,环绕所述灸头的吸附装置类似于八爪鱼腕足上的吸盘,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很方便地将所述灸头固定在患处部位进行理疗,而不用担心因患者走动而导致热灸仪脱落,所以患者在使用时也更加的自由;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子发热件安装在所述灸头内,而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灸头可以做到很小,因而所述灸头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很小,所以本实用新型整体发热面积小、热能聚焦效果更好、功率的消耗也相对较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热灸仪,包括有灸头1,还包括有环绕所述灸头1的吸附装置2,所述吸附装置2通过连接杆3连接在所述灸头1上,所述灸头1内置电子发热件。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类似于八爪鱼,环绕所述灸头1的吸附装置2类似于八爪鱼腕足上的吸盘,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很方便地将所述灸头1固定在患处部位进行理疗,而不用担心因患者走动而导致热灸仪脱落,所以患者在使用时也更加的自由;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子发热件安装在所述灸头1内,而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灸头1可以做到很小,因而所述灸头1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很小,所以本实用新型整体发热面积小、热能聚焦效果更好、功率的消耗也相对较小。

参照图2,所述灸头1的热灸面与所述吸附装置2的吸附面之间存在高度差h,且所述热灸面低于吸附面。上述结构可以在热灸时使所述灸头1的热灸面紧紧地挤靠在人体皮肤上,提升热灸效果。

所述吸附装置2包括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吸附盘21、安装在所述吸附盘21上方的形变碗22。上述结构可以在挤扁所述形变碗22时,使所述吸附装置2产生负压而吸附在人体皮肤上。

当所述吸附盘21的材质较软时,所述吸附盘21与人体皮肤接触的部位很容易因漏气而导致所述吸附装置2从皮肤上脱落,因此所述吸附盘21应当具有足够的硬度,具体地,所述吸附盘21选用玻璃或竹筒材料制成;为了方便将所述形变碗22挤扁而产生负压,所述形变碗22选用材质柔软的硅胶制成。

为了提供足够的吸附力以保证所述灸头1固定的可靠性,所述吸附装置2的数量至少为3个;同时为了整体造型的美观以及受力的均衡性,所述吸附装置2围绕所述灸头1周向均布。

所述电子发热件可以选用纯电阻或红外辐射发热装置。由于红外辐射发热装置辐射的能量更加容易被人体穴位吸收,在本实施例中优先选用红外辐射发热装置。

为了方便给电子发热件提供电能,所述灸头1内置锂电池供电;同时为了对热灸功率进行调节以适应各种病患程度的需要,所述灸头1还内置有调节热灸功率的控制单元。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