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程序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7657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程序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处理光干涉断层像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对于即使服用降压药也难以改善高血压状态的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已知有通过将位于肾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切断或者使其损伤来截断其传递而能够期待血压降低的知识。

作为经皮切断肾动脉的交感神经的手术技术,提案有将烧灼用导管(消融装置)的前端部导入肾动脉,从肾动脉的内侧烧灼交感神经。这种消融装置在细长的轴的前端具有电极部,使该电极部接触肾动脉的内壁,对位于肾动脉的周围的交感神经施加热能,对交感神经进行烧灼(专利文献1)。

已知交感神经存在于肾动脉的周围,但是由于交感神经在肾动脉的周边组织中无规律地行进,所以不知道肾动脉的哪个部分靠近交感神经。因此,在交感神经的切断的手术技术中,通过在沿着肾动脉的内壁的整周实施烧灼,来更可靠地切断交感神经。但是,有时在烧灼部位产生组织的变性或坏死、血管壁肿胀,所以不是在相同位置遍及内壁整周地进行烧灼,而是向血管轴向移动的同时即螺旋状地以规定的间隔施加热能。

此外,近年提案有:在进行切断肾动脉的交感神经的手术技术时,为了正确掌握肾动脉的交感神经的位置,使用光干涉断层法的技术。具体而言,提案有如下方法:使用光干涉断层法的技术,来检测神经与肌肉之间或者神经组织与结缔组织之间的双折射边界,由此判断肾动脉的神经的位置(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2-5138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0099797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要素:

一般而言,在上述那样的经由肾动脉的内腔壁对交感神经进行烧灼的手术技术中,对各烧灼部位用30秒~2分钟左右的规定时间施加热能。外科医生读取这期间的肾动脉内腔壁的温度、和电极与对极板间或者电极间的阻抗的变动,以经验法则判断烧灼的成功与否。即,没有直接判断交感神经的烧灼状态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2中,在进行切断肾动脉的交感神经的手术技术时,能够正确掌握肾动脉的交感神经的位置,但是以热能烧灼肾动脉的内壁后,难以判断该烧灼部位的烧灼状态。

但是,切断肾动脉的交感神经的手术技术中,在交感神经的烧灼不充分的情况下可能得不到充分的治疗效果,在肾动脉内腔壁过度烧灼的情况下引发并发症的危险高。即,肾动脉周边的交感神经的烧灼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因此,在切断肾动脉周边的交感神经的手术技术中,谋求判断肾动脉周边的交感神经的烧灼部位的烧灼状态。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目的是使用通过光干涉断层法而得到的断层像能够更正确地掌握烧灼的状态。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以下结构。即:

该图像处理装置对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使成像核心部一边旋转一边在导管内沿轴向移动而得到的多个截面图像进行处理,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其将与所述截面图像相关的数据与获取各个截面图像时的所述轴向上的位置信息相关联地存储;

提取单元,其在所述多个截面图像中,提取消失区间开始的第一截面图像和该消失区间结束的第二截面图像,该消失区间是能够判断包含于血管断层像中的外弹性膜的一部分消失了的区间;和

计算单元,其从所述存储单元获取所述第一截面图像和所述第二截面图像的所述轴向上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获取的所述轴向上的位置信息之差,计算在与所述消失区间对应的位置处烧灼所波及的烧灼范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利用光干涉断层法所得到的断层像,能够更正确地掌握烧灼的状态。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通过参照了附图的以下说明能够更明确。而且,在附图中,对相同或者同样的构成添加相同的附图标记。

附图说明

附图包含于说明书,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用于与说明书的记述一起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诊断装置的外观构成的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图像诊断装置的构成框图。

图3中,3a是表示探针前端的截面构成的图,3b是表示生成截面图像的处理的图。

图4是说明由图像诊断装置获取的截面图像组的图。

图5是说明推定烧灼范围的模型的图。

图6是说明截面图像在监视器上的显示的图。

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的烧灼范围的推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帧数据的构成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而且,以下记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优选的具体例,带有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是只要在以下的说明中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的意思的记载,则本发明的范围就不限定于这些方式。

图1表示实施方式的使用了光干涉的图像诊断装置100的外观构成。

如图1所示,图像诊断装置100包括探针101、电机驱动部102和操作控制装置103,电机驱动部102和操作控制装置103经由连接器105利用收容有信号线或者光纤的线缆104连接。

探针101直接插入到血管内,在其长度方向上可自由移动,且收容有旋转自如的成像核心部。在该成像核心部的前端设置有收容有光收发部的壳体,该光收发部连续地将从图像诊断装置100传送来的光(测定光)发送到血管内,并且连续地接收来自血管内的反射光。图像诊断装置100中,通过使用该成像核心部来测定血管内部的状态。

电机驱动部102可装拆地安装有探针101,通过驱动内置的电机来规定插入于探针101内的成像核心部在血管内的轴向上的移动和相对于其轴的旋转动作。即,电机驱动部102具有使成像核心部一边旋转一边在导管内沿轴向移动的功能。此外,电机驱动部102作为成像核心部内的光收发部与操作控制装置103之间的信号的中继装置发挥作用。即,电机驱动部102具有如下功能:将来自操作控制装置103的测定光向光收发部传递,并且将来自由光收发部检测到的生物体组织的反射光传递到操作控制装置103。

操作控制装置103包括用于在进行测定时输入各种设定值的功能、和用于对通过测定而得到的光干涉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各种血管图像的功能。

操作控制装置103中,111是主体控制部。该主体控制部111通过使来自成像核心部的反射光和将来自光源的光分离而得到的参照光干涉,而生成干涉光数据,并且通过对该干涉光数据进行fft(fastfouriertransformation:快速傅里叶变换),而生成从旋转中心位置沿着径向的线条数据(linedata)。然后,从线条数据经过插补处理而生成基于光干涉的血管截面图像。

111-1是打印机和dvd刻录机,对主体控制部111的处理结果进行印刷,或者将其存储为数据。112是操作面板,用户经由该操作面板112进行各种设定值和指示的输入。113是作为显示装置的监视器(例如lcd),显示在主体控制部111生成的各种截面图像。114是作为定点设备(坐标输入装置)的鼠标。

接着,说明图像诊断装置100的功能构成。图2是图像诊断装置100的构成框图。以下,使用该图说明波长扫描型oct(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的功能构成。

图中,201是管理图像诊断装置整体的控制的信号处理部,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由一些电路构成。210是以硬盘为代表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保存有信号处理部201执行的各种程序和数据文件。202是设置于信号处理部201内的存储器(ram)。203是波长扫描光源,是沿着时间轴反复产生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变化的波长的光的光源。

从波长扫描光源203输出的光入射到第一单模光纤271的一端,向前端侧传递。第一单模光纤271在中途的光纤耦合器272与第四单模光纤275光学耦合。

入射到第一单模光纤271并在比光纤耦合器272靠前端侧产生的光经由连接器105导入到第二单模光纤273。该第二单模光纤273的另一端与电机驱动部102内的光旋转接头230连接。

另一方面,探针101具有用于与电机驱动部102连接的适配器101a。而且,通过利用该适配器101a将探针101与电机驱动部102连接,探针101稳定地保持于电机驱动部102。进而,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收容在探针101内的成像核心部251收容有第三单模光纤274,该第三单模光纤274的端部与光旋转接头230连接。其结果是,第二单模光纤273与第三单模光纤274光学耦合。在第三单模光纤274的另一端(探针101的前端部分侧)设置有光收发部250(详细内容使用图3的3a进行说明),光收发部250由使光向相对于旋转轴大致正交的方向射出的反射镜和透镜构成。

上述的结果是,波长扫描光源203发出的光经由第一单模光纤271、第二单模光纤273、第三单模光纤274导入到设置于第三单模光纤274的端部的光收发部250。光收发部250使该光向与第三单模光纤274的轴正交的方向射出,并且接收其反射光。然后,由光收发部250接收到的反射光这次反向地被引导而返回到操作控制装置103。

另一方面,在与光纤耦合器272耦合的第四单模光纤275的相反的端部设置有对参照光的光路长度进行微调节的光路长度调节机构220。该光路长度调节机构220作为光路长度变更单元发挥作用,其在更换探针101等情况下以能够吸收各个探针101的长度的偏差的方式,变化与该长度的偏差相当的光路长度。因此,位于第四单模光纤275的端部的准直透镜225设置于如由其光轴方向即箭头226所示那样移动自如的单轴台224上。

具体而言,单轴台224在更换探针101的情况下作为具有仅能够吸收探针101的光路长度的偏差的光路长度的可变范围的光路长度变更单元发挥作用。而且,单轴台224还具有作为调节偏差的调节单元的功能。例如,即使在探针101的前端没有与生物体组织的表面紧贴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利用单轴台使光路长度产生微小变化,而设定为使其与来自生物体组织的表面位置的反射光干涉的状态。

利用单轴台224对光路长度进行微调节,经由光栅221、透镜222而被反射镜223反射的光再次被导入到第四单模光纤275,利用光纤耦合器272与从第二单模光纤273侧得到的光混合,作为干涉光被光电二极管部(pd)204接收。

像这样由光电二极管部204接收到的干涉光被光电转换,被放大器205放大后,输入到解调器206。在该解调器206中进行仅提取出发生了干涉的光的信号部分的解调处理,其输出作为干涉光信号输入到a/d转换器207。

a/d转换器207中,例如以90mhz对干涉光信号进行2048点量的采样,生成1行的数字化数据(干涉光数据)。再者,使采样频率为90mhz的前提是,在使波长扫描的反复频率为40khz的情况下,提取波长扫描的周期(25μsec)的90%左右作为2048点的数字化数据,不特别限定于此。

由a/d转换器207生成的线单位的干涉光数据输入到信号处理部201,暂时保存在存储器202。然后,在信号处理部201利用fft(快速傅立叶转换)对干涉光数据进行频率分解而生成深度方向的数据(线条数据)。信号处理部201根据该线条数据构建在血管内的各位置处的光截面图像,根据情况以规定的帧频对监视器113输出。

信号处理部201还与光路长度调节用驱动部209、通信部208连接。信号处理部201经由光路长度调节用驱动部209进行单轴台224的位置控制(光路长度控制)。

通信部208内置一些驱动回路,并且在信号处理部201的控制下与电机驱动部102通信。具体而言,是指:向径向扫描电机供给驱动信号,径向扫描电机用于基于电机驱动部102内的光旋转接头进行第三单模光纤的旋转;从用于检测径向电机的旋转位置的编码器部242接收信号;和向直线驱动部243供给驱动信号,直线驱动部243用于以规定速度牵拉第三单模光纤274。

再者,信号处理部201的上述处理也能够通过由计算机执行规定的程序来实现。

上述构成中,使探针101位于患者的诊断对象的血管位置(肾动脉等)时,通过用户的操作使透明的冲洗液向探针101的前端通过引导导管等放出到血管内。这是为了排除血液的影响。然后,在用户进行扫描开始的指示输入时,信号处理部201驱动波长扫描光源203,并驱动径向扫描电机241和直线驱动部243(下面,将通过径向扫描电机241和直线驱动部243的驱动实施的光的照射和受光处理称为扫描)。其结果是,从波长扫描光源203以上述那样的路径向成像核心部251的前端的光收发部250供给波长扫描光。此时,通过电机驱动部102的驱动控制,成像核心部251一边旋转一边沿着旋转轴移动。其结果是,光收发部250也一边旋转且沿着血管轴移动,一边向血管内腔面射出光和接收其反射光。

图3的3a是探针101和收容在其中的成像核心部251的前端部的截面图。探针101的前端部为了使光透过而由透明的导管鞘311构成。成像核心部251由驱动轴312和安装于其前端的壳体313构成,驱动轴312用于收容第三单模光纤274并传递来自电机驱动部102的旋转力(图示的箭头302),壳体313收容光收发部250。图示的点划线是旋转中心轴。此外,通过电机驱动部102沿着由图示的箭头303表示的方向牵拉驱动轴312,光收发部250在导管鞘311内移动。光收发部250如图示那样由半球形状的球透镜构成。根据该构造,利用其倾斜面,使从第三单模光纤274入射的光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图示的箭头301的方向)反射。其结果是,向血管组织照射光,其反射光再次经由透镜向第三单模光纤274传送。

此处,使用图3的3b简单说明与生成1张光截面图像相关的处理。该图是用于说明光收发部250所在的血管的内腔面351的截面图像的重建处理的图。在光收发部250进行1圈旋转(2π=360度)的期间,进行多次测定光的发送和接收。在光收发部250进行1次的光的接收发送的期间,波长扫描光源203产生具有沿着时间轴发生变动的波长的光。因此,通过1次的光的接收发送,来对照射了该光的方向的1线条干涉光数据进行fft处理,由此得到表示从旋转中心位置沿着径向的各位置上的光的反射强度(或者吸收量)的“线条数据”。因此,在1圈旋转期间,例如进行512次的光的接收发送,由此能够得到从旋转中心352呈辐射线状地延伸的512个线条数据。

这些512个线条数据在旋转中心位置的附近密集,随着从旋转中心位置离开而相互变得稀疏。因此,对于该各线条的空的空间中的像素,进行周知的插补处理而生成,并生成人能够看见的2维截面图像。此外,通过沿着血管轴将所生成的2维截面图像相互连接,还能够得到3维血管图像。而且,2维的截面图像的中心位置与光收发部250的旋转中心位置一致,但是不是血管截面的中心位置,希望在这一点上注意。此外,虽然微弱,但是在光收发部250的透镜表面、导管鞘31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各边界面发生反射。即,在旋转中心位置的附近出现3个圆。其中,最内侧的圆353是在光收发部250的透镜表面上的反射引起的圆。

以上,针对实施方式的图像诊断装置100的基本构成和功能进行了说明。接着,说明实施方式的图像诊断装置100进行的烧灼状态的检测。

如上述那样,通过在使成像核心部251旋转并且沿着轴向移动的同时得到截面图像,沿着血管的方向获得一系列的多个截面图像组。以下,说明使用所获得的截面图像组计算烧灼范围、深度的方法。再者,以下说明的烧灼范围、深度的计算和向监视器的显示处理能够利用内置于图像诊断装置100或者与图像诊断装置100连接的图像处理装置实现。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图像诊断装置100的信号处理部201中具有的微处理器执行规定的程序,来实现图像处理装置的功能。

图4是示意地表示通过在被烧灼的肾动脉内使成像核心部251沿着轴向移动而获得的截面图像组的图,多个截面图像按照此时的轴向的位置信息(以下,称为拉回位置)排列。拉回位置,是在例如直线驱动部243由脉冲电机构成的情况下,对供给到直线驱动部243的脉冲电机的驱动脉冲计数而得到的。但是,拉回位置的获取方法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根据适配器的位置移动的线性标度,通过利用传感器对其进行读取来获取。通过以上方式,对所获取的截面图像组的各个图像添加拉回位置。

构成像这样获得的截面图像组400的各个截面图像包括肾动脉的血管断层像,从血管断层像能够观察到血管内腔壁和外弹性膜。例如,截面图像401a中,在血管断层像410中能够观察到连续的血管内腔壁412和外弹性膜411。由于肾动脉中交感神经在外弹性膜411的外侧行进,所以在经由内腔壁实施了交感神经的烧灼的情况下,热能不仅施加在交感神经上,还施加在位于内腔壁与交感神经之间的外弹性膜上。被施加了热能的外弹性膜变性,在截面图像上变得不能观察到(具体而言,被施加了热能的外弹性膜因为变性而亮度值降低到在截面图像上不能观察到的程度)。因此,在烧灼位置存在于成像核心部251向轴向移动的范围(撮影范围)内时,在血管断层像中外弹性膜411的一部分消失,会获取到存在不连续的部位的截面图像。

图4的例子中,根据截面图像401b的血管断层像410,在外弹性膜411产生消失(不连续部分413)。之后,在伴随拉回位置的行进而获得的截面图像401c、401d、401e中,在外弹性膜411产生不连续部分413,截面图像401f中外弹性膜411处的不连续部分413消失。因此,图4的例子中,可知从截面图像401b至截面图像401e之间,在外弹性膜411产生消失。

如上述那样,成像核心部251的拉回位置被监视,能够判断获取各截面图像时的拉回位置。因此,根据外弹性膜411开始消失的截面图像401b与外弹性膜411的消失结束的截面图像401e的拉回位置之差,可知具有外弹性膜的消失部分的血管的长度。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该长度和利用图5在以下说明的模型来推定烧灼所波及的范围(烧灼范围),获得烧灼深度。

图5是说明用于推定烧灼范围的模型的图。首先,根据消失开始的拉回位置521与消失结束的拉回位置522之差获得消失部分的长度m。图4的例子中,截面图像401b的拉回位置与截面图像401e的拉回位置之差为消失部分的长度m。而且,在设从血管内腔(血管内腔壁412)至外弹性膜411的距离为t的情况下,将在距中心距离t的位置具有长度m的弦的、半径d的半圆501推定为烧灼范围。再者,假设在消融导管的电极与血管壁内面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烧灼的基础上,将中心位于血管壁内面上的半圆推定为烧灼范围。该情况下,半径d利用获得。通过这样的烧灼范围的模型化,能够计算消失区间内的任意拉回位置上的烧灼深度。例如,在设拉回位置521与拉回位置523之差为b的情况下,拉回位置523上的烧灼深度f由而获得。由此,针对从图4的截面图像401b至截面图像401e的各截面图像能够获得烧灼深度。

再者,从血管的内腔(内壁面)至外弹性膜(eem:externalelasticmembrane)的距离t,能够根据截面图像中没有产生外弹性膜的消失的部分来测量。例如,考虑有以下等各种方法:在从肾动脉内腔壁向外侧读取1线条的干涉光数据时,使最初出现亮度值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并增加的边界的部位为外弹性膜的位置的方法;利用拉普拉斯滤波器、索贝尔滤波器等进行了边缘强调后,检测外弹性膜的位置的方法。将使用这些方法所判断的外弹性膜的位置与血管内腔壁的位置在该线条上的距离设为t。或者,也可以使用肾动脉上的从血管内腔至外弹性膜的平均距离(也可以是年龄层、性别)。

图6的6a是表示位于图5所示的消失区间的截面图像401d显示于监视器113的状态的一例的图。通过上述的方法,计算截面图像401d的拉回位置上的烧灼深度f,并显示在显示区域601上。此外,基于亮度值的变化检测周向上的烧灼范围,例如通过箭头602明确表示检测到的周向上的烧灼范围。除此之外,如图6的6c所示,还可以在连结外弹性膜的消失位置的两端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取距内腔为深度f(f是烧灼深度)的点,通过连结该点和消失位置的两端,并且向内腔延伸,来显示烧灼推定范围603。其中,点与消失位置的两端的连接方法能够考虑直线、样条等各种方法。另一方面,如图6的6b所示,在监视器113显示有消失区间外的截面图像(例如截面图像401a)的情况下,不显示显示区域601的烧灼深度,不显示表示周向的烧灼范围的箭头602。

参照图7进一步说明以上的处理。图7是说明利用信号处理部201的微处理器执行的处理之中与烧灼深度的计算和显示相关的处理的流程图。

步骤s701中,微处理器通过使成像核心部251一边径向扫描一边沿着轴向移动,获取图4中说明那样的由多个拉回位置的多个截面图像构成的截面图像组400。图8是说明步骤s701中获取的数据的构成例的图。截面图像组400的各截面图像作为帧数据801保存在存储器202中。在步骤s701的时刻,在帧数据801记录与各个截面图像对应的截面图像数据802和获取该截面图像时的拉回位置803。

接着,步骤s702中,微处理器针对截面图像组400的各个图像判断是否产生了外弹性膜的消失,并将该判断结果写入到各帧数据的消失产生804的区域(图8)。微处理器针对截面图像组400的各截面图像检测外弹性膜,并判断在外弹性膜中是否存在中断的部位(消失部位)。例如,可考虑在使用方法一或方法二等而特定出的外弹性膜的位置不在该线条上的特定的深度范围的情况下,判断为外弹性膜消失等各种方法,所述方法一为,在从肾动脉内腔壁向外侧读入1线条的干涉光数据时使最初出现亮度值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并增加的边界的部位为外弹性膜的位置的方法,所述方法二为,利用拉普拉斯滤波器、索贝尔滤波器等进行了边缘强调后进行检测的方法。再者,也可以使监视器113显示各截面图像,用户通过对此进行观察来判断外弹性膜有无消失。该情况下,若用户在消失区间中的各截面图像中指定“有消失产生”则操作量变多。因此,也可以通过用户指定消失开始的截面图像和消失结束的截面图像,在这些截面图像和位于它们之间的全部截面图像(帧数据)的消失产生804自动地写入“有”。例如,用户判断截面图像401b为消失开始、截面图像401e为消失结束时,将截面图像401b~401e的全部截面图像的消失产生804设定为“有”。

接着,步骤s703中,微处理器参照按照拉回位置的顺序(获取的顺序)排列的帧数据801的消失产生804,特定出外弹性膜的开始产生消失的截面图像和消失结束的截面图像。例如,使消失产生804为“有”的帧数据连续的部位之中的、排头的帧数据为消失的开始、末尾的帧数据为消失的结束。之后,步骤s704中,微处理器求得外弹性膜的消失开始的帧数据与消失结束的帧数据的拉回位置之差,获取外弹性膜局部地消失的区间(消失区间)的距离、即消失部分的长度m。因为拉回位置存储在各帧数据中,所以通过使用其能够容易地求得消失部分的长度m。

接着,步骤s705中,微处理器针对消失区间中的各截面图像使用图5中说明的模型计算烧灼范围。而且,微处理器基于烧灼深度计算各帧数据(截面图像)的拉回位置上的烧灼深度,并记录到帧数据的烧灼深度805。其中,对消失产生804为“有”的帧数据进行对烧灼深度805的记录。

接着,微处理器进行用于显示截面图像的显示控制。首先,步骤s707中,在选择了显示对象的截面图像(帧数据)后,微处理器将该截面图像显示于监视器113。此时,在显示对象的截面图像为外弹性膜的消失区间的截面图像的情况下,处理从步骤s709向步骤s710推进,微处理器根据该截面图像判断周向的烧灼范围,如图6的6a所示那样以箭头602显示烧灼范围。而且,在步骤s710中,微处理器读出帧数据的烧灼深度805,并将其作为“烧灼的深度”显示于显示区域601。其中,如果显示对象的截面图像不为消失区间的图像,则处理从步骤s708直接结束,不进行上述那样的周向的烧灼范围或照射区的深度的显示,而得到图6的6b那样的显示。

再者,也可以通过同时将用于交感神经的切断的烧灼用导管和上述的探针101插入到肾动脉,并在利用烧灼用导管进行的烧灼中反复进行oct摄影,来判断烧灼的完成。该情况下,微处理器例如在上述的烧灼深度的最大值(图5的d)超过了规定值时判断为烧灼完成,将该情况通知给用户。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消失区间为开始出现消失部分的帧(图4的截面图像401b)、消失部分不再出现的第一帧紧前(图4的截面图像401e)、它们之间的帧,但是不限定于。例如,可以将开始出现消失部分的帧紧前的帧(截面图像401a)、消失部分不再出现的第一帧(截面图像401f)、和它们之间的帧作为消失区间。

此外,也可以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法的技术检测了肾动脉的神经的位置后,插入用于交感神经的切断的烧灼用导管来进行肾动脉的内腔壁的烧灼,之后插入上述的探针101进行oct摄影,由此计算上述的烧灼深度。由此,能够通过在肾动脉的神经的位置信息上映射计算出的烧灼深度而更正确地判断肾动脉的交感神经的烧灼状况。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和变形。因此,为了公开本发明的范围,附上以上的权利要求。

本申请以2015年3月30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5-068626为基础主张优先权,此处引用其全部记载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