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保护脐带残端的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0382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用于保护脐带残端的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案的领域涉及脐带装置,且更特定来说,涉及用于保护脐带残端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每年医生放置超过5百万个中央静脉导管(也称为中央线)。中央线促进向患者递送药物及营养支持,但可导致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中央线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相关联症状是败血症、发烧及身体不适。clabsi是医院的主要关注点,这是因为其与增加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住院时间长度及成本有关。

与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相关联的并发症使得许多这些新生儿必须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其中这些新生儿中大多数接受脐带导管。早产儿由于其未成熟的免疫系统、较差的皮肤完整性、接触许多护理人员、放置于有利于细菌定殖的环境中以及受到重复侵入性手术的侵害,特别容易受到血流感染。实际上,这些婴儿中的clabsi比率远远大于成年人的clabsi比率。

尽管脐带导管插入对于许多早产儿来说是必要及拯救生命的过程,但clabsi的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早产儿中与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与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相关联。患有clabsi的婴儿呼吸窘迫、重度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支气管肺发育异常及死亡的风险增加。clabsi是与脐带导管相关的并发症的最常见原因,约5%到15%的具有脐带导管的新生儿发展为clabsi。最低出生体重婴儿(体重在1250克以下)的比率最高,其脐带导管clabsi比率为15%或更多。

脐带导管的放置是一个精细的多步骤过程。第一,将索垂直升高,并用解剖刀片在皮肤上方约一厘米处切割索。第二,使镊子的封闭尖端进入脐带静脉或动脉以便扩张血管。第三,将导管引入血管并将其推进4到5厘米。如果导管未正确插入,那么可重复此步骤。第四,抽吸血液以验证导管在内腔中的放置,并用0.5ml肝素冲洗以清洁内腔。最后,将导管推进到预定长度(基于新生儿的高度及重量),用缝线附接到脐带残端,并且用导管桥(有时由医用胶带制成)固定线。脐带静脉导管的理想放置是位于下腔静脉(ivc)及心脏右心房的交汇处。

尽管具有高的并发症风险,脐带导管仍是nicu中导管插入的优选路径,这是因为其提供到静脉系统的可靠通路,所述通路具有向这些早产且常常生病的新生儿递送药物、流体及肠外营养所需的必要流动。脐带导管还可用于监测血压并对静脉或动脉血液进行采样。使用当前技术,医生在大约6到8天之后由于clabsi的风险而移除脐带导管,即便如此仍通常需要中央通路。实际上,外周插入的中央导管(picc)线或其它形式的中央导管插入通常在移除uc后放置在新生儿中。

脐带导管clabsi比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普遍至少5倍。这种现象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不存在特定于脐带区域的独特解剖结构或新生儿的独特需求的可保护脐带残端并稳定脐带导管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装置,其包含:防护物,其具有界定用于容置脐带残端的腔的壁,其中所述防护物进一步包含用于附接到患者的基座;及开口,其位于所述防护物处,所述开口用于允许脐带导管延伸穿过其中。

任选地,所述开口位于所述防护物的顶部。

任选地,位于所述防护物的所述顶部的所述开口延伸到所述防护物的一侧。

任选地,所述防护物包括经配置以固持所述脐带导管的第一夹子。

任选地,所述防护物包括第二夹子。

任选地,所述第一夹子在所述第二夹子上方以形成堆叠配置。

任选地,所述第一夹子及所述第二夹子安置在所述防护物的不同的相应侧。

任选地,所述第一夹子由具有第一硬度计的第一材料制成,且所述防护物的另一部分由具有第二硬度计的第二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硬度计高于所述第二硬度计。

任选地,所述第二夹子经配置以固持所述脐带导管或另一导管。

任选地,所述第一夹子具有第一导管狭槽,所述第二夹子具有第二导管狭槽,所述第一导管狭槽具有与所述第二导管狭槽的尺寸不同的尺寸。

任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第三夹子,其中所述第一夹子经配置以固持所述脐带导管,所述第二夹子经配置到第一额外导管,且所述第三夹子经配置以固持第二额外导管或所述脐带导管。

任选地,所述第一夹子及所述第二夹子被集成为单个组件。

任选地,所述防护物包括具有第一硬度计的第一部分及具有第二硬度计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硬度计高于所述第二硬度计。

任选地,所述防护物包括位于所述防护物的一或多个侧处的一或多个缠绕槽,所述一或多个缠绕槽经配置以容置所述脐带导管的区段。

任选地,所述防护物包括经配置以容置所述脐带导管的区段的周向安置的缠绕槽。

任选地,所述防护物具有顶部部分,且其中所述防护物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顶部部分处的用于固持及/或引导所述脐带导管的夹子。

任选地,所述防护物具有顶部部分,且其中所述防护物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顶部部分处的至少两个夹挤突起,其用于允许用户抓握所述防护物。

任选地,所述防护物包括经配置以允许用户在其上写入的外表面。

任选地,所述防护物包括颜色编码或标记。

任选地,所述基座包括延伸远离所述防护物的一侧的t形部分、直线部分或曲线部分或全圆周部分。

任选地,所述防护物具有第一防护物部分及可移动地耦合到所述第一防护物部分的第二防护物部分,其中当所述第二防护物部分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脐带残端由所述防护物防护,并且当所述第二防护物部分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脐带残端暴露于所述防护物外部的环境。

任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用于将所述第二防护物部分可旋转地耦合到所述第一防护物部分的机械铰链。

任选地,所述第二防护物部分可在平行于所述基座的平面中相对于所述第一防护物部分移动。

任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二防护物部分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相对于所述第一防护物部分锁定所述第二防护物部分。

任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位于所述开口处或邻近所述开口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具有耦合到所述第一防护物部分的第一密封件部分,及耦合到所述第二防护物部分的第二密封件部分。

任选地,所述防护物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圆顶形状。

任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从所述圆顶形状防护物延伸的管状结构,其中所述管状结构具有从所述开口延伸的通道。

任选地,所述管状结构位于所述圆顶形状防护物的顶部。

任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定位在所述开口处或邻近所述开口的密封件。

任选地,所述密封件具有第一密封件部分及第二密封件部分,所述第二密封件部分与所述第一密封件部分协作以相对于所述装置固定所述脐带导管。

任选地,所述防护物的大部分是刚性的。

任选地,所述防护物是非刚性的,并且可响应于小于1lb的压缩力而折叠。

任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位于所述基座处的粘合剂,其用于将基座附接到所述患者。

任选地,所述基座包含用于提供吸力的一或多个开口或狭槽。

任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用于相对于所述装置固定所述脐带导管的弹簧加载装置。

任选地,所述防护物的至少一部分是透明的。

任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用于机械地固持所述脐带导管的密封件,其中所述密封件经配置以保护所述脐带残端免受与脐带导管相关联的细菌的影响。

任选地,所述防护物经配置以保护所述脐带残端免受所述防护物外部的细菌及/或物理接触的影响。

任选地,所述防护物包括用于允许通过所述防护物的所述壁的一些空气交换的通气口。

任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覆盖所述通气口的可渗透或半渗透盖。

任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可选择性地打开以暴露所述通气口或关闭以关上所述通气口的盖。

任选地,所述开口位于所述防护物的一侧。

任选地,所述开口位于所述防护物的上部分处并且偏离所述防护物的中心。

任选地,所述防护物的基座或全部包含抗微生物材料。

任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耦合到所述防护物的紫外光源。

任选地,所述防护物具有小于5英寸的宽度。

装置可进一步包含手动控制机构,其经配置以关上导管使得可停止脐带导管中的流体流动。

任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位置监测装置,其用于监测所述脐带导管相对于所述防护物、所述患者或所述脐带残端的位置。

一种套件,其包含:如先前所描述的装置;及以下各者中的两者或更多者中的一者或组合:剪刀、解剖刀、旋塞、注射器、卷尺、扩张器、针、灭菌材料、导管、盖布、海绵、缝线、脐带扎带、麻醉剂、镊子、针固持器、止血钳、注射器、无菌生理盐水袋及纱布垫。

任选地,所述套件进一步包含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装置的隔室的容器,及用于容纳所述剪刀、所述解剖刀、所述旋塞、所述注射器、所述卷尺、所述扩张器、所述针、所述灭菌材料、所述导管、所述盖布、所述海绵、所述缝线、所述脐带扎带、所述麻醉剂、所述镊子、所述针固持器、所述止血钳、所述注射器、所述无菌生理盐水袋、所述纱布垫以及上述中的两者或更多者的任一组合的一或多个额外隔室。

一种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方法,其包含:提供具有防护物的装置,所述防护物具有界定用于容置脐带残端的腔的壁,其中所述防护物进一步包含用于附接到患者的基座,且其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位于所述防护物处的开口;使用所述防护物防护所述脐带残端使其免受环境影响;以及使用位于所述防护物处的所述开口来容置脐带导管。

任选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位于所述开口处或邻近所述开口的密封件,且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所述密封件来保护所述脐带残端使其免受与所述脐带导管相关联的细菌的影响。

任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通过将所述脐带导管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装置来使所述脐带导管相对于所述装置稳定。

从阅读下文具体实施方式将清楚其它及另外方面及特征。

附图说明

图式说明实施例的设计及效用,其中类似元件由共同参考数字表示。这些图式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为更好地了解如何获得上述及其它优点及目的,将给出对附图中说明的实施例的更特定描述。这些图式仅描绘示范性实施例,且因此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

图1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装置。

图2a到2b说明图1的装置的防护物,特定来说展示具有开放配置及封闭配置的防护物。

图3a说明导管密封件。

图3b说明图3a的导管密封件,其中两个脐带导管放置在两个密封件部分之间。

图4说明防护物的基座。

图5说明使用图1的装置的方法。

图6说明包括图1的装置的套件。

图7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

图8a到8c说明不同实施例中的不同防护物。

图9a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的透视图。

图9b说明图9a的装置的侧视图,特定来说展示与导管一起使用的装置。

图9c说明图9a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10a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的透视图,特别来说展示与导管一起使用的装置。

图10b说明图10a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10c说明图10a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11a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的透视图,特定来说展示与导管一起使用的装置。

图11b说明图11a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11c说明图11a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12a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的透视图,特别来说展示与导管一起使用的装置。

图12b说明图12a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12c说明图12a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13a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的透视图,特别来说展示与导管一起使用的装置。

图13b说明图13a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13c说明图13a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14a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的透视图,特别来说展示与导管一起使用的装置。

图14b说明图14a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14c说明图14a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15a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的透视图,特别来说展示与导管一起使用的装置。

图15b说明图15a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15c说明图15a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16a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的透视图,特别来说展示与导管一起使用的装置。

图16b说明图16a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16c说明图16a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17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

图18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

图19a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装置,特定来说展示与一个导管一起使用的装置。

图19b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装置,特别来说展示与两个导管一起使用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参考图式描述各种实施例。应注意,图式未按比例绘制,并且贯穿图式,类似结构或功能的元件由相似参考数字表示。还应注意,图式仅希望促进对实施例的描述。其不希望作为对本发明的详尽描述或作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另外,所说明的实施例不需要具有所展示的所有方面或优点。结合特定实施例描述的方面或优点不一定限于所述实施例,并且可在任何其它实施例中实践,即使不是如此说明,或者即使不是如此明确地描述。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保护脐带残端的装置。所述装置可用于在脐带导管插入后保护脐带残端。所述装置还可用于固定及任选地密封脐带导管,以便减少中央线相关血流感染的风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装置是刚性的塑料装置,其覆盖脐带导管插入部位周围的小区域并将其与周围环境隔离,并且有效地停止到此区域的细菌迁移。所述装置还具有位于所述装置的基座处的粘合剂密封件,其用于防止细菌从皮肤到残端中的迁移。

图1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装置10。装置10具有防护物20,其具有界定用于容置脐带残端30的腔24的壁22。如图中所展示,防护物20进一步包括用于附接到患者(例如,新生儿)的基座40。装置10还具有位于防护物20处的开口50,其用于允许一或多个脐带导管60延伸穿过其中。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防护物2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圆顶形状。特定来说,防护物20的底部部分具有圆顶形状,而防护物20的顶部部分具有管状结构62。在其它实施例中,管状结构62可被认为是与防护物20分离的组件(不管其一起形成还是单独地彼此附接)。在此情况下,防护物20的全部可被认为具有圆顶形状。如图中所展示,管状结构62从圆顶形状防护物20延伸,并且具有从开口50延伸的通道64。管状结构62位于圆顶形状防护物20的顶部。在其它实施例中,管状结构62可在圆顶形状防护物20的其它位置处从圆顶形状防护物20延伸。

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不具有圆顶形状。举例来说,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具有矩形盒形状、方形盒形状、金字塔形状、圆柱形形状或任何其它形状。

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管状结构62可不从防护物20向外延伸。举例来说,在其它实施例中,管状结构62(或其至少一部分)可向内延伸到由防护物20界定的腔24。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防护物20具有第一防护物部分70及可移动地耦合到第一防护物部分70的第二防护物部分72。当第二防护物部分72处于第一位置时,脐带残端30由防护物20防护(参见图1及2b),且当第二防护物部分72位于第二位置时,脐带残端30暴露于防护物20外部的环境(参见图2a)。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防护物20的第一防护物部分70是刚性的,且防护物20的第二防护物部分72也是刚性的。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的一部分可为柔性的。举例来说,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的基座40可为柔性的。在一些情况下,基座40可由聚合物或塑料制成。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物20的大部分是刚性的。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40可由与防护物20相比更柔性的材料制成。柔性基座40具有允许基座与患者皮肤的表面轮廓共形的优点。此外,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防护物20的至少一部分是透明的。此特征允许医生或护士看到脐带残端30、残端导管界面、从残端30出来的导管、导管位置及导管标记(如果存在)的状况。

此外,如图2a到2b所展示,装置10具有用于将第二防护物部分72可旋转地耦合到第一防护物部分70的机械铰链80。在一些情况下,可使用连接杆来实施铰链80。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使用连接在第一防护物部分70与第二防护物部分72之间的柔性塑料来实施铰链80。铰链80可为双动铰链、活动铰链等等。第二防护物部分72可相对于第一防护物部分70在平行于基座40的平面的路径中移动。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防护物部分72可相对于第一防护物部分70在不平行于基座40的平面的路径中移动。

此外,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装置10进一步包含固定装置90,其用于当第二防护物部分72处于第一位置时相对于第一防护物部分70锁定第二防护物部分72。在一些情况下,固定装置90可为卡扣式连接器。举例来说,第一防护物部分70可具有一或多个环92,且第二防护物部分72可具有一或多个对应锚固件94,其用于卡扣配合到相应的环92中。利用此配置,第一及第二防护物部分70、72可卡扣闭合,并且可通过在锚固件附近的区域处施加小的推动而相对于彼此拉开。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装置90可为任何其它类型的连接机构,例如维可牢(velcro)、干涉配合连接器、按钮等等。

如图1、3a及3b中所展示,装置10还包含定位在开口50处或邻近开口50的密封件100(注意,为清晰起见,密封件100未在图2a到2b中展示)。特定来说,如图3a中所展示,密封件100定位在管状结构62中的通道64内。密封件100具有耦合到第一防护物部分70(或管状结构62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密封件部分102,以及耦合到第二防护物部分72(或管状结构62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密封件部分104。第一密封件部分102及第二密封件部分104经配置以相互协作以相对于装置10固定脐带导管60。特定来说,密封件100经配置以将脐带导管60机械地固持在如图3b中所展示的垂直位置中。在其它实施例中,密封件100可经配置以将脐带导管60固持在相对于患者的其它定向上。举例来说,在其它实施例中,具有密封件100的管状结构62可相对于垂直轴线水平定向或成锐角定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择密封件100的材料及/或大小及形状,使得所得密封件100能够提供妨碍导管相对于密封件100移动的所要摩擦力,同时提供不会折叠或过度压缩导管(妨碍流体流动)的顺应性。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部分102、104的闭合用于相对于密封件100固定导管。此外,在一些情况下,密封件的纵向尺寸(即,沿导管的方向)可被增加以进一步提高密封件100与导管之间的接触面积。

如所论述,密封件100可位于开口50处或邻近开口50。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密封件100的任何部分与开口50的横截面相交,那么密封件100可被认为是“处于”开口50处。此外,在一些情况下,密封件100的任何部分都不与开口50的横截面相交。在此类情况下,如果密封件100与开口50之间的间隔(沿管状结构62的纵向轴线测量)小于3cm,且更优选地小于1cm,那么密封件100可被认为“邻近”开口5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密封件部分102及第二密封件部分104可由橡胶(例如,氯丁橡胶)制成。第一密封件部分102及第二密封件部分104可具有允许密封件部分102、104围绕导管60变形的肖氏硬度70。这固定导管60,而不会由于由密封件部分102、104的压缩而使导管60闭塞。在其它实施例中,密封件部分102、104可具有其它硬度。如图3a中所展示,在密封件部分102、104用于围绕导管60夹紧之前,密封件部分102、104具有面向彼此的相应表面,其中表面是平面的。当一或多个导管60被放置在密封件部分102、104之间时,并且当密封件部分102、104用于围绕导管60夹持时,密封件部分102、104的相对表面围绕导管60变形(参见图3b)。此配置是有利的,因为其允许密封件100形成物理屏障,以防止细菌从装置10外部进入腔24。此配置也是有利的,因为其允许密封件100稳定不同大小的导管。在其它实施例中,代替响应于在其间放置导管而变形的相对的平面表面,密封件部分102、104可具有用于容置相应导管60的一或多个预成型通道。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部分102、104可具有足够高的摩擦,所述摩擦允许密封件部分102、104在密封件部分102、104围绕着导管60闭合时防止导管60的运动。在一些情况下,摩擦可能足以防止导管60与密封件100之间的自主移动,同时允许医生相对于导管60手动地滑动密封件100。在其它实施例中,摩擦可足够高以防止医生相对于导管60手动地滑动密封件100。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密封件100经配置以保护脐带残端30免受与脐带导管60相关联的细菌的影响,而防护物20经配置以保护脐带残端30免受来自防护物20外部的环境的细菌的影响。

如图4中所展示,装置10还包含在基座40处的粘合剂142,其用于将基座40附接到患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粘合剂142可为双面胶带,其第一侧附接到基座40的底表面,且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面向下。装置10还可包含覆盖粘合剂142的第二侧的交盖144。由于新生儿的皮肤对刺激及损伤特别敏感,所以粘合剂142的强度及化学组成可经设计成保护新生儿的皮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使用亲水性凝胶来实施粘合剂142。此粘合剂可在长时间内具有最小的皮肤刺激。

图5说明使用装置10的方法。首先,提供装置10。如所论述,装置10包含具有壁22的防护物20,壁22界定用于容置脐带残端30的腔24,其中防护物20进一步包含用于附接到患者的基座40。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装置10的动作可由装置10的制造商来执行。在其它实施例中,提供装置10的动作可由装置10的进口商来执行。在另外实施例中,提供装置10的动作可由分销商、医院、医生或护士来执行。

在装置10用于防护脐带残端30之前,将胶带144从粘合剂142移除(参见图4)。在暴露粘合剂142的底表面之后,然后将防护物20放置在脐带残端30上方,且接着使用粘合剂142将防护物20的基座40附接到患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基座40附接到患者,所以第一防护物部分70及第二防护物部分72相对于彼此闭合,借此朝向脐带导管60闭合第一及第二密封件部分102、104。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防护物部分70及第二防护物部分72可首先相对于彼此闭合,以借此闭合密封件部分102、104以夹持脐带导管60。然后,使防护物20朝向患者的皮肤向下移动以将基座40固定在患者皮肤上。随着防护物20向下移动,环绕脐带导管60的密封件部分102、104相对于脐带导管60滑动,同时脐带导管60被限制在界定在密封件部分102、104之间的空间内。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防护物20处的开口50允许脐带导管60延伸通过防护物20,同时脐带导管60被夹持在密封件部分102、104之间。因此,防护物20处的开口50容置脐带导管60。

在防护物20放置在脐带残端30周围之后,接着使用防护物20将脐带残端30与环境隔离。由密封件部分102、104形成的密封件100还保护脐带残端30使其免受与脐带残端60相关联的细菌的影响。另外,在基座40处的粘合剂142防止防护物20外部的皮肤处的细菌到达脐带残端30。

如上述实施例所展示,装置10是有利的,这是因为(1)其将导管插入部位周围的区域与周围环境隔离以防止或至少减少细菌从空气中迁移到此区域,(2)其在基座40下方的粘合剂142用作防止或至少减少细菌从皮肤迁移到脐带残端并将装置10附接到皮肤的密封件,及(3)密封件100相对于防护物20固定导管60,并防止或至少减少细菌从导管60迁移到脐带残端中。这些益处将导致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降低,将增加nicu新生儿护理的便利性,并可能降低护理成本。此外,装置10是有利的,因为其不干扰当前脐带导管插入过程。这允许将装置10集成到当前实践中变得容易。装置10也容易使用。

在本文所描述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装置10可为套件的一部分。图6说明包含装置10的套件300。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套件300还包含剪刀302,一或多个灭菌材料304及一或多个脐带导管306。通过非限制性实例,灭菌材料可为氯己定、聚维酮碘等等。套件300还包含容器310,其具有用于分别容纳装置10、剪刀302、一或多个灭菌材料304及一或多个脐带导管306的多个隔室312。应注意,套件300不限于所展示的配置,并且套件300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具有其它配置。举例来说,在其它实施例中,代替具有所展示的所有物品,套件300可包含装置10,以及剪刀、灭菌材料及脐带导管中的一者或组合。在其它实施例中,代替仅具有上述物品,套件300可包含额外材料。套件300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其提供集成解决方案。特定来说,套件300可包含放置脐带导管时涉及到的工具,以及用于保护脐带残端30的装置10。在使用期间,医生或护士可使用套件300中的灭菌材料304对治疗部位进行消毒。在患者的治疗部位已被消毒之后,医生或护士接着可将套件300中的脐带导管306应用于患者。如果在过程中需要进行任何切割,那么医生或护士也可使用套件300中的剪刀302。此外,医生或护士可使用套件300中的装置10来防护并保护脐带残端使其免受与导管及/或患者周围的环境相关联的细菌感染(例如,通过防止脐带残端与防护物外部的物体及/或物质物理接触)。

应注意,套件300不限于具有上述物品,并且套件300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包含其它物品。举例来说,在其它实施例中,除包含装置10之外,套件300可包含以下各者中的一者或组合:剪刀、解剖刀、旋塞、注射器、卷尺、扩张器、针、灭菌材料、导管、盖布、海绵、缝线、脐带扎带、麻醉剂、镊子、针固持器、止血钳、注射器、无菌生理盐水袋及纱布垫。此外,套件300的容器310可具有用于容纳装置10的隔室,以及用于容纳以下各者中的一者或组合的一或多个额外隔室:剪刀、解剖刀、旋塞、注射器、卷尺、扩张器、针、灭菌材料、导管、盖布、海绵、缝线、脐带扎带、麻醉剂、镊子、针固持器、止血钳、注射器、无菌生理盐水袋及纱布垫。

应注意,装置10不应该限于上述实例,并且装置10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具有其它配置。举例来说,如图7中所展示,在其它实施例中,代替或除使用粘合剂142之外,装置10的防护物20可包含在防护物20的壁22内的通道400。通道400可由防护物20的壁22界定。替代地,通道400可位于定位在防护物20的壁内部的单独的管中。通道400与位于防护物20的底部(基座40)处的开口或狭槽402流体连通,其中防护物20与患者的皮肤介接。在使用期间,注射器410可耦合到防护物20的壁22处的开口420,且接着注射器410可用于在通道400内部施加吸力。吸力致使患者的皮肤被拉向位于防护物20的底部处的开口或狭槽402,借此使皮肤相对于防护物20固定。在已施加足够的吸力之后,盖430接着可用于遮盖开口420。

在一些情况下,开口420可包含单向阀。这允许注射器410在一个方向上去除通道400内的空气,以在通道400内产生吸力,并且在从开口420移除注射器410之后,空气将不会泄漏回到通道400中。如果待从患者解除耦合装置10,那么可从皮肤拉离装置10,或者可按压基座40附近的患者皮肤,借此允许空气泄漏回到通道400中。在另外的实施例中,销或杆可插入开口420中的单向阀中以打开阀,借此允许空气泄漏回通道400中以去除吸力。

此外,在本文所述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替代使用密封件100,装置10可包含在管状结构62处的弹簧加载装置450(如图7中所展示),其用于使导管60相对于装置10固定。弹簧加载装置450可包含定位在管状结构62的通道64内部的啮合部件452,及弹簧454,其用于偏置啮合部件452以将啮合部件452推入管状结构62内部的通道64中。当导管60放置在通道64内部时,用户可在弹簧加载装置450处拉抽头456,以允许导管60插入通道64中。当导管60期望地相对于管状结构62定位时,抽头456可接着被释放以允许啮合部件452被弹簧454推向导管60,从而将导管60固定就位。在一些情况下,啮合部件452可为销,且导管60可具有多个开口/压痕460,其中销可选择性地放置在开口/压痕460中的一者中。在其它实施例中,导管60可具有光滑的表面,并且啮合部件452可经配置以通过摩擦固定导管60。

在本文所描述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任选地进一步包含一或多个通气口。图8a说明防护物20的实施例,特定来说展示具有多个通气口800的防护物20。通气口800可能是有利的,因为其可防止防护物20腔内的“生物穹顶”效应(这可能导致细菌负荷的增加)。此外,通气口800可允许脐带残端干燥并进一步防止细菌生长。通气口800可经定大小及/或定位在防护物20的某些部分处,使得通气口800可允许通过防护物20的壁进行一些空气交换,同时仍允许防护物20通过防护掉至少一些细菌来保护脐带残端。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仅具有一个通气口800。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包含具有不同大小的通气口或具有相同大小的通气口。在另外的实施例中,通气口可包含可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的相应的盖,借此允许用户选择性地进行选择以允许跨越防护物20的更多空气流动或空气交换。每一盖可呈门的形式,其可旋转地耦合到可打开或关闭以关上通气口的防护物20。替代地,每一盖可呈带的形式,其可由用户选择性地剥离以打开通气口。

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处的通气口800可大于图8a中所展示的通气口。举例来说,如图8b中所展示,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具有相对较大的通气口800。

另外,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防护物20处的通气口800都具有相同大小。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处的通气口800中的至少两者可具有不同的大小。

此外,如图8c中所展示,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处的通气口800可由可渗透或半渗透盖802覆盖。盖802是有利的,因为其进一步限制通过防护物20的壁的空气交换及/或细菌进入的量。

应注意,装置10不限于具有以上配置及特征,并且在其它实施例中,装置10可具有其它配置及特征。

举例来说,图9a到9c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10。装置10包含防护物20,其具有界定用于容置脐带残端的腔24的壁22。防护物20进一步包含用于附接到患者的基座40。在一些情况下,基座40可包含允许基座40被附接到患者的粘合剂。装置10包含位于防护物20处的开口50,其用于允许脐带导管60延伸穿过其中。防护物20具有位于防护物顶部处的管状结构62,管状结构62用作稳定器,以在脐带导管60容置在开口50中的同时使脐带导管60稳定。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不包含管状结构62。如图中所展示,开口50定位在防护物20的顶部,并延伸到防护物20的一侧,借此在防护物20的侧界定线性狭槽901。此配置是有利的,因为其允许防护物20通过滑动导管60穿过位于防护物20的侧处的狭槽来放置在脐带导管60周围。然后可向下滑动防护物20以覆盖脐带残端。此外,上述配置是有利的,因为其允许导管60相对于防护物20以任何角度从开口50退出。

防护物20还具有多个通气口800。通气口800可防止在防护物20的腔内的类似“生物圆顶”的效应。通气口800可经定大小及/或定位在防护物20的某些部分处,使得通气口800可允许通过防护物20的壁进行一些空气交换,同时仍允许防护物20通过防护掉至少一些细菌来保护脐带残端。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仅具有一个通气口800。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装置10的防护物20还包含安置在防护物20的不同相应侧的第一部分902a、第二部分902b及第三部分902c。部分902a到902c界定相应狭槽904a到904c,其用于在脐带导管60围绕防护物20缠绕时容置脐带导管60。如图中所展示,部分902a到902c中的每一者具有在距离防护物20的中心的最外径向距离处的第一横截面,以及在较接近于防护物20的中心的径向距离处的小于第一横截面的第二横截面。此配置形成锚固件以减少脐带导管60将径向向外移动并从防护物20将其自身展开的风险。尽管展示三个部分902a到902c,但在其它实施例中,装置10可仅包含单个部分902、两个部分902或三个以上部分902。

图10a到10c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10。装置10包含防护物20,其具有界定用于容置脐带残端的腔24的壁22。防护物20进一步包含用于附接到患者的基座40。在一些情况下,基座40可包含允许基座40被附接到患者的粘合剂。装置10包含位于防护物20处的开口50,其用于允许脐带导管60延伸穿过其中。防护物20具有位于防护物顶部处的管状结构62,管状结构62用作稳定器以在脐带导管60容置在开口50中的同时使脐带导管60稳定。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不包含管状结构62。如图中所展示,开口50定位在防护物20的顶部,并且延伸到防护物20的一侧,借此在防护物20的侧界定线性狭槽。此配置是有利的,因为其允许通过将导管60滑动通过位于防护物20的侧处的狭槽而将防护物20放置在脐带导管60周围。接着可向下滑动防护物20以覆盖脐带残端。

防护物20还具有多个通气口800。通气口800可防止在防护物20的腔内的类似“生物圆顶”的效应。通气口800可经定大小及/或定位在防护物20的某些部分处,使得通气口800可允许通过防护物20的壁进行一些空气交换,同时仍允许防护物20通过防护掉至少一些细菌来保护脐带残端。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仅具有一个通气口800。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装置10的防护物20还包含安置在防护物20的不同相应侧处的多个夹子940a、940b。夹子940a、940b经配置以将脐带导管60可拆卸地固持在防护物20外部。夹子940a、940b中的每一者具有第一夹子部分944及第二夹子部分946。第一及第二夹子部分944、946彼此分离一定距离以在其间界定夹子腔948。夹子腔948经定大小使得脐带导管60能够被摩擦地推入其中。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夹子腔948具有位于夹子940的最外部分处的第一宽度,及位于夹子940的内部分处的大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借助于此配置,脐带导管60将经受在最初被径向推入夹子的夹子腔948中时的较高摩擦,并且一旦脐带导管60经过夹子940的最外部部分,脐带导管60将容置在具有较大第二宽度的夹子的内部分中。在一些情况下,当脐带导管60容置在夹子940的内部分中时,脐带导管60可能不会经受由夹子部分944、946的夹紧力。在其它情况下,脐带导管60可能经受由夹子部分944、946的轻微夹紧力,其小于在脐带残端60在夹子940的最外部分处被推入夹子940中时的夹紧力。在其它实施例中,代替在夹子940的内部分处具有比在夹子940的外部分处更大的宽度的夹子腔948,夹子腔948可具有从夹子940的外部分延伸到夹子940的内部分的均匀宽度。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相较于夹子940的外部分,夹子腔948在夹子940的内部分处可具有减小的宽度。尽管展示两个夹子940a、940b,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仅存在一个夹子940,或两个以上夹子940。

应注意,夹子940不限于所展示的配置,并且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具有其它配置。举例来说,代替具有用于摩擦地抓握脐带导管60的两个相对部分,夹子940可包含与脐带导管60的不同圆周部分周向啮合的两个以上部分(例如,三个部分)。

此外,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防护物20包含周向安置的缠绕槽942,其用于在脐带导管60的区段在缠绕槽942处缠绕防护物时容置脐带导管60的区段。缠绕槽942可围绕防护物20部分地或完全地周向安置。尽管仅展示一个缠绕槽942,但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具有多个缠绕槽942。举例来说,可存在第一缠绕槽及第二缠绕槽,其中第一缠绕槽位于第二缠绕槽之上以形成堆叠配置。

在其它实施例中,装置10可不包含任何缠绕槽。代替地,脐带导管60可缠绕防护物20的外表面,其中由夹子940中的一或多者来界定脐带导管60的方向。

图11a到11c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10。装置10包含防护物20,其具有界定用于容置脐带残端的腔24的壁22。防护物20进一步包含用于附接到患者的基座40。在一些情况下,基座40可包含允许基座40被附接到患者的粘合剂。装置10包含在防护物20处的开口50,其用于允许脐带导管60延伸穿过其中。如图中所展示,开口50定位在防护物20的顶部,并且延伸到防护物20的侧,借此在防护物20的侧界定线性狭槽。此配置是有利的,因为其允许防护物20通过将导管60滑动通过防护物20的侧处的狭槽而放置在脐带导管60周围。接着可向下滑动防护物20以覆盖脐带残端。

防护物20还具有多个通气口800。通气口800可防止在防护物20的腔内的类似“生物圆顶”的效应。通气口800可经定大小及/或定位在防护物20的某些部分处,使得通气口800可允许通过防护物20的壁进行一些空气交换,同时仍允许防护物20通过防护掉至少一些细菌来保护脐带残端。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仅具有一个通气口800。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装置10的防护物20还包含安置在防护物20的不同相应侧处的多个夹子940a、940b。夹子940a、940b经配置以将脐带导管60可拆卸地固持在防护物20外部。尽管展示两个夹子940a、940b,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仅存在一个夹子940或两个以上夹子940。夹子940的特征类似于参考图10a所描述的夹子的特征,且因此此处将不再重复。

此外,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防护物20包含周向安置的缠绕槽942,其用于在脐带导管60的区段在缠绕槽942处缠绕防护物时容置脐带导管60的区段。缠绕槽942可围绕防护物20部分地或完全地周向安置。尽管仅展示一个缠绕槽942,但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具有多个缠绕槽942。举例来说,可存在第一缠绕槽及第二缠绕槽,其中第一缠绕槽位于第二缠绕槽之上以形成堆叠配置。

在其它实施例中,装置10可不包含任何缠绕槽。代替地,脐带导管60可缠绕防护物20的外表面,其中由夹子940中的一或多者来界定脐带导管60的方向。

不同于图10a中所展示的实施例,图11a到11c的实施例中的防护物20不具有位于防护物的顶部处的管状结构62。在防护物20的顶部处不需要稳定结构,这是因为通过使用夹子920来固持导管60(其中位于夹子920与开口50之间的导管60的区段的长度尽可能短)、通过围绕缠绕槽924缠绕脐带导管60或通过两者的组合来使脐带导管60相对于防护物20稳定。

另外,不同于图10a中所展示的实施例,图11a到11c的实施例中的夹子腔948的内部部分大得多,借此允许在脐带导管60多次缠绕防护物20时脐带导管60的多个区段被放置在其中。

此外,不同于图10a中所展示的实施例,图11a到11c的实施例中所展示的缠绕槽942更深,借此允许脐带导管60在缠绕槽942内多次缠绕防护物20。

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中,装置10可具有一个以上缠绕槽942,其用于允许脐带导管60缠绕防护物20。举例来说,图12a到12c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10,特别展示具有多个缠绕槽的脐带残端装置10。装置10包含防护物20,其具有界定用于容置脐带残端的腔24的壁22。防护物20进一步包含用于附接到患者的基座40。在一些情况下,基座40可包含允许基座40被附接到患者的粘合剂。装置10包含位于防护物20处的开口50,其用于允许脐带导管60延伸穿过其中。如图中所展示,开口50定位在防护物20的顶部处,并且延伸到防护物20的一侧,从而在防护物20的侧处界定线性狭槽。此配置是有利的,因为其允许防护物20通过将导管60滑动通过位于防护物20的侧处的狭槽而放置在脐带导管60周围。接着可向下滑动防护物20以覆盖脐带残端。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防护物20包含第一周向安置的缠绕槽942a,其用于在脐带导管60的区段在缠绕槽942a处缠绕防护物时容置脐带导管60的区段。防护物20还包含第二周向安置的缠绕槽942b,其用于在脐带导管60的区段在缠绕槽942b处缠绕防护物时容置脐带导管60的区段。第一缠绕槽942a位于第二缠绕槽942b之上以形成堆叠配置。缠绕槽942a、942b中的每一者可围绕防护物20部分地或完全地周向安置。尽管展示两个缠绕槽942a、942b,但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仅具有一个缠绕槽或两个以上缠绕槽942。

在其它实施例中,装置10可不包括任何缠绕槽。代替地,脐带导管60可缠绕防护物20的外表面,其中由夹子940中的一或多者来界定脐带导管60的方向。

防护物20还具有多个通气口800。通气口800可防止在防护物20的腔内的类似“生物圆顶”的效应。通气口800可经定大小及/或定位在防护物20的某些部分处,使得通气口800可允许通过防护物20的壁进行一些空气交换,同时仍允许防护物20通过防护掉至少一些细菌来保护脐带残端。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仅具有一个通气口800。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装置10的防护物20还包含安置在防护物20的不同相应侧处的多个夹子940a到940d。夹子940a到940d经配置以将脐带导管60可拆卸地固持在防护物20外部。夹子940类似于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夹子,除使夹子部分之间的开口变得更小以形成非常狭窄的狭槽外。在一些情况下,狭槽具有零尺寸,使得夹子940的外部部分处的两个夹子部分彼此紧靠。此配置是有利的,因为一旦导管60被推动通过狭槽并且被放置在夹子940的内部分处的较大的开口中,界定狭槽的夹子940的外部部分将防止导管60从夹子940掉出。

图13a到13c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10。装置10包含防护物20,其具有界定用于容置脐带残端的腔24的壁22。防护物20进一步包含用于附接到患者的基座40。在一些情况下,基座40可包含允许基座40被附接到患者的粘合剂。装置10包含位于防护物20处的开口50,其用于允许脐带导管60延伸穿过其中。如图中所展示,开口50定位在防护物20的顶部,并且延伸到防护物20的一侧,借此在防护物20的侧处界定线性狭槽。此配置是有利的,因为其允许防护物20通过将导管60滑动通过防护物20的侧的狭槽而放置在脐带导管60周围。接着可向下滑动防护物20以覆盖脐带残端。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装置10的防护物20还包含安置在防护物20的不同相应侧处的多个夹子940a到940d。夹子940a到940d经配置以将脐带导管60可拆卸地固持在防护物20外部。夹子940a到940d中的每一者具有第一夹子部分944、第二夹子部分946及第三夹子部分950。第一及第二夹子部分944、946彼此间隔开一定距离以界定其间的第一夹子腔948a。第二及第三夹子部分946、950彼此隔开一定距离以界定第二夹子腔948b。夹子腔948a/948b经定大小使得脐带导管60能够被摩擦地推入其中。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夹子腔948a/948b具有位于夹子940的最外部处的第一宽度,及位于夹子940的内部分处的大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借助于此配置,脐带导管60将在最初被径向推入夹子的夹子腔948a/948b中时经受较高摩擦,并且一旦脐带导管60经过夹子940的最外部部分,脐带导管60将容置在具有较大第二宽度的夹子的内部分中。在一些情况下,当脐带导管60容置在夹子940的内部分中时,脐带导管60可能不会经受由夹子部分944、946或夹子部分946、950(取决于使用夹子腔948a还是夹子腔948b)的夹紧力。在其它情况下,脐带导管60可能经受由夹子部分944、946或夹子部分946、950的轻微夹紧力,其小于在脐带残端60在夹子940的最外部分处被推入夹子940中时的夹紧力。在其它实施例中,代替在夹子940的内部分处具有比在夹子940的外部分处更大的宽度的夹子腔948a/948b,夹子腔948a/948b可具有从夹子940的外部分延伸到夹子940的内部分的均匀宽度。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相较于夹子940的外部分,夹子腔948a/948b可具有位于夹子940的内部分处的减小的宽度。尽管展示四个夹子940a到940d,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存在少于四个的夹子940,或多于四个的夹子940。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每一夹子940具有多个堆叠狭槽948,其用于允许用户将脐带导管60耦合到狭槽948中的选定一者,及/或允许用户将脐带导管60缠绕防护物20多次。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一夹子940中的狭槽948的数目可为多于两个(例如,三个、四个等等)。此外,应注意,堆叠狭槽948特征不限于图13a到13c的实施例,并且本文所描述的其它实施例可任选地包含堆叠狭槽特征。

防护物20还具有多个通气口800。通气口800可防止在防护物20的腔内的类似“生物圆顶”的效应。通气口800可经定大小及/或定位在防护物20的某些部分处,使得通气口800可允许通过防护物20的壁进行一些空气交换,同时仍允许防护物20通过防护掉至少一些细菌来保护脐带残端。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仅具有一个通气口800。

此外,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防护物20包含周向安置的缠绕槽942,其用于在脐带导管60的区段在缠绕槽942处缠绕防护物时容置脐带导管60的区段。缠绕槽942可围绕防护物20部分地或完全地周向安置。尽管仅展示一个缠绕槽942,但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具有多个缠绕槽942。举例来说,可存在第一缠绕槽及第二缠绕槽,其中第一缠绕槽位于第二缠绕槽之上以形成堆叠配置。

在其它实施例中,装置10可不包含任何缠绕槽。代替地,脐带导管60可缠绕防护物20的外表面,其中由夹子940中的一或多者来界定脐带导管60的方向。

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中,装置10可任选地进一步包含顶部夹子,其用于将脐带导管60可拆卸地固定在防护物20的顶部盖上。举例来说,图14a到14c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10。装置10包含防护物20,其具有界定用于容置脐带残端的腔24的壁22。防护物20进一步包含用于附接到患者的基座40。在一些情况下,基座40可包含允许基座40被附接到患者的粘合剂。装置10包含位于防护物20处的开口50,其用于允许脐带导管60延伸穿过其中。如图中所展示,开口50定位在防护物20的顶部,并且延伸到防护物20的一侧,借此在防护物20的侧界定线性狭槽。此配置是有利的,因为其允许防护物20通过将导管60滑动通过位于防护物20的侧处的狭槽而放置在脐带导管60周围。接着可向下滑动防护物20以覆盖脐带残端。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装置10还包含定位在防护物20的上部的顶部夹子960,其用于相对于防护物20可拆卸地脐带导管60。夹子960包含第一夹子部分962及第二夹子部分964。第一及第二夹子部分962、964彼此分离一定距离以界定狭槽966。狭槽966经定大小使得脐带导管60可被摩擦地推入其中并由第一及第二夹子部分962、964夹紧。顶部夹子960是有利的,因为其不仅相对于防护物20的顶部部分(盖)固定脐带导管60,而且其还将脐带导管60引导朝向夹子940a到940d所定位的防护物20的底部部分,使得在脐带导管60的第一区段由顶部夹子960固定之后,脐带导管60的下一个部分可由夹子940a到940d中的一者来固定。如图14c中所展示,狭槽966以与狭槽901的方向成90°的角度970定向。在其它实施例中,角度970可大于90°。使角度970为90°或以上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其降低脐带导管60将移出狭槽901并变得松动的风险。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及第二夹子部分962、964不摩擦地夹紧脐带导管60。代替地,第一及第二夹子部分962、964被充分间隔开,使得其不夹紧脐带导管60。在此情况下,顶部夹子960用于将脐带导管60引导朝向所要方向。因此,如本说明书中所使用,术语“夹子”不一定限于抓握或夹持物体(例如,导管)的结构,并且可指容置、引导、邻接或接触物体(例如,导管)的任何结构。

举例来说,在其它实施例中,夹子960可具有如图19a中所展示的配置,其包含窄狭槽990及较大的狭槽992(大于狭槽990)。在此配置中,导管60可首先被推动通过窄狭槽990。一旦导管60被容纳在较大狭槽992中,界定窄狭槽990的部分(由于其宽度窄于导管60的宽度)将防止导管60从较大狭槽992脱出。

尽管在图14a中仅展示一个顶部夹子960,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存在安置在防护物20的上部分处的多个顶部夹子960,以允许用户选择性地拾取以固定脐带导管60。

防护物20还具有多个通气口800。通气口800可防止在防护物20的腔内的类似“生物圆顶”的效应。通气口800可经定大小及/或定位在防护物20的某些部分处,使得通气口800可允许通过防护物20的壁进行一些空气交换,同时仍允许防护物20通过防护掉至少一些细菌来保护脐带残端。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仅具有一个通气口800。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装置10的防护物20还包含安置在防护物20的不同相应侧处的多个夹子940a到940d。夹子940a到940d经配置以将脐带导管60可拆卸地固持在防护物20外部。夹子940a到940d与参考图12a到12c及13a到13c所描述夹子类似或相同,且因此将不再次对其进行描述。尽管展示四个夹子940a到940d,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存在少于四个的夹子940或多于四个的夹子940。

在其它实施例中,图14a到14c的装置10可包含一或多个缠绕槽942,如关于本文其它实施例类似地描述。

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中,装置10可任选地进一步包含两个或更多个夹挤突起(例如,抽头),以允许用户抓握装置10。举例来说,图15a到15c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10。装置10包含防护物20,其具有界定用于容置脐带残端的腔24的壁22。防护物20进一步包含用于附接到患者的基座40。在一些情况下,基座40可包含允许基座40被附接到患者的粘合剂。装置10包含位于防护物20处的开口50,其用于允许脐带导管60延伸穿过其中。如图中所展示,开口50定位在防护物20的顶部处,并且延伸到防护物20的一侧,借此在防护物20的侧处界定线性狭槽。此配置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其允许防护物20通过将导管60滑动通过位于防护物20的侧处的狭槽而放置在脐带导管60周围。接着可向下滑动防护物20以覆盖脐带残端。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装置10还包含定位在防护物20的彼此相对的相应侧上且位于防护物20的上部分的第一夹挤突起980a及第二夹挤突起980b。夹挤突起980a、980b经配置以允许用户使用手指抓握装置10。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存在多于两个的夹挤突起。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夹挤突起980可定位在防护物20处的其它区域。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装置10还包含定位在防护物20的上部分的顶部夹子960,其用于相对于防护物20可拆卸地固定脐带导管60。夹子960与参考图14a到14c所描述的夹子960类似或相同,且因此将不再次对其进行描述。尽管仅展示一个顶部夹子960,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存在安置在防护物20的上部分的多个顶部夹子960,以允许用户选择性地拾取以固定脐带导管60。

防护物20还具有多个通气口800。通气口800可防止在防护物20的腔内的类似“生物圆顶”的效应。通气口800可经定大小及/或定位在防护物20的某些部分处,使得通气口800可允许通过防护物20的壁进行一些空气交换,同时仍允许防护物20通过防护掉至少一些细菌来保护脐带残端。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仅具有一个通气口800。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装置10的防护物20还包含安置在防护物20的不同相应侧处的多个夹子940a到940d。夹子940a到940d经配置以将脐带导管60可拆卸地固持在防护物20外部。夹子940a到940d与参考图12a到12c及13a到13c所描述夹子类似或相同,且因此将不再次对其进行描述。尽管展示四个夹子940a到940d,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存在少于四个的夹子940或多于四个的夹子940。

在其它实施例中,图15a到15c的装置10可包含一或多个缠绕槽942,如关于本文其它实施例类似地描述。

此外,如图15a到15c中所展示,装置10的基座40可包含从防护物20的侧横向延伸的多个凸缘982a、982b。凸缘982a、982b可包含用于附接到患者的位于下表面处的粘合剂。另外或替代地,可使用延伸跨越凸缘982a/982b的顶部表面的医用胶带将凸缘982a、982b中的每一者粘贴到患者身上。凸缘982a、982b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其提供用于附接到患者的增加的粘合区域,这提供了更加牢固的附接机构。另外或替代地,凸缘可被粘贴到“安全”的粘合剂(如先前所描述)以允许更好地固定装置,同时确保仅“安全”粘合剂与皮肤介接。

尽管仅展示两个凸缘982,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存在两个以上凸缘982。举例来说,图16a到16c说明装置10的变体,其包含围绕防护物20周向安置的三个凸缘982a到982c。

此外,应注意,凸缘982不限于具有类似于图15到16中所展示的矩形形状,在其它实施例中,凸缘982中的每一者可具有其它形状。举例来说,在其它实施例中,凸缘982中的每一者可具有如图17中所展示的曲线形状,或者如图18中所展示的t形。另外,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中,凸缘982可具有锚固件(例如,沿凸缘982的一侧),用于防止或降低胶带与凸缘982分离的风险。特定来说,在使用装置10期间,胶带可用于相对于患者粘贴到凸缘982,同时将胶带放置在位于凸缘982处的锚固件的下面。锚固件用于防止胶带被从凸缘982向上拉动。

应注意,凸缘特征不限于图15到18中所展示的实施例,可将其包含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其它实施例中。

此外,在本文所述的任何实施例中(例如,图1到17中描述的那些实施例)中,装置10可任选地进一步包含经配置以允许用户在其上写入的外表面。举例来说,防护物20的顶部分(例如,盖)可具有形成允许用户在其上写入的专用区域的外表面。专用区域可包括纸张,其允许用户使用铅笔或钢笔在其上写入。替代地,专用区域可包括塑料薄片,其允许用户使用记号笔在其上写入。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专用区域可包括可移除地附接到防护物20的薄片(纸张、塑料等等)。

此外,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例如,图1到17中描述的那些实施例)中,装置10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举例来说,防护物20的第一部分可由第一材料制成,并且防护物20的第二部分可由不同于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制成。在一些情况下,夹子940及/或夹子960可由具有第一硬度计的第一材料制成,并且防护物20的另一部分(例如,界定腔24的主体)可由具有第二硬度计的第二材料制成,其中第一硬度计高于第二硬度计。

此外,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例如,图1到17中描述的那些实施例)中,代替在装置10的顶部处具有开口50或除在装置10的顶部处具有开口50外,装置10可包含位于装置10的另一部分处的开口。举例来说,在其它实施例中,装置10可包含位于装置10的一侧处的开口,或者位于与装置10顶部处的中心偏移的位置处的开口。

在以上实施例中,装置10被说明为与一个导管一起使用。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例如,图1到17中描述的那些实施例)中,装置10可具有用于固持不同导管的多个夹子。举例来说,装置10可具有用于固持第一导管的第一夹子及用于固持第二导管的第二夹子。因此,装置10可选择性地与一或多个导管一起使用。图19a说明用于保护脐带残端-导管界面的另一装置10,特别展示与一个导管60一起使用的装置10。然而,相同装置10也可与两个(或更多个)导管一起使用。如图19b中所展示,装置10与两个导管60a、60b一起使用。在一些情况下,导管可具有不同大小。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子可具有不同的相应尺寸。举例来说,第一夹子可具有第一导管狭槽,且第二夹子可具有第二导管狭槽,其中第一导管狭槽具有不同于第二导管狭槽的尺寸的尺寸。在其它实施例中,夹子可具有相同大小(例如,夹子中的导管狭槽可具有相同大小)。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装置10可具有用于固持三个不同的相应导管的至少三个夹子。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中,两个或更多个夹子可作为单个组件集成在一起。

此外,如所论述,在一些情况下,装置10的凸缘982可使用胶带粘贴到患者身上。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中,装置10可任选地包含一或多个锚固件,其用于防止或降低胶带与患者分离的风险。举例来说,如图19a或19b的实施例中所展示,每一凸缘982可包含在凸缘982的一侧处的锚固件996。在使用期间,胶带可放置在锚固件996下方,并且可用于将凸缘982粘贴到患者身上。因为锚固件996在胶带上方,所以其用作辅助胶带维持其相对于患者的位置的锚固件。

另外,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例如,图1到17中描述的那些实施例)中,装置10可任选地进一步包含颜色编码及/或标记。举例来说,颜色编码或标记可指示导管是静脉导管还是动脉导管、导管在患者中的长度等等。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装置10可包含允许护士或医生在其上写入的表面。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标记可包含指示导管是静脉导管(例如,字母“v”)还是动脉导管(例如字母“a”)的单个字母。此外,在一些情况下,标签可包含指示导管的长度的数字代码。

此外,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例如,图1到17中描述的那些实施例)中,装置10可具有横截面尺寸(例如,除夹子940及凸缘982之外的装置10的防护物部分的宽度),其为从0.5英寸到5英寸不等,且更优选地从0.5到3英寸,且更优选地从0.5至2英寸,且甚至更优选地从0.5至1.5英寸(例如,1英寸)。在其它实施例中,装置10可具有大于5英寸的横截面尺寸。此外,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中,装置10可具有从0.02英寸到0.5英寸不等的壁厚度,且更优选地从0.05到0.3英寸,且甚至更优选地从0.06到0.1英寸。

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例如,图1到17中描述的那些实施例)中,装置10可由成型工艺制成。举例来说,可使用注射成型、压缩成型等来形成装置10的部分或全部。在一些情况下,可使用不同的成型工艺来形成装置10的不同部分,且接着可随后将部分彼此固定(例如,使用粘合剂、胶水等等)。可使用各种材料来形成装置10。通过非限制性实例,装置10可由热塑性材料、弹性体、聚合物等等形成。

在本文所述的任何实施例中,缠绕槽是任选的,并且装置10可不包括任何缠绕槽。举例来说,在包含缠绕槽的任何实施例中,此缠绕槽可被一或多个夹子替代。夹子经配置以固持导管并且界定用于导管的位置及行进方向。

在本文所述的任何实施例中(例如,图1到17中描述的那些实施例)中,装置10可包含抗微生物组分。举例来说,装置10本身可由抗微生物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装置10的基座包含抗微生物材料。替代地,整个装置10可包含抗微生物材料。在一些情况下,装置10可包含耦合到防护物20的紫外线(uv)光源,其用于向残端30投射uv光。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装置10可包含提供抗微生物作用的银、凝胶等等。

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中(例如,图1到17中描述的那些实施例)中,防护物20可经配置以响应于小于1lb(且更优选地小于0.5lb,且甚至更优选地小于0.3lb)的压缩力而变形、弯曲或折叠。此配置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其允许使用装置10的婴儿处于各种位置,例如面朝下的位置。特定来说,如果婴儿俯卧,装置10将变形、弯曲或折叠,使得装置10将不会对婴儿施加不舒服的力,同时导管相对于装置10的位置保持固定。

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例如,图1到17中描述的那些实施例)中,装置10可进一步包含手动控制机构(例如,夹子、旋钮、捏合器等等),其经配置以关上导管使得在需要时可停止导管中的流体流动。手动控制机构可定位在防护物20的外表面,定位在基座处,或定位在任何其它位置处(例如,在装置-导管界面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在装置-导管界面处提供类似于用于紧固的翼形螺帽/螺栓的夹子或机构以关上导管。

在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例如,图1到17中描述的那些实施例)中,装置10可进一步包含位置监测装置,其用于监测导管相对于装置10(例如,装置10的防护物20)的位置。举例来说,位置监测装置可为导管处的标记以指示其相对于防护物20的位置。如果位置已改变,使得导管上的标记远离防护物20,那么可推断出,导管已从患者向外移动。因此,位置监测装置用于监测防护物20外部的导管的深度。在其它实施例中,位置监测装置可包含导管上的标记物及用于观察导管上的标记物的照相机。此外,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采用类似的技术来监测导管相对于患者或脐带残端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提供不同大小的装置10。举例来说,装置10可具有三种标准大小,其中较大的大小更适合于较大的患者,且较小的大小更适合于较小的患者。

在本文所述的任何实施例中,如果装置10包含用于固持不同导管的多个夹子,那么夹子可为经彩色编码的。举例来说,第一夹子可具有第一颜色,且第二夹子可具有不同于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此外,如果装置10包含经配置以固持多个导管的夹子,那么夹子的不同部分可为经彩色编码的。举例来说,夹子的第一部分可界定用于容置第一导管的空间,且夹子的第二部分可界定用于容置第二导管的另一空间,其中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可具有不同的相应颜色。

尽管已展示及描述特定实施例,但将理解,并不希望将所主张的发明限于优选实施例,并且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所主张的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改变及修改。因此,说明书及图式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意义的。所主张的发明希望涵盖替代例、修改及等效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