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2871发布日期:2019-07-17 05:1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剪刀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剪刀钳。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剪刀钳,其在用于使可摆动地连结的一对刀片开闭的连杆机构的一部分设置有斜坡部,在使一对刀片闭合时在使两个刀片的刀刃面彼此按压的方向对该刀刃面施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6581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专利文献1的剪刀钳存在这样的问题:对于连杆上设置的斜坡部,由于其他连杆登至其上,因此产生使两个刀片的刀刃面彼此按压的作用力,这导致在刀刃面最开始接触的刀片的根部附近不产生作用力,在刀刃面之间存在间隔,切断对象被夹在刀刃面之间而不能被切断。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刀钳,在使一对刀片闭合时,总产生使刀片的刀刃面之间彼此按压的作用力,能够更可靠地将切断对象切断。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剪刀钳,其包括:基座;一对刀片,其以在固定于该基座上的摆动轴的轴向重叠的状态,安装成可绕该摆动轴相对地摆动,并且沿该摆动轴的方向的移动在该摆动轴的位置被限制;和驱动该刀片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传递牵引力的动力传递部件;摆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刀片的比所述摆动轴靠根端侧的位置,将所述动力传递部件传递的所述牵引力的一部分转换成使所述刀片摆动的力;和按压机构,在所述刀片因所述摆动机构而摆动的所有摆动位置,将所述牵引力的另一部分转换成在所述刀片的比所述摆动轴靠根端侧的位置使所述刀片在重叠方向上分开的力。

依照本方式,当对构成驱动机构的动力传递部件施加牵引力时,通过用动力传递部件传递的牵引力的一部分使摆动机构动作,使一对刀片绕摆动轴相对摆动,使刀刃开闭。由于牵引力的另一部分在比摆动轴靠根端侧的位置使刀片在重叠方向上分开,因此以轴向的移动被限制的摆动轴的位置为支点,在使刀片的比摆动轴靠前端侧的部分在刀片的所有摆动位置相互靠近的方向,对所述刀片的比摆动轴靠前端侧的部分施力。

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由于刀片上设置的刀刃在所有摆动位置相互按压,因此切断对象不会被夹在刀片之间,能够更可靠地将切断对象切断。

上述方式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在各所述刀片的比所述摆动轴靠根端侧的位置在彼此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地设置的凸轮槽;和销,其在该凸轮槽的交叉位置贯通,呈悬臂状地被所述刀片支承,在臂的靠前端侧的位置连接着所述动力传递部件,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力矩传递部,该力矩传递部将因所述动力传递部件传递的所述牵引力而在所述销产生的力矩传递至一个所述刀片。

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在一对刀片设置有在相互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2个凸轮槽,贯通该2个凸轮槽地配置有销,当与该销的长度方向轴交叉的方向的牵引力被动力传递部件传递至所述销时,使凸轮槽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一对刀片绕摆动轴旋转,使刀刃开闭。

销通过被凸轮槽支承而构成为悬臂状,因此牵引力作用于臂的靠前端侧的部位时,在使销倾倒的方向上产生力矩。通过利用力矩传递部将该力矩传递至一个刀片,使一个刀片在比摆动轴靠根端侧的位置从另一个刀片分开,以轴向的移动被限制的摆动轴的位置为支点,在使刀片的比摆动轴靠前端侧的部分在刀片的所有摆动位置相互靠近的方向,对所述刀片的比摆动轴靠前端侧的部分施力。

上述方式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力矩传递部是大径部,该大径部在径向突出地设置在所述销,配置在所述一对刀片之间,且与一个所述刀片的表面紧贴的大径部。

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当力矩在使销倾倒的方向上作用时,一个刀片被与其表面紧贴的大径部按压,能够将销上产生的力矩简单地传递至刀片。

上述方式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动力传递部件是操作线,所述力矩传递部是设置成可以所述销为中心旋转的、能够卷绕所述操作线的滑轮。

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将滑轮作为动滑轮,放大牵引力,用小的牵引力使一对刀片相对地摆动,并且使刀片的刀刃彼此紧贴。

上述方式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动力传递部件是操作线,所述力矩传递部是设置成可以所述销为中心旋转的、能够卷绕所述操作线的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滑轮,在因所述牵引力而在径向收缩时在轴向膨胀。

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当牵引力作用于操作线时,该牵引力被作为动滑轮的滑轮放大,并且通过使滑轮在径向收缩而使其在轴向膨胀,与滑轮的轴向的侧面紧贴的刀片被按压,一个刀片在比摆动轴靠根端侧的位置从另一个刀片分开,以轴向的移动被限制的摆动轴的位置为支点,在使刀片的比摆动轴靠前端侧的部分在刀片的所有摆动位置相互靠近的方向,对所述刀片的比摆动轴靠前端侧的部分施力。

上述方式也可以是,所述摆动机构构成为,2个连结连杆的一端可相互摆动地由连结轴连结,所述2个连结连杆各自的另一端可摆动地连结在各所述刀片的比所述摆动轴靠根端侧的位置,所述动力传递部件与所述连结轴连结,所述按压机构构成为,由2个小连杆构成所述连结轴,所述2个小连杆的一端相互可摆动地连结,在所述连结连杆的根端设置有孔,所述2个小连杆各自的另一端可摆动地与嵌合在所述孔中的嵌合销连结,所述动力传递部件与所述小连杆彼此的连结部连接,该连结部配置在比所述嵌合销靠前端侧的位置。

在采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利用2个小连杆使与连结连杆连结的连结轴作为肘式机构发挥作用,用牵引力牵引小连杆的连结部,在比摆动轴靠根端侧的位置,使连结连杆的间隔增大,从而使与连结连杆连结的一对刀片在比摆动轴靠根端侧的位置分开,以摆动轴的位置为支点,在使刀片的比摆动轴靠前端侧的部分在刀片的所有摆动位置相互靠近的方向,对所述刀片的比摆动轴靠前端侧的部分施力。

上述方式也可以是,所述摆动机构构成为,2个连结连杆的一端可相互摆动地由连结轴连结,所述2个连结连杆各自的另一端可摆动地连结在各所述刀片的比所述摆动轴靠根端侧的位置,所述动力传递部件与所述连结轴连结,所述按压机构构成为可使所述连结轴弯曲,包括力矩传递部,该力矩传递部将因所述动力传递部件传递的所述牵引力使所述连结轴弯曲而在所述连结轴产生的力矩传递至一个所述刀片。

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连结轴与连结连杆连结,当对与连结轴连接的动力传递部件施加牵引力时,产生使连结轴弯曲的力矩,所产生的力矩被力矩传递部传递至一个刀片。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使一对刀片在比摆动轴靠根端侧的位置分开,以摆动轴的位置为支点,在使刀片的比摆动轴靠前端侧的部分在刀片的所有摆动位置相互靠近的方向,对所述刀片的比摆动轴靠前端侧的部分施力。

上述方式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一对刀片的至少一者设置有能量释放部。

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在通过使刀片闭合而将切断对象切断时,能够通过能量释放部释放能量,将切断对象高效地切断。

依照本发明,能够获得这样的技术效果:在使一对刀片闭合时,总产生使刀片的刀刃面相互按压的作用力,能够更可靠地将切断对象切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剪刀钳张开着的状态的前端部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剪刀钳的前端部的部分纵截面图。

图3是图2的剪刀钳的前端部的部分放大纵截面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剪刀钳闭合着的状态的前端部的正视图。

图5是图4的剪刀钳的前端部的部分纵截面图。

图6是表示图1的剪刀钳的第一变形例的前端部的正视图。

图7是图6的剪刀钳的前端部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使牵引力作用于图6的剪刀钳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图1的剪刀钳的第二变形例的前端部的侧视图。

图10是图9的剪刀钳的前端部的部分放大图。

图11是表示图1的剪刀钳的第三变形例的前端部的正视图。

图12是图11的剪刀钳的前端部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图1的剪刀钳的第四变形例的前端部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使牵引力作用于图13的剪刀钳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15是表示图1的剪刀钳的第五变形例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的剪刀钳的刀片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剪刀钳1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剪刀钳1例如包括:在可插入内窥镜的通道内的插入部的前端设置的一对刀片2a、2b;和驱动该刀片2a、2b的驱动机构3。

刀片2a、2b分别形成为平板状,以在板厚方向上重叠的状态,彼此可摆动地在长度方向的中途位置由在板厚方向上贯通的摆动轴4连结。这些刀片2a、2b可在图1所示地张开着的状态与图4所示的闭合着的状态之间相对地摆动。

在各刀片2a、2b的与摆动轴4相比靠前端侧的位置,沿闭合状态下相互重叠的刀片的边缘设置有刀刃,通过在张开状态下在刀片2a、2b之间配置作为切断对象的组织并使刀片2a、2b转变至闭合状态,使刀刃从靠近摆动轴4的位置起依次交叉,将组织切断。

在一个刀片(下面也称为第一刀片)2a的与摆动轴4相比靠根端侧的部位,如图2所示,通过在板厚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2个平板部5a、5b并在根端侧连结该2个平板部5a、5b,形成了纵截面形状大致为u字状的基座部(基座)6。基座部6固定在插入部的前端。

另一个刀片(下面也称为第二刀片)2b的根端侧的部位收纳在第一刀片2a的2个平板部5a、5b之间。在第一刀片2a的2个平板部5a、5b形成有第一长孔(凸轮槽)7,该第一长孔7在板厚方向上贯通各平板部5a、5b,在比摆动轴4靠根端侧的位置沿包括摆动轴4的直线延伸。在第二刀片2b,在板厚方向上贯通地形成有第二长孔(凸轮槽)8,该第二长孔8在与第一长孔7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2个刀片2a、2b在板厚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在摆动轴4的位置被限制,仅可进行绕摆动轴4的相对摆动。

另一方面,在第一刀片2a的基座部6与第二刀片2b之间,在比摆动轴4靠根端侧的位置在板厚方向上形成有间隙。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第二刀片2b在比摆动轴4靠根端侧的位置在板厚方向上受力时,能够在使间隙减小的方向移位。

驱动机构3包括:配置在插入部的根端的由操作线等细长部件构成的动力传递部件9,其用于将来自产生牵引力的把手等未图示的驱动部的牵引力传递至插入部的前端;摆动机构10,其利用动力传递部件9传递来的牵引力的一部分使第二刀片2b绕摆动轴4相对于第一刀片2a摆动;和按压机构11,其利用牵引力的另一部分在使第一刀片2a和第二刀片2b的刀刃彼此在板厚方向上按压的方向上施力。

摆动机构10包括:形成在2个刀片2a、2b上的第一长孔7和第二长孔8;和在第一长孔7和第二长孔8的交叉位置,在板厚方向上贯通地配置的销12。

按压机构11配置在由2个刀片2a、2b夹着的位置,由在径向突出的外凸缘状的大径部(力矩传递部)13构成。

动力传递部件9的前端固定于大径部13,动力传递部件9传递的牵引力作用于大径部13。

下面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剪刀钳1的作用进行说明。

为了用本实施方式的剪刀钳1将组织切断,将2个刀片2a、2b为闭合状态的剪刀钳1经配置在体内的内窥镜的通道从前端插入体内,使2个刀片2a、2b与体内的患部相对。在此状态下,使配置在体外的插入部的根端的驱动部动作,利用动力传递部件9将按压力传递至配置在刀片2a、2b之间的大径部13。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使设置有大径部13的销12受到按压力而沿第一刀片2a的第一长孔7向前端侧移动,通过销12使第二刀片2b的第二长孔8移动,其结果是,使第二刀片2b绕摆动轴4相对于第一刀片2a摆动,如图1所示,第一刀片2a与第二刀片2b张开。

一边用内窥镜对组织进行确认,一边在张开着的第一刀片2a与第二刀片2b之间配置作为切断对象的组织,通过驱动部产生图2中用箭头表示的牵引力。于是,产生的牵引力被动力传递部件9传递至大径部13。

在此情况下,依照本实施方式的剪刀钳1,如图3所示,在销1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销12因为配置在彼此交叉的第一长孔7与第二长孔8的交叉位置故被第一长孔7的内壁和第二长孔8的内壁夹着而被支承,同时,在销1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销12仅配置在第一长孔7内,在牵引力的方向上未被支承。其结果是,销12被悬臂状地支承,与销12正交的牵引力作用于配置在悬臂的自由端一侧的大径部13,导致在销12中,如图3中箭头所示,在使销12倾倒的方向上产生力矩。

产生的力矩通过将大径部13的肩部向第一刀片2a和第二刀片2b按压而被承受,因此,在图3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上,从大径部13的肩部产生使第一刀片2a与第二刀片2b在板厚方向上分离的按压力。该按压力在牵引力作用于大径部13的状态下总能产生,因此无论销12配置在沿第一长孔7的什么位置、即无论第一刀片2a与第二刀片2b配置成怎样的相对角度都会产生。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剪刀钳1中,第一刀片2a和第一刀片2a的位于摆动轴4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在摆动轴4的位置被限制,并且,第一刀片2a与第一刀片2a在比摆动轴4靠根端侧的位置设置有间隙。因此,当在比摆动轴4靠根端侧的位置产生使第一刀片2a与第二刀片2b分开的按压力时,产生以摆动轴4的位置为支点使比摆动轴4靠前端侧的第一刀片2a和第二刀片2b彼此按压的作用力。

通过对大径部13施加牵引力,使设置有大径部13的销12如图4和图5所示的那样,沿第一长孔7向根端侧移动。进而,使与第一长孔7交叉的第二长孔8随销12的移动而移动,使设置了第二长孔8的第二刀片2b绕摆动轴4在相对于第一刀片2a闭合的方向摆动。

这样,依照本实施方式的剪刀钳1,在用动力传递部件9传递牵引力时,通过传递的牵引力,在所有摆动位置处,使比摆动轴4靠前端侧的第一刀片2a和第二刀片2b彼此在板厚方向上按压,同时绕摆动轴4在闭合的方向相对摆动。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第一刀片2a和第二刀片2b的比摆动轴4靠前端侧的刀刃一边彼此按压一边闭合,因此具有能够将配置在两者之间的组织更可靠地切断的优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相互交叉的第一长孔7和第二长孔8以及在它们的交叉位置贯通的销12构成摆动机构10,但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而如图6~图8所示地由连杆(连结连杆)14a、14b构成摆动机构10。

也可以在图6和图7所示的例子中构成为,2个棒状的连杆14a、14b的一端可摆动地由连结轴15连结,该2个棒状的连杆14a、14b各自的另一端可摆动地与第一刀片2a及第二刀片2b的根端连结而构成4节连杆结构,通过对安装于连结轴15的动力传递部件9施加牵引力,经连杆14a、14b使第一刀片2a和第二刀片2b在闭合的方向摆动。

在此情况下,按压机构11如图7所示的那样构成即可,即,由以总是使中央关节部(连结部)16向前端侧弯曲的状态配置的2个小连杆17a、17b或可弹性变形的轴构成连结轴15,将动力传递部件9传递的牵引力施加给关节部16。在连结轴15由小连杆17a、17b构成的情况下,小连杆17a、17b的一端彼此可摆动地连结而构成关节部16,小连杆17a、17b各自的另一端可摆动地由嵌合在连杆14a、14b的根端的孔27内的嵌合销28连结。

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构成所谓的肘式机构,即,牵引力作用于关节部16时,关节部16被拉伸、连结轴15伸长的肘式机构,如图8所示,在比摆动轴4靠根端侧的位置,使2个连杆14a、14b分开,其结果是,能够使比摆动轴4靠前端侧的第一刀片2a和第二刀片2b在板厚方向上相互按压。

即,采用这样的结构,也能够使得动力传递部件9传递的牵引力的一部分总是产生使第一刀片2a和第二刀片2b向闭合的方向摆动的力和彼此在板厚方向上相互按压的作用力,能够对第一刀片2a与第二刀片2b之间的组织产生大的剪切力,更可靠地将其切断。

作为连结轴15,也可以代替将具有关节部16的2个小连杆17a、17b连结而成的结构,如图9和图10所示的那样,采用可因牵引力而变形的连结轴18,在该连结轴18设置有在径向突出的外凸缘状的大径部(力矩传递部)19a、19b。如图10所示,当连结轴18因牵引力而变形时,大径部19a、19b转动,从大径部19a、19b的肩部产生使第一刀片2a和第二刀片2b分开的方向的力。

其结果是,采用这样的结构,也能够使得动力传递部件9传递的牵引力的一部分总是产生使第一刀片2a和第二刀片2b向闭合的方向摆动的力和彼此在板厚方向上相互按压的作用力,能够对第一刀片2a与第二刀片2b之间的组织产生大的剪切力,更可靠地将其切断。

在此情况下,连结轴18既可以是用关节部16连结2个小连杆17a、17b的结构,也可以采用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的一体的连结轴。

也可以是,作为图1的大径部13,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那样,采用固定在销12上的滑轮(力矩传递部)20;作为动力传递部件,采用卷绕在滑轮20上且前端固定在第一刀片2a上的操作线21。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与销12一起移动的滑轮20起到动滑轮的作用,能够将施加给操作线21的牵引力放大后施加给销12。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小对操作线21的根端施加的牵引力,具有能够用较小的牵引力容易地进行切断作业的优点。

在此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安装在第一刀片2a或第二刀片2b上的、可绕与销12平行的轴线旋转的定滑轮(省略图示),通过在固定在销12上的滑轮20与定滑轮之间卷绕多匝操作线21,增大牵引力的放大率。

也可以代替图11的滑轮20,如图13和图14所示的那样,采用在对操作线21施加了牵引力时、在径向收缩在轴向膨胀的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滑轮22。

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用膨胀了的滑轮22在使第一刀片2a和第二刀片2b分开的方向上按压该第一刀片2a和第二刀片2b,能够使比摆动轴4靠前端侧的第一刀片2a和第二刀片2b在板厚方向上相互按压。

也可以如图15和图16所示的那样构成为,在固定在插入部的前端的第一刀片2a的比摆动轴4靠前端侧的位置,搭载对刀刃施加焦耳热、高频、振动等任意能量的能量释放部23。在图15和图16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刀片2a的表面以粘贴至刀刃附近的方式粘贴有由能量传导率高的铜等材料构成的薄板24,能够将来自叠层在第一刀片2a上的能量释放部23的能量经薄板24集中地供给至刀刃。在图16中,附图标记26表示屏蔽来自能量释放部23的能量的部件。

作为覆盖能量释放部23的罩25,如图16所示的那样,采用横截面形状从刀刃侧起厚度逐渐增大的结构。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推开所切断的组织的楔形结构带来的效果,用更小的力量切断组织。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剪刀钳

2a第一刀片(刀片)

2b第二刀片(刀片)

3驱动机构

4摆动轴

6基座部(基座)

7第一长孔(凸轮槽)

8第二长孔(凸轮槽)

9动力传递部件

10摆动机构

11按压机构

12销

13、19a、19b大径部(力矩传递部)

14a、14b连杆(连结连杆)

15、18连结轴

16关节部(连结部)

17a、17b小连杆

20、22滑轮(力矩传递部)

21操作线(动力传递部件)

23能量释放部

27孔

28嵌合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