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6432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骨髓炎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延续,往往全身症状大多消失,只有在局部引流不畅时,才有全身症状表现,一般症状限于局部,往往顽固难治,甚至数年或十数年仍不能痊愈。从急性骨髓炎到慢性骨髓炎是一个逐渐发展变化的过程,不能机械地按时间划分。若在急性期未能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形成死骨,虽脓液穿破皮肤后得以引流,急性炎症逐渐消退,但因死骨未能排出,其周围骨质增生,成为死腔。有时大片死骨不易被吸收,骨膜下新骨不断形成,可将大片死骨包裹起来,形成死骨外包壳,包壳常被脓液侵蚀,形成瘘孔,经常有脓性分泌物自瘘道流出。

病灶死腔内含炎性肉芽组织和脓液。死腔、死骨及附近瘢痕组织等病灶内,由于缺乏血液供应,身体抗菌能力和药力难于达到,常有细菌残留。窦道常时愈时发,因脓液得不到引流,死骨、弹片等异物存在,或因病人抵抗力降低,即出现急性炎症症状。待脓液重新穿破流出,炎症渐趋消退,伤口可暂时愈合。如是反复发作,成为慢性骨髓炎。骨质常增生硬化,周围软组织有致密瘢痕增生,皮肤不健康,常有色素沉着。

目前临床上对骨髓炎的治疗,通用的方法有死骨保留及再植入、骨剥皮手术法、微创外固定技术,以及其它常规外科手术,比如穿刺吸引术、开窗引流术、死骨取出术、消灭骨空洞术、截肢术、大块病骨切除术等,这些手术治疗手段根据病情的具体需要而实施,但无论是采用哪种手术方法,都需要使用大量抗生素,费用高,患者痛苦大,且易复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药物组合物,治疗效果好,不易复发,安全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寒莓根10-20份,剪刀草5-15份,灯笼草10-15份,三颗针3-7份,树头菜根5-10份,野木耳菜5-15份,马蹄根10-20份,九节茶15-20份,刺果苏木5-15份,雪里开3-7份,散瘀草5-10份,翠羽草7-15份,蒴藋5-10份,扶桑根3-8份,黄根5-8份,牛奶柴3-7份,双翎草5-8份,山稔根8-15份,伤寒草10-15份。

优选的,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寒莓根15份,剪刀草10份,灯笼草15份,三颗针5份,树头菜根8份,野木耳菜10份,马蹄根18份,九节茶18份,刺果苏木10份,雪里开5份,散瘀草8份,翠羽草10份,蒴藋8份,扶桑根5份,黄根7份,牛奶柴5份,双翎草5份,山稔根10份,伤寒草10份。

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寒莓根,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根,苦,酸,寒,归肝、肾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湿热黄疸;产后发热;小儿高热;月经不调;白带过多;胃痛叶酸。

剪刀草,为唇形科植物光风轮或瘦风轮的全草,苦辛,凉,祛风清热;行气活血;解毒消肿。主感冒发热;食积腹痛;呕吐;泄泻;痢疾;白喉;咽喉肿痛;痈肿丹毒。

灯笼草,为茄种植物灯笼草的全株,味苦,性凉,清热解毒。主感冒;喉痛;咳嗽;痄腮。

三颗针,为小檗科植物细叶小檗、刺黑珠、蓝果小檗、猫刺小檗、匙叶小檗等多种植物的根、茎及树皮,苦,性寒,归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利;腹泻;黄疸;湿疹;疮疡;口疮;目赤;咽痛。

树头菜根,为白花菜科植物鱼木的根,味苦,性寒,清热解毒;祛湿活络;止痛。主肝炎;痢疾;腹泻;尿路结石;扁桃体炎;风湿性关节炎;胃痛。

野木耳菜,为菊科植物野茼蒿的全草,味微苦,辛,性平,清热解毒;调和脾胃。主感冒;肠炎;痢疾;口腔炎;乳腺炎;消化不良。

马蹄根,为莲座蕨科植物大莲座蕨的根状茎,苦,涩,寒,归心、肺、大肠经,清热解毒;利尿祛湿;活血止血;祛瘀止痛。主泄泻;痢疾;肾炎水肿;胃脘疼痛;肺痨;咳血;崩漏;跌打肿痛;风湿痛。

九节茶,为金粟兰科植物接骨金粟兰的枝叶,辛,平,抗菌消炎,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治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菌痢,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

刺果苏木,为豆科植物刺果苏木的叶,祛瘀止痛,清热解毒。治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痈疮疖肿。

雪里开,为毛茛科植物单叶铁线莲的根或叶,辛,苦,温,行气活血,抗菌消炎,对头、胃、腹、肌肉及关节等疼痛均有止痛作用。亦治气管炎,疔疮肿毒,跌打损伤。

散瘀草,为唇形科筋骨草属植物散瘀草的全草,苦,寒,消炎,凉血,接骨。用于支气管炎,扁桃腺炎,肺热咳血,疮,疖,乳腺炎,脱肛,痔疮,肿瘤,外伤出血,烧烫伤,骨折。

翠羽草,为卷柏科植物翠云草的全草,淡,平,清热利湿,解毒,消瘀,止血。治黄疸,痢疾,水肿,风湿痹痛,咳嗽吐血,喉痈,痔漏,刀伤,烫伤。

蒴藋,为忍冬科植物蒴藋的全草或根,甘,酸,温,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治风湿疼痛,肾炎水肿,脚气浮肿,痢疾,黄疸,慢性气管炎,风疹瘙痒,丹毒,疮肿,跌打损伤、骨折。

扶桑根,为锦葵科植物朱槿的根,甘,涩,性平,归肝、脾、肺经,调经;利湿;解毒。主有经不调;崩漏;白带;白浊;痈疮肿毒;尿路感染;急性结膜炎。

黄根,为茜草科植物南山花的根,微苦,凉,凉血止血;利湿退黄;散瘀强筋。主牙龈出血;贫血;肝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尿路感染。

牛奶柴,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茎、叶,甘,淡,温,归肺、脾、肾三经,补中益气,健脾化湿,强筋壮骨,消肿,活血解毒。治风湿关节痛,中气虚弱,气血衰微,四肢酸软,筋骨不利,跌打损伤,经闭,乳汁不通。

双翎草,为唇形科植物鸡骨柴的根,味苦,辛,性温,祛风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

山稔根,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根,味辛,甘,性平,理气止痛;利湿止泻;被动瘀止血;益肾养血。主脘腹疼痛;消化不良;哎吐泻痢;胁痛划时代疸;癓瘕;痞块;崩漏;劳伤出血;跌打伤痛;风湿痹痛;血虚体弱。

伤寒草,为菊科植物夜香牛的全草或根,味苦,辛,性凉,疏风清热;除湿;解毒。主感发热;咳嗽;急性黄疸型肝炎;湿热腹泻;白滞;亲疮肿毒;乳腺炎;鼻炎。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清热拔毒、养血通络、化瘀消炎、强筋健骨的功效,标本兼治,对慢性骨髓炎疗效显著,愈后不易复发,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寒莓根15份,剪刀草10份,灯笼草15份,三颗针5份,树头菜根8份,野木耳菜10份,马蹄根18份,九节茶18份,刺果苏木10份,雪里开5份,散瘀草8份,翠羽草10份,蒴藋8份,扶桑根5份,黄根7份,牛奶柴5份,双翎草5份,山稔根10份,伤寒草10份。

上述中药原料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2

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寒莓根10份,剪刀草15份,灯笼草10份,三颗针6份,树头菜根10份,野木耳菜5份,马蹄根15份,九节茶15份,刺果苏木15份,雪里开7份,散瘀草5份,翠羽草15份,蒴藋5份,扶桑根3份,黄根8份,牛奶柴7份,双翎草6份,山稔根8份,伤寒草12份。

上述中药原料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3

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寒莓根20份,剪刀草5份,灯笼草12份,三颗针3份,树头菜根7份,野木耳菜12份,马蹄根10份,九节茶17份,刺果苏木5份,雪里开6份,散瘀草9份,翠羽草7份,蒴藋6份,扶桑根6份,黄根6份,牛奶柴6份,双翎草7份,山稔根12份,伤寒草15份。

上述中药原料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4

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寒莓根18份,剪刀草13份,灯笼草13份,三颗针7份,树头菜根5份,野木耳菜15份,马蹄根20份,九节茶20份,刺果苏木13份,雪里开3份,散瘀草10份,翠羽草12份,蒴藋10份,扶桑根8份,黄根5份,牛奶柴3份,双翎草8份,山稔根15份,伤寒草13份。

上述中药原料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临床共收治慢性骨髓炎患者110例,其中男性64例,女性46例,年龄31-72岁,病程5个月-7年。

治疗方法:饭后温水送服本发明胶囊,一日3次,一次10g,15天为一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窦道已闭合、X线片显示无死骨存留。

有效:症状体征好转、窦道闭合或无明显分泌物、X线片显示无明显死骨。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窦道未愈合,X线片显示仍有少量死骨。

治疗结果:经1-3个疗程的治疗,110例患者治愈78例,有效26例,无效6例,治愈率70.9%,总有效率94.5%,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不良副反应。

典型病例1

胡某某,男,醉酒后摔伤致右脚踝开放性外伤,手术治疗后出现创面流脓,经检查骨膜粗糙,有残留窦道,诊断为慢性骨髓炎。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两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