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瘀肾虚型输卵管不通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5573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血瘀肾虚型输卵管不通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不孕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其重要病因是输卵管炎症引起的输卵管不通。据报道,因输卵管因素引起育龄妇女不孕占不孕症的30%-50%。输卵管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输送精子、卵子和受精卵以及提供精子贮存、获能、顶体反应和受精场所等生理功能。输卵管结构精细,极易损伤。病因多以炎症为主,使输卵管黏附于其他临近组织,而造成输卵管损伤变形,或降低输卵管的活动性。因此,输卵管任何部位的阻塞不通都可能引起输卵管功能障碍而导致不孕。

目前,西医治疗输卵管不通多采用手术治疗,具有定位准确、疗效确切的优点;但西医治疗存在价格昂贵、治疗后输卵管粘连易复发等不足。中医认为本病属“淤血病症”,病因为七情所伤、气滞血瘀、外邪入侵、寒凝瘀阻、邪热血凝、湿热瘀阻、肾虚血瘀等,发病机制均与瘀滞有关,瘀血阻滞胞宫,气血运行不畅,精卵运行受阻,两精不能结合而导致不孕。但在中医治疗输卵管不通的具体实践中,其辩证施治的观点却不一,有的从肝论治,加强活血化瘀通络之品,同时强调情志的疏导;有的以活血祛瘀、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作为组方原则;有的则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作为组方原则;依据上述不同的治疗思路进行组方,其对输卵管不通的治疗效果差异较大;而且组方中对于各原料药的选择和配伍关系的调配缺少针对性,多是简单的将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等功效的药物进行组合,因此,大多数治疗输卵管不通的中药的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甚至有些药物对患者身体还有一定的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血瘀肾虚型输卵管不通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治疗血瘀肾虚型输卵管不通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组成为:

丹参25-35份,赤芍10-14份,炮山甲粉2-4份,皂角刺10-14份,连翘10-14份,败酱草16-20份,蜈蚣0.5-1.5份,王不留行10-14份,路路通10-14份,蒲黄10-14份,菟丝子12-18份,川断16-20份,柴胡10-14份,醋香附10-14份,醋延胡索16-20份,炙黄芪25-35份,白芍10-14份,当归10-14份,木香10-14份,鸡内金10-14份,炙甘草4-8份。

本发明的治疗血瘀肾虚型输卵管不通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的组方为:

丹参30份,赤芍12份,炮山甲粉3份,皂角刺12份,连翘12份,败酱草18份,蜈蚣1份,王不留行12份,路路通12份,蒲黄12份,菟丝子15份,川断18份,柴胡12份,醋香附12份,醋延胡索18份,炙黄芪30份,白芍12份,当归12份,木香12份,鸡内金12份,炙甘草6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配伍机理:以丹参、赤芍、炮山甲为君药,活血化瘀,通利经络,疏通冲任气血,且赤芍能清热凉血,防瘀久化热。败酱草、连翘、皂角刺清利湿热,解毒消肿,清解血中之余毒;菟丝子、川断平补肾气,炙黄芪益气,当归补血行血,取扶正祛邪,活血补肾之效,是为臣药。蜈蚣、王不留行、路路通、生蒲黄通经络,利血脉,增强活血化瘀之力;柴胡、香附、白芍、醋延胡索舒肝理气、柔肝止痛,木香、鸡内金理气和胃,诸药皆为佐药;炙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本发明针对血瘀肾虚型输卵管不通进行辩证施治,将多味中药进行配伍,药物之间共同发挥了活血化瘀、通利经络、扶正祛邪、活血补肾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充分发挥了相须相使的配伍关系。

方中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组方精炼,在功能上相辅相成,以活血化瘀、通利经络、扶正祛邪、活血补肾为目的,诸药配合使用,对女性输卵管不通、积液等引起的不孕不育具有针对性的疗效;诸药在药性上相制相佐,毒副反应少,服用安全。

本发明的治疗血瘀肾虚型输卵管不通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组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减少上述组合物中的任何一种原料组分,或以具有相似药性的原料药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分进行替换,则中药组合物整体的作用效果显著降低;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基础上再增加其他的原料组分,中药组合物的整体效果并未有明显的改善,甚至有中药组合物的整体效果降低的情况出现。

上述治疗血瘀肾虚型输卵管不通的中药组合物可将各原料加水煎煮,制成汤剂;也可以按照其他方法制备。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治疗血瘀肾虚型输卵管不通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1)将蒲黄用纱布包裹,再与丹参、赤芍、皂角刺、连翘、败酱草、王不留行、路路通、菟丝子、川断、柴胡、醋香附、醋延胡索、炙黄芪、白芍、当归、木香、鸡内金、炙甘草混合,加水煎煮两次,滤过(第一次加8-10倍量水,煎煮30-60分钟;第二次加6-8倍量水,煎煮20-40分钟),合并滤液;

(2)将蜈蚣微炒至酥,研细,然后与炮山甲粉一并加入到步骤(1)的滤液中,混合均匀,即得。

中药成分复杂,一种药材中既有水溶性成分,又有油溶性或醇溶性成分,且有些活性成分在高温下容易失活,因此通过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和提取工艺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取出有效成分并保证有效成分的活性,从而保证产品的临床效果。

经试验验证,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取出中药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并保证有效成分的活性,从而保证产品的临床效果。

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血瘀肾虚型输卵管不通的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治疗血瘀肾虚型输卵管不通的药物制剂,由上述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

上述药物制剂可以制成各种药物剂型,如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为药物制剂中的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优选为甘油、丁二醇、海藻糖、甜菜碱、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或药物制剂的功效:通络活血,化瘀止痛,补肾培元。主治血瘀肾虚证。证见下腹坠痛或刺痛,腰骶酸痛,经行腰腹疼痛加重,带下量多,色白或黄,经行色黯有块,神疲乏力,面色晦黯;舌质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沉涩。适应于输卵管不通,输卵管积水,盆腔粘连或宫腹腔镜术后等,而见上述诸证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组方精炼,在功能上相辅相成,以活血化瘀、通利经络、扶正祛邪、活血补肾为目的,诸药配合使用,对女性输卵管不通、积液等引起的不孕不育具有针对性的疗效;诸药在药性上相制相佐,毒副反应少,服用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实施例1:

配方:丹参30克,赤芍12克,炮山甲粉3克,皂角刺12克,连翘12克,败酱草18克,蜈蚣1克,王不留行12克,路路通12克,蒲黄12克,菟丝子15克,川断18克,柴胡12克,醋香附12克,醋延胡索18克,炙黄芪30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木香12克,鸡内金12克,炙甘草6克。

制备方法:

(1)将蒲黄用纱布包裹,再与丹参、赤芍、皂角刺、连翘、败酱草、王不留行、路路通、菟丝子、川断、柴胡、醋香附、醋延胡索、炙黄芪、白芍、当归、木香、鸡内金、炙甘草混合,加水煎煮两次,滤过(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40分钟;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30分钟),合并滤液;

(2)将蜈蚣微炒至酥,研细,然后与炮山甲粉一并加入到步骤(1)的滤液中,混合均匀,即得。

口服服用,每日早晚两次,15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2:

配方:丹参25克,赤芍14克,炮山甲粉2克,皂角刺14克,连翘10克,败酱草20克,蜈蚣0.5克,王不留行14克,路路通10克,蒲黄14克,菟丝子12克,川断20克,柴胡10克,醋香附14克,醋延胡索16克,炙黄芪35克,白芍10克,当归14克,木香10克,鸡内金14克,炙甘草4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配方:丹参35克,赤芍10克,炮山甲粉4克,皂角刺10克,连翘14克,败酱草16克,蜈蚣1.5克,王不留行10克,路路通14克,蒲黄10克,菟丝子18克,川断16克,柴胡14克,醋香附10克,醋延胡索20克,炙黄芪25克,白芍14克,当归10克,木香14克,鸡内金10克,炙甘草8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煎煮后的滤液以常规方法制备成胶囊剂,规格为0.25g/粒。

实施例5:

将实施例1煎煮后的滤液以常规方法制备成丸剂。

实施例6:

将实施例1煎煮后的滤液以常规方法制备成颗粒剂。

对比例1:

本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对具有相近药性的多味原料药进行了配伍关系的考察和药效的研究,结果发现,即使某几味原料药之间的药性相似,但与其他不同的原料药配伍使用后,其药效效果差别显著。

例如:以柴胡、当归、赤芍、炙穿山甲、丹皮、王不留行、皂角刺、蒲公英、路路通、败酱草、枳壳、川断、川牛膝、甘草进行组方。

以常规方法建立输卵管炎性阻塞大鼠模型,考察本发明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中药组合物对输卵管不通的治疗效果,动物试验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对输卵管不通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比例1。说明本发明的组合物符合中药的配伍关系,各组分之间具有协同促进作用,并非是具有相似药性的原料药的简单替换或组合。

对比例2:

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药量是标识药力的,即使方剂的药物组成相同,但若药物的用量各不相同,其药力则有大小之分,配伍关系则有君臣佐使之变,从而其功主治则各有所异。本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对中药组合物中的各个原料的含量进行了考察和药效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合适的原料配比关系,尤其是君药和臣药所占份量的不同,其药效效果差别显著。例如:将实施例1中丹参的用量调整为40克、赤芍的用量调整为5克、炮山甲的用量调整为5克、败酱草的用量调整为25克、连翘的用量调整为5克、皂角刺的用量调整为18克,其他原料的用量同实施例1,并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

以常规方法建立输卵管炎性阻塞大鼠模型,考察本发明实施例1和对比例2的中药组合物对输卵管不通的治疗效果,动物试验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对输卵管不通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比例2。说明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用量并非是常规的调整所能得到的,本发明的中药组方中,各原料药材的用量配比是根据其药材特性、君臣佐使配伍等各种考虑因素决定的,对于中药组合物的整体药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动物试验:

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模型大鼠输卵管通畅情况的影响

(1)试验方法:

1)动物造模:

以Wistar大鼠(雌性,4-6周龄,体重180~200g,清洁级)为试验动物,参照“子宫大鼠法”以戊巴比妥钠(25mg/kg)腹腔注射,麻醉10~15分钟后,剪去腹部毛,用碘酒、酒精消毒,打开腹腔,于子宫靠近输卵管处分别向两侧输卵管内注入20%苯酚胶浆,缝合创口;

其中,20%苯酚胶浆配制方法为:液化苯酚5ml,阿拉伯胶1g,甘油4ml,加蒸馏水至25ml,调成糊剂,注射0.04ml。

2)试验分组与给药: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造模组术后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术后第2日开始灌胃给药,灌胃体积10ml/kg,连续35日。

其中,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灌胃蒸馏水;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实施例1制备),分别为:低剂量组6g生药/kg.d,中剂量组12g生药/kg.d,高剂量组24g生药/kg.d,分别相当于临床常用量的4倍、8倍和16倍;阳性药物组灌胃盆炎净颗粒,剂量为3g/(kg·d)(相当于临床日服剂量的20倍)给药。灌胃35天后处死大鼠,从子宫向输卵管注入稀释美兰溶液,检查输卵管通畅情况。

(3)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模型对照组大鼠输卵管通畅例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两侧输卵管内注入20%苯酚胶浆0.04ml可致输卵管炎性阻塞。阳性药物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输卵管通畅例数均较模型对照组均有增加,说明阳性药物(盆炎净颗粒)和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模型大鼠的输卵管通畅有作用;与阳性药物组相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模型大鼠输卵管的疏通作用效果更为显著。

安全性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

将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以最大浓度、最大容积灌胃给药,在24h内连续给药3次,每次间隔4h,累积药物总量达30g/kg。给药后7天内,小鼠活动、进食、排泄均正常,生长良好,毛色光亮,其平均体重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第8d处死试验小鼠,进行系统尸检及脏器系数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无异常,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无急性毒性反应。

(2)长期毒性试验:

将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分为5.0g(生药)/kg/天、10.0g(生药)/kg/天和15.0g(生药)/kg/天三个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2个月后,处死试验小鼠,测定各项指标。观察和测定项目包括如外观体症和行为活动、分泌物、粪便性状;血液的常规指标和生化指标;系统尸检及脏器系数和组织学检查等内容。

结果表明:用不同剂量给小鼠连续口服,对小鼠的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影响。对肝肾功能均未发现明显毒性作用;说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安全无毒性。

临床试验:

1.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来院就诊的输卵管不通患者120例,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年龄、病程等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方法:通过腹腔镜检查,临床评价输卵管的通畅性。

3.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汤剂,每日两次,早晚各一次,15天为一疗程。

对照组口服盆炎净颗粒,按说明书服用,15天为一疗程。

治疗3个疗程后通过输卵管造影了解输卵管的通畅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4.疗效标准:

(1)治愈:在完成治疗后经输卵管造影观察可见患侧输卵管再次实现通畅,经1年随访患者受孕。

(2)有效:在完成治疗后经输卵管造影观察可见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有明显改善。

(3)无效:输卵管通畅程度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5.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治疗结果

经X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对输卵管不通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例。说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输卵管不通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