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熏灸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916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熏灸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理疗装置,具体涉及在细胞生命限度内加热反射点的装置,该装置可用于艾烟熏灸治疗。



背景技术:

灸法是我国中医治疗中一种传统而又独特的治疗方法,它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艾烟和热作用于患处或穴位,从而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驱散风邪的作用,适应症广,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广受患者欢迎。《医学入门》中记载:“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肘后备急方·卷三》亦有记载:“取干艾叶一斛许,丸之,内瓦甄下,塞余孔,唯留一目,以痛处着甄目,下烧艾以熏之”。

现行的灸疗多以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耗费医生很多时间且易引起烫伤,尤其艾灸时艾烟直接在敞露的环境中熏烤患处,艾烟会很快的扩散到空气中去,这不仅使得艾烟的利用率低,还会给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带来潜在的不良刺激。而且艾绒燃烧时对温度的要求很严格,不同的温度会产生不同的物质成分,人为控制艾绒燃烧受到操作者经验的限制,很难达到特定的熏灸条件,进而影响疗效。

公开号为CN102626366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艾熏器”,该艾熏器包括熏罩4,该熏罩4的进烟室5设在出烟室6的四周而且均与烟熏腔7连通,熏罩4的边缘设有密封环16,两侧设有与人体扎紧的扎带35(见该申请说明书的第[0010]-[0011]段和图1)。公开号为CN105769549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艾烟熏灸系统,该系统包括具有熏灸罩13,该熏灸罩包括外罩16和内罩17,其中,外罩16罩在内罩17的背部,在外罩16内,内罩17罩口相对的区域形成艾烟汇集区,在外罩16和内罩17之间形成排烟间隙;所述的外罩16的背部设有进烟管道和排烟管道,所述的进烟管道内的进烟通道穿越外罩16并延伸至内罩17内,所述的排烟管道内的排烟通道穿越外罩16并延伸至所述的(该申请说明书的第[0040]段和图6)。

由上述两项专利申请所述的熏罩与熏灸罩的结构可见,前者的进烟室5与出烟室6之间很容易短路,大部分烟气没接触到皮肤就排掉了,严重影响疗效;后者虽然克服前者的上述缺点,但无固定装置,需要用手一直按住,使用十分不便。此外,开号为CN102626366A的专利申请所述方案虽然设有扎带35,但是对于人体的一些特殊部位,如肩部,采用扎带很难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型熏灸罩,该熏灸罩具有固定方便且稳固、密封性好的优点。

一种改进型熏灸罩,该熏灸罩包括外罩和内罩,其中外罩罩在内罩的背部,且罩口延伸至超出内罩的罩口,从而,在所述内罩的罩口相对的区域形成艾烟汇集区,在所述外罩和内罩之间形成排烟间隙;所述的内罩的背部设有穿出所述外罩的进烟管道,所述的外罩的背部设有排烟管道,其中,进烟管道内的烟道与所述的艾烟汇集区连通,排烟管道内的烟道与所述的排烟间隙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罩的罩口设有环形槽,外壁设有与所述环形槽连通的抽气嘴,该抽气嘴上设有可向外抽取空气的单向阀。

由上方案可见,灸疗时将所述的熏灸罩扣在人体上,通过所述的抽气嘴将环形槽抽成负压,所述的熏灸罩便吸附在人体上。而由普通物理知识可知,当环形槽内的负压一定时,其吸附力与所述的环形槽宽度成正比,但是如果环形槽过宽度,不仅外罩的罩口过厚而显得臃肿,而且因抽气量大也明显延长了抽气时间。此外,当所述的环形槽内为负压时,槽口部位皮肤会向环形槽内隆起,如果环形槽的内外沿口为尖角,人体的皮肤必然会产生明显的刻痕。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是,所述的环形槽的外沿口设有圆弧形外倒角,内沿口设有圆弧形内倒角,且圆弧形内倒角大于圆弧形外倒角。

本发明所述的熏灸罩采用负压吸附的技术手段,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人体形状和结构复杂部位固定难的问题,而且固定方便快捷,还很稳固。

附图说明

图1~5为本发明所述改进型熏灸罩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半剖),图2为俯视图,图3为图1中进烟管道和排烟管道位置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1中抽气嘴处的结构放大图,图5图1中局部Ⅰ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外罩1和内罩2为锥度相等的圆锥形,其中,内罩2背部在锥尖处设有进烟管道2-1,外罩1背部的中心设有通孔,该通孔的旁边设有排烟管道1-1;进烟管道2-1由所述的通孔穿出外罩1,使外罩1罩在内罩2的背部,且罩口延伸至超出内罩2的罩口,从而,在内罩2罩口相对的区域形成艾烟汇集区3,在外罩1和内罩2之间形成排烟间隙4;上述的进烟管道2-1内的烟道与所述的艾烟汇集区3连通,排烟管道1-1内的烟道与所述的排烟间隙4连通。

参见图1和图3,为了防止外罩1背部中心所设的通孔漏气,进烟管道2-1上套设有密封环5,该密封环5由圆螺母6压在所述的通孔周围。

参见图1,外罩1的罩口设有环形槽7,外壁设有与环形槽7连通的抽气嘴8,该抽气嘴8上设有可向外抽取空气的单向阀9。

参见图1和图4,所述的单向阀9由阀体9-1、阀芯9-2、压缩弹簧9-3和密封垫9-4组成;其中,阀芯9-2为圆片状,其中心向上下两侧延伸有一导杆;阀体9-1为圆柱形,其体内沿轴线设有通气孔,孔内的中部设有肩台,该肩台的中心设有穿设阀芯9-2导杆的导向孔,导向孔的四周设有小气孔9-5;密封垫9-4、阀芯9-2、和压缩弹簧9-3自下而上依次放置于抽气嘴8的端口上,阀体9-1螺纹连接在抽气嘴8上,将密封垫9-4、阀芯9-2、和压缩弹簧9-3套于其内,使得压缩弹簧9-3始终作用于阀芯9-2上。

参见图1和图5,环形槽7的外沿口设有圆弧形外倒角R2,内沿口设有圆弧形内倒角R1,其中圆弧形内倒角R1大于圆弧形外倒角R2。

参见图1,使用时将上述改进型熏灸罩安放在灸疗的人体上,再轻向下按住,并用注射器抽去环形槽7内的空气,使整个熏灸罩稳固地吸附在人体上,然后供艾烟。如图1中虚线箭头所示,艾烟由进烟管道2-1流至艾烟汇集区3,与人体的灸疗部位充分接触后,由内罩2的罩口翻至外罩1与内罩2之间的排烟间隙4,最后经排烟管道1-1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