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骶尾部手术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2145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人体骶尾部手术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手术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体骶尾部手术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医生在给婴幼儿做骶尾部手术时,需要婴幼儿俯卧位趴下,使婴幼儿的骶尾部朝上,然后医生对婴幼儿的骶尾部进行手术治疗。而目前没有特定的支撑架对进行骶尾部手术的婴幼儿进行支撑固定,在手术的过程中,婴幼儿长时间趴在手术台上,会感到不舒服,因而不容易对手术过程中的婴幼儿进行固定。另外,在对手术后的婴幼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经常造成婴幼儿骶尾部伤口受压迫,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因次,需要一种针对不同体型的婴幼儿进行骶尾部手术的手术支撑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体骶尾部手术的支撑装置,该装置可解决为人体进行尾底部手术时的支撑固定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体骶尾部手术的支撑装置,包括躯体支撑架,所述躯体支撑架包括左支杆和右支杆,所述左支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设有一个支撑腿,所述右支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设有一个支撑腿,所述左支杆与所述右支杆之间设置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左端与所述左支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横梁的右端与所述右支杆固定连接;上肢支撑架包括左上肢支板和右上肢支板,所述左上肢支板的横断面为弧形,所述右上肢支板的横断面为弧形,所述左上肢支板的一端球铰接于所述左支杆的前端,所述右上肢支板的一端球铰接于所述右支杆的前端;下肢支撑架包括左下肢支板和右下肢支板,所述左下肢支板的横断面为弧形,所述右下肢支板横断面为弧形,所述左下肢支板的一端球铰接于所述左支杆的后端,所述右下肢支板的一端球铰接于所述右支杆的后端。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支撑横梁包括导筒和导杆,所述导筒套设于所述导杆外部,所述导筒与所述导杆之间设有第一顶丝。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第一顶丝设有调节手柄。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左下肢支板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铰接于所述左支杆后端,所述右下肢支板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铰接于所述右支杆后端。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左上肢支板、所述右上肢支板、所述左下肢支板以及所述右下肢支板上均设有一层海绵垫。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左下肢支板和所述右下肢支板分别设有下肢固定带。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下肢固定带为魔术贴粘扣带。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还包括带卡扣的安全固定带,所述安全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所述躯体支撑架的两侧。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还包括四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支撑腿插接,所述支撑脚与所述支撑腿之间设有第二顶丝。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躯体支撑架可对进行骶尾部手术的婴幼儿的躯体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弧形的左上肢支板和右上肢支板可对婴幼儿的上肢起到支撑作用,弧形的左下肢支板和右下肢支板可对婴幼儿的下肢起到支撑作用,上肢支撑架与躯体支撑架之间以及下肢支撑架与躯体支撑架之间均采用球铰接的连接方式可按任意角度对上肢支撑架和下肢支撑架进行调整。

由于支撑横梁包括导筒和导杆,导筒套设于导杆外部,导筒与导杆之间设有第一顶丝,卸下第一顶丝后可通过调整导杆插入导筒套的长度来调整躯体支撑架的宽度。

由于第一顶丝设有调节手柄,方便放松和上紧第一顶丝。

由于左下肢支板和右下肢支板分别设有下肢固定带,可对婴幼儿的下肢起到固定的作用。

由于还包括带卡扣的安全固定带,安全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躯体支撑架的两侧,可对婴幼儿的躯体起到固定作用。

由于还包括四个支撑脚,支撑脚与支撑腿插接,支撑脚与支撑腿之间设有第二顶丝,放松第二顶丝后调节支撑脚插入支撑腿的长度可调节躯体支撑架的高度或斜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1-左支杆,12-右支杆,13a-导筒,13b-导杆,2-第一顶丝,3-第二顶丝,4-关节轴承,51-左下肢支板,52-右下肢支板,61-左上肢支板,62-右上肢支板,7-支撑腿,8-支撑脚,9-软垫,10-海绵垫,15-安全固定带,16-下肢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人体骶尾部手术的支撑装置,包括躯体支撑架,躯体支撑架包括左支杆11和右支杆12,左支杆1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设有一个支撑腿7,右支杆1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设有一个支撑腿7。左支杆11与右支杆12之间平行设置设置有两根支撑横梁,支撑横梁的左端与左支杆11固定连接,支撑横梁的右端与右支杆12固定连接。支撑横梁包括导筒13a和导杆13b,导筒13a套设于导杆13b外部,导筒13a与导杆13b之间设有第一顶丝2。第一顶丝2设有调节手柄,以方便放松和紧固第一顶丝。卸下第一顶丝后可通过调整导杆13b插入导筒13a套的长度可以调整躯体支撑架的宽度。

躯体支撑架下方的四个支撑腿7分别插接有一个支撑脚8,支撑脚8与支撑腿7之间设有第二顶丝3。放松第二顶丝3后调节支撑脚8插入支撑腿7的长度可调节躯体支撑架的高度。还可通过分别调整躯体支撑架左侧支撑脚8插入支撑腿7的长度与右侧支撑脚8插入支撑腿7的长度调节躯体支撑架左右方向的倾斜度;通过分别调整躯体支撑架前侧支撑脚8插入支撑腿7的长度与整躯体支撑架后侧支撑脚8插入支撑腿7的长度调节躯体支撑架前后方向的倾斜度。躯体支撑架设置有带卡扣的安全固定带15,安全固定带1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躯体支撑架的两侧。

结合图1至图3共同所示,上肢支撑架包括左上肢支板61和右上肢支板62,左上肢支板61的横断面为弧形,右上肢支板62横断面为弧形,左上肢支板61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4球铰接于左支杆11的前端,右上肢支板62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4球铰接于右支杆12的前端。婴幼儿在手术时,上肢可放置在呈弧形左上肢支板61和右上肢支板62上。上肢支撑架与躯体支撑架之间采用球铰接的连接方式可按任意角度对上肢支撑架进行调整。左上肢支板61和右上肢支板62的上表面分别铺设有一层海绵垫10,以提高舒适度。

下肢支撑架包括左下肢支板51和右下肢支板52,左下肢支板51的横断面为弧形,右下肢支板52横断面为弧形,左下肢支板51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4球铰接于左支杆11的后端,右下肢支板52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4球铰接于右支杆12的后端。婴幼儿在手术时,下肢可放置在呈弧形左下肢支板51和右下肢支板52上。下肢支撑架与躯体支撑架之间采用球铰接的连接方式可按任意角度对下肢支撑架进行调整。左下肢支板51和右下肢支板52的上表面分别铺设有一层海绵垫10,以提高舒适度。左下肢支板51和右下肢支板52分别设有下肢固定带16,下肢固定带16为魔术贴粘扣带。

本发明的人体骶尾部手术的支撑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1、根据不同体型的婴幼儿通过第一顶丝2调整躯体支撑架的宽度,通过第二顶丝3调整躯体支撑架的高度,调整上肢支撑架和下肢支撑架至合适的角度,并在躯体支撑架上放上软垫9;

2、将本发明的人体骶尾部手术的支撑装置放置到手术台上;

3、让需要做骶尾部手术的婴幼儿趴到本发明的人体骶尾部手术的支撑装置上,使该装置的躯体支撑架支撑固定婴幼儿的躯体部,将躯体支撑架上用于固定婴幼儿躯体的安全固定带15的卡扣扣紧,以对婴幼儿的躯体进行固定;

4、将婴幼儿的上肢放置于左上肢支板61和右上肢支板62的凹入部分,将婴幼儿的下肢放置于左下肢支板51和右下肢支板52的凹入部分,使用下肢固定带16对婴幼儿的下肢进行固定;

5、对婴幼儿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松开安全固定带15和下肢固定带16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