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式疗养仓及其形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0991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充气式疗养仓及其形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气式疗养仓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程度的增加及汽车时代的来临,空气污染形式日益严峻。据报道,全球20个空气污染严重城市,中国占据13个。一般地,室内、车内主要空气污染物分为三类:一种是有机污染物,如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甲醛、苯等等和微生物等,另一种是无机污染物,如氮氧化物,再一种是悬浮颗粒,特别是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人体长时间暴露于被污染的环境中,会使人体各机能受损,从而使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空气污染严重,导致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问题,提供一种充气式疗养仓及其形成方法。

一种充气式疗养仓,包括仓体,所述仓体包括层叠设置第一仓体及第二仓体,所述第二仓体包括外仓及设置于所述外仓内的软体承压仓,所述充气式疗养仓还包括供氧装置,所述供氧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仓体及所述软体承压仓连通,以分别为所述第一仓体及所述软体承压仓输送氧气和/或压缩空气;其中,所述第二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为21%~25%,所述第二仓体内的压强大致为3.5磅/平方英寸。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供氧装置向所述第一仓体输送氧气,向所述软体承压仓输送氧气与压缩空气的混合气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仓体与所述软体承压仓均设有氧气弥散装置、精油弥散装置、负离子弥散装置及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氧气弥散装置、精油弥散装置及所述负离子弥散装置分别与所述供氧装置的进气管路连通;所述第一仓体与所述软体承压仓均还包括与所述供氧装置的进气管路连通的鼻吸式吸气装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软体承压仓还设有安全阀,当所述软体承压仓内的压强到达预设安全值,所述安全阀自动打开泄气,以保证所述软体承压仓内的压强保持稳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软体承压仓还设有通电磁换向阀,当所述充气式疗养仓断电,所述通电磁换向阀打开泄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供氧装置通过氧气汇流排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仓体及所述软体承压仓连通,沿气体流通方向在所述氧气汇流排管道依次设有第一截止阀、过滤器、减压阀、节流阀、单向阀及电磁比例阀,所述充气式疗养仓通过控制所述电磁比例阀分别向所述第一仓体及所述软体承压仓内输出氧气和/或压缩空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仓体内还设有用于检测所述软体承压仓内压强的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仓体及所述软体承压仓内氧气浓度的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充气式疗养仓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及所述电磁比例阀连接,以根据检测数据设定所述第一仓体内的氧气浓度及第二仓体内的压强及氧气浓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仓体及所述软体承压仓还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仓体及所述软体承压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仓体及所述软体承压仓内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以根据检测数据控制调节所述第一仓体及所述软体承压仓内的温度及湿度。

一种充气式密封氧仓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用于承压的第一仓体及第二仓体;

充入氧气至所述第一仓体,充入氧气与与压缩空气的混合气体至所述第二仓体的软体承压仓,直至所述第一仓体的氧气浓度与所述软体承压仓内的氧气浓度与压强分别满足预设要求;

其中,所述第二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为21%~25%,压强大约为3.5磅/平方英寸。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充入氧气至所述第一仓体,充入氧气与与压缩空气的混合气体至所述第二仓体的软体承压仓,直至所述第一仓体的氧气浓度与所述软体承压仓内的氧气浓度与压强分别满足预设要求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仓体内的氧气浓度检测数据及所述软体承压仓内的氧气浓度的检测数据和压强的检测数据;

根据所述的氧气浓度的检测数据及压强的检测数据控制通入所述第一仓体及第二仓体的气体流量;

当所述第二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为21%~25%,压强大致为4磅/平方英寸,停止向所述软体承压仓内充入氧气与压缩空气的混合气体。

上述充气式疗养仓及其形成方法,通过向第一仓体充入氧气,软体承压仓输入氧气与压缩空气的混合气体,并使压强与氧气浓度达到预设值,人体位于第一仓体及第二仓体内,进行不同方式的疗养,利于身体各个机体的正常运转,可有效减缓身体的亚健康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充气式密封氧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充气式密封氧仓的第二仓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充气式密封氧仓形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充气式疗养仓10,包括仓体(图未标),该仓体包括层叠设置第一仓体12及第二仓体14,该第二仓体14包括外仓及设置于外仓内的软体承压仓(图未示)。该充气式疗养仓10还包括供氧装置16,该供氧装置16分别与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连通,以分别为该第一仓体12及第二仓体14输送氧气和/或压缩空气。

其中,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仓体由供氧装置向第一仓体输送氧气进行休闲氧疗,软体承压仓由供氧装置输送氧气与压缩空气的混合气体进行养生氧疗。所述第二仓体14内的氧气浓度为21%~25%,所述第二仓体14内的压强大约为3.5磅/平方英寸。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仓体12位于下层,第二仓体14位于上层,该第一仓体12具有可充气的非密闭腔体,软体承压仓具有可充气的密封真空腔体,向第一仓体12充入氧气,向软体承压仓的密封真空腔体充入氧气与压缩空气的混合气体,直至第二仓体14内的氧气浓度与压强分别达到预设值。本实施例中,第二仓体14内的氧气浓度为21%~25%,压强大约为3.5磅/平方英寸。

如此,通过向第一仓12体充入氧气,软体承压仓输入氧气与压缩空气的混合气体,并使压强与氧气浓度达到预设值,人体位于第一仓体12及第二仓体14内,进行不同方式的疗养,利于身体各个机体的正常运转,可有效减缓身体的亚健康状态。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仓体12与第二仓体14之间设有行走梯,第二仓体14顶部设有吊索便于其安装与固定,第一仓体12用于休闲氧疗,第二仓体14用于压力氧疗,第一仓体12与软体承压仓内均设有照明模块、Wifi模块及网络电视模块等休闲娱乐设施。该第一仓体12与软体承压仓还均设有氧气弥散装置、精油弥散装置及负离子弥散装置,该氧气弥散装置、精油弥散装置及负离子弥散装置分别与供氧装置16的进气管路连通,该第一仓体12内与第二仓体14内还均设有臭氧发生器。应当理解的是,该臭氧发生器用于消毒,即在用户未进入第一仓体12与第二仓体14内,臭氧发生器开启对第一仓体12和/或第二仓体14进行消毒,当用户进入则臭氧发生器关闭。该第一仓体12与第二仓体14还均设有磁疗垫,磁疗垫下方还设有记忆棉床垫,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其中,该第一仓体12与软体承压仓还均设有与供氧装置的进气管路连通的鼻吸式吸气装置,以使第一仓体12与软体承压仓既可以进行弥散吸氧,也可以进行鼻吸式吸氧。

该第二仓体14用于压力氧疗,因此软体承压仓的氧气与压强相比第一仓体12的要求较高,而为保证软体承压仓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该软体承压仓还设有安全阀142,当软体承压仓内的压强到达预设安全值,所述安全阀142自动打开泄气,以保证所述软体承压仓内的压强保持稳定。具体地,该安全阀142为弹簧安全阀,该软体承压仓内的压强为大约为3.5磅/平方英寸,最高压力不超过5.0磅/平方英寸,该预设安全值略高于3.5磅/平方英寸。当第二仓体14内的压强值达到预设安全值,则安全阀142自动打开,以保证压强的稳定,从而保证软体承压仓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该第二仓体还设有通电磁换向阀144,当充气式疗养仓断电,所述通电磁换向阀144打开泄气。如此,在该充气式疗养仓断电时,保证仓内用户的安全性。其中,为使用户具有良好的体验,该第二仓体14还设有采光口146及观察窗141,具体地,该采光口146位于第二仓体14的顶部及端部,该观察窗141设于第二仓体14一侧。

本实施例中,该软体承压仓为软体仓,则进出软体承压仓采用拉链式密封方式。具体地,该第二仓体还包括进出拉链149,该进出拉链149采用特种防水拉链,可保证仓内的密封性,且只能从单侧拉起,也就是说,仅能从外部打开或拉紧。而为保证仓内的人员的安全性,以在意外情况发生时可快速逃生,该软体承压仓还设有逃生拉链148。应当理解的是,为保证密封性及可靠性,该逃生拉链148也为单侧拉链,其仅可从内部打开或拉紧。

本实施例中,该供氧装置16通过氧气汇流排管道与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连通,沿气体流通方向在氧气汇流排管道依次设有第一截止阀(图未示)、过滤器(图未示)、减压阀(图未示)、节流阀、单向阀及及电磁比例阀,通过控制电磁比例阀向仓体内输出氧气和或压缩空气。第一截止阀用于控制供氧装置16的是否出气,过滤器用于过滤气流中存在的杂质,减压阀用于降低气流的压力,从而使气流可平缓的充入仓体,电磁比例阀用于控制最终充入第一仓体及软体承压仓的气流流量。

例如,当第一仓体12或软体承压仓内的压强值和氧气浓度较低,则电磁比例阀控制气流通入比例增大,当第一仓体12或软体承压仓体内的压强值和氧气浓度较高,则点此比例阀控制气流通入比例降低,甚至停止输送,以保证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内的压强及氧气浓度达到预设条件。

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内还设有用于检测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图未示)、用于检测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内湿度的湿度传感器(图未示)、用于检测第二仓体14内压强的压力传感器(图未示),以及用于检测第一仓体12与第二仓体14内氧气浓度的氧气浓度传感器(图未示)。具体地,该充气式疗养仓10还包括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及第一球阀连接,控制系统根据压力传感器及氧气浓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设定软体承压仓内的压强及氧气浓度,并控制电磁比例阀的开启与关闭,从而调节软体承压仓内的压强与氧气浓度。控制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控制调节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内的湿度及温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充气式密封氧仓形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0:提供用于承压的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

S120:充入氧气至所述第一仓体12,充入氧气与与压缩空气的混合气体至所述第二仓体14的软体承压仓,直至所述第一仓体12的氧气浓度与所述软体承压仓内的氧气浓度与压强分别满足预设要求;

其中,所述软体承压仓内的氧气浓度为21%~25%,压强大约为3.5磅/平方英寸;具体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S122:获取第一仓体12内的氧气浓度检测数据及软体承压仓氧气浓度的检测数据和压强的检测数据;

S124:根据氧气浓度的检测数据及压强的检测数据控制通入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的气体流量;

具体地,控制单元根据氧气浓度的检测数据与预设范围值作比较运算,并控制通过电磁比例阀的气体流量。

S126:当所述软体承压仓内的氧气浓度为21%~25%,压强大约为4磅/平方英寸,停止向所述软体承压仓内充入氧气与压缩空气的混合气体。

具体地,由于安全阀142与比例阀的使用,使软体承压仓内的压强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也就是前述的3.5磅/平方英寸。而为保证软体承压仓的安全性,当其内的压强达到4磅/平方英寸时,说明出现意外情况,则停止向软体承压仓内充入氧气与压缩空气的混合气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充气式密封氧仓形成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30:获取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内的湿度的检测数据,并根据湿度的检测数据,分别调节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内的湿度;

具体地,该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内设有湿度传感器,控制单元获取湿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并与预设范围值作比较运算,当超过该预设范围值,则控制湿度发生器向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内充入水蒸气。

S140:获取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内的温度的检测数据,并根据温度的检测数据,分别调节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内的温度。

具体地,该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控制单元获取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并与预设范围值作比较运算,当超过该预设范围值,则控制温度发生器对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加热或降低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内的温度。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充气式密封氧仓形成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充入氧气至第一仓体12,充入氧气与空气的混合空气至软体承压仓,获取第一仓体12内的氧气浓度的检测数据及软体承压仓内压强的检测数据,并根据氧气浓度检测数据及压强的检测数据,由控制系统控制电磁比例阀的气体流量。直至第一仓体12的氧气浓度与软体承压仓内的氧气浓度和压强值达到预设值,从而保证仓体内的氧气浓度与压强处于利于人体身体健康的条件。

与此同时,获取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内湿度及温度检测数据,并根据湿度的检测数据,由控制系统控制调节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内的湿度及温度,进一步保证第一仓体12及软体承压仓处于利于人体健康的环境。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