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486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腔道内镜下实施注射、取材、治疗、引流措施为一体的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



背景技术:

人体内有多个腔道系统、腔道器官,由于腔道壁病变较多,通常采用内镜检查得以明确,同时可以实施腔道内镜下的部分诊疗。

内镜检查与治疗在临床医疗中较为普遍,尤其是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内镜,它们仅作用于微创条件下的检查、诊断与治疗,操作较简单。

凸向腔内的表浅病变,目前采用内镜下直接对病变进行烧灼、冷冻、汽化、切割等方法处理,它们存在出血较多、范围不易确定、切除深度难以控制的问题,致使器官穿孔、出血、邻近脏器损伤、局部神经反射、病变切除不彻底等,甚至需采用手术处理,后果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综上所述的诸多问题和弊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微创型的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它能将病变与周围组织加以分离,达到局部病变化疗、局部区域神经阻滞作用,从而提高病灶切除效果,降低手术风险,方便临床引流。

本发明的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包括有导向针芯、注射筒、连接管、塑胶导向管。该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用于穿刺状态时,其塑胶导向管内穿有导向针芯。用于注射状态时其塑胶导向管与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与注射筒连接。用于引流状态时其连接管与尿袋或引流袋连接。

本发明的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其导向针芯采用具有弹性、硬度、不生锈、可折叠特性的金属丝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其塑胶导向管的管径为3~10mm,管长为500~2000mm,管体上设置有等矩刻度。管体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另一端为针端,其针端呈椭圆锥形或斜面锥形。椭圆锥形或斜面锥形处设置有通孔,通孔的邻近处设置有十字交叉孔。

本发明的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其连接管系圆锥体,管长为150~300mm,上端大、下端小,下端通过螺纹与塑胶导向管连接、上端与注射筒或尿袋或引流袋连接。

本发明的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降低了对病变活检、切除的并发症风险,它通过内镜、腔道镜的操作通道,监视、插入病变部位,将表浅病变与深部组织分离,致使较深病变仅留根部与深部连接和病变与周围组织加以分离,提高病灶切除效果,降低手术风险,为腔道器官壁肿瘤腔内镜下的局部注射、化疗、周围神经阻滞提供便捷和内镜下的切除安全,尤其是腔内生长的表浅肿瘤,而且解决了较小腔道手术后需要放置引流管的问题。它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有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发明的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的椭圆锥形针端穿刺状态组装示意图;

图2,系本发明的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的椭圆锥形针端注射状态组装示意图;

图3,系本发明的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的斜面锥形针端穿刺状态组装示意图;

图4,系本发明的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的斜面锥形针端注射状态组装示意图;

图5,系图1、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6,系图3、图4的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实例,对本发明的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叙述。

本发明的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的实例,包括有导向针芯1、注射筒2、连接管3、塑胶导向管5。

本发明的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用于穿刺状态时,其塑胶导向管5内穿有导向针芯1。用于注射状态时其塑胶导向管5与连接管3连接,连接管3与注射筒2连接。用于引流状态时其连接管3与尿袋或引流袋连接。

注射筒2承载液体,通过塑胶导向管5将液体输送至内腔脏器的病灶部粘膜下或肌层或肿瘤实体或局部器官的周围。用于引流状态时,连接管3与尿袋或引流袋连接(尿袋或引流袋系常规物件,故附图说明中省略)。

本发明的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其导向针芯1可加强塑胶导向管5的硬度,视塑胶导向管5的直径匹配不同内径,具有可弯曲与柔韧性,能满足360度的折叠且不断裂,从而避免操作中管道及针端方向异常、深度及范围控制困难、导管断裂等风险。它采用具有弹性、硬度、不生锈、可折叠特性的金属丝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其塑胶导向管5的管径为3~10mm,管长为500~2000mm,它除用于泌尿系腔道外,还能满足胃镜与肠镜下的使用。管体上设置有等矩刻度6,便于掌握其深度,管体的一端设置有螺纹4、另一端为针端,针端呈椭圆锥形或斜面锥形,有利于根据需要作内镜下的微创穿刺。塑胶导向管5的前端设置有通孔7,便于不同组织粘膜穿刺,避免损伤与穿刺困难。通孔7的邻近处设置有十字交叉孔8,可以满足注液体向四周弥散,达到分离粘膜与粘膜下层或注射区周围药液均匀分布的作用。

本发明的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从塑胶导向管5内取出导向针芯1后与连接管3连接,连接管3系圆锥体的管状结构,它可连接注射筒2进行注射,也可连接尿袋或引流袋等,起着引流作用,从而拓展了腔道内镜的诊疗范围。连接管3的管体长为150~300mm,上端大、下端小,下端通过螺纹4与塑胶导向管5连接,不漏液。上端梭形扩大,可连接注射筒2或尿袋或引流袋等。它质地柔软,便于注射液体、局部药物、引流区域或管腔道内积液等操作。

本发明的医用腔道内镜穿刺注液器使用时,按以下步骤操作:

1、用生理盐水冲洗塑胶导向管5,使其畅通,并确保其针端部位的通孔7与十字交叉孔8的喷液;

2、将导向针芯1穿入塑胶导向管5内,使导向针芯1与塑胶导向管5的一端平齐,用止血钳将塑胶导向管5与导向针芯1固定,防止导向针芯1退缩;

3、当内镜发现或找到病变后,即将塑胶导向管5的针端部位插入腔内镜的操作通道,监视、逐步推入,使针端部位到达病变部位;

4、继续监视,将塑胶导向管5的针端刺入病变组织、病灶部粘膜下或肌层或穿透局部器官壁至病灶周围组织,按塑胶导向管5上的刻度6判断其深度,如需把塑胶导向管5的针端部位控制在粘膜下层内(即粘膜与肌层间),塑胶导向管5针端进入粘膜下后,边退出导向针芯1、边推动塑胶导向管5或固定导向针芯1,使其保持原位,继续推进塑胶导向管5即可,当导向针芯1后退、塑胶导向管5一端变软时,可以在粘膜与肌层的疏松组织间隙内潜行;

5、塑胶导向管5针端到达所需位置与深度后,即退出导向针芯1,体外端通过连接管3与注射筒2连接,根据需要推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或化疗药液或局部麻醉药等,如分离病灶与其深层组织,注射液体时可见病灶部位隆起,局部血管受压,粘膜变苍白,病变部位与正常组织间界限显示清晰,便于切除;

6、完成内镜下插管、注液、造影后,根据需要将连接管3与尿袋或引流袋连接作为临时引流,解决了塑胶导向管5在辅助检查与治疗后承担引流作用的问题,方便临床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